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行遠讓“烏眼青”和“傻大個”兩人退下,對陳文茵笑道:“如公主殿下這般文武全才,著實令人敬佩。”
陳文茵“哼”了一聲道:“不用給我戴高帽,我文比不過朝中的大學士,武比不過你身邊的國師,沒什麽可令人敬佩的。”
耶律行遠輕輕笑了兩聲,陳文茵以為他是在嘲笑自己,眉毛一挑問道:“你笑什麽?”
耶律行遠道:“隻是驚歎啊,公主殿下誌向遠大,尋常高手都不放在眼裏。”
陳文茵輕蔑地笑道:“嘿,你們國師武藝是不差,但要是跟我師父比起來,那可就差遠了。”
耶律行遠饒有興味地笑了起來,他見過的最強高手也就是慧啟了,那蕭思君的大名他就算聽過,難道便有機會見到?
他轉過頭來看著慧啟,笑問:“公主說得可是真的?”
慧啟合十行禮道:“公主殿下所言不錯,十七年前老僧曾與蕭掌門切磋過武藝,那時的蕭掌門武藝已臻化境,小小年紀就和老僧鬥了個不相上下。這麽多年過去了,隻怕蕭掌門的武藝已更是登峰造極了。”
他說得謙卑,其實就是在說蕭思君十七年前便沒打過自己,更別說現在了。
陳文茵聽了倒是有些驚訝,她沒想到慧啟和師父早就交過手了。按理說師父那等武癡,若是遇到過這樣的高手應該會念念不忘才是,可他這麽多年從未聽師父提起過這個人。
耶律行遠問道:“國師給朕講講,蕭掌門的武藝到底有多厲害?”
慧啟笑道:“陛下此行,是來跟公主請教學問的,至於蕭掌門的神功如何了得,老僧以後多的是時間跟陛下詳述。”
耶律行遠點點頭,衝陳文茵作個長揖,笑道:“公主請上座。”
陳文茵瞟了一眼那椅子:“你是皇帝,你去坐吧。”
耶律行遠道:“公主講授學問,那便是先生,先生上座是應該的。”
陳文茵笑一聲道:“倒是講規矩。”說罷大步往上座而去。
等她坐下了,耶律行遠才坐到下首,慧啟便站在他身邊垂首而立。
陳文茵笑道:“國師年歲大了,不坐下嗎?”
慧啟笑道:“老僧身子骨還硬朗,無礙。”
耶律行遠想了想道:“國師還是坐下吧。”
慧啟聽了嗬嗬一笑,揀了個板凳坐了下來。
陳文茵這才問耶律行遠道:“你之前都學過《論語》了,學了多少?”
耶律行遠道:“通讀了一遍,也有先生講解。”
陳文茵聽了一愣,都有人給他講了,他幹嘛還要來聽自己講?於是問道:“先生講得不清楚嗎?”
耶律行遠歎道:“很多問題,先生隻說其一,未加深入,所以……”
陳文茵點了點頭,莫說是他們那些異國他鄉的先生們,就是中原的教書先生也多有不求甚解的。於是陳文茵笑道:“好,那你來說說看,哪裏不明白?”
耶律行遠點點頭:“《論語》中孔子有言,‘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可既然已經言必信、行必果了,為何還是個小人呢?”
陳文茵想了一下,答道:“前朝朱子有言,‘小人,言其識量之淺狹也。此其本末皆無足觀,然亦不害其為自守也,故聖人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複可為士矣。’他的意思是說,即便是小人,隻要言必信、行必果,那就還算有可取之處。”
耶律行遠點點頭道:“就是說,為人處世,最起碼也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嗎?”
陳文茵道:“正是如此。”
其實這不就是朱熹的胡言亂語嗎?此言本不是這個意思,陳文茵當然也是知道的,可她現在就想教壞了耶律行遠才好,怎麽可能告訴他聖人的本意?
哼哼,你就當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去吧,最好成一塊固執的臭石頭才好。
耶律行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君臣之道又當如何?”
