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可笑的結果,往往就生在一係列嚴肅事情邏輯展的最後。
突遼皇帝再英明,也不會想到,他用範國師理政,憑借一係列措施,確實穩住了突遼國的局麵,並且開始快迴複戰力。但,最終他的英明,卻促使定北守備團拉攏平唐國,兩家合作攻伐突遼國,給突遼國惹來塌天的禍事。
前賢說得好,時來天地協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想當初,突遼皇帝英明神武,力排眾議,用血腥手段鎮壓族中反對聲音,把範國師扶上國師的高位。隨之,他這一英明無比的舉動,給整個突遼族,帶來巨大的利益。
一個原本在滅族邊緣掙紮求存的草原弱族,仿佛在一夜之間,變成了龐然大物。統一草原,這個幾十代族長遙不可及的夢想,在突遼皇帝手中,也輕而易舉化為現實。
接下來,突遼人把目標瞄向了南麵那個富庶龐大的平周朝。
當突遼人戰戰兢兢地攻打第一座平周邊疆小鎮時,他們赫然現,原本印象中強大無比,祖宗一直告誡不要招惹的平周朝,原來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突遼皇帝毫不猶豫采納了範國師的意見,開始南侵平周朝。中間雖然失敗過一次,但最終,突遼國還是把平周朝掃滅。取代竇氏皇族,阿史那家族將要成為這片天下的主宰。
彼時的突遼皇帝,雄心萬丈,野心勃勃,甚至想過在三年之內,就徹底攻占整個平周朝。他甚至在竇氏皇族的太廟裏,看著平周開國太祖的塑像,當麵說出這番話。
遙想平周開國太祖當年,鮮衣怒馬指點蒼穹,滿是雖遠必誅的豪情。不料,六百年後,卻被一名夷族皇帝推翻了太廟,還要站在他的塑像麵前,與他試比肩。
但似乎,突遼皇帝的時運也就到此為止了。
西邊不知什麽時候,忽然冒出來個定北守備團,一次次將突遼國的精銳騎兵大敗。
甚至一戰將突遼皇帝依為臂膀的範國師重創,逼迫他不得不倉皇後撤。
這一次,突遼皇帝英明神武的決定,看似依然穩住了局麵,把突遼人又從敗亡的邊緣拉了迴來。
而實際上,卻惹來更大的麻煩。
突遼皇帝依舊英明神武,範國師依然是天下最強的理政能臣。但這一切,當你時運過去,卻非但不能帶來實質性好處,反而會惹出更大的問題。
突遼國現在,已經不是那個草原上的帳篷國。突遼皇帝直接通過範國師的一係列強硬措施,把占據的那些城池充分利用起來,作為阻擋平唐國進攻的一個個堅固堡壘。
平唐國的兵士雖然擅長攻城戰,但攻城戰始終是消耗巨大的作戰方式。突遼國這麽拒城而守,平唐國就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一戰打退突遼大軍,順勢就辟地千裏。
這一個城一個城推下去,對富饒的平唐國來說,也是個極大地負擔。
按照李藥師所說,現在若想攻下突遼國,非得盡起三十萬兵馬不可。而且這仗,不是說你動用三十萬兵馬就一定能打得下來,三十萬兵馬,隻是個保底,想打贏,後續還得填進去不知多少錢糧,多少兵馬。
這樣的消耗,對著富庶強大的平唐國來說,無疑是個負擔嚴重的無底洞。
但平唐國要是不主動進攻突遼國,更不行。
突遼人以騎兵為主,作戰行動度,來去如風。你要是不能趁著形勢好,把突遼國主力騎兵壓製住,再讓突遼人的騎兵跑起來,到時候恐怕大半個平唐國都將沒有安寧地方。
對平唐國來說,必須趁著前翻大戰勝利,不停壓著突遼國打。現在,李藥師等五將手裏統禦的前線兵馬,加起來已經十五萬有餘。
