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晉軍來了,李得一卻不慌應對,拉著師哥,繼續說自己打算把這個鄴城令西門豹也送迴定北縣。
對師弟這些安排,小劉團長二話沒說,直接點了頭。說來奇怪,師弟明明於人情世故上絲毫不動,但看官的眼力卻非常準。上次弄迴去那個海強項,端得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一等一的好官。自從有了這個海強項,整個定北縣繁榮更上一層,百姓對威北營的愛戴更甚。所以李得一這迴要把西門豹給送迴去,小劉團長想都沒想直接答應。
瞅著師哥答應之後,李得一又說起如何應對這支晉軍兵馬。他打算在鄴城外麵,埋伏石麥州的兵馬。趁其遠來立足未穩,發起猛攻,一舉大敗之。
小劉團長對這次師弟能主動思索作戰方案感到由衷欣慰,說實話,守備團成立這麽久,師弟雖然統領騎兵,也幫了不少忙。可這師弟總是不肯在作戰方略上出力,為此自己找過師父幾迴,想讓師父教給師弟一些。哪知師父孫老醫官每次都故作高深道:“種子為師已經種下,你且迴去,耐心等它發芽開花結果。”
師父一番話,把小劉團長也說的摸不著頭腦,但他素來聽話,也隻得迴去繼續一個人獨挑大梁。萬萬沒想到,這次師弟居然主動提出一個作戰方略,這難道就是師父說的“發芽?”
小劉團長略一思索,點頭道:“恩,你這方略不錯,咱們是得著手開始準備應敵。你先抓緊把城裏的事情拾掇幹淨,才好倒出手來打這援軍。”
李得一忍不住大聲嚷嚷道:“這迴石麥州怎麽來得這麽快?!師哥,俺明天得抓緊開始招募丁壯,還剩五天,時間有些緊。”
小劉團長點點頭:“李把總和韓把總後日就帶著兵馬來拉走這次的收獲,你得抓緊,不然恐怕趕不上,到時候平添一樁麻煩。”
第二日,李得一搬出搜出來的曆年卷宗,開始公審那些作惡多端,劣跡斑斑的惡霸劣紳,把人頭砍下,挑在槍尖上遊街。然後就是請客吃飯,發枚銅錢那一套。這一套程序走完之後,李得一趁機貼出了招募丁壯的告示。這一次打下鄴城之後,抄了如此多的豪門富戶,守備團賺的盆滿缽滿,所以李得一這次開出的招募許諾又高了不少。
但這一次,卻少有莊戶報名,反倒是鄴城的紡織工有很多報名的。鄴城乃是上河一省的首府,雖然幾經石麥州搜刮,依然是富庶之極。這鄴城當中世家豪門甚多,他們手中攥著鄴城九成以上的土地。這些土地,大部分是通過荒年強迫饑餓的莊戶抵押田地換口糧這種不甚光彩的手段得來。
失去田地的莊戶為了謀生,不得不進城做工。這樣一來,鄴城的棉紡織反而得到極大發展。在棉布的厚利刺激之下,鄴城周圍的田地大量改種棉花,形成了西北地界最大的棉花種植區。紡織售販棉布是鄴城最發達的產業,所有的鄴城豪門大戶都參與其中,賺取著驚人的財富。
所以李得一此次在鄴城招募丁口,就隻招到近兩千棉紡織工,至於種地的莊戶,幾乎沒有。
由於時間緊迫,李得一整天都在忙活招募丁口的事。第二天天不亮,李把總如期而至,帶著一千步卒,趕著五百多輛板車,浩浩蕩蕩來到了鄴城。小劉團長利用這幾天的工夫,加班加點又趕製出一千多輛板車,每輛板車上,都堆滿了抄家得來的財貨。其中專有二十多輛車上,全部堆放著醃肉。如果仔細看看,這些板車,不少就是那些大戶人家的門板臨時改製而成。
抄家時,順手抄出不少豬羊,雞鴨直接就吃了。豬羊吃不完的,用鹽摸好,給每個兵士留下一條後腿當軍糧,剩下的,全都堆在板車上帶迴去。至於抄出來的騾,馬,牛等,挑出其中的良駒留給騎兵,剩下的正好用來拉板車。
到這時,李得一才終於有了點閑工夫,趕緊去找到被看守起來的鄴城令,西門豹。時間緊迫,李得一也就沒說廢話,行了禮,開口就是一句:“西門大人乃是清正廉明的好官,屈居石麥州這個突遼幹兒子麾下,實在是明珠暗投。那石麥州這些年來,橫征暴斂,大肆搜刮民財民女,玩命營建皇宮,擴充後宮,把個好好的上河省弄得烏煙瘴氣。他無恥父事突遼皇帝,每年都要送上大量歲貢,實乃天下之惡賊也。西門大人如此能臣,奈何屈身侍賊?”