陳文茵道:“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如何迴答的?”
耶律行遠微一皺眉,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陳文茵笑著點點頭道:“不錯,記得很牢固嘛。漢代大儒董仲舒曾解讀此句,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至朱子又引出三綱五常,便是說治國治家,都要立好規矩,分清尊卑才是。”
她看了一眼耶律行遠,見這小皇帝仍舊一臉苦思的表情,便繼續解釋:“為君者應當立威,何為立威?便是違君命者立斬不赦,如此你的臣下才會被你的君威震懾,不敢懷有異心。”
耶律行遠想了一下,道:“可唐太宗卻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難道對下屬不應該寬容以待嗎?”
沒想到這小東西懂得還不少。陳文茵道:“他說的的民眾,民愚而樸,故而以仁心化之;官慧而詐,故而以權術禦之。”
耶律行遠想了很久,仍舊沒明白其中的差別,問道:“可朕仍舊覺得,君臣之交貴在真心,為君者若不以誠相待,為臣者便必不能以忠相守。”
他說到這裏,忽然轉頭看向慧啟,問道:“國師覺得呢?”
慧啟搖搖頭道:“老僧方外之人,焉知治國之道?隻是老僧記得《經律異相》中記有一個故事,說古時有一個叫薩和達的國王樂善好施,後來鄰國侵略他,他不忍生靈塗炭,主動放棄了王位。”
耶律行遠不解道:“就算樂善好施,又豈能將王位輕易讓人?”
慧啟繼續道:“他視天下人的安樂勝於自己的生命。他放棄王位後遇到一個青年,這青年本就是來尋他請求幫助。他說今日我雖沒了王位,可你拿了我的頭顱迴城,便能獲得金銀財寶,便能解你今日之難。”
陳文茵急問:“那青年便殺了他?”
慧啟笑著搖搖頭:“青年終究下不去手。他便讓青年砍掉自己的耳朵鼻子帶去,青年依舊不肯,最終他讓青年綁住自己,押著自己迴了城。”
耶律行遠問道:“那後來呢?”
陳文茵“哼”了一聲道:“不用給我戴高帽,我文比不過朝中的大學士,武比不過你身邊的國師,沒什麽可令人敬佩的。”
耶律行遠輕輕笑了兩聲,陳文茵以為他是在嘲笑自己,眉毛一挑問道:“你笑什麽?”
耶律行遠道:“隻是驚歎啊,公主殿下誌向遠大,尋常高手都不放在眼裏。”
陳文茵輕蔑地笑道:“嘿,你們國師武藝是不差,但要是跟我師父比起來,那可就差遠了。”
耶律行遠饒有興味地笑了起來,他見過的最強高手也就是慧啟了,那蕭思君的大名他就算聽過,難道便有機會見到?
他轉過頭來看著慧啟,笑問:“公主說得可是真的?”
慧啟合十行禮道:“公主殿下所言不錯,十七年前老僧曾與蕭掌門切磋過武藝,那時的蕭掌門武藝已臻化境,小小年紀就和老僧鬥了個不相上下。這麽多年過去了,隻怕蕭掌門的武藝已更是登峰造極了。”
他說得謙卑,其實就是在說蕭思君十七年前便沒打過自己,更別說現在了。
陳文茵聽了倒是有些驚訝,她沒想到慧啟和師父早就交過手了。按理說師父那等武癡,若是遇到過這樣的高手應該會念念不忘才是,可他這麽多年從未聽師父提起過這個人。
耶律行遠問道:“國師給朕講講,蕭掌門的武藝到底有多厲害?”
慧啟笑道:“陛下此行,是來跟公主請教學問的,至於蕭掌門的神功如何了得,老僧以後多的是時間跟陛下詳述。”
耶律行遠點點頭,衝陳文茵作個長揖,笑道:“公主請上座。”
陳文茵瞟了一眼那椅子:“你是皇帝,你去坐吧。”
耶律行遠道:“公主講授學問,那便是先生,先生上座是應該的。”
陳文茵笑一聲道:“倒是講規矩。”說罷大步往上座而去。
等她坐下了,耶律行遠才坐到下首,慧啟便站在他身邊垂首而立。
陳文茵笑道:“國師年歲大了,不坐下嗎?”