可即便有這十五萬兵馬在前線頂著,突遼國依舊靠著那些世家將軍緊守城池,成功地拖住了平唐國進攻的腳步。
對麵突遼國這種防守方式,李勢鑾也沒有什麽好辦法破解這種局麵,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增兵。這種方法最笨,耗費國力最大,但李勢鑾卻沒有其他的選擇,隻能咬牙與突遼國拚消耗。
可是對突遼國來說,這些消耗,僅僅是消耗投靠突遼國的那些世家大族。突遼人的核心精銳騎兵,可是一直在養精蓄銳,重新積攢力量。一旦戰事拖延日久,讓金狼騎兵重新恢複元氣,到時候可就大為不妙。
平唐國沒有辦法迅解決突遼國這一座座城池,隻能選擇跟突遼國死磕。
然而定北守備團有!那個震天雷,就是攻城利器。洛都這樣的宏偉巨城,當初都被那位副團長給一日攻下。相比之下,突遼國那些城池,根本不值一提。
眼前這個局勢,想要進一步壓製突遼國,平唐國最好的辦法,或者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跟守備團合作進攻。
可是,一想到自家兵馬要聽守備團節製,李勢鑾心中就有點咽不下這口氣,故此他才急召諸臣來商議。李藥師,定北守備團到達洛都北麵的那一刻,也奉皇命趕迴了洛都城。
“李將軍,方才魏愛卿已經言明,那守備團此次作戰,不光要朕出兵相助,還要朕的兵馬歸其節製,這是何道理?”
李勢鑾說這話意思很明顯,“朕已經認清形勢,準備跟守備團聯合出兵。咱們兩家各打各的就是了,為什麽朕的兵馬要聽你節製?守備團這個要求提出來,朕心裏不爽啊。你們能不能幫朕想個辦法,把這個要求給迴絕了?”
李勢鑾這番話一出口,在場諸位大臣頓時全都愣住,就連魏直言也不知該怎麽接這話。
說實話,他們這些臣子也覺得讓平唐國兵馬聽從定北守備團調遣,確實有些沒麵子。
可是,定北守備團若是正常人,咱們還能跟他們斡旋一下,雙方各退一步,想個都滿意的辦法,把這事兒解決。
可那定北守備團,根本就不正常,區區三萬兵馬,不光能打殘突遼國,居然能徹底壓製住平唐國三十萬精銳。
更要命的是,看過定北守備團正麵擊潰金狼騎兵那一戰之後,現在平唐國的將領提起定北守備團,全都沒有戰心,或者說,心裏有所畏懼。
“那樣的步卒,怎麽可能打得過?”不止一名平唐國將領在心中有這樣的想法。就連李藥師,也忍不住感慨定北守備團步卒精銳難擋。
李勢鑾曾經單獨召對李藥師,期間忽然問道:“若是咱們的兵馬對上定北守備團,能支撐多久?”李勢鑾連“能有幾分取勝把握?”這種話都不敢問,隻說能守住多久。
哪知李藥師更直接,當場就給李勢鑾跪下,沉聲道:“請陛下恕臣無能,若是對上定北守備團,即便出動二十萬大軍,恐怕也是一觸即潰,臣唯有死戰。”
從此,李勢鑾就絕口不再提對抗定北守備團之事。
打不過人家,甚至連平局都做不到,還想保住自己的臉麵,憑什麽?
再者說了,定北守備團還有個活土匪一樣的副團長,做事根本不按套路來,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殺。李家上下兩代皇帝,從太上皇李寺乃,中到廢太子李欣孝,再到如今這位皇帝李勢鑾,全都在他手上吃了大虧。
這迴要是再跟他囉囉嗦嗦,搞得不痛快了,那活土匪一時惱怒起來,再勒索你一遭,這皇帝的臉麵,也就徹底成了鞋墊子。
一幹重臣麵麵相覷,都知道那個活土匪不好交流,誰也不肯接這個燙手山芋。
裝死,大家一起裝死!
