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和宗繼續道:“赤水縣的官吏大都是本地人,唯有這個縣令是三年前調過來的,可這個縣令呢,本來是朝中鴻臚寺的官員,好像是得罪了當朝戶部尚書崔岩,崔大人一怒之下,找了個由頭,將他貶到了這裏當縣令!”
“崔岩…..”四皇子心下一驚。
崔岩,清河崔氏出身,高門貴胄,當朝戶部尚書,性格乖張,不大好相處,崔岩有一嫡女,十五歲,還沒出嫁,這位崔小姐,四皇子很熟悉,甚至來說,覬覦過,因為,崔岩的女兒是他正妃最好的人選之一。
他太需要崔家這樣的後台了。
可崔家畢竟是閥門出身,有些高傲,似乎不樂意卷進皇子之爭,所以遲遲沒有定下女兒的婚事,對他拋出的橄欖枝,也不是很在意。
如果幕後主使是崔岩,那麽崔岩沒準是配合這個縣令演戲,故意將他貶至這裏,讓他替自己謀劃。
可問題是,崔岩有這個可能,有這個必要嗎?
開私礦無非是為了斂財,崔家海內高門,又怎麽做這種損己不利人的事,他很清楚,一旦被發現,那就是滿門抄斬的大罪,而且崔家上千年的名聲便毀在他手裏。
以四皇子對崔家的了解,這不可能。
“那麽陰平縣呢?”
唐和宗說到這裏,眸光一眯,似有暗光閃爍而出,他唇角微扯,冷笑道:“這個陰平縣可就複雜多了!”
四皇子一聽,來勁了。
“請說!”
“陰平縣死的那個主簿,巴州人士,巴州乃是孟家的老家,孟大老爺現任鴻臚寺卿….”說到這裏,唐和宗沒吭聲了。
四皇子聞言心下一凜,身子漸漸往後靠了起來。
孟家乃益州城土著,孟大老爺,孟玉瑾的父親是鴻臚寺卿,他是個可能的人選,一來,赤水縣縣令曾經是他的下手,也可能是他與下手演戲,然後借崔岩之手將他貶到此處,崔岩的性格,錙銖必較,滿朝皆知,所以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
死的兩個人都跟孟昌明有關,所以還真不好說呢。
事實上,君侯府慕家是不可能私下開礦的,因為人家要開會明著開,君侯府有這個能耐。
但孟家不一樣,孟家如果真的想在走向京城,發揚光大,為了斂財,支撐家族開支,私下在熟悉的地方開個礦,不是不可能。
而且,以孟家在川蜀的經營,想要殺人截貨阻攔消息,是輕而易舉的事。
“還有別的線索沒?”四皇子不想太早下定論。
“還有!”唐和宗繼續道:“殿下,我個人其實覺得這個主使的爪牙更有可能在陰平,因為那個山莊,如果不是赤水縣管,就是太和縣管,跟陰平倒是隔得遠些,難保那人為了掩人耳目,在太和與赤水相交界這個誰也可能不帶管的地方,私下開礦,因為一旦發現了,首先也是懷疑這兩縣。”
“嗯嗯..你繼續說。”四皇子頷首,身子往前傾了下,拿著火鉗重新撥弄了下快要黯淡下去的火焰。
“陰平縣有一名官吏很是出色,這名官吏長袖善舞,幾乎各個衙門都吃得消。”
“什麽人?”
“此人叫嶽山,錢塘人士,他本來是個官商,後來捐了個官,起先是襄陽主簿,聽說此人在襄陽不大安分,不知怎的,後來居然來了陰平,殿下,你要知道,陰平既不是交通要塞,也沒有什麽特殊之處,他自個兒把自個兒弄來陰平,不是奇怪嗎?”
“殿下,下官因為在劍閣待了幾年,經常有南來北往的官吏在劍閣停歇,下官見過這個嶽山一麵,此人口才絕佳,絕非是等閑之輩,當初,下官便覺得這樣的人才,待在陰平是屈才了。”
“後來下官再三打聽了下他,發現此人在陰平,一改在襄陽的平庸和放蕩,倒是做出幾項政績,被當地各路官員所喜,漸漸,幾乎陰平縣內沒有他辦不到的事。”
四皇子聽到這,已然心潮澎湧,“唐先生,此人又是個什麽來路?”他眼眸緊緊盯著唐和宗。
唐和宗往前稍稍一傾,定定地目光看著四皇子好一會,方道:“此人乃是蘇杭五子,葛亦瞻的表弟!”
