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一直認為當今聖上是節儉自律的一代雄主,他的心底還有留有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並沒有完全絕望,總以為皇上隻是一時受了朝中奸佞的蒙蔽;迴到桌案旁,他坐下凝神想了想,便命仆人拿來箋紙筆硯,準備給首輔楊嗣昌寫一封短信。
稍一思忖,便在信中這樣寫道:“……老先生若能迴心轉意,以濟國家,即胸中有如許怪事,弟終不向皇上一言。若仍閃爍,奸欺到底,自當瀝血丹墀,言無不盡也。”
他親手將信箋封好,派親信之人立刻將之送到京城楊嗣昌的府邸。見到家人遠去,盧象升隨即從椅子上站起來,他在大廳中走來走去。踱了好長一陣,他忽然在柱子旁邊站住,刷地一聲把懸掛的寶刀拔出一半,見到此景的幕僚們都覺得督師大人會拔刀砍向立柱,以泄胸中不平之氣。然而幕僚們期待已久卻見盧象升如同雜耍一般,將手中的寶刀玩了一個刀花,旋即手掌微抬,寶刀略停一停,就哢的一聲準確插迴鞘中。
盧象升覺得憤懣至極,他感覺胸腹之中像是要炸開,便向門外大聲吩咐道:“備馬!抬刀!”
吩咐完畢,他抬腳大踏步地向廳外走去。幕僚們好奇心頓起,大帥拔刀、收刀;備馬、抬刀,會不會嫌棄柱子不牢固,他們可是聽說大帥膂力過人,又想起漢時飛將軍平日尋白羽沒入石棱中的典故,莫不是大帥要去砍城門,大家互相望望,魚貫地跟在他的後邊走出轅門。
盧象升沒功夫理會無聊的探尋目光,他接過戰馬的韁繩,飛身跨上五明驥,鞭子一揚直奔昌平城外。
老家人顧顯早已和一群標營親兵也都跳上駿馬,他們風馳電掣般地追隨在大帥的馬後,塵封的大路上揚起來一溜煙塵。
等一行人到在東門外的校場裏,顧顯屏退所有軍漢與幾個親兵把守住校場的出入口,盧象升早就馳馬舞刀到了場中,霎時間煙塵滾滾霧霾陣陣,驚得歡場魁首大白燕瓊首微顫,兩股戰戰,看得假借在隆恩寺塔樓上飲酒狎妓的李赤心目瞪口呆,心中不悅地叫了一聲,“我當他是去砍人,誰料想如此不環保……”
老碼頭立在少爺的身後,心中暗罵,“真是糟蹋了如此肥肉美酒!”
盧象升戰馬盤旋,正要揮刀再戰,卻連打了兩輪噴嚏,此刻稍覺心中的悲憤和鬱悒舒散了一些,他駐馬四顧,心中有些茫然,信馬由韁、緩緩走迴行轅的路上,盧象升的心頭升起一個念頭,“玉皇大帝、九天玄女在上,敢問諸位大聖,我盧象升的路在何方!”
