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劉醫官早早地起來,在自家天井裏打了兩套拳,開始鍛煉起來。剛耍不一會兒工夫,李得一就彎著腰進來了,那走路的姿勢,要多別扭,就有多別扭。新晉的小劉團長正在板著臉晨練呢,一見自己師弟這個姿勢進來,沒憋住,當場就笑出了聲“哈哈哈哈……”
“師哥,俺再也不敢嘴饞了,你說的對,昨晚上吃了那道菜,俺下麵兒腫了一宿,到現在還腫著那!你給想想辦法吧?!”李得一苦著臉,跟師哥求救。
“放心吧,沒事。雖然腫了,是不是一點也不覺得疼?也不癢?”小劉團長說著話的時候,臉上憋著一股壞笑。
“嗯,疼倒是不疼,就腫了一晚上,早晨起來腫得還更厲害了。俺頭一次遇上這事兒,不知咋辦,都沒幹拿手碰。”李得一皺著眉頭,腰略略彎著,跟師哥訴苦。不彎腰不行啊,支了老大個帳篷,影響活動。
“沒事兒,你聽師哥的,再過一會兒它自己就消腫了,不疼不癢的,沒事。迴去吧,這不是病,不要緊的。要是待會兒還不消腫,你可以拿手搓搓,搓的吐出一股子白湯,就好了。”小劉團長淡定地開始使壞。
“搓搓就沒事了?真沒事兒?那俺迴去啦。”李得一倒也聽話,轉身就走。
“你看看,就這麽會兒工夫,是不是已經有點消腫了?過會兒就徹底好了,放心。”小劉醫官忍不住繼續逗師弟道。
等李得一走遠了,李秀鳴也穿上衣裳從屋裏走出來,紅著臉,低聲啐了一句:“呸,真不害臊,你昨晚上居然吃鹿尾巴。你師弟那麽小你也給他吃,還真不怕……”說到這兒,李秀鳴就羞紅了臉,再也說不下去了。小劉醫官一本正經道:“恩,看來以後有必要讓你也正經修原氣,早日修到氣壯境,不然身子骨太弱,經不起折騰啊。娘子~”最後這聲“娘子”實在是要多不正經,就有多不正經。
聽了這話,李秀鳴好似想起昨晚的情形,頓時又羞又怒,俏臉一陣紅一陣白,啐了一口,轉身又跑屋裏去了。“哈哈哈,夫人,這夫妻人倫乃是天經地義,你害羞個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娘子,且從了為夫罷!”小劉醫官壞笑著,跟著追了進去。
從師哥那問清楚了沒事,走迴去的路上,果然就消了腫,李得一尋思著,師哥果然沒熊俺,還真就自己消腫了。嘿,小傻瓜蛋子,下麵都腫了一晚上了,也該消腫了,那口鹿尾巴的勁兒早就過去了。你師哥不過是應付你,隨口一說,還真給當成靈丹妙藥了。
下麵消了腫,就不再影響走路,李得一趕緊小跑起來,趕著去定北學堂帶孩子們晨練。
晨練還是那些內容,隻不過換了個地方。現在是繞著鋼鐵學堂跑圈,打兩趟太祖欽定第三套廣播健身拳,然後李得一開始指導著那十三個孩子修原氣,強化識海。剩下的孩子,則由一個較大的孩子帶著,在那兒練習隊列。上完了晨練,接下來就是吃飯,然後開始上識字課程。
現在這識字課程是孩子們與那五百個學員一起上。這麽多人不可能坐在屋裏上課,威北營還沒有那麽大的屋,所以隻能到院外天井裏上課。有時候下雨,為了防止學員被雨淋病了,李得一就會停課。
