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下來,本來就嘴笨的李根卻無言以對了。
“來吧!用你所學劍法攻向老夫,看看老夫的劍法究竟值多少錢!”老者一臉嚴肅,仿若剛才李根之舉真的讓他感到了侮辱一般。
其實,這老者本是豐城人,這道觀本就是他的家。年輕時也拜入某個小門派裏練過劍法,但他混入宗門也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熬成長老,好借機中飽私囊。隻是他資質平平,未有精進,最重要的是他心思不在練功上。
眼看熬不到長老,他便離開了宗門,迴到了豐城老家。後來他擺過地攤,做過些其他的小生意,可始終都隻能糊口。
正在此時,駱陽子因為除暴安良,在江湖上名聲鵲起,有很多年輕人便也想學劍法,夢想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名噪江湖的劍俠客。可大多數正規的宗門招徒的要求又不低,且名額十分有限。
他果斷發現,這是個不錯的商機,又因為自己恰巧學過個一招半式,便將自己的家改造成了一個簡單的道觀,合著他的發小何老六一起,以傳授劍法為由,開始哄騙那些想成為江湖大俠,又沒有被那些名門正派接納的無知少年。
那時豐城還是楚國都城,人來人往,極其繁榮,確實有很多人慕名來此處拜師學藝。
他畢竟是在練劍的宗門裏待過的人,懂得一點門道,他將自己所號稱的劍法分為九層,而將自己所實際掌握的劍法,分難易放到了九層中的前三層。隻要收了新弟子的香火錢後,便最多傳授到第三層,而後就以資質太低、不具靈根為由,將這些弟子勸退師門。這樣,在那些被勸退的弟子看來,師父的劍法確實是很深厚的,隻怪自己資質平庸,這才學不到後麵的六層。
開始的生意還真的很不錯,每天都有新徒弟收,可謂賺得盆滿缽盈。
可誰也沒想到,好日子還沒過上一年,駱陽子忽然就銷聲匿跡了,從此來豐城尋找師門的年輕人便逐漸變少了。雪上加霜的是,皇帝又突然命令遷都金陵,收徒的生意便更加一年不如一年了。
最近更是難過,眼看著都快一月沒有開張了,他聽何老六說在城門口碰見了用五兩銀子賄賂衛兵的李根,估摸其身上還有不少銀兩,所以怎麽樣也想從此子身上狠狠宰一筆。
他自恃三層的劍法對付那些初涉世事的年輕人已綽綽有餘,且加上自己會耍點小聰明,在劍法裏添加點障眼法之類的技巧,如此很容易讓他們上道,因為這麽多年來,他已經屢試不爽了。
他看李根呆頭呆腦的模樣,又想著他這麽大老遠,從北方到南方來求學,肯定是那種懷揣劍俠夢想,但連初窺門徑都不算的年輕人。故此,他才胸有成竹的要李根攻他,再用他的花招劍法克之,好讓李根心悅誠服的拿出更多的銀子。
當然了,按照他的計劃,待他“降服”李根後,仍然隻會教此子三層劍法,之後依然會以同樣的理由將其勸退。
見掌門已這麽說,李根知道恐怕其已經生氣了,便隻好硬著頭皮,準備來和他切磋一下,就當讓他老人家消消氣吧。但他肯定不會全力出手,畢竟人家年齡這麽大,還是要有起碼的分寸,想來想去,李根決定,就用七成功力吧!
拿定主意,李根便說道:“好吧,那……掌門小心,小子冒犯了!”
老者信心十足的說道:“來吧!……嗯?”
他剛剛答應後,李根便瞬間抽出劍刺了過來,那老者頓時毫無防備,情急之下隻好趕緊向後倒去,那後腦勺便撞上了身後的桌子。
“唉喲!”老者痛喊道。
老者實在沒想到,李根的動作:將右手擺向左邊,從劍鞘裏抽劍、蓄勢、前刺,竟然如此的熟練,一氣嗬成,他以為李根至少還需要幾息的工夫來拔劍呢!
