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遼北路兵馬西侵速度驚人,短時間內,就接手了大片晉朝的城池。這樣一來,留給定北守備團的備戰時間,就不多了。原本按照孫老醫官估計,突遼人要徹底吞下晉朝的兩省,起碼也得一年,然後才會打到上河省來。
按照目前得到的軍情,這突遼人新成立的撞令軍,在其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這幫降兵,原來在平周朝時,戰功基本靠吹,靠著殺良冒功,買通文官走官麵文字。結果投靠突遼之後,一個個都跟吃了大力丸一樣,變得英勇善戰。
眼瞅師哥有些憂慮,李得一就要開口勸勸,嘴剛張開,外頭來了傷兵營的女護士。“劉團長,趕緊的,我們營長要生啦!”李秀鳴一直是傷兵營的營長來著。
剛才還有些憂慮的劉團長一聽這話,嗚嗷一聲,原地一蹦三尺高,調頭就往外麵衝。剛衝出去,又退了迴來,對著李得一開口問道:“師弟,你說我該準備啥?”
你頭一次當爹,傻了不是。哈哈,你師弟連媳婦都沒有,他哪會知道生孩子該準備啥?
果不其然,李得一被師哥直接給問在了那兒,張著嘴,跟條死魚一樣,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小劉團長還火上澆油,催促道:“我問你話那!你知道不?!”
李得一把嘴閉上,又張開,說出一句:“俺知不道。師哥,俺是男的,連媳婦都沒,哪裏知道這個。再說不是提前就找了三位生養過孩子的老嫂子,天天守在嫂子跟前了麽?放心,一定無事。”
小劉團長經師弟這麽一提醒,這才反應了過來,調頭朝著傷兵營就衝了郭去。因為孫老醫官對這未出世的大孫子看得比眼珠子都重,所以,在傷兵營,特意讓人給李秀鳴拾掇出一間最幹淨,光線最亮堂的產房。
事兒還得感謝平周朝開國太祖當年定下的傷兵營衛生條例,托他老人家的福,定北守備團的傷兵營,衛生一直搞得很好。而且,這位平周朝開國太祖,當年為了自己皇後能順利生產,還特意發明了一件事物,叫做助產鉗,專門幫助難產的女子夾出嬰孩。打那以後,這位英明神武,無所不能的平周開國太祖皇帝,又多了一門職業,全天下所有接生婆的祖師爺。
小劉團長趕到時,孫老醫官早已在院子外頭等著了。老人家正焦躁地來迴轉悠,萬分的擔憂,這工夫全都都凸顯在那張老臉之上。
抬頭一見大徒弟來了,孫老醫官開腔就噘:“小兔崽子!才來?!不知道你媳婦今天生孩子麽?!你這不孝的劣徒!今天要是老夫那大孫子有個好歹,我就打死你個不孝的東西。”逮住小劉團長就是一頓臭罵。
小劉團長貓著腰,抱頭鼠竄,直接衝進了院子裏。孫老醫官想追,卻又硬生生刹住了腳步。沒法子,孫老醫官一生重規矩,他一個老頭子,是萬萬不肯進這院子的,隻能繼續在院門口轉圈子。
小劉團長衝進院子裏一看,外頭正有兩個孔武有力的大嫂子守著,屋裏頭正傳來自己妻子的淒厲叫聲。“啊”
聽到這叫聲,小劉團長頓時就急了眼,邁步就想衝進屋裏,卻被兩個大嫂子給攔住了。“團長,你得換身幹淨衣裳,才能進這屋。”
“哦對!對!”小劉團長原就是傷兵營出身,自然懂得這些衛生條例,慌忙找來一套白大褂套在身上,又想往裏進。兩個大嫂子卻又把他攔住了,端來一盆烈酒,讓他淨了手,這才放他進去。
“媳婦!我來了!咬牙忍住啊!等迴來這臭小子出來了,我好好揍他一巴掌,給你出出氣。”小劉團長猛趴在媳婦床前,給媳婦打著氣。可惜,李秀鳴此時劇痛之下,根本沒聽清他說了些什麽。
院外,李得一也匆匆來了,跟師父大眼瞪小眼,一塊在門口轉起了圈圈。一老一小轉了不知多少圈,眼瞅著三個時辰都要過去了,終於聽到院裏傳來一聲嘹亮的哭聲!