李得一現在上課的內容,也不純是交給這幫學員識字,很多時候,李得一都會給他們講一些話,告訴他們今天這頓頓吃飽飯,能上學識字的日子,是威北營的將士用血水給大夥拚來的。每一個學員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自己的好日子。為了保護這好日子,每個人現在都必須認真學習各自那門打鐵煉鋼的課程,爭取早早的為將士們打出更好的鎧甲,刀槍。再駑鈍的學員,一聽說要保護自己的好日子,也都來了勁頭,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學習。他們都知道自己之前過得是什麽日子,現在又是什麽日子,兩廂一比,當然更加珍惜現在的日子。
時不時的,李得一還會帶著眾學員一起迴想一下突遼人的殘暴,讓他們迴想一番宗安府其他那五縣的慘狀,現在僅剩下些殘垣斷壁,百姓被突遼人連殺帶掠全部掃空。然後繼續給他們灌輸,隻有早日學好本事,打造出好的刀槍鎧甲,威北營的兵士才能更有戰鬥力,當下次突遼人再來的時候,才能保住咱們現在這好日子,免於被突遼人當做豬狗屠宰的下場。
說實話,李得一到現在也沒弄明白自己為啥總喜歡跟學員講這些,但他識海中總有類似的畫麵閃過,本能的李得一就開始跟著模仿起來。李得一發現,每當他這樣講過之後,那些學員就會更認真地學習,對威北營的認同感也會更進一層。
畢竟,大夥都知道現在外頭天下大亂,到處都在打仗,定北縣經常收攏的那些各地來的流民,也證明了這點。所以這些老實本分的學員,都份外珍惜自己現在的安穩日子,既然自家的副團長告訴自己怎樣保住眼前這安穩日子,那就照著做唄。大夥都是老實的莊戶人家,沒有人不想過安穩日子的,有人帶頭,領著大家保護自己的安穩日子,當然就聽他的。
這天上完課,吃晌飯的工夫,李得一又開始琢磨他給師哥打的那套甲。這種甲雖然好,但現在的問題是,李得一找不到足夠的人手來打製這種鎧甲。這甲這麽好,得提高製造速度才行,若是威北營能一人穿一套這種甲,上了戰場上,豈不是所向披靡?李得一邊與眼前的孩子們一起吃飯,邊美滋滋琢磨這事兒。琢磨來琢磨去,李得一就想起當初自己在氣壯境修習時,師父曾讓自己去刀甲營跟著那些老鐵匠練習揮小錘,借此來打熬自己的力氣。
這工夫李得一想起來了,當初因為自己和合境已經修成,識海對手臂控製精準,每一錘都能敲在點上,那老鐵匠還著實誇獎了自己一番。想到這兒,李得一還得意地笑了出來,自己雖然對火候把握不住,但鐵錘真是揮的不錯。
“啊呀!”蹦起來大吼了一嗓子,“對啊,俺怎麽把這茬給忘了!”李得一拿手猛拍了自己腦門一下。正好這工夫孩子們也都吃完了晌飯,李得一把他們集合起來,帶到了鋼鐵學堂的一間教室之中。
對著自己手把手教了這些年的孩子,李得一直接就開口說道:“等你們長大了,都要上沙場為咱威北營效命。”這些孩子現在心中也都知道這事兒。經過李得一這麽多年耳濡目染的熏陶,都盼著自己能快點長大,練成本事,為威北營效力,為父母兄弟姐妹報仇,在沙場上奮勇殺敵。
李得一瞅了瞅孩子們,接著說道,“上了沙場,就得穿鎧甲,拿刀槍,才好敵人搏命廝殺。刀槍能殺敵,鎧甲能保護你們不死。俺已經交過你們持槍刺殺的技巧,今天俺決定開始傳授你們打製鎧甲的方法。”說著話,李得一轉過身搬起一個木盒子,裏麵裝了滿滿一盒子小鐵錘。
把這些小鐵錘挨個給孩子們發下去,讓他們各自保管好。李得一就開始給這幫孩子按照自己編的標準教材,簡單地講起了如何打製護甲片。李得一跳過了熱處理那部分,直接給孩子們講如何鍛打。熱處理那部分三五年都難以掌握,目前還隻能靠三位鐵匠夫子來完成。