慧啟笑道:“老僧身子骨還硬朗,無礙。”
耶律行遠想了想道:“國師還是坐下吧。”
慧啟聽了嗬嗬一笑,揀了個板凳坐了下來。
陳文茵這才問耶律行遠道:“你之前都學過《論語》了,學了多少?”
耶律行遠道:“通讀了一遍,也有先生講解。”
陳文茵聽了一愣,都有人給他講了,他幹嘛還要來聽自己講?於是問道:“先生講得不清楚嗎?”
耶律行遠歎道:“很多問題,先生隻說其一,未加深入,所以……”
陳文茵點了點頭,莫說是他們那些異國他鄉的先生們,就是中原的教書先生也多有不求甚解的。於是陳文茵笑道:“好,那你來說說看,哪裏不明白?”
耶律行遠點點頭:“《論語》中孔子有言,‘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可既然已經言必信、行必果了,為何還是個小人呢?”
陳文茵想了一下,答道:“前朝朱子有言,‘小人,言其識量之淺狹也。此其本末皆無足觀,然亦不害其為自守也,故聖人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複可為士矣。’他的意思是說,即便是小人,隻要言必信、行必果,那就還算有可取之處。”
耶律行遠點點頭道:“就是說,為人處世,最起碼也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嗎?”
陳文茵道:“正是如此。”
其實這不就是朱熹的胡言亂語嗎?此言本不是這個意思,陳文茵當然也是知道的,可她現在就想教壞了耶律行遠才好,怎麽可能告訴他聖人的本意?
哼哼,你就當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去吧,最好成一塊固執的臭石頭才好。
耶律行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君臣之道又當如何?”
陳文茵道:“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如何迴答的?”
耶律行遠微一皺眉,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陳文茵笑著點點頭道:“不錯,記得很牢固嘛。漢代大儒董仲舒曾解讀此句,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至朱子又引出三綱五常,便是說治國治家,都要立好規矩,分清尊卑才是。”
她看了一眼耶律行遠,見這小皇帝仍舊一臉苦思的表情,便繼續解釋:“為君者應當立威,何為立威?便是違君命者立斬不赦,如此你的臣下才會被你的君威震懾,不敢懷有異心。”
耶律行遠想了一下,道:“可唐太宗卻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難道對下屬不應該寬容以待嗎?”
沒想到這小東西懂得還不少。陳文茵道:“他說的的民眾,民愚而樸,故而以仁心化之;官慧而詐,故而以權術禦之。”
耶律行遠想了很久,仍舊沒明白其中的差別,問道:“可朕仍舊覺得,君臣之交貴在真心,為君者若不以誠相待,為臣者便必不能以忠相守。”
他說到這裏,忽然轉頭看向慧啟,問道:“國師覺得呢?”
慧啟搖搖頭道:“老僧方外之人,焉知治國之道?隻是老僧記得《經律異相》中記有一個故事,說古時有一個叫薩和達的國王樂善好施,後來鄰國侵略他,他不忍生靈塗炭,主動放棄了王位。”
耶律行遠不解道:“就算樂善好施,又豈能將王位輕易讓人?”
慧啟繼續道:“他視天下人的安樂勝於自己的生命。他放棄王位後遇到一個青年,這青年本就是來尋他請求幫助。他說今日我雖沒了王位,可你拿了我的頭顱迴城,便能獲得金銀財寶,便能解你今日之難。”
陳文茵急問:“那青年便殺了他?”
慧啟笑著搖搖頭:“青年終究下不去手。他便讓青年砍掉自己的耳朵鼻子帶去,青年依舊不肯,最終他讓青年綁住自己,押著自己迴了城。”
耶律行遠問道:“那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