“啊!聽這動靜,這小子力氣不小啊!必然是個大胖小子!”孫老醫官喜上眉梢,高興地大吼道。
“師父,萬一再是個閨女呢?”李得一低聲問道。
“胡說!為師的天機圖從不失算,早已算準這一胎是男孩!”孫老醫官把眉毛胡子一起瞪著,衝著李得一怒喝道。看那架勢,李得一要是說準了,少不得要挨頓揍。
不多時,院裏傳來賀喜的聲音:“恭喜劉團長,是個八斤六兩沉的大胖小子!瞅瞅,長得跟你一模一樣。”小孩剛生下來,皺巴巴的,哪裏能看出長相,不過是討喜的話罷了。你總不能說孩子長得不像他爹吧,哈哈。
孫老醫官在外頭聽到這聲賀喜,心中激動難以,手一抖,居然揪掉自己一縷胡子。此刻聽到確實是個大胖小子,孫老醫官心裏的石頭,終於也落了地。其實他這是關心則亂,他雖然知道自己的天機圖從未失算,可畢竟這大孫子是他期盼已久。內心牽掛之下,對自己拿手的天機圖,也難免有些擔憂。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說的就是孫老醫官之前的心態。
其實不光孫老醫官,是人都這樣。凡是心中有了牽掛,有了掛礙,或者有了某種莫名其妙的堅持傲慢,都會因為這種東西,影響自己實力的發揮,最終導致原本十拿九穩的事情,出現意外。所以曆來大人物,在做出重大決策之前,往往都會幹一些不相關的事情,借以平心靜氣,防止心緒上的波動,影響自己的決策。
唯獨平周開國太祖是個例外,這位千百年來頭一號牛人,做事從不需要思索,也不需要事前謀劃,說出來就能辦到,辦成了,就是天下第一。平周太祖說有白酒這種東西,釀出來,就是天下第一。造紙,肥皂,玻璃,等等,無不是天下第一。這麽神奇,他是怎麽做到噠?
終於,孫老醫官得知自己的大孫子平安出世,頓時高興地難以自製,直接在院子外頭哼哼起了歡快的小調。結果他哼哼了半天,也不見自己的好徒弟,小劉團長把大孫子抱出來給自己看看,頓時又晴轉陰,垮了臉。
好在小劉團長最終沒忘記這茬,在幾個大嫂子的團團“護衛”下,把這孩子抱了出來,給師父看一眼。
孫老醫官眼巴巴瞅了大孫子一眼,然後忙不迭道:“趕緊把孩子送迴去,可別讓日頭曬著!我瞧這一眼就夠。”您老人家說這話也不嫌臉紅,也不知誰剛才巴巴地要瞅瞅大孫子。
得了這麽個兒子,小劉團長到沒覺得如何,畢竟是當爹的,沒經曆過十月懷胎,雖然也喜歡孩子,但比著當娘的,就是差著那麽一點。
小劉團長還勸師父呢:“師父,沒事兒,您抱抱。”
孫老醫官怒道:“趕緊把孩子抱進去!要是受了風,為師可饒不了你!”今天風和日麗的,這時節日頭也不強,哪裏來的這麽多擔心?說完,孫老醫官連連擺手,催促那個抱著嬰孩的女子趕緊把孩子再送迴去。
孫老醫官心滿意足地看了看孩子兩腿間的那個小茶壺嘴兒之後,美滋滋就開始邁步往迴走,結果高興過了頭,把走路該先邁哪條腿都忘了,打了個好大的趔趄。
哼哼唧唧迴到營帳,孫老醫官摸出小酒壺,就著小調,喝起了小酒。喝了一半,孫老醫官忽然又想起了啥,趕緊叫過一個兵士,去傳令給自己的小徒弟,說是孩子剛出世,見不得風,讓自己這小徒兒不要去打擾。
真是過分,自己看完了,倒想起為孩子好來了,居然不許別人再看。
李得一接到師父傳來的軍令時,正在埋頭雕刻小木馬,打算給自己的小侄子當個玩意。接到師父的命令,李得一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後繼續埋頭忙活自己的事兒去了。
到了這天晚上,李得一忽然心血來潮,單獨把最後一個未開蒙的孩子,柳重四叫了出來。不消多說,自然又是老套路,不過這一次隻有柳重四一個孩子。李得一對他好言鼓勵了一番,並且表示,自己一定會幫他開蒙成功,讓他鼓起信心,認真感知原氣。
一番忙活,柳重四,終於也成功開了蒙。隻不過這一次,隻有李得一給他備下安神的藥湯,單獨帶著他吃喝恢複,歇歇。
今晚之前,柳重四本以為就自己一個人到現在還沒開蒙,李大哥不會再管自己,卻沒想到,李大哥依然不肯放棄,專門為自己一個人開蒙。柳重四感動之下,識海受到震動,識海周圍那厚厚的一層壁壘終於鬆動,讓他成功感知到了第一股原氣。
李得一鼓勵了兩句,把柳重四安排睡下,自己也就迴去歇歇了。
一個也不能少,李得一還是兌現了當初自己的諾言。盡管為了引導柳重四,耗費他大量原氣。但李得一心裏,覺得這樣值!