西門豹也是人傑,當然聽出麵前這小將說這番話,是有招攬之意。可他畢竟是有操守的賢臣,想讓他改換門庭,還沒那麽容易。西門豹想到這兒,挽了挽袖子,開口就要說話。
卻沒想到,李得一抬手就把他的話給堵了迴去:“俺們定北縣正需要先生這樣的好官前去治理。你同意不同意,都得去。來人!把西門大人送去李把總那兒,就說這是另一個海強項。路上一定要好生招待,萬萬不可輕慢。”
西門豹心裏那叫一個震驚,“怎麽還有這樣招賢納士的?!怎麽一點都不尊重士人風骨?!喂喂,我還沒說話那。”
李得一:“俺哪有工夫聽你扯那些沒用的,直接綁到定北縣,還由得你同意不同意?”想到這兒,李得一趕緊加上一句:“西門大人放心,你的家眷俺已經派人去接,保證給你一家完好送到定北縣團聚。”瞅瞅,俺們定北縣福利多好,官員上任允許帶家眷!
李把總走的時候,小劉團長還不放心,又加派了兩千步卒給李把總,並帶來的一千步卒,一起護送著打下鄴城的收獲,兩千輛拉滿各種財物的板車,浩浩蕩蕩,一路返迴定北縣。
目送李把總帶著兵馬消失在西麵的大道上,李得一長出了一口氣。接下來,定北守備團的正副兩位團長,開始著手安排大軍的應敵事宜。
就是要跟石麥州派來的兵馬打一仗。守備團兵士在鄴城養精蓄銳這麽些天,天天都吃著大油水,無論體力還是戰心,都已達到巔峰,這正是用兵之時。再者說了,三位把總正在路上,押著此行的收獲往迴返,怎麽也得給他們多爭取些時間不是?
最重要一條,守備團此次攻打鄴城,本是為了進一步削弱石麥州欺負人,給他這搖搖欲墜的晉朝,狠踹上一腳,幫他早點完蛋。不打一仗,削弱晉朝的軍力,怎能顯出這一腳的狠厲?
再者說了,打下鄴城,上河省流民往西的通道就已全部暢通,守備團怎麽地也得維持一陣,好讓流民能順利西進。
鄴城,一幢宅院當中,李得一正與師哥商議著最近的局勢。“師哥,石麥州的兵馬走到哪兒了?”李得一開口問道。守備團的情報係統由小劉團長掌握,因此李得一並不知道這支晉軍最新的動向。
“已經到了東麵的汾水縣,最多再有三天,就能趕到鄴城。另外,占據上河省北麵半壁的劉敗夷,最近也有異動,派出兩萬兵馬,正在往南麵鄴城這裏靠攏。”小劉團長從懷中掏出一份最新的軍情,遞給師弟。
李得一接過來看了一眼,頓時就倒吸了一口冷氣。“那劉敗夷這次居然出動了麾下一半的兵馬,看來所圖不小。師哥,他是不是衝著咱們來的?想跟石麥州聯合,給咱來個包夾?”