聽到葛亦瞻這個名字,四皇子眼眸一顫,一股不可思議的心潮翻湧不息。
蘇杭出才子,其中最出名的五人,被譽為蘇杭五子。
而葛亦瞻是蘇杭五子之一,在蘇杭五子當中,葛亦瞻雖然才華橫溢,可性情最不為人所喜,他為人冷酷,做事認死理。
但他也有個很顯而易見的優點。
特別忠心。
不過,他的忠心不是對朝廷,不是對皇帝,而是對他的老師,當朝中書令,程宰相。
詹玉筠的外祖父!
葛亦瞻是程相的門生,也是得意高徒。
葛亦瞻如果不是還姓葛,幾乎已經被認為是程家人了。
聽說宰相大人,現在什麽事都是交由這個葛亦瞻去辦,儼然已經是半子。
聽說,程相有意將嫡親孫女,也就是詹玉筠的表姐,許給葛亦瞻,此事還未有定論。
但說的不好聽點,葛亦瞻就是程家的走狗。
可問題來了,如果幕後主使是程家的話,程家在劍閣開個礦作甚?
“你可知那是什麽礦?”四皇子問道。
唐和宗平靜了看著他好一會,才答道:“鐵礦!”
四皇子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眼眸募然睜大,十分不可置信。
不是吧?
不會吧?
怎麽可能呢?
事實上,自打詹家覆滅後,程相在朝中地位得到動搖,要不是程老夫人,也就是長公主殿下還活著,朝中乃至皇家不敢隨意動程家,恐怕程家會受牽連。
詹家出事後,程相表現得事不關己,朝中之事,該他處理的一見不落,不該處理的問都不問。
可以說,謹慎過了好一陣子。
他一直很納悶,以長公主和程相的脾氣,自己最愛的愛女與女婿身死盛京,他們二人怎麽可能表現得這麽平靜呢?
長公主甚至連說情都沒有,任由父皇將他們給殺了。
而程家的態度,要麽是真的明哲保身,可這不符合程相的風格,以他對程相的了解,程相不是個偷生怕死的人,相反,他把氣節看的比什麽都重要。
如果不是前者,那麽隻有可能是暗中在策劃著什麽。
程家尋人私開鐵礦,那麽沒有別的目的,隻有可能是鍛造武器。
難道程家要造反嗎?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崔岩…..”四皇子心下一驚。
崔岩,清河崔氏出身,高門貴胄,當朝戶部尚書,性格乖張,不大好相處,崔岩有一嫡女,十五歲,還沒出嫁,這位崔小姐,四皇子很熟悉,甚至來說,覬覦過,因為,崔岩的女兒是他正妃最好的人選之一。
他太需要崔家這樣的後台了。
可崔家畢竟是閥門出身,有些高傲,似乎不樂意卷進皇子之爭,所以遲遲沒有定下女兒的婚事,對他拋出的橄欖枝,也不是很在意。
如果幕後主使是崔岩,那麽崔岩沒準是配合這個縣令演戲,故意將他貶至這裏,讓他替自己謀劃。
可問題是,崔岩有這個可能,有這個必要嗎?
開私礦無非是為了斂財,崔家海內高門,又怎麽做這種損己不利人的事,他很清楚,一旦被發現,那就是滿門抄斬的大罪,而且崔家上千年的名聲便毀在他手裏。
以四皇子對崔家的了解,這不可能。
“那麽陰平縣呢?”
唐和宗說到這裏,眸光一眯,似有暗光閃爍而出,他唇角微扯,冷笑道:“這個陰平縣可就複雜多了!”
四皇子一聽,來勁了。
“請說!”