在這個亂世,小小的定北縣,又安然度過了一個寧靜的夜晚,百姓安然入睡,誰也不曾擔憂即將到來的大戰。就連小劉團長剛出生的兒子,今晚都沒哭鬧,吃了媽媽的優質奶水,打了個飽嗝,睡了。
這些年來,在定北縣的百姓心中,威北營,定北守備團,早已成了一個不敗的神話。有定北守備團守著,定北縣的百姓,從來不怕戰火。
一生都沒出過遠門的定北縣淳樸百姓深深相信,威北營,定北守備團,打贏了那麽多仗,一定也會打贏這一仗。現在對定北縣的百姓來說,每次威北營出戰,他們不光不擔心戰敗,反而都會翹首以待,不為別的,隻為獲勝歸來的那場,三天不斷地全城流水席。
百姓判斷事物的標準就是這麽簡單,也就這麽實在。經過這幾年,定北縣的百姓也漸漸適應了威北營的行事方式,那些招募來的流民,不少都在定北縣周圍成家立業,決心紮下根,不再返鄉。不為別的,隻因威北營無苛政。
然而,定北縣幸福的百姓卻不知道,整個平周天下,今晚,也隻有他們睡了個安穩覺。
這天下其他的各處百姓,卻都身處水深火熱當中。
未完待續。
按照目前得到的軍情,這突遼人新成立的撞令軍,在其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這幫降兵,原來在平周朝時,戰功基本靠吹,靠著殺良冒功,買通文官走官麵文字。結果投靠突遼之後,一個個都跟吃了大力丸一樣,變得英勇善戰。
眼瞅師哥有些憂慮,李得一就要開口勸勸,嘴剛張開,外頭來了傷兵營的女護士。“劉團長,趕緊的,我們營長要生啦!”李秀鳴一直是傷兵營的營長來著。
剛才還有些憂慮的劉團長一聽這話,嗚嗷一聲,原地一蹦三尺高,調頭就往外麵衝。剛衝出去,又退了迴來,對著李得一開口問道:“師弟,你說我該準備啥?”
你頭一次當爹,傻了不是。哈哈,你師弟連媳婦都沒有,他哪會知道生孩子該準備啥?
果不其然,李得一被師哥直接給問在了那兒,張著嘴,跟條死魚一樣,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小劉團長還火上澆油,催促道:“我問你話那!你知道不?!”