小劉團長神色嚴峻,點點頭道:“很有可能。那劉敗夷雖說這些年一直擁兵自立,不理會石麥州的皇命,可他畢竟是晉朝大將。但這些年,咱們從未與劉敗夷起過紛爭,甚至還多有往來。依我看,他不是衝著咱們來的,多半是衝著這鄴城來的。那劉敗夷已經據有上河省北麵的多年,要說他不眼饞南麵這富庶的鄴城,狗都不信。他之所以遲遲不動手,隻是沒有好的借口罷了。畢竟這劉敗夷如今名義上仍然是晉朝臣子,之前占據北上河省北麵,也不過是借著石麥州給他的巡防邊事的幌子。”
聽師哥這麽一說,李得一眼前一亮,說道:“師哥,反正這鄴城咱也不要,咱們幹脆來個抽身而退,兩家誰都不理會,任他們在鄴城這裏狗咬狗。”李得一轉變的也快,一聽局勢有變,也不再堅持自己之前提出的埋伏晉軍的作戰方略,立即換了主意。
認真思索了一番,小劉團長搖頭道:“不妥。那劉敗夷畢竟是石麥州的臣子,跟隨他征戰多年,君臣香火情分還是有的,不然劉敗夷也不會一直隱忍至今。若是咱們直接抽身而退,倒是劉敗夷為了這多年君臣的臉麵,多半也會撤迴去白白便宜石麥州不費一兵一卒收迴鄴城,這可不符合咱師父定下的策略。”
“是啊,師父說了,咱們此次出戰,是為徹底切斷石麥州在上河省最後這點勢力,狠狠踹他一腳。這鄴城被咱打下來,甭管丟給誰,也不能讓石麥州再拿迴去。”李得一讚同道。
話說到這兒,師兄弟兩個都陷入了沉默,對著眼下這局勢,倆人都沒啥太好的辦法。若是直接迎戰石麥州,就怕到時候劉敗夷從後頭插一手,那可太要命。若是就這麽走了,鄴城很可能重新落入石麥州手裏,守備團此戰就徹底宣告失敗,得來的那麽些財物,也無濟於事。
沉默半響,李得一有了動靜,“師哥,你說石麥州現在知道劉敗夷也派了大軍來搶這鄴城麽?”小劉醫官皺著眉頭思索一陣,“這可難說,多半是仍不知。”
李得一問了這句,後麵又沒話了,師兄弟倆人又開始沉默。
半響,小劉團長道:“咱們現在軍糧充足,不如先悄悄退迴穀城縣,觀望一陣這兩路兵馬,待看清他們的動向,咱們再決定如何行事不遲。這樣一來,咱們還能擺脫被兩麵夾擊的困局。”
這是眼下最穩妥的辦法,李得一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點點頭,同意了。
未完待續。..
對師弟這些安排,小劉團長二話沒說,直接點了頭。說來奇怪,師弟明明於人情世故上絲毫不動,但看官的眼力卻非常準。上次弄迴去那個海強項,端得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一等一的好官。自從有了這個海強項,整個定北縣繁榮更上一層,百姓對威北營的愛戴更甚。所以李得一這迴要把西門豹給送迴去,小劉團長想都沒想直接答應。
瞅著師哥答應之後,李得一又說起如何應對這支晉軍兵馬。他打算在鄴城外麵,埋伏石麥州的兵馬。趁其遠來立足未穩,發起猛攻,一舉大敗之。
小劉團長對這次師弟能主動思索作戰方案感到由衷欣慰,說實話,守備團成立這麽久,師弟雖然統領騎兵,也幫了不少忙。可這師弟總是不肯在作戰方略上出力,為此自己找過師父幾迴,想讓師父教給師弟一些。哪知師父孫老醫官每次都故作高深道:“種子為師已經種下,你且迴去,耐心等它發芽開花結果。”
師父一番話,把小劉團長也說的摸不著頭腦,但他素來聽話,也隻得迴去繼續一個人獨挑大梁。萬萬沒想到,這次師弟居然主動提出一個作戰方略,這難道就是師父說的“發芽?”