李赤心如果沒有去過大明,他很可能不知道古人用間已經到了何等誇張的程度。其實早在春秋時代,兵聖孫長卿先生已經在其軍事專著《兵法十三篇》中,設立了一個章節,專門大談特談用間的問題。
繼而在明末這段時間內,用間更是受到了大明帝國、滿清皇朝、各路好漢們的喜愛。明廷與後金各自派遣了無數隱秘戰線的勇士,互相打探彼此的動態,就是江湖上的各路豪傑,也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派出了大量諜報人員,發展了數不勝數地下工作者。
大白燕就是地下工作者中的一員,隻不過,她搜集情報的場所更為暴力更直接,一切交易都被肉欲橫流所掩蓋。綽號‘大白燕兒’的這個女子,原是‘瓦罐子’的侍妾,曾經出身江湖的‘瓦罐子’也曾是明末十三家中的一路霸主。
‘瓦罐子’先生最擅長的,就是破壞與解救,他先是從窯子裏解救出了無數的失足婦女。被他解救出來的‘大白燕兒’,與同樣飽受封建統治階級壓迫的‘瓦罐子’兩人一見鍾情,自然而然地就擰成了一股繩。
然而,這位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瓦罐子’先生,顯然不是為了單純解救某一位失足的女同胞,他胸懷廣大,而且極具收藏家的潛質人;也可能是出於不忘本色的緣由,農民軍一路行軍打仗、破關奪寨,‘瓦罐子’先生是一路不停地解救並收藏,在封建壓迫下的那些失足婦女。
不知道是‘瓦罐子’這個綽號還是因為他的人品爆棚的原因,反正農民軍的一路領袖‘瓦罐子’先生的罐子,被盧象升這個雙手沾滿農民軍鮮血的劊子手給捅破了。‘瓦罐子’先生的這些位‘收藏品’們,紛紛自尋出路……於是,瓦罐子先生的這些收藏品們,絕大部分又被農民軍中的其它藏友二次收藏了起來。
到了明末農民軍十三家分家的時候,隻有這個肥嘟嘟的大白燕兒,因為是大腳而被人嫌棄了,由於她的閨蜜被綽號“郝搖旗”的郝大勇收藏了,所以“大白燕兒”跟著閨蜜一起流落到了李自成的‘老八隊’當中。
李自成的‘老八隊’在當時的農民軍中,可是為數不多的富有正義感的部隊,他們不同於其他農民軍,很少搶劫屠戮百姓,也很解救失足婦女,甚至張廷玉編修的《明史》當中也曾記載,李自成路過自己的家鄉,非但秋毫無犯,反而留下金銀的舊事。
因為以上綜述的原因,大白燕就成為了闖軍中的累贅,可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李自成是一個能夠充分調動個體積極性的人;就這樣,大白燕重操舊業成為了給闖軍通風報信的地下工作者。
這一次,因為李赤心三人的到來,給這個門前冷落車馬稀的闖軍情報收集點,稍稍拉高了一些人氣值。臨時被李總拉壯丁,一路小跑來到塔頂的大白燕,喘息未定卻免費看了一場武術表演,心中還是有些懊惱,不過她心中的想法自然不敢讓boss的侄兒知道。
李赤心瞥了一眼大白燕臉上精彩的表情,他嘿嘿一笑,這般幽怨哀婉欲求不滿的神情,李董事長見過太多了,何況他今天此來可不是帶著馬子看風景的,剛剛見識了盧象升的實力,說真心話,迴到明末不久的李董事長還是心有餘悸的。
稍一思忖,便在信中這樣寫道:“……老先生若能迴心轉意,以濟國家,即胸中有如許怪事,弟終不向皇上一言。若仍閃爍,奸欺到底,自當瀝血丹墀,言無不盡也。”
他親手將信箋封好,派親信之人立刻將之送到京城楊嗣昌的府邸。見到家人遠去,盧象升隨即從椅子上站起來,他在大廳中走來走去。踱了好長一陣,他忽然在柱子旁邊站住,刷地一聲把懸掛的寶刀拔出一半,見到此景的幕僚們都覺得督師大人會拔刀砍向立柱,以泄胸中不平之氣。然而幕僚們期待已久卻見盧象升如同雜耍一般,將手中的寶刀玩了一個刀花,旋即手掌微抬,寶刀略停一停,就哢的一聲準確插迴鞘中。
盧象升覺得憤懣至極,他感覺胸腹之中像是要炸開,便向門外大聲吩咐道:“備馬!抬刀!”
吩咐完畢,他抬腳大踏步地向廳外走去。幕僚們好奇心頓起,大帥拔刀、收刀;備馬、抬刀,會不會嫌棄柱子不牢固,他們可是聽說大帥膂力過人,又想起漢時飛將軍平日尋白羽沒入石棱中的典故,莫不是大帥要去砍城門,大家互相望望,魚貫地跟在他的後邊走出轅門。
盧象升沒功夫理會無聊的探尋目光,他接過戰馬的韁繩,飛身跨上五明驥,鞭子一揚直奔昌平城外。
老家人顧顯早已和一群標營親兵也都跳上駿馬,他們風馳電掣般地追隨在大帥的馬後,塵封的大路上揚起來一溜煙塵。
等一行人到在東門外的校場裏,顧顯屏退所有軍漢與幾個親兵把守住校場的出入口,盧象升早就馳馬舞刀到了場中,霎時間煙塵滾滾霧霾陣陣,驚得歡場魁首大白燕瓊首微顫,兩股戰戰,看得假借在隆恩寺塔樓上飲酒狎妓的李赤心目瞪口呆,心中不悅地叫了一聲,“我當他是去砍人,誰料想如此不環保……”
老碼頭立在少爺的身後,心中暗罵,“真是糟蹋了如此肥肉美酒!”
