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戰事發生過三次以後,六個部族徹底對定北守備團歸心。不歸心也不行,族中能騎馬打仗的年輕男子,都跟著這位副團長發了財,有的還終於娶上了噶或。經曆這三次作戰之後,這六族的年輕男子馬上就對李得一死心塌地,誓死效忠了。


    漸漸地,在這六個小部族中,有人開始傳說,說李得一就是他們的“英可汗”,意思是帶給人希望的大汗。僅從目前的裝況來看,確實如此。李得一給他們好吃,給他們好穿,給他們報仇,提供冬日的過冬場所。就是突遼皇帝當年,做的也不如李得一這麽好。


    英明神武一代英主,若按照常理,也就這麽誕生了。但很可惜,李得一別看這些事做的跟一代英主差不多,但他心裏想的,就全部是那麽迴事。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不久之後,陸續有其他小部族陸續來到金水河畔,詢問能不能得到定北守備團的庇護。


    對著這些新來的小部落,李得一提出的條件一如既往,成年男丁全部加入定北守備團,適齡戰馬歸守備團所有。定北守備團給他們提供全部生活物資,並且在冬季到來之時,把他們迎入商貿城居住避過嚴寒。這些後來部族的牛羊,同樣也隻能賣給定北守備團,定北守備團則一律給他們與其他部族相同的價格茶磚,絹布。


    隨著越來越多的草原小部族遷往金水河岸,這商貿城,終於也漸漸開始繁榮起來。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夷人到來,工兵營也一直在擴建商貿城,如今這商貿城已經能容納十數萬人居住,頗具規模了。不得不說李得一也相當有先見之明,把這商貿城修在了金水河南岸,遠離定北縣。所以雖然夷人越來越多,卻絲毫沒讓定北縣百姓感到不安。


    老百姓就是這樣淳樸,不管什麽事兒,隻要離自己夠遠,每天看不見也不常聽見,就會安心過自己家的小日子。


    人多了,李得一就開始著手搞一些事情。草原上的夷人生活貧困,那是相對來說,其實他們家家都有大量的牛羊皮子,牛筋等等存貨。無奈他們之前沒有地方換來絹布,茶葉,鐵鍋,幹淨鹽巴等等生活必需物資,所以日子才過得困難無比。


    自從二十多年前突遼人崛起之後,平周朝就與草原中斷了商貿往來。僅有的幾條暗中私貨貿易,又牢牢把持在草原大部落和突遼人手中,這些小部族,根本連個餅渣都分不到。所以他們的日子才漸漸貧困到一個部落,隻有族長才有一口鐵鍋。就連族長,也從沒嚐過茶葉的味道。


    現在,李得一建立起這商貿城,用定北守備團這些年打仗拉迴家積攢下的大批物資,開始交換這些牧民手裏的牛羊皮子,牛筋,等等草原上的特產。自然的,越來越多的小部族開始聞訊趕來,這商貿城也就越來越繁榮。


    人一多,自然就有摩擦,有是非。鬧事的原因,無非就是有些夷人比較貪婪,看定北守備團做生意從不講價,於是想要額外多換一些茶葉,絹布,細鹽。他們開始拿出那股蠻勁兒,想要嚇唬這些老實做生意的定北守備團後勤營兵卒。事情鬧起來之後,其他夷人看到似乎有便宜可占,也都躍躍欲試,想要參與。好在李得一堅持直接動用守備團戰兵進行管理,膽敢鬧事者一律誅殺,若是全族鬧事,就戮其全族。


    痛下過兩次殺手之後,所有來商貿城的部族都知道,這商貿城有個騎騾子的彪悍殺星,誰要是敢不守規矩,想拿草原上蠻勁兒辦事,下場隻有一個,就是被殺死,再多的人,也隻有這一個下場。這騎著騾子的殺星,把人殺死後,還會掛在商貿城北麵的木杆子上將其晾曬成人幹,直到下一批犯事兒的來替換,才能取下上批死屍,丟到金水河裏喂魚。


    憑著明晃晃的軍刀,強硬的手段,血淋淋的死屍,李得一終於成功把規矩深入了這些野蠻未馴的夷人骨子裏,讓他們害怕,顫栗,卻不得不老實遵守。事實證明,狼再兇,再野蠻,也得在血淋淋的刀子麵前服軟。不能馴服它,隻能說明你的刀不夠快。


    有了規矩,商貿城越來越繁榮,漸漸地西北麵的小部族全都知道了這個能換來絹布,茶葉,鐵鍋,吃不死人的精細鹽巴的好地方。越來越多的小部族開始趕著自家牛羊,來這裏換取必須得生活物資。