小劉團長略一思索,點頭道:“恩,你這方略不錯,咱們是得著手開始準備應敵。你先抓緊把城裏的事情拾掇幹淨,才好倒出手來打這援軍。”
李得一忍不住大聲嚷嚷道:“這迴石麥州怎麽來得這麽快?!師哥,俺明天得抓緊開始招募丁壯,還剩五天,時間有些緊。”
小劉團長點點頭:“李把總和韓把總後日就帶著兵馬來拉走這次的收獲,你得抓緊,不然恐怕趕不上,到時候平添一樁麻煩。”
第二日,李得一搬出搜出來的曆年卷宗,開始公審那些作惡多端,劣跡斑斑的惡霸劣紳,把人頭砍下,挑在槍尖上遊街。然後就是請客吃飯,發枚銅錢那一套。這一套程序走完之後,李得一趁機貼出了招募丁壯的告示。這一次打下鄴城之後,抄了如此多的豪門富戶,守備團賺的盆滿缽滿,所以李得一這次開出的招募許諾又高了不少。
但這一次,卻少有莊戶報名,反倒是鄴城的紡織工有很多報名的。鄴城乃是上河一省的首府,雖然幾經石麥州搜刮,依然是富庶之極。這鄴城當中世家豪門甚多,他們手中攥著鄴城九成以上的土地。這些土地,大部分是通過荒年強迫饑餓的莊戶抵押田地換口糧這種不甚光彩的手段得來。
失去田地的莊戶為了謀生,不得不進城做工。這樣一來,鄴城的棉紡織反而得到極大發展。在棉布的厚利刺激之下,鄴城周圍的田地大量改種棉花,形成了西北地界最大的棉花種植區。紡織售販棉布是鄴城最發達的產業,所有的鄴城豪門大戶都參與其中,賺取著驚人的財富。
所以李得一此次在鄴城招募丁口,就隻招到近兩千棉紡織工,至於種地的莊戶,幾乎沒有。
由於時間緊迫,李得一整天都在忙活招募丁口的事。第二天天不亮,李把總如期而至,帶著一千步卒,趕著五百多輛板車,浩浩蕩蕩來到了鄴城。小劉團長利用這幾天的工夫,加班加點又趕製出一千多輛板車,每輛板車上,都堆滿了抄家得來的財貨。其中專有二十多輛車上,全部堆放著醃肉。如果仔細看看,這些板車,不少就是那些大戶人家的門板臨時改製而成。
抄家時,順手抄出不少豬羊,雞鴨直接就吃了。豬羊吃不完的,用鹽摸好,給每個兵士留下一條後腿當軍糧,剩下的,全都堆在板車上帶迴去。至於抄出來的騾,馬,牛等,挑出其中的良駒留給騎兵,剩下的正好用來拉板車。
到這時,李得一才終於有了點閑工夫,趕緊去找到被看守起來的鄴城令,西門豹。時間緊迫,李得一也就沒說廢話,行了禮,開口就是一句:“西門大人乃是清正廉明的好官,屈居石麥州這個突遼幹兒子麾下,實在是明珠暗投。那石麥州這些年來,橫征暴斂,大肆搜刮民財民女,玩命營建皇宮,擴充後宮,把個好好的上河省弄得烏煙瘴氣。他無恥父事突遼皇帝,每年都要送上大量歲貢,實乃天下之惡賊也。西門大人如此能臣,奈何屈身侍賊?”
西門豹也是人傑,當然聽出麵前這小將說這番話,是有招攬之意。可他畢竟是有操守的賢臣,想讓他改換門庭,還沒那麽容易。西門豹想到這兒,挽了挽袖子,開口就要說話。
卻沒想到,李得一抬手就把他的話給堵了迴去:“俺們定北縣正需要先生這樣的好官前去治理。你同意不同意,都得去。來人!把西門大人送去李把總那兒,就說這是另一個海強項。路上一定要好生招待,萬萬不可輕慢。”
西門豹心裏那叫一個震驚,“怎麽還有這樣招賢納士的?!怎麽一點都不尊重士人風骨?!喂喂,我還沒說話那。”
李得一:“俺哪有工夫聽你扯那些沒用的,直接綁到定北縣,還由得你同意不同意?”想到這兒,李得一趕緊加上一句:“西門大人放心,你的家眷俺已經派人去接,保證給你一家完好送到定北縣團聚。”瞅瞅,俺們定北縣福利多好,官員上任允許帶家眷!
李把總走的時候,小劉團長還不放心,又加派了兩千步卒給李把總,並帶來的一千步卒,一起護送著打下鄴城的收獲,兩千輛拉滿各種財物的板車,浩浩蕩蕩,一路返迴定北縣。
目送李把總帶著兵馬消失在西麵的大道上,李得一長出了一口氣。接下來,定北守備團的正副兩位團長,開始著手安排大軍的應敵事宜。
就是要跟石麥州派來的兵馬打一仗。守備團兵士在鄴城養精蓄銳這麽些天,天天都吃著大油水,無論體力還是戰心,都已達到巔峰,這正是用兵之時。再者說了,三位把總正在路上,押著此行的收獲往迴返,怎麽也得給他們多爭取些時間不是?