李得一把嘴閉上,又張開,說出一句:“俺知不道。師哥,俺是男的,連媳婦都沒,哪裏知道這個。再說不是提前就找了三位生養過孩子的老嫂子,天天守在嫂子跟前了麽?放心,一定無事。”
小劉團長經師弟這麽一提醒,這才反應了過來,調頭朝著傷兵營就衝了郭去。因為孫老醫官對這未出世的大孫子看得比眼珠子都重,所以,在傷兵營,特意讓人給李秀鳴拾掇出一間最幹淨,光線最亮堂的產房。
事兒還得感謝平周朝開國太祖當年定下的傷兵營衛生條例,托他老人家的福,定北守備團的傷兵營,衛生一直搞得很好。而且,這位平周朝開國太祖,當年為了自己皇後能順利生產,還特意發明了一件事物,叫做助產鉗,專門幫助難產的女子夾出嬰孩。打那以後,這位英明神武,無所不能的平周開國太祖皇帝,又多了一門職業,全天下所有接生婆的祖師爺。
小劉團長趕到時,孫老醫官早已在院子外頭等著了。老人家正焦躁地來迴轉悠,萬分的擔憂,這工夫全都都凸顯在那張老臉之上。
抬頭一見大徒弟來了,孫老醫官開腔就噘:“小兔崽子!才來?!不知道你媳婦今天生孩子麽?!你這不孝的劣徒!今天要是老夫那大孫子有個好歹,我就打死你個不孝的東西。”逮住小劉團長就是一頓臭罵。
小劉團長貓著腰,抱頭鼠竄,直接衝進了院子裏。孫老醫官想追,卻又硬生生刹住了腳步。沒法子,孫老醫官一生重規矩,他一個老頭子,是萬萬不肯進這院子的,隻能繼續在院門口轉圈子。
小劉團長衝進院子裏一看,外頭正有兩個孔武有力的大嫂子守著,屋裏頭正傳來自己妻子的淒厲叫聲。“啊”
聽到這叫聲,小劉團長頓時就急了眼,邁步就想衝進屋裏,卻被兩個大嫂子給攔住了。“團長,你得換身幹淨衣裳,才能進這屋。”
“哦對!對!”小劉團長原就是傷兵營出身,自然懂得這些衛生條例,慌忙找來一套白大褂套在身上,又想往裏進。兩個大嫂子卻又把他攔住了,端來一盆烈酒,讓他淨了手,這才放他進去。
“媳婦!我來了!咬牙忍住啊!等迴來這臭小子出來了,我好好揍他一巴掌,給你出出氣。”小劉團長猛趴在媳婦床前,給媳婦打著氣。可惜,李秀鳴此時劇痛之下,根本沒聽清他說了些什麽。
院外,李得一也匆匆來了,跟師父大眼瞪小眼,一塊在門口轉起了圈圈。一老一小轉了不知多少圈,眼瞅著三個時辰都要過去了,終於聽到院裏傳來一聲嘹亮的哭聲!
“啊!聽這動靜,這小子力氣不小啊!必然是個大胖小子!”孫老醫官喜上眉梢,高興地大吼道。
“師父,萬一再是個閨女呢?”李得一低聲問道。
“胡說!為師的天機圖從不失算,早已算準這一胎是男孩!”孫老醫官把眉毛胡子一起瞪著,衝著李得一怒喝道。看那架勢,李得一要是說準了,少不得要挨頓揍。
不多時,院裏傳來賀喜的聲音:“恭喜劉團長,是個八斤六兩沉的大胖小子!瞅瞅,長得跟你一模一樣。”小孩剛生下來,皺巴巴的,哪裏能看出長相,不過是討喜的話罷了。你總不能說孩子長得不像他爹吧,哈哈。
孫老醫官在外頭聽到這聲賀喜,心中激動難以,手一抖,居然揪掉自己一縷胡子。此刻聽到確實是個大胖小子,孫老醫官心裏的石頭,終於也落了地。其實他這是關心則亂,他雖然知道自己的天機圖從未失算,可畢竟這大孫子是他期盼已久。內心牽掛之下,對自己拿手的天機圖,也難免有些擔憂。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說的就是孫老醫官之前的心態。
其實不光孫老醫官,是人都這樣。凡是心中有了牽掛,有了掛礙,或者有了某種莫名其妙的堅持傲慢,都會因為這種東西,影響自己實力的發揮,最終導致原本十拿九穩的事情,出現意外。所以曆來大人物,在做出重大決策之前,往往都會幹一些不相關的事情,借以平心靜氣,防止心緒上的波動,影響自己的決策。
唯獨平周開國太祖是個例外,這位千百年來頭一號牛人,做事從不需要思索,也不需要事前謀劃,說出來就能辦到,辦成了,就是天下第一。平周太祖說有白酒這種東西,釀出來,就是天下第一。造紙,肥皂,玻璃,等等,無不是天下第一。這麽神奇,他是怎麽做到噠?
