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心念電轉,他冷淡地笑一笑道:“總監大過謙了。你出則代皇帝監軍,入則侍天子左右,不惟在監軍時到處有名馬奉獻,即皇上禦馬監中的禦馬,你想要哪一匹還不是隨手牽來?太過謙了。”
高起潛感到尷尬,但仍然不死心,厚著臉皮說:“我雖然也有幾匹好馬,但都不十分愜意,故一見尚書大人這……不覺豔羨。哈哈哈哈………
剛才使眼色的那位幕僚,又悄悄碰了一下盧象升,希望他忍痛割愛。可是盧象升犯上了軸勁,他素來個性倔強,此刻在心中又非常鄙視高起潛,於是言道:“高公身膺皇帝重任,為天下勤王兵馬總監,確實需要好馬,千裏雪雖係陛下禦賜,按理學生不敢轉贈他人。但既蒙見愛,學生情願奉贈,隻是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史書上教育我們說,太監都是貪財的貨,果然高起潛立即問道。
“請高公不辭辛勞,諭初十夜間三更時分,與學生一道,分兵四路襲敵!因為是敵眾我寡,故必須個個爭先,有進無退。學生當與三軍將士相約:刀必見血,馬必流汗,人必帶傷,稍有畏怯者斬無赦。俟勝利歸來,不惟以千裏馬可以奉贈,所有廄中駿馬,任公選擇。”
“啊,這個條件,這個條件麽……”高起潛尖利的笑聲迴蕩在大營上空
“高公以為如何?”盧象升的眼睛緊盯著對方逼著問,同時他的嘴角含著輕蔑的笑意。
“此非商量機密之地。”
“好,請到我的行轅中去。”
他們迴到盧象升的行轅大廳裏坐下以後,盧象升屏退左右,探身又逼問著這位大太監道:“高公意下如何?”
“野戰非我軍所長。”高起潛心說咱們不熟,連匹馬毛都沒有,就別跟我套近乎。
盧象升戎馬征戰多年,可還是沒有改掉身上的書生意氣,隻一個勁地想要喚醒高起潛這個裝睡之人,他道:“我關寧、宣大軍將素慣野戰,趁目前士氣正盛,應該尋敵一戰,以解京師之危。”
“不,萬不可貿然求戰。”高起潛心說,“我的升遷認命不由你,工資勞保有朱家老板掏,咱就是老板的傳聲筒,你盧象升追求聞達諭天下,我卻隻想苟全性命於亂世,是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在沒要到小費的情況下,幹脆地拒絕了盧象升白使喚人的無禮要求,他可不管你是不是為國為民,反正洪水滔滔又於我何幹!
盧象升此時方才明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了,他拂袖而起,按著刀柄,怒目盯著高起潛大聲說道:“既然總監軍畏敵如虎,我隻好單獨與敵周旋了!”
高起潛是皇帝委任的總監軍,本來就不大鳥這個就知道愚忠的督師,他傲慢地說:“總督願意單獨與敵作戰也好,不過勤王的人馬……我也要!”