“對不起,掌門!您剛才說‘來吧’,我以為您已經準備好了,所以我就……”李根摸著腦袋說道。
這老者知道是自己大意了,便裝作原諒李根的樣子笑道:“嗬嗬,無妨無妨,是老夫口誤。老夫是想說……‘馬上就好!’是口誤,嗬嗬!”
老者一邊站起來,一邊揉著腦袋,見李根正在盯著自己,便趕緊放下手,裝作沒事的一樣。吃了這次的虧,他已不敢再怠慢了,隻見他在屋裏東找找,西找找,終於,在一個靠牆的櫃子底下找到了他的劍。
他將劍掏了出來,那劍上竟然布滿灰塵,老者一口氣吹去,那灰塵仿若將半個屋子都布滿了迷霧。
李根心中暗暗皺眉道:“這把劍是多久沒有用過了?不是說本月名額已經滿了嗎?難道不是天天授徒練劍嗎?”
那老者也發現李根似覺得奇怪,便笑著辯解道:“此劍本掛在牆上,可能是昨晚掉了下來,唉!這櫃子底下真該打掃打掃了,咳咳……”
半晌後,半屋的灰塵終於散去,李根卻見到,那老者早已抽出劍,擺好架勢在等著他了。李根一怔,突然覺得也沒錯,便又握起劍,準備迎戰。
誰料,這次是還沒等李根擺好架勢,那老者就已迎麵衝來。
李根趕緊後仰彎腰,眼睛卻盯著老者的招式,原來他使用的是一招“頑石點頭”。許是李根覺得老者動作並不快,因此他不慌不忙側身閃躲後,一招“蟄龍伏穴”,反手就是一劍刺了過去。
這招的特點是手腕翻轉用劍,但身體大部分還是沒動,所以不注意的人會以為對方沒有什麽舉動,便也沒有意識去防守。李根用此招有兩個原因:一是此招作為防守反擊比較隱蔽,容易讓人措手不及;二是屋內本就地方不大,此招式不需要身體大幅度移動,比較適合。
那“蟄龍伏穴”中的一蟄,李根為了安全起見,故意沒有蟄老者的身上,而是蟄向了其劍。誰料那老者竟然中招了,其劍立刻彈了下來,掉到了地上。
“來吧!用你所學劍法攻向老夫,看看老夫的劍法究竟值多少錢!”老者一臉嚴肅,仿若剛才李根之舉真的讓他感到了侮辱一般。
其實,這老者本是豐城人,這道觀本就是他的家。年輕時也拜入某個小門派裏練過劍法,但他混入宗門也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熬成長老,好借機中飽私囊。隻是他資質平平,未有精進,最重要的是他心思不在練功上。
眼看熬不到長老,他便離開了宗門,迴到了豐城老家。後來他擺過地攤,做過些其他的小生意,可始終都隻能糊口。
正在此時,駱陽子因為除暴安良,在江湖上名聲鵲起,有很多年輕人便也想學劍法,夢想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名噪江湖的劍俠客。可大多數正規的宗門招徒的要求又不低,且名額十分有限。
他果斷發現,這是個不錯的商機,又因為自己恰巧學過個一招半式,便將自己的家改造成了一個簡單的道觀,合著他的發小何老六一起,以傳授劍法為由,開始哄騙那些想成為江湖大俠,又沒有被那些名門正派接納的無知少年。
那時豐城還是楚國都城,人來人往,極其繁榮,確實有很多人慕名來此處拜師學藝。
他畢竟是在練劍的宗門裏待過的人,懂得一點門道,他將自己所號稱的劍法分為九層,而將自己所實際掌握的劍法,分難易放到了九層中的前三層。隻要收了新弟子的香火錢後,便最多傳授到第三層,而後就以資質太低、不具靈根為由,將這些弟子勸退師門。這樣,在那些被勸退的弟子看來,師父的劍法確實是很深厚的,隻怪自己資質平庸,這才學不到後麵的六層。
開始的生意還真的很不錯,每天都有新徒弟收,可謂賺得盆滿缽盈。