魏直言咬咬牙,猛就高聲說道:“陛下,且容臣明日再去與那副團長商量。”
魏愛卿深的朕心!
第二天,李得一跟魏直言再見麵,魏直言不等李得一開口,上來就搶先說天子已經答應與定北守備團出兵共同作戰,但兵馬各自節製,互不統屬。
李得一聽完之後,直接哈哈大笑起來。拿手一指魏直言,高聲道:“你們平唐國的兵馬,一旦戰事不利,必然會狼狽潰逃。真到了與突遼皇帝刀刀見血的時候,哪裏指望的上!你當俺稀得指揮你們家那些渣滓兵馬,迴去告訴你家皇帝,俺定北守備團這迴的要求,一點也不能打折扣,必須全部答應。”
魏直言好歹還有幾分血性,當即站起身來,氣惱道:“你,你……”轉身拂袖而去。
這一天的商談,自此就不歡而散。
迴到洛都城,進入太極宮,魏直言無奈道:“陛下,請恕臣無能。那守備團副團長不肯答應,一定要兵馬歸他節製。”
李勢鑾聽罷,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一句話不說,悶頭開始來迴急踱步。
皇帝,麵子最重要,龍顏麽,決不能受損。自家的兵馬派出去打仗,還要歸別人節製,這讓李勢鑾哪裏能接受。
但眼下的局麵,他不接受又不行,定北守備團三萬精銳就在洛都北麵,那個土匪一樣的副團長又不按套路來。
直到天黑,李勢鑾終於下定了決心,重重一咬牙,對著已經站麻了雙腿的魏直言道:“朕,朕答應便是!”
魏直言雙腿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
就在此時,忽然一個小黃門從外麵急衝衝跑了進來,嘴裏高喊:“陛下,定北守備團送來一封信!”
此時,李勢鑾甚至不願意接信,示意魏直言把信拆開。
魏直言拆開信,大略看了一眼,仰起頭,對著李勢鑾高興道:“陛下,大喜啊!”
未完待續。
突遼皇帝再英明,也不會想到,他用範國師理政,憑借一係列措施,確實穩住了突遼國的局麵,並且開始快迴複戰力。但,最終他的英明,卻促使定北守備團拉攏平唐國,兩家合作攻伐突遼國,給突遼國惹來塌天的禍事。
前賢說得好,時來天地協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想當初,突遼皇帝英明神武,力排眾議,用血腥手段鎮壓族中反對聲音,把範國師扶上國師的高位。隨之,他這一英明無比的舉動,給整個突遼族,帶來巨大的利益。
一個原本在滅族邊緣掙紮求存的草原弱族,仿佛在一夜之間,變成了龐然大物。統一草原,這個幾十代族長遙不可及的夢想,在突遼皇帝手中,也輕而易舉化為現實。
接下來,突遼人把目標瞄向了南麵那個富庶龐大的平周朝。
當突遼人戰戰兢兢地攻打第一座平周邊疆小鎮時,他們赫然現,原本印象中強大無比,祖宗一直告誡不要招惹的平周朝,原來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突遼皇帝毫不猶豫采納了範國師的意見,開始南侵平周朝。中間雖然失敗過一次,但最終,突遼國還是把平周朝掃滅。取代竇氏皇族,阿史那家族將要成為這片天下的主宰。
彼時的突遼皇帝,雄心萬丈,野心勃勃,甚至想過在三年之內,就徹底攻占整個平周朝。他甚至在竇氏皇族的太廟裏,看著平周開國太祖的塑像,當麵說出這番話。
遙想平周開國太祖當年,鮮衣怒馬指點蒼穹,滿是雖遠必誅的豪情。不料,六百年後,卻被一名夷族皇帝推翻了太廟,還要站在他的塑像麵前,與他試比肩。