    用了半年時間,收來足夠多的牛皮和牛筋之後,李得一召集起大量定北縣城的男子,還有粗壯的女子,然後又找來精通皮甲,皮盾,和弓箭製作的夷人匠人,創辦了一個新的學堂,就叫定北手藝學堂。在這個學堂裏,學徒一天管一頓飯,學成之後,即受定北守備團雇傭,每月固定發放三等戰兵的餉銀,同時計件給錢,每做出一個合格的皮盾,給枚銀錢一個,做出皮甲給三個,硬木弓給五個,箭矢一百給一個枚銀錢。


    照著當初加工黑鋼鱗雲甲的流水線生產模式,李得一編製了新的生產手冊,把操作步驟更加細化,讓每人隻做一個步驟。王毅高這次也發揮了他機關設計的本事,成功利用金水河的河流,做出水利驅動的傳送帶係統,改變了以往靠著人力傳送的模式,真正把流水線生產又推向一個高峰。


    李得一對王毅高大加讚揚,並且專門召開全營大會,給其表彰,允許其胸前使用三顆鋼鐵扣子。這是目前定北守備團戰兵的最高榮譽,全團不到三百人有此殊榮。王毅高也激動地表示,這都是領導栽培的結果,他一定會再接再厲,為定北守備團做出更多貢獻。


    這迴李得一能找來大量人口來加工這些牛皮,牛筋,也多虧了威北營長期不間斷地招收安置難民。威北營治下的丁口數量年年都有增長,總算足夠湊出李得一這迴所需的人手。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年來,定北守備團堅持給種地的莊戶免費發放推廣鐵製農具,並且大量蓄養使用耕牛,同時鼓勵莊戶使用農學院田更皓帶著學徒設計出來的新型便利農具。這數管齊下,使得種地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需要耗費大量丁壯勞力。在定北縣,現在一個成年男子,就可輕鬆獨立耕種幾十畝地。隻要在收獲時,及時派來足夠民壯收割糧食就行。


    這樣一來,同時也把大量民壯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使得他們有了足夠多的閑暇時間,可以來定北守備團的定北手藝學堂做工掙錢。


    用了半年時間,李得一囤積出大量皮盾,皮甲,還有硬木弓。在滿足定北守備團自用的前提下,依舊有不少存貨。至此,李得一打起了販賣武器的主意。


    這一天,他把當初給他送禮的那些洛都城富商又召集到一起,說自己要與他們做一樁大買賣。隨即,李得一公布了一個消息,讓在座十幾位富商麵麵相覷,弄不清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李得一頓了頓,看看自己的話使這些商人都起了興趣,才接著說道:“諸位也知道,如今俺定北守備團手裏存了大量皮甲,皮盾,還有硬木弓。這些東西俺定北守備團使的不多,但南麵的李家,東麵的劉敗夷,都很需要這些兵器來裝備他們的兵士。”


    一眾商人點點頭,開始交頭接耳激烈討論起來。如今天下大亂,北方雖然幾乎被突遼人殺了個幹淨,但還是有不少勢力殘存了下來。若是有路子,能把這些兵器運過雙水江,南麵更是有數不清的門閥割據會爭相購買。總而言之,如今倒賣兵器,若是有穩妥的門路,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尤其是皮甲,突遼人占據草原多年,一片皮子都入不了平周。這皮甲相比各種鐵甲,製作相對簡單,但防禦力並不差,隻是損壞之後,防禦力下降的厲害,而且使用壽命短些。但總的來說皮甲還是很受那些割據豪閥歡迎的,畢竟價格比鐵甲便宜太多,買一套鐵甲的價錢,至少可以買五套上好皮甲。


    這半年來,這些商人眼看著商貿城每天驚人的交易量,卻沒有門路插手其中,早就饞得牙根癢癢。這迴一聽副團長要賣這批裝備,一眾商人頓時都瞪起了眼珠子。


    他們不是尋常小商,原都是雄踞一方的豪商,隻是沒有當官,手裏沒有權勢,在這亂世護不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這才跑來定北縣避難。但他們以前經營多年的門路依然在,隻需稍加維係,就能重新打通商路。


    李得一這次找他們來,就是打算跟他們合夥做這兵器的生意。定北守備團雖然實力強大,但都是一幫打打殺殺的老粗,要是做生意跟人討價還價,非把褲衩子都賠光不可。有鑒於此,李得一不得不熄掉獨吞這兵器生意全部利益的想法,找來這批商人與他們合作。


    瞅著一眾商人基本討論完了,一個個眼珠子瞪得溜圓直勾勾盯著自己。也真難為這幫富商,個個胖的滿臉肥肉,把眼睛都快給擠沒了,這時候還要拚命睜大眼睛盯著李得一,生怕自己漏了任何細節。


    左右環視一圈,李得一做足了派頭,這才緩緩說道:“俺定北守備團都是些慣於廝殺的粗漢。戰場上與人搏命還行,這做生意與人討價還價,恐怕就不行了。所以這生意麽,還要仰仗諸位出力。”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難擇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笑的我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笑的我來了並收藏難擇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