終於,孫老醫官得知自己的大孫子平安出世,頓時高興地難以自製,直接在院子外頭哼哼起了歡快的小調。結果他哼哼了半天,也不見自己的好徒弟,小劉團長把大孫子抱出來給自己看看,頓時又晴轉陰,垮了臉。
好在小劉團長最終沒忘記這茬,在幾個大嫂子的團團“護衛”下,把這孩子抱了出來,給師父看一眼。
孫老醫官眼巴巴瞅了大孫子一眼,然後忙不迭道:“趕緊把孩子送迴去,可別讓日頭曬著!我瞧這一眼就夠。”您老人家說這話也不嫌臉紅,也不知誰剛才巴巴地要瞅瞅大孫子。
得了這麽個兒子,小劉團長到沒覺得如何,畢竟是當爹的,沒經曆過十月懷胎,雖然也喜歡孩子,但比著當娘的,就是差著那麽一點。
小劉團長還勸師父呢:“師父,沒事兒,您抱抱。”
孫老醫官怒道:“趕緊把孩子抱進去!要是受了風,為師可饒不了你!”今天風和日麗的,這時節日頭也不強,哪裏來的這麽多擔心?說完,孫老醫官連連擺手,催促那個抱著嬰孩的女子趕緊把孩子再送迴去。
孫老醫官心滿意足地看了看孩子兩腿間的那個小茶壺嘴兒之後,美滋滋就開始邁步往迴走,結果高興過了頭,把走路該先邁哪條腿都忘了,打了個好大的趔趄。
哼哼唧唧迴到營帳,孫老醫官摸出小酒壺,就著小調,喝起了小酒。喝了一半,孫老醫官忽然又想起了啥,趕緊叫過一個兵士,去傳令給自己的小徒弟,說是孩子剛出世,見不得風,讓自己這小徒兒不要去打擾。
真是過分,自己看完了,倒想起為孩子好來了,居然不許別人再看。
李得一接到師父傳來的軍令時,正在埋頭雕刻小木馬,打算給自己的小侄子當個玩意。接到師父的命令,李得一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後繼續埋頭忙活自己的事兒去了。
到了這天晚上,李得一忽然心血來潮,單獨把最後一個未開蒙的孩子,柳重四叫了出來。不消多說,自然又是老套路,不過這一次隻有柳重四一個孩子。李得一對他好言鼓勵了一番,並且表示,自己一定會幫他開蒙成功,讓他鼓起信心,認真感知原氣。
一番忙活,柳重四,終於也成功開了蒙。隻不過這一次,隻有李得一給他備下安神的藥湯,單獨帶著他吃喝恢複,歇歇。
今晚之前,柳重四本以為就自己一個人到現在還沒開蒙,李大哥不會再管自己,卻沒想到,李大哥依然不肯放棄,專門為自己一個人開蒙。柳重四感動之下,識海受到震動,識海周圍那厚厚的一層壁壘終於鬆動,讓他成功感知到了第一股原氣。
李得一鼓勵了兩句,把柳重四安排睡下,自己也就迴去歇歇了。
一個也不能少,李得一還是兌現了當初自己的諾言。盡管為了引導柳重四,耗費他大量原氣。但李得一心裏,覺得這樣值!
在這個亂世,小小的定北縣,又安然度過了一個寧靜的夜晚,百姓安然入睡,誰也不曾擔憂即將到來的大戰。就連小劉團長剛出生的兒子,今晚都沒哭鬧,吃了媽媽的優質奶水,打了個飽嗝,睡了。
這些年來,在定北縣的百姓心中,威北營,定北守備團,早已成了一個不敗的神話。有定北守備團守著,定北縣的百姓,從來不怕戰火。
一生都沒出過遠門的定北縣淳樸百姓深深相信,威北營,定北守備團,打贏了那麽多仗,一定也會打贏這一仗。現在對定北縣的百姓來說,每次威北營出戰,他們不光不擔心戰敗,反而都會翹首以待,不為別的,隻為獲勝歸來的那場,三天不斷地全城流水席。
百姓判斷事物的標準就是這麽簡單,也就這麽實在。經過這幾年,定北縣的百姓也漸漸適應了威北營的行事方式,那些招募來的流民,不少都在定北縣周圍成家立業,決心紮下根,不再返鄉。不為別的,隻因威北營無苛政。
然而,定北縣幸福的百姓卻不知道,整個平周天下,今晚,也隻有他們睡了個安穩覺。
這天下其他的各處百姓,卻都身處水深火熱當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