但似乎,突遼皇帝的時運也就到此為止了。
西邊不知什麽時候,忽然冒出來個定北守備團,一次次將突遼國的精銳騎兵大敗。
甚至一戰將突遼皇帝依為臂膀的範國師重創,逼迫他不得不倉皇後撤。
這一次,突遼皇帝英明神武的決定,看似依然穩住了局麵,把突遼人又從敗亡的邊緣拉了迴來。
而實際上,卻惹來更大的麻煩。
突遼皇帝依舊英明神武,範國師依然是天下最強的理政能臣。但這一切,當你時運過去,卻非但不能帶來實質性好處,反而會惹出更大的問題。
突遼國現在,已經不是那個草原上的帳篷國。突遼皇帝直接通過範國師的一係列強硬措施,把占據的那些城池充分利用起來,作為阻擋平唐國進攻的一個個堅固堡壘。
平唐國的兵士雖然擅長攻城戰,但攻城戰始終是消耗巨大的作戰方式。突遼國這麽拒城而守,平唐國就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一戰打退突遼大軍,順勢就辟地千裏。
這一個城一個城推下去,對富饒的平唐國來說,也是個極大地負擔。
按照李藥師所說,現在若想攻下突遼國,非得盡起三十萬兵馬不可。而且這仗,不是說你動用三十萬兵馬就一定能打得下來,三十萬兵馬,隻是個保底,想打贏,後續還得填進去不知多少錢糧,多少兵馬。
這樣的消耗,對著富庶強大的平唐國來說,無疑是個負擔嚴重的無底洞。
但平唐國要是不主動進攻突遼國,更不行。
突遼人以騎兵為主,作戰行動度,來去如風。你要是不能趁著形勢好,把突遼國主力騎兵壓製住,再讓突遼人的騎兵跑起來,到時候恐怕大半個平唐國都將沒有安寧地方。
對平唐國來說,必須趁著前翻大戰勝利,不停壓著突遼國打。現在,李藥師等五將手裏統禦的前線兵馬,加起來已經十五萬有餘。
可即便有這十五萬兵馬在前線頂著,突遼國依舊靠著那些世家將軍緊守城池,成功地拖住了平唐國進攻的腳步。
對麵突遼國這種防守方式,李勢鑾也沒有什麽好辦法破解這種局麵,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增兵。這種方法最笨,耗費國力最大,但李勢鑾卻沒有其他的選擇,隻能咬牙與突遼國拚消耗。
可是對突遼國來說,這些消耗,僅僅是消耗投靠突遼國的那些世家大族。突遼人的核心精銳騎兵,可是一直在養精蓄銳,重新積攢力量。一旦戰事拖延日久,讓金狼騎兵重新恢複元氣,到時候可就大為不妙。
平唐國沒有辦法迅解決突遼國這一座座城池,隻能選擇跟突遼國死磕。
然而定北守備團有!那個震天雷,就是攻城利器。洛都這樣的宏偉巨城,當初都被那位副團長給一日攻下。相比之下,突遼國那些城池,根本不值一提。
眼前這個局勢,想要進一步壓製突遼國,平唐國最好的辦法,或者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跟守備團合作進攻。
可是,一想到自家兵馬要聽守備團節製,李勢鑾心中就有點咽不下這口氣,故此他才急召諸臣來商議。李藥師,定北守備團到達洛都北麵的那一刻,也奉皇命趕迴了洛都城。
“李將軍,方才魏愛卿已經言明,那守備團此次作戰,不光要朕出兵相助,還要朕的兵馬歸其節製,這是何道理?”
李勢鑾說這話意思很明顯,“朕已經認清形勢,準備跟守備團聯合出兵。咱們兩家各打各的就是了,為什麽朕的兵馬要聽你節製?守備團這個要求提出來,朕心裏不爽啊。你們能不能幫朕想個辦法,把這個要求給迴絕了?”