簡單講完一遍之後,李得一就把孩子分成了兩批,那開始修原氣的十三個孩子,李得一帶著他們去鐵匠夫子鮑山那裏聽課。剩下的孩子,李得一給他們發了紙筆,讓他們先抄寫那篇標準教材上的內容。
那十三個開始修原氣的孩子果然不負李得一所望,學起鍛打來非常的快。用了不到一個月的工夫,就已經能熟練掌握鍛打的技巧,而且落錘也很精準,就是氣力還略有所不足。不過這不要緊,隻要等到進入氣壯境,這十三個孩子的力氣就會大增,到時就能幫著李得一打造烏雲甲。唯一可惜的是,現階段,還是沒有辦法大量製造這種烏雲甲,隻能由李得一和周全兩人一套一套慢慢打製。小劉醫官那套鎧甲,是李得一不眠不休趕工,才能在一個月之內完成。若是正常來講,倆人打一套這烏雲甲,少說也得要三個月。
“杯水車薪啊!”李得一忍不住感慨道。誰不想大手一揮,鎧甲就一套套自己從作坊裏長著腿跑出來,想歸想,飯還是得一口一口,事兒還是得一步一步做,急也沒有用。少年,慢慢熬吧。其實說白了,威北營現在舉步維艱,自己造點鎧甲都這麽費勁。還是因為那二十年平周朝廷持續打壓下來,威北營給生生壓製的元氣大傷。
狄大帥當年被害死,天下間不知有多少豪門世家在其中參了一腳。狄大帥死後,也不是沒有權貴世家向威北營拋出招攬之意。那時候威北營剛成了沒娘的孩子,誰都想來欺負一把。狄大帥當年在臨走之前,也是知道自己這一入中神城,就終身再難踏出半步。自己留下的威北大營,必然會成為各方勢力爭搶的一塊大肥肉。
可狄大帥他老人家久在軍中,自然比那些權貴世家更懂得軍中的情況。所以狄大帥在臨走之前,也進行了一番布置,留下了後手,為威北營保留了一線生機。當時竇家這最後一任天子由於是得文官扶持,這才能登基坐殿,所以這位名叫竇弼的天子繼位以後,就極其不相信武人,甚至為了壓製武人,還特意製定了很多種新的策略。其中一條,就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簡單來說,就是大將不能久在軍中,平時就在家裏呆著玩樂,等來了戰事,才能跟皇帝討來半塊領兵的虎符,與樞密院的另半塊虎符對上之後,才能拿去兵營,調起兵馬統兵作戰。
這種製度,有效的削弱了大將對兵士的控製。而狄大帥當時,正是利用了這個製度的漏洞。狄大帥在臨走之際,把對威北營忠心耿耿的一部分年輕將官,全部分派到各小營當把總,千總,孫老醫官正是在那個時候,領了傷兵營,當了醫官。
當時孫老醫官很不理解狄大帥為什麽這麽安排,按照他們的想法,大帥走後,應該指定一個人,然後上書朝廷,繼承威北營的將位才是。當然了,這人必須有足夠的軍功,以及相應的朝廷軍職才行。要麽說這幫子嫩頭青看不清天上的的雲,孫老醫官這幫當年威北營的青年頂梁柱,還都個個摩拳擦掌,暗暗較勁,想接手大帥留下的空位。
可狄大帥早就看清了朝中大臣和皇帝的安排,所以不顧底下青年將官的群情激奮,硬是不講道理地把他們壓了下去。那時候狄大帥動輒就找他們的毛病,連軍服不整這種小錯,都能挑出來,然後直接給你官降幾級,罰到各營當把總,千總,甚至當伍長的都有。如此一來,雖然威北營的中高層軍官全部被清空了出來,可下級軍官,平日裏直接指揮兵士作戰、訓練這一級的軍官,全都牢牢掌握在了以孫老醫官為首的威北營眾人手中。雖然大夥嘴上不說,可當時心裏都有怨言,直到狄大帥調入中神城以後,眾人才明白了狄大帥保全威北營的良苦用心。
