“沒聽說也不妨,俺說與你聽便是。你如今受過俺守備團的新兵訓練,俺問你,吃的如何?”李得一與王猛邊走邊談。


    “吃的甚好。這三月來,我身體已恢複強健,不複羸弱矣。今日李副團長若是再想擒住王某,恐怕已是不易。”王猛似是念念不忘那天被李得一輕取之事。


    王猛在世間遊曆多年,趕上天下大亂,到處都是戰火,他也是經常饑一頓飽一頓,多年這麽折騰下來,身體就有些羸弱。但經過新兵訓練這三個月,頓頓吃得又飽又好,他的身體已經恢複起來。


    定北守備團新兵訓練這三個月,十分注重夥食,保證新兵們能夠將身體養得強健結實。這也是無奈之舉,時下雖說定北縣已經富裕,但畢竟才剛富裕沒幾年。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剛從苦日子裏走出來,更別提那些流民。因此,目前大部分百姓,仍保持著一天隻吃兩餐的舊習,早晨起來就幹活,直到晌午吃一頓,下晌再吃一頓。


    但定北守備團新兵天天訓練,量度極大,一天隻吃兩餐飯的新兵們體質絕對適應不了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因此定北守備團就額外提高新兵夥食待遇,保證他們能吃得飽,好有力氣接受那嚴格的訓練。


    “你這三個月頓頓吃得好,雖說天天訓練,但身體仍舊日趨強健。可那平唐國雖說仿照俺定北守備團的方式練兵,但軍中分管此事的各級將官卻仍舊按照陋習,克扣三成兵卒軍餉和夥食錢。這麽層層克扣下去,平唐國兵卒與俺守備團兵卒一樣天天大量訓練,吃得卻極差。最後非但沒有練成精兵,反倒將一幹兵卒身體徹底練垮。那些平唐國各級軍官非但不認為自己有錯,反倒上報說,俺定北守備團所傳的練兵方法有誤。你說可笑不可笑”李得一說到最後,忍不住笑道。


    王猛道:“那李藥師也是一時之能將,他怎會如此輕易被手下蒙蔽?他必然清楚這其中緣由,難道他未曾懲處那些下級軍官?”


    “懲處?怎麽懲處?平唐國兵馬,從源頭上,乃是上晉大族李家的部曲族兵。軍中大小軍官,都與平唐國皇室沾親帶故。隨便罰一個,弄不好就惹著某個皇親國戚。這且不論,平唐國兵馬乃是與前平周朝兵馬一脈相承下來。軍中各級軍官克扣兵餉,已是延續近百年的陋習。全軍上下,各個如此,無人例外。李藥師若是敢朝這陳規陋習下手,恐怕頃刻間平唐國軍中就會人人自危,到時十數萬大軍不戰自亂,他區區一個李藥師可承受不起這後果。”李得一邊說,邊引著王猛來到一溜寬敞的大房外,屋內傳出朗朗讀書聲。


    王猛點點頭:“是啊,這天下各處的兵馬,大多已經積習難改。縱然得此練兵良法,也絕難照辦。”


    “非但如此,這夥食不過是其中小小一處。你在俺定北守備團接受新兵訓練三個月,可曾被那些訓導老兵毆打?”李得一問道。


    王猛實話實說:“未曾。訓導老兵看著嚴酷,經常責罵。但若細想,皆是為了新兵著想。到了戰場上,刀槍無眼,可容不得犯錯。”


    “這就是另一個緊要之處。在俺定北守備團,每一名兵卒,都是人。而在天下其他軍中,兵卒不過是將領的私產奴仆一般,兵歸將有。當將軍的,可以對麾下兵卒隨意處置,挑個錯處就能將兵卒毆打致死,或者梟首示眾。”李得一話說到這兒,留了半截,讓王猛自己去琢磨。


    王猛點點頭,似是若有所悟。


    “這是俺定北守備團一等戰兵的學習班,從今天起,你每天除參加訓練之外,還要來這裏上課。俺給你破格提拔,讓你體驗下俺定北守備團一等戰兵的軍中生活。”李得一說話間,正好響起一陣清脆的鈴聲。


    王猛麵前的一排大屋內,唿啦超,走出一群群守備團精銳一等戰兵。他們看到李得一,紛紛向李得一行軍禮,李得一挨個迴禮。


    李得一帶著王猛,來到教室內,對一名授課的老兵說道:“這是個插班生,每天來聽聽課。”


    老兵上下打量王猛幾眼,問道:“他是一等戰兵?”


    “不是,新兵蛋子一個。但他是個書生出身,識字多。俺對他另有安排,你就當一般學生教即可,不必特別照顧。”李得一對授課老兵說道。


    從這天起,王猛就正式結束新兵生涯,進入定北軍官學堂,開始體驗定北守備團一等戰兵的日子。


    最早一批精銳一等戰兵,皆是李得一親自教導。這批精銳培養出來之後,李得一就將其中負傷不能再上戰場的老兵留下,安排進入定北軍官學堂,成為學堂夫子,專門教導精銳兵卒讀書識字。


    由於現在有這些精銳老兵負責上課,李得一也不必再每天來這軍官學堂給兵卒們上課。隻需每周來一迴,給這批精銳兵卒進行思想統一教導。


    如今定北守備團在外征戰三年,大量一等戰兵已經積累出足夠多的戰功,能夠進入定北軍官學堂深造,接受李得一的開蒙。


    數月之後,王猛有幸見識到李得一同時給三百多名一等戰兵開蒙的場麵。


    王猛自此對李得一更加敬佩,再不敢認為這位李副團長就是個心黑手狠的莽夫。縱然王猛自詡遊遍天下,可也從未見過,更未聽說過,還有這種集體開蒙的方式!