李勢鑾這番話一出口,在場諸位大臣頓時全都愣住,就連魏直言也不知該怎麽接這話。
說實話,他們這些臣子也覺得讓平唐國兵馬聽從定北守備團調遣,確實有些沒麵子。
可是,定北守備團若是正常人,咱們還能跟他們斡旋一下,雙方各退一步,想個都滿意的辦法,把這事兒解決。
可那定北守備團,根本就不正常,區區三萬兵馬,不光能打殘突遼國,居然能徹底壓製住平唐國三十萬精銳。
更要命的是,看過定北守備團正麵擊潰金狼騎兵那一戰之後,現在平唐國的將領提起定北守備團,全都沒有戰心,或者說,心裏有所畏懼。
“那樣的步卒,怎麽可能打得過?”不止一名平唐國將領在心中有這樣的想法。就連李藥師,也忍不住感慨定北守備團步卒精銳難擋。
李勢鑾曾經單獨召對李藥師,期間忽然問道:“若是咱們的兵馬對上定北守備團,能支撐多久?”李勢鑾連“能有幾分取勝把握?”這種話都不敢問,隻說能守住多久。
哪知李藥師更直接,當場就給李勢鑾跪下,沉聲道:“請陛下恕臣無能,若是對上定北守備團,即便出動二十萬大軍,恐怕也是一觸即潰,臣唯有死戰。”
從此,李勢鑾就絕口不再提對抗定北守備團之事。
打不過人家,甚至連平局都做不到,還想保住自己的臉麵,憑什麽?
再者說了,定北守備團還有個活土匪一樣的副團長,做事根本不按套路來,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殺。李家上下兩代皇帝,從太上皇李寺乃,中到廢太子李欣孝,再到如今這位皇帝李勢鑾,全都在他手上吃了大虧。
這迴要是再跟他囉囉嗦嗦,搞得不痛快了,那活土匪一時惱怒起來,再勒索你一遭,這皇帝的臉麵,也就徹底成了鞋墊子。
一幹重臣麵麵相覷,都知道那個活土匪不好交流,誰也不肯接這個燙手山芋。
裝死,大家一起裝死!
魏直言咬咬牙,猛就高聲說道:“陛下,且容臣明日再去與那副團長商量。”
魏愛卿深的朕心!
第二天,李得一跟魏直言再見麵,魏直言不等李得一開口,上來就搶先說天子已經答應與定北守備團出兵共同作戰,但兵馬各自節製,互不統屬。
李得一聽完之後,直接哈哈大笑起來。拿手一指魏直言,高聲道:“你們平唐國的兵馬,一旦戰事不利,必然會狼狽潰逃。真到了與突遼皇帝刀刀見血的時候,哪裏指望的上!你當俺稀得指揮你們家那些渣滓兵馬,迴去告訴你家皇帝,俺定北守備團這迴的要求,一點也不能打折扣,必須全部答應。”
魏直言好歹還有幾分血性,當即站起身來,氣惱道:“你,你……”轉身拂袖而去。
這一天的商談,自此就不歡而散。
迴到洛都城,進入太極宮,魏直言無奈道:“陛下,請恕臣無能。那守備團副團長不肯答應,一定要兵馬歸他節製。”
李勢鑾聽罷,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一句話不說,悶頭開始來迴急踱步。
皇帝,麵子最重要,龍顏麽,決不能受損。自家的兵馬派出去打仗,還要歸別人節製,這讓李勢鑾哪裏能接受。
但眼下的局麵,他不接受又不行,定北守備團三萬精銳就在洛都北麵,那個土匪一樣的副團長又不按套路來。
直到天黑,李勢鑾終於下定了決心,重重一咬牙,對著已經站麻了雙腿的魏直言道:“朕,朕答應便是!”
魏直言雙腿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
就在此時,忽然一個小黃門從外麵急衝衝跑了進來,嘴裏高喊:“陛下,定北守備團送來一封信!”
此時,李勢鑾甚至不願意接信,示意魏直言把信拆開。
魏直言拆開信,大略看了一眼,仰起頭,對著李勢鑾高興道:“陛下,大喜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