狄大帥離開威北營之後,不出倆月,樞密院就和朝中權貴聯手,上書天子竇弼,稱邊關不可一日無人守備,突遼人狼子野心如何如何,應速選派大將,去統領威北營,鎮守邊關重地……天知道,當初狄大帥在的時候,他們可是拚命上書,整天說什麽:如今突遼人已經大敗垂死,再不會有戰事,為了江山社稷,邊關大將不宜久掌兵權,應速速調入京中。
最後,在各方利益拚殺,爭搶,鬥爭,妥協之下,終於選出了一個各方都勉強滿意的將領,成為了朝廷任命的威北營新統帥。這位將領姓吳,單名一個酩字,也是頗有名氣的宿將。
這吳酩有個好處,就是平時信奉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不肯得罪,在朝廷各派中都混的挺開。所以各方角力之下,這大餡餅就砸到了他的頭上。朝廷任命到的那天,吳酩正在家中高坐,身後靚麗的小丫鬟給剝著葡萄皮,正一個個往他嘴裏塞。吳酩正琢磨著現在不能時時統兵了,沒法克扣兵餉發財,得想個新招啊,不然這麽大的家業,可維持不下去。咣當,天上就掉下來個大餡餅,砸他頭上了。
行了,吳大將軍,吳大帥,別在家呆著了,你的好事來了,趕緊走馬上任吧,威北營可是塊大肥肉。吳將軍興高采烈地接了旨,帶著自己一百多個親兵家丁,就一路歡快地趕奔了威北營。邊走邊哼哼:“有福之人不用忙,啊咿呀~無福之人你忙斷腸啊~哎咿呀……”他這是得意自己白撿這麽一個美差,同時暗諷狄再青白辛苦一場,為他人作嫁衣裳。
可等他到了威北營,立即就被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砸了個頭暈眼花,還燙了一嘴燎泡。
“師哥,俺再也不敢嘴饞了,你說的對,昨晚上吃了那道菜,俺下麵兒腫了一宿,到現在還腫著那!你給想想辦法吧?!”李得一苦著臉,跟師哥求救。
“放心吧,沒事。雖然腫了,是不是一點也不覺得疼?也不癢?”小劉團長說著話的時候,臉上憋著一股壞笑。
“嗯,疼倒是不疼,就腫了一晚上,早晨起來腫得還更厲害了。俺頭一次遇上這事兒,不知咋辦,都沒幹拿手碰。”李得一皺著眉頭,腰略略彎著,跟師哥訴苦。不彎腰不行啊,支了老大個帳篷,影響活動。
“沒事兒,你聽師哥的,再過一會兒它自己就消腫了,不疼不癢的,沒事。迴去吧,這不是病,不要緊的。要是待會兒還不消腫,你可以拿手搓搓,搓的吐出一股子白湯,就好了。”小劉團長淡定地開始使壞。
“搓搓就沒事了?真沒事兒?那俺迴去啦。”李得一倒也聽話,轉身就走。
“你看看,就這麽會兒工夫,是不是已經有點消腫了?過會兒就徹底好了,放心。”小劉醫官忍不住繼續逗師弟道。
等李得一走遠了,李秀鳴也穿上衣裳從屋裏走出來,紅著臉,低聲啐了一句:“呸,真不害臊,你昨晚上居然吃鹿尾巴。你師弟那麽小你也給他吃,還真不怕……”說到這兒,李秀鳴就羞紅了臉,再也說不下去了。小劉醫官一本正經道:“恩,看來以後有必要讓你也正經修原氣,早日修到氣壯境,不然身子骨太弱,經不起折騰啊。娘子~”最後這聲“娘子”實在是要多不正經,就有多不正經。