盧象升戰馬盤旋,正要揮刀再戰,卻連打了兩輪噴嚏,此刻稍覺心中的悲憤和鬱悒舒散了一些,他駐馬四顧,心中有些茫然,信馬由韁、緩緩走迴行轅的路上,盧象升的心頭升起一個念頭,“玉皇大帝、九天玄女在上,敢問諸位大聖,我盧象升的路在何方!”
李赤心如果沒有去過大明,他很可能不知道古人用間已經到了何等誇張的程度。其實早在春秋時代,兵聖孫長卿先生已經在其軍事專著《兵法十三篇》中,設立了一個章節,專門大談特談用間的問題。
繼而在明末這段時間內,用間更是受到了大明帝國、滿清皇朝、各路好漢們的喜愛。明廷與後金各自派遣了無數隱秘戰線的勇士,互相打探彼此的動態,就是江湖上的各路豪傑,也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派出了大量諜報人員,發展了數不勝數地下工作者。
大白燕就是地下工作者中的一員,隻不過,她搜集情報的場所更為暴力更直接,一切交易都被肉欲橫流所掩蓋。綽號‘大白燕兒’的這個女子,原是‘瓦罐子’的侍妾,曾經出身江湖的‘瓦罐子’也曾是明末十三家中的一路霸主。
‘瓦罐子’先生最擅長的,就是破壞與解救,他先是從窯子裏解救出了無數的失足婦女。被他解救出來的‘大白燕兒’,與同樣飽受封建統治階級壓迫的‘瓦罐子’兩人一見鍾情,自然而然地就擰成了一股繩。
然而,這位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瓦罐子’先生,顯然不是為了單純解救某一位失足的女同胞,他胸懷廣大,而且極具收藏家的潛質人;也可能是出於不忘本色的緣由,農民軍一路行軍打仗、破關奪寨,‘瓦罐子’先生是一路不停地解救並收藏,在封建壓迫下的那些失足婦女。
不知道是‘瓦罐子’這個綽號還是因為他的人品爆棚的原因,反正農民軍的一路領袖‘瓦罐子’先生的罐子,被盧象升這個雙手沾滿農民軍鮮血的劊子手給捅破了。‘瓦罐子’先生的這些位‘收藏品’們,紛紛自尋出路……於是,瓦罐子先生的這些收藏品們,絕大部分又被農民軍中的其它藏友二次收藏了起來。
到了明末農民軍十三家分家的時候,隻有這個肥嘟嘟的大白燕兒,因為是大腳而被人嫌棄了,由於她的閨蜜被綽號“郝搖旗”的郝大勇收藏了,所以“大白燕兒”跟著閨蜜一起流落到了李自成的‘老八隊’當中。
李自成的‘老八隊’在當時的農民軍中,可是為數不多的富有正義感的部隊,他們不同於其他農民軍,很少搶劫屠戮百姓,也很解救失足婦女,甚至張廷玉編修的《明史》當中也曾記載,李自成路過自己的家鄉,非但秋毫無犯,反而留下金銀的舊事。
因為以上綜述的原因,大白燕就成為了闖軍中的累贅,可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李自成是一個能夠充分調動個體積極性的人;就這樣,大白燕重操舊業成為了給闖軍通風報信的地下工作者。
這一次,因為李赤心三人的到來,給這個門前冷落車馬稀的闖軍情報收集點,稍稍拉高了一些人氣值。臨時被李總拉壯丁,一路小跑來到塔頂的大白燕,喘息未定卻免費看了一場武術表演,心中還是有些懊惱,不過她心中的想法自然不敢讓boss的侄兒知道。
李赤心瞥了一眼大白燕臉上精彩的表情,他嘿嘿一笑,這般幽怨哀婉欲求不滿的神情,李董事長見過太多了,何況他今天此來可不是帶著馬子看風景的,剛剛見識了盧象升的實力,說真心話,迴到明末不久的李董事長還是心有餘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