“陰平縣死的那個主簿,巴州人士,巴州乃是孟家的老家,孟大老爺現任鴻臚寺卿….”說到這裏,唐和宗沒吭聲了。
四皇子聞言心下一凜,身子漸漸往後靠了起來。
孟家乃益州城土著,孟大老爺,孟玉瑾的父親是鴻臚寺卿,他是個可能的人選,一來,赤水縣縣令曾經是他的下手,也可能是他與下手演戲,然後借崔岩之手將他貶到此處,崔岩的性格,錙銖必較,滿朝皆知,所以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
死的兩個人都跟孟昌明有關,所以還真不好說呢。
事實上,君侯府慕家是不可能私下開礦的,因為人家要開會明著開,君侯府有這個能耐。
但孟家不一樣,孟家如果真的想在走向京城,發揚光大,為了斂財,支撐家族開支,私下在熟悉的地方開個礦,不是不可能。
而且,以孟家在川蜀的經營,想要殺人截貨阻攔消息,是輕而易舉的事。
“還有別的線索沒?”四皇子不想太早下定論。
“還有!”唐和宗繼續道:“殿下,我個人其實覺得這個主使的爪牙更有可能在陰平,因為那個山莊,如果不是赤水縣管,就是太和縣管,跟陰平倒是隔得遠些,難保那人為了掩人耳目,在太和與赤水相交界這個誰也可能不帶管的地方,私下開礦,因為一旦發現了,首先也是懷疑這兩縣。”
“嗯嗯..你繼續說。”四皇子頷首,身子往前傾了下,拿著火鉗重新撥弄了下快要黯淡下去的火焰。
“陰平縣有一名官吏很是出色,這名官吏長袖善舞,幾乎各個衙門都吃得消。”
“什麽人?”
“此人叫嶽山,錢塘人士,他本來是個官商,後來捐了個官,起先是襄陽主簿,聽說此人在襄陽不大安分,不知怎的,後來居然來了陰平,殿下,你要知道,陰平既不是交通要塞,也沒有什麽特殊之處,他自個兒把自個兒弄來陰平,不是奇怪嗎?”
“殿下,下官因為在劍閣待了幾年,經常有南來北往的官吏在劍閣停歇,下官見過這個嶽山一麵,此人口才絕佳,絕非是等閑之輩,當初,下官便覺得這樣的人才,待在陰平是屈才了。”
“後來下官再三打聽了下他,發現此人在陰平,一改在襄陽的平庸和放蕩,倒是做出幾項政績,被當地各路官員所喜,漸漸,幾乎陰平縣內沒有他辦不到的事。”
四皇子聽到這,已然心潮澎湧,“唐先生,此人又是個什麽來路?”他眼眸緊緊盯著唐和宗。
唐和宗往前稍稍一傾,定定地目光看著四皇子好一會,方道:“此人乃是蘇杭五子,葛亦瞻的表弟!”
聽到葛亦瞻這個名字,四皇子眼眸一顫,一股不可思議的心潮翻湧不息。
蘇杭出才子,其中最出名的五人,被譽為蘇杭五子。
而葛亦瞻是蘇杭五子之一,在蘇杭五子當中,葛亦瞻雖然才華橫溢,可性情最不為人所喜,他為人冷酷,做事認死理。
但他也有個很顯而易見的優點。
特別忠心。
不過,他的忠心不是對朝廷,不是對皇帝,而是對他的老師,當朝中書令,程宰相。
詹玉筠的外祖父!
葛亦瞻是程相的門生,也是得意高徒。
葛亦瞻如果不是還姓葛,幾乎已經被認為是程家人了。
聽說宰相大人,現在什麽事都是交由這個葛亦瞻去辦,儼然已經是半子。
聽說,程相有意將嫡親孫女,也就是詹玉筠的表姐,許給葛亦瞻,此事還未有定論。
但說的不好聽點,葛亦瞻就是程家的走狗。
可問題來了,如果幕後主使是程家的話,程家在劍閣開個礦作甚?
“你可知那是什麽礦?”四皇子問道。
唐和宗平靜了看著他好一會,才答道:“鐵礦!”
四皇子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眼眸募然睜大,十分不可置信。
不是吧?
不會吧?
怎麽可能呢?
事實上,自打詹家覆滅後,程相在朝中地位得到動搖,要不是程老夫人,也就是長公主殿下還活著,朝中乃至皇家不敢隨意動程家,恐怕程家會受牽連。
詹家出事後,程相表現得事不關己,朝中之事,該他處理的一見不落,不該處理的問都不問。
可以說,謹慎過了好一陣子。
他一直很納悶,以長公主和程相的脾氣,自己最愛的愛女與女婿身死盛京,他們二人怎麽可能表現得這麽平靜呢?
長公主甚至連說情都沒有,任由父皇將他們給殺了。
而程家的態度,要麽是真的明哲保身,可這不符合程相的風格,以他對程相的了解,程相不是個偷生怕死的人,相反,他把氣節看的比什麽都重要。
如果不是前者,那麽隻有可能是暗中在策劃著什麽。
程家尋人私開鐵礦,那麽沒有別的目的,隻有可能是鍛造武器。
難道程家要造反嗎?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