    更可怕的是,這三百一等戰兵,居然有八十九人成功開蒙!而且據那位李副團長所說,這還不是最好的一批,最好那批,每三百人中,就有一百二十多人開蒙成功!成功率超過三成!


    “這麽下去,假以時日,定北守備團豈非……”王猛不敢再想下去。他從未想過,天下人求之若渴,甚至世家大族子弟都夢寐以求的開蒙修原氣,在定北守備團,居然會被普及到這種程度。


    王猛在定北守備團,一次次被震撼,所見所聞,皆超出其想象。


    定北守備團繁榮發展的同時,外界的局勢也在發生變化。


    如今這天下,基本已經被瓜分完畢。平唐國,平漢國,平明國,各據一方。劉敗夷,冉屠胡,還有荊南省部分仍在頑抗的豪族,以及嶺南省部分土司,已是案板上的碎肉,早晚要被這三國吞並。


    然而三國此時均是國朝初立,而且又剛瓜分完突遼國剩下的大片土地與城池,短時間內,三國各自在忙著整頓內務,平靖地方,休養生息,恢複生產。


    因此目前這三家,誰都沒急著再次發動戰事。


    然而天下安定沒多久,最先重新點燃戰火的,居然是北麵劉敗夷。


    劉敗夷當然不敢與平唐國這個龐然大物開戰,更不敢惹小小的定北縣。他選中的目標,是占據燕雲十六州一代的冉屠胡。


    劉敗夷所控製的城池,離著燕雲十六州不遠。再加上冉屠胡不懂經營之道,雖然他勇猛善戰,但兵力一直不多。故此劉敗夷打算發兵將其吞並,以增強自己實力。


    劉敗夷此人,年輕時確實英雄了得,膽氣也足。當初突遼鐵蹄在平周天下肆虐,劉敗夷是天下最先領兵反抗突遼狼騎的英雄豪傑之一。


    但後來,隨著他控製的地盤漸漸增大,尤其是當年從定北守備團那兒“買”下鄴城之後,他自以為據有鄴城這座帝王基業,已經高枕無憂,之後居然開始大修宮室,蓄養美婢,搜刮珍寶,肆意享受起來。


    劉敗夷如此行事,他麾下兵馬中的各級將軍自然也是有樣學樣,享受起來。


    後來“兒皇帝”石麥州被突遼爹逼死,偽晉土崩瓦解。劉敗夷雖然抓緊機會大肆擴張,但當時他麾下兵卒戰力已然不複最初之勇。


    享受慣了的劉敗夷,也失去了年輕時的血勇之氣,不敢再招惹強大的突遼國。


    孫老醫官看透劉敗夷是爛泥扶不上牆的貨色,對其就再也沒理會。


    說實話,當初定北守備團騎兵攻伐突遼國,故意沒理會劉敗夷。這劉敗夷背後沒少說酸話,天天希望強大的突遼國能給定北守備團一個教訓,他好趁機將那肥的流油的定北縣吞下。


    隻可惜,劉敗夷大概是被酒色迷暈了頭腦,對當時的局勢判斷大失水準。


    當定北守備團帶著小弟平唐國,把突遼國打得節節潰退時,劉敗夷再想下手占便宜,已經晚了。平唐國後續兵馬迅速跟進,根本不給劉敗夷任何機會。


    現在三國大局已定,劉敗夷也開始感覺到形勢有些不妙。他斷定,一旦平唐國恢複起來,必然會向自己下手。


    劉敗夷審時度勢,認為自己不可能打得過實力雄厚的平唐國,為求自保,他決定抓緊時間擴充實力。


    劉敗夷腦子裏還是那一套,認為擴充實力就是打下更多的城池,更多地盤,更多百姓。因此,他決定搶先出擊,在平唐國打來之前,吞並東麵占據燕雲十六州,實力遠不如自己的的冉屠胡。


    但他麾下大將郭有威卻極力反對。郭有威勸說劉敗夷不要在此時出兵,應該勵精圖治,編練精兵。


    郭有威看得清楚,那東麵冉屠胡雖然實力弱小,可用之兵不過數萬。但那可是數萬從突遼狼畜生殘酷折磨下熬過來的哀兵。


    那數萬乞活軍雖然兵器極差,大部分兵卒甚至連像樣的軍服都沒有沒,但戰力絕對不在自家兵馬之下。更何況,前不久,定北守備團還給予乞活軍大量軍資,助其發展。


    郭有威雖然極力勸阻,但奈何劉敗夷頭腦發昏,一意孤行,非要攻打冉屠胡。郭有威心知不妙,連夜將妻子十餘口家人悄悄送出城外,送往定北縣。


    九月初,劉敗夷親帥八萬精銳,作為中軍,東征冉屠胡。郭有威帶著麾下一萬五千精銳騎兵,作為大軍先鋒,一並出征。同時左路還有石鸞統帥三萬兵馬,以及右路燕昭統帥的兩萬兵馬。


    定北守備團得知消息時,冉屠胡已將劉敗夷殺得大敗,非但沒有丟城失地,反而趁勢攻陷劉敗夷的南皮城。


    冉屠胡手下乞活軍其實與一群乞丐也差不了多少,都是窮瘋了的,初一攻陷南皮這座城池,簡直被城中繁華晃花了眼。


    最後也不知誰起的頭,乞活軍大掠南皮城,五日不封刀。


    李得一得知這個消息後,勃然大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難擇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笑的我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笑的我來了並收藏難擇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