可誰也沒想到,好日子還沒過上一年,駱陽子忽然就銷聲匿跡了,從此來豐城尋找師門的年輕人便逐漸變少了。雪上加霜的是,皇帝又突然命令遷都金陵,收徒的生意便更加一年不如一年了。
最近更是難過,眼看著都快一月沒有開張了,他聽何老六說在城門口碰見了用五兩銀子賄賂衛兵的李根,估摸其身上還有不少銀兩,所以怎麽樣也想從此子身上狠狠宰一筆。
他自恃三層的劍法對付那些初涉世事的年輕人已綽綽有餘,且加上自己會耍點小聰明,在劍法裏添加點障眼法之類的技巧,如此很容易讓他們上道,因為這麽多年來,他已經屢試不爽了。
他看李根呆頭呆腦的模樣,又想著他這麽大老遠,從北方到南方來求學,肯定是那種懷揣劍俠夢想,但連初窺門徑都不算的年輕人。故此,他才胸有成竹的要李根攻他,再用他的花招劍法克之,好讓李根心悅誠服的拿出更多的銀子。
當然了,按照他的計劃,待他“降服”李根後,仍然隻會教此子三層劍法,之後依然會以同樣的理由將其勸退。
見掌門已這麽說,李根知道恐怕其已經生氣了,便隻好硬著頭皮,準備來和他切磋一下,就當讓他老人家消消氣吧。但他肯定不會全力出手,畢竟人家年齡這麽大,還是要有起碼的分寸,想來想去,李根決定,就用七成功力吧!
拿定主意,李根便說道:“好吧,那……掌門小心,小子冒犯了!”
老者信心十足的說道:“來吧!……嗯?”
他剛剛答應後,李根便瞬間抽出劍刺了過來,那老者頓時毫無防備,情急之下隻好趕緊向後倒去,那後腦勺便撞上了身後的桌子。
“唉喲!”老者痛喊道。
老者實在沒想到,李根的動作:將右手擺向左邊,從劍鞘裏抽劍、蓄勢、前刺,竟然如此的熟練,一氣嗬成,他以為李根至少還需要幾息的工夫來拔劍呢!
“對不起,掌門!您剛才說‘來吧’,我以為您已經準備好了,所以我就……”李根摸著腦袋說道。
這老者知道是自己大意了,便裝作原諒李根的樣子笑道:“嗬嗬,無妨無妨,是老夫口誤。老夫是想說……‘馬上就好!’是口誤,嗬嗬!”
老者一邊站起來,一邊揉著腦袋,見李根正在盯著自己,便趕緊放下手,裝作沒事的一樣。吃了這次的虧,他已不敢再怠慢了,隻見他在屋裏東找找,西找找,終於,在一個靠牆的櫃子底下找到了他的劍。
他將劍掏了出來,那劍上竟然布滿灰塵,老者一口氣吹去,那灰塵仿若將半個屋子都布滿了迷霧。
李根心中暗暗皺眉道:“這把劍是多久沒有用過了?不是說本月名額已經滿了嗎?難道不是天天授徒練劍嗎?”
那老者也發現李根似覺得奇怪,便笑著辯解道:“此劍本掛在牆上,可能是昨晚掉了下來,唉!這櫃子底下真該打掃打掃了,咳咳……”
半晌後,半屋的灰塵終於散去,李根卻見到,那老者早已抽出劍,擺好架勢在等著他了。李根一怔,突然覺得也沒錯,便又握起劍,準備迎戰。
誰料,這次是還沒等李根擺好架勢,那老者就已迎麵衝來。
李根趕緊後仰彎腰,眼睛卻盯著老者的招式,原來他使用的是一招“頑石點頭”。許是李根覺得老者動作並不快,因此他不慌不忙側身閃躲後,一招“蟄龍伏穴”,反手就是一劍刺了過去。
這招的特點是手腕翻轉用劍,但身體大部分還是沒動,所以不注意的人會以為對方沒有什麽舉動,便也沒有意識去防守。李根用此招有兩個原因:一是此招作為防守反擊比較隱蔽,容易讓人措手不及;二是屋內本就地方不大,此招式不需要身體大幅度移動,比較適合。
那“蟄龍伏穴”中的一蟄,李根為了安全起見,故意沒有蟄老者的身上,而是蟄向了其劍。誰料那老者竟然中招了,其劍立刻彈了下來,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