最重要一條,守備團此次攻打鄴城,本是為了進一步削弱石麥州欺負人,給他這搖搖欲墜的晉朝,狠踹上一腳,幫他早點完蛋。不打一仗,削弱晉朝的軍力,怎能顯出這一腳的狠厲?
再者說了,打下鄴城,上河省流民往西的通道就已全部暢通,守備團怎麽地也得維持一陣,好讓流民能順利西進。
鄴城,一幢宅院當中,李得一正與師哥商議著最近的局勢。“師哥,石麥州的兵馬走到哪兒了?”李得一開口問道。守備團的情報係統由小劉團長掌握,因此李得一並不知道這支晉軍最新的動向。
“已經到了東麵的汾水縣,最多再有三天,就能趕到鄴城。另外,占據上河省北麵半壁的劉敗夷,最近也有異動,派出兩萬兵馬,正在往南麵鄴城這裏靠攏。”小劉團長從懷中掏出一份最新的軍情,遞給師弟。
李得一接過來看了一眼,頓時就倒吸了一口冷氣。“那劉敗夷這次居然出動了麾下一半的兵馬,看來所圖不小。師哥,他是不是衝著咱們來的?想跟石麥州聯合,給咱來個包夾?”
小劉團長神色嚴峻,點點頭道:“很有可能。那劉敗夷雖說這些年一直擁兵自立,不理會石麥州的皇命,可他畢竟是晉朝大將。但這些年,咱們從未與劉敗夷起過紛爭,甚至還多有往來。依我看,他不是衝著咱們來的,多半是衝著這鄴城來的。那劉敗夷已經據有上河省北麵的多年,要說他不眼饞南麵這富庶的鄴城,狗都不信。他之所以遲遲不動手,隻是沒有好的借口罷了。畢竟這劉敗夷如今名義上仍然是晉朝臣子,之前占據北上河省北麵,也不過是借著石麥州給他的巡防邊事的幌子。”
聽師哥這麽一說,李得一眼前一亮,說道:“師哥,反正這鄴城咱也不要,咱們幹脆來個抽身而退,兩家誰都不理會,任他們在鄴城這裏狗咬狗。”李得一轉變的也快,一聽局勢有變,也不再堅持自己之前提出的埋伏晉軍的作戰方略,立即換了主意。
認真思索了一番,小劉團長搖頭道:“不妥。那劉敗夷畢竟是石麥州的臣子,跟隨他征戰多年,君臣香火情分還是有的,不然劉敗夷也不會一直隱忍至今。若是咱們直接抽身而退,倒是劉敗夷為了這多年君臣的臉麵,多半也會撤迴去白白便宜石麥州不費一兵一卒收迴鄴城,這可不符合咱師父定下的策略。”
“是啊,師父說了,咱們此次出戰,是為徹底切斷石麥州在上河省最後這點勢力,狠狠踹他一腳。這鄴城被咱打下來,甭管丟給誰,也不能讓石麥州再拿迴去。”李得一讚同道。
話說到這兒,師兄弟兩個都陷入了沉默,對著眼下這局勢,倆人都沒啥太好的辦法。若是直接迎戰石麥州,就怕到時候劉敗夷從後頭插一手,那可太要命。若是就這麽走了,鄴城很可能重新落入石麥州手裏,守備團此戰就徹底宣告失敗,得來的那麽些財物,也無濟於事。
沉默半響,李得一有了動靜,“師哥,你說石麥州現在知道劉敗夷也派了大軍來搶這鄴城麽?”小劉醫官皺著眉頭思索一陣,“這可難說,多半是仍不知。”
李得一問了這句,後麵又沒話了,師兄弟倆人又開始沉默。
半響,小劉團長道:“咱們現在軍糧充足,不如先悄悄退迴穀城縣,觀望一陣這兩路兵馬,待看清他們的動向,咱們再決定如何行事不遲。這樣一來,咱們還能擺脫被兩麵夾擊的困局。”
這是眼下最穩妥的辦法,李得一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點點頭,同意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