聽了這話,李秀鳴好似想起昨晚的情形,頓時又羞又怒,俏臉一陣紅一陣白,啐了一口,轉身又跑屋裏去了。“哈哈哈,夫人,這夫妻人倫乃是天經地義,你害羞個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娘子,且從了為夫罷!”小劉醫官壞笑著,跟著追了進去。
從師哥那問清楚了沒事,走迴去的路上,果然就消了腫,李得一尋思著,師哥果然沒熊俺,還真就自己消腫了。嘿,小傻瓜蛋子,下麵都腫了一晚上了,也該消腫了,那口鹿尾巴的勁兒早就過去了。你師哥不過是應付你,隨口一說,還真給當成靈丹妙藥了。
下麵消了腫,就不再影響走路,李得一趕緊小跑起來,趕著去定北學堂帶孩子們晨練。
晨練還是那些內容,隻不過換了個地方。現在是繞著鋼鐵學堂跑圈,打兩趟太祖欽定第三套廣播健身拳,然後李得一開始指導著那十三個孩子修原氣,強化識海。剩下的孩子,則由一個較大的孩子帶著,在那兒練習隊列。上完了晨練,接下來就是吃飯,然後開始上識字課程。
現在這識字課程是孩子們與那五百個學員一起上。這麽多人不可能坐在屋裏上課,威北營還沒有那麽大的屋,所以隻能到院外天井裏上課。有時候下雨,為了防止學員被雨淋病了,李得一就會停課。
李得一現在上課的內容,也不純是交給這幫學員識字,很多時候,李得一都會給他們講一些話,告訴他們今天這頓頓吃飽飯,能上學識字的日子,是威北營的將士用血水給大夥拚來的。每一個學員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自己的好日子。為了保護這好日子,每個人現在都必須認真學習各自那門打鐵煉鋼的課程,爭取早早的為將士們打出更好的鎧甲,刀槍。再駑鈍的學員,一聽說要保護自己的好日子,也都來了勁頭,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學習。他們都知道自己之前過得是什麽日子,現在又是什麽日子,兩廂一比,當然更加珍惜現在的日子。
時不時的,李得一還會帶著眾學員一起迴想一下突遼人的殘暴,讓他們迴想一番宗安府其他那五縣的慘狀,現在僅剩下些殘垣斷壁,百姓被突遼人連殺帶掠全部掃空。然後繼續給他們灌輸,隻有早日學好本事,打造出好的刀槍鎧甲,威北營的兵士才能更有戰鬥力,當下次突遼人再來的時候,才能保住咱們現在這好日子,免於被突遼人當做豬狗屠宰的下場。
說實話,李得一到現在也沒弄明白自己為啥總喜歡跟學員講這些,但他識海中總有類似的畫麵閃過,本能的李得一就開始跟著模仿起來。李得一發現,每當他這樣講過之後,那些學員就會更認真地學習,對威北營的認同感也會更進一層。
畢竟,大夥都知道現在外頭天下大亂,到處都在打仗,定北縣經常收攏的那些各地來的流民,也證明了這點。所以這些老實本分的學員,都份外珍惜自己現在的安穩日子,既然自家的副團長告訴自己怎樣保住眼前這安穩日子,那就照著做唄。大夥都是老實的莊戶人家,沒有人不想過安穩日子的,有人帶頭,領著大家保護自己的安穩日子,當然就聽他的。
這天上完課,吃晌飯的工夫,李得一又開始琢磨他給師哥打的那套甲。這種甲雖然好,但現在的問題是,李得一找不到足夠的人手來打製這種鎧甲。這甲這麽好,得提高製造速度才行,若是威北營能一人穿一套這種甲,上了戰場上,豈不是所向披靡?李得一邊與眼前的孩子們一起吃飯,邊美滋滋琢磨這事兒。琢磨來琢磨去,李得一就想起當初自己在氣壯境修習時,師父曾讓自己去刀甲營跟著那些老鐵匠練習揮小錘,借此來打熬自己的力氣。
這工夫李得一想起來了,當初因為自己和合境已經修成,識海對手臂控製精準,每一錘都能敲在點上,那老鐵匠還著實誇獎了自己一番。想到這兒,李得一還得意地笑了出來,自己雖然對火候把握不住,但鐵錘真是揮的不錯。
“啊呀!”蹦起來大吼了一嗓子,“對啊,俺怎麽把這茬給忘了!”李得一拿手猛拍了自己腦門一下。正好這工夫孩子們也都吃完了晌飯,李得一把他們集合起來,帶到了鋼鐵學堂的一間教室之中。
對著自己手把手教了這些年的孩子,李得一直接就開口說道:“等你們長大了,都要上沙場為咱威北營效命。”這些孩子現在心中也都知道這事兒。經過李得一這麽多年耳濡目染的熏陶,都盼著自己能快點長大,練成本事,為威北營效力,為父母兄弟姐妹報仇,在沙場上奮勇殺敵。
李得一瞅了瞅孩子們,接著說道,“上了沙場,就得穿鎧甲,拿刀槍,才好敵人搏命廝殺。刀槍能殺敵,鎧甲能保護你們不死。俺已經交過你們持槍刺殺的技巧,今天俺決定開始傳授你們打製鎧甲的方法。”說著話,李得一轉過身搬起一個木盒子,裏麵裝了滿滿一盒子小鐵錘。
把這些小鐵錘挨個給孩子們發下去,讓他們各自保管好。李得一就開始給這幫孩子按照自己編的標準教材,簡單地講起了如何打製護甲片。李得一跳過了熱處理那部分,直接給孩子們講如何鍛打。熱處理那部分三五年都難以掌握,目前還隻能靠三位鐵匠夫子來完成。
簡單講完一遍之後,李得一就把孩子分成了兩批,那開始修原氣的十三個孩子,李得一帶著他們去鐵匠夫子鮑山那裏聽課。剩下的孩子,李得一給他們發了紙筆,讓他們先抄寫那篇標準教材上的內容。
那十三個開始修原氣的孩子果然不負李得一所望,學起鍛打來非常的快。用了不到一個月的工夫,就已經能熟練掌握鍛打的技巧,而且落錘也很精準,就是氣力還略有所不足。不過這不要緊,隻要等到進入氣壯境,這十三個孩子的力氣就會大增,到時就能幫著李得一打造烏雲甲。唯一可惜的是,現階段,還是沒有辦法大量製造這種烏雲甲,隻能由李得一和周全兩人一套一套慢慢打製。小劉醫官那套鎧甲,是李得一不眠不休趕工,才能在一個月之內完成。若是正常來講,倆人打一套這烏雲甲,少說也得要三個月。
“杯水車薪啊!”李得一忍不住感慨道。誰不想大手一揮,鎧甲就一套套自己從作坊裏長著腿跑出來,想歸想,飯還是得一口一口,事兒還是得一步一步做,急也沒有用。少年,慢慢熬吧。其實說白了,威北營現在舉步維艱,自己造點鎧甲都這麽費勁。還是因為那二十年平周朝廷持續打壓下來,威北營給生生壓製的元氣大傷。
狄大帥當年被害死,天下間不知有多少豪門世家在其中參了一腳。狄大帥死後,也不是沒有權貴世家向威北營拋出招攬之意。那時候威北營剛成了沒娘的孩子,誰都想來欺負一把。狄大帥當年在臨走之前,也是知道自己這一入中神城,就終身再難踏出半步。自己留下的威北大營,必然會成為各方勢力爭搶的一塊大肥肉。
可狄大帥他老人家久在軍中,自然比那些權貴世家更懂得軍中的情況。所以狄大帥在臨走之前,也進行了一番布置,留下了後手,為威北營保留了一線生機。當時竇家這最後一任天子由於是得文官扶持,這才能登基坐殿,所以這位名叫竇弼的天子繼位以後,就極其不相信武人,甚至為了壓製武人,還特意製定了很多種新的策略。其中一條,就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簡單來說,就是大將不能久在軍中,平時就在家裏呆著玩樂,等來了戰事,才能跟皇帝討來半塊領兵的虎符,與樞密院的另半塊虎符對上之後,才能拿去兵營,調起兵馬統兵作戰。
這種製度,有效的削弱了大將對兵士的控製。而狄大帥當時,正是利用了這個製度的漏洞。狄大帥在臨走之際,把對威北營忠心耿耿的一部分年輕將官,全部分派到各小營當把總,千總,孫老醫官正是在那個時候,領了傷兵營,當了醫官。
當時孫老醫官很不理解狄大帥為什麽這麽安排,按照他們的想法,大帥走後,應該指定一個人,然後上書朝廷,繼承威北營的將位才是。當然了,這人必須有足夠的軍功,以及相應的朝廷軍職才行。要麽說這幫子嫩頭青看不清天上的的雲,孫老醫官這幫當年威北營的青年頂梁柱,還都個個摩拳擦掌,暗暗較勁,想接手大帥留下的空位。
可狄大帥早就看清了朝中大臣和皇帝的安排,所以不顧底下青年將官的群情激奮,硬是不講道理地把他們壓了下去。那時候狄大帥動輒就找他們的毛病,連軍服不整這種小錯,都能挑出來,然後直接給你官降幾級,罰到各營當把總,千總,甚至當伍長的都有。如此一來,雖然威北營的中高層軍官全部被清空了出來,可下級軍官,平日裏直接指揮兵士作戰、訓練這一級的軍官,全都牢牢掌握在了以孫老醫官為首的威北營眾人手中。雖然大夥嘴上不說,可當時心裏都有怨言,直到狄大帥調入中神城以後,眾人才明白了狄大帥保全威北營的良苦用心。
狄大帥離開威北營之後,不出倆月,樞密院就和朝中權貴聯手,上書天子竇弼,稱邊關不可一日無人守備,突遼人狼子野心如何如何,應速選派大將,去統領威北營,鎮守邊關重地……天知道,當初狄大帥在的時候,他們可是拚命上書,整天說什麽:如今突遼人已經大敗垂死,再不會有戰事,為了江山社稷,邊關大將不宜久掌兵權,應速速調入京中。
最後,在各方利益拚殺,爭搶,鬥爭,妥協之下,終於選出了一個各方都勉強滿意的將領,成為了朝廷任命的威北營新統帥。這位將領姓吳,單名一個酩字,也是頗有名氣的宿將。
這吳酩有個好處,就是平時信奉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不肯得罪,在朝廷各派中都混的挺開。所以各方角力之下,這大餡餅就砸到了他的頭上。朝廷任命到的那天,吳酩正在家中高坐,身後靚麗的小丫鬟給剝著葡萄皮,正一個個往他嘴裏塞。吳酩正琢磨著現在不能時時統兵了,沒法克扣兵餉發財,得想個新招啊,不然這麽大的家業,可維持不下去。咣當,天上就掉下來個大餡餅,砸他頭上了。
行了,吳大將軍,吳大帥,別在家呆著了,你的好事來了,趕緊走馬上任吧,威北營可是塊大肥肉。吳將軍興高采烈地接了旨,帶著自己一百多個親兵家丁,就一路歡快地趕奔了威北營。邊走邊哼哼:“有福之人不用忙,啊咿呀~無福之人你忙斷腸啊~哎咿呀……”他這是得意自己白撿這麽一個美差,同時暗諷狄再青白辛苦一場,為他人作嫁衣裳。
可等他到了威北營,立即就被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砸了個頭暈眼花,還燙了一嘴燎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