既然談崩了,就沒有再廢話的餘地,盧象升決然地截斷高太監的話頭說:“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不用說了。宣大、山西的人馬原是我帶來的,仍舊歸我指揮;關寧精銳我一個不要,由總監軍自己指揮。”
“這樣好麽?”高起潛故意問,實際上他心中對老盧的意氣用事非常滿意。
“兵分則弱,對戰爭當然不利。但今日除此之外,別無善策。”盧象升明智不可為而為之,根本就是拿自家與兩萬宣大將士的性命在賭氣,他此時一門心思隻想著忠於王事。
盧象升所受的教育按照今天的理論講,就是有民族局限性,他要是能夠預見到兩百年後滿人成為了種花家的一員,根本就無從談起抵禦外辱這個令人唏噓詞匯。另外,此時的文人受到的教育是“忠於王事則為民謀富、為國圖強……敢去不善,善大行則民富國泰;不立製則律不成,律不成責令不行,令不行則戰不勝,勢不因則難利導,利難導則形不大……”
“那就隻好分兵了。什麽時候分?”九年義務製教育其間,恆河沙數樣的曆史人物,在莘莘學子的眼中涇渭分明;後續四年讀下來感覺一時忠奸莫辨;一旦有閑得無聊的導師願意收你做小弟,為僧還沒有成聖的你就會發出心底的怒吼,“覺得趕緊退還我十七年的教育投資,灑家要還俗……”,總之一句話,一切還是塵歸塵土歸土的好。
“我今天就拜疏上奏,等皇上聖旨一到,馬上就分。”或許後世人會慨歎盧象升的傻、他的愚頑不堪,甚至李赤心都有這樣的鄙夷,可是一旦這個民族再無這樣的傻人,就隻能成為整個地球的阿三。
“這樣很好。我現在就進京去,等候上諭。不再打擾了。”高起潛目的達到,他立即站了起來,打著官腔說,“同為皇上辦事,望老先生多多包涵。”
“好說。”盧象升感覺自己讀了二十年的書,到了用時仍然感覺到掌握詞匯的貧乏,到底用什麽詞匯來表達自己出離憤怒的心情?
盧象升沉默不語地將皇帝的影子總監軍高起潛送出轅門,望著他上了馬,望著他與自己拱手相別,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茫然地在心裏感慨說:“唉,不想魚朝恩般的人物複見於今日!”
他望著高起潛漸漸模糊的背影,看了又看圖然地搖搖頭:“我今日方知道宦官的厲害!”
盧象升隻想過唐朝宦官魚朝恩那般的人物,隻是出現在德宗和代宗兩朝的史書中,完全沒有想過自己麵前這個驕橫貪婪的總監軍,竟然比之有過而無不及。為此盧象升的心中深感絕望。
而絕望是什麽,那應當是個體所寄托希望的幻滅。就在當天下午黃昏降臨的時分,盧象升和接到了皇上的親筆禦旨,同意他與總監軍高起潛分兵。
再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物,到了這時也明白了,當今皇上是聽取了高起潛和楊嗣昌的活,完全摒棄了他的意見,在崇禎皇帝身上所寄托的最後一縷希望,在聖旨到了之際登時幻滅了。
高起潛感到尷尬,但仍然不死心,厚著臉皮說:“我雖然也有幾匹好馬,但都不十分愜意,故一見尚書大人這……不覺豔羨。哈哈哈哈………
剛才使眼色的那位幕僚,又悄悄碰了一下盧象升,希望他忍痛割愛。可是盧象升犯上了軸勁,他素來個性倔強,此刻在心中又非常鄙視高起潛,於是言道:“高公身膺皇帝重任,為天下勤王兵馬總監,確實需要好馬,千裏雪雖係陛下禦賜,按理學生不敢轉贈他人。但既蒙見愛,學生情願奉贈,隻是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史書上教育我們說,太監都是貪財的貨,果然高起潛立即問道。
“請高公不辭辛勞,諭初十夜間三更時分,與學生一道,分兵四路襲敵!因為是敵眾我寡,故必須個個爭先,有進無退。學生當與三軍將士相約:刀必見血,馬必流汗,人必帶傷,稍有畏怯者斬無赦。俟勝利歸來,不惟以千裏馬可以奉贈,所有廄中駿馬,任公選擇。”
“啊,這個條件,這個條件麽……”高起潛尖利的笑聲迴蕩在大營上空
“高公以為如何?”盧象升的眼睛緊盯著對方逼著問,同時他的嘴角含著輕蔑的笑意。
“此非商量機密之地。”
“好,請到我的行轅中去。”
他們迴到盧象升的行轅大廳裏坐下以後,盧象升屏退左右,探身又逼問著這位大太監道:“高公意下如何?”
“野戰非我軍所長。”高起潛心說咱們不熟,連匹馬毛都沒有,就別跟我套近乎。
盧象升戎馬征戰多年,可還是沒有改掉身上的書生意氣,隻一個勁地想要喚醒高起潛這個裝睡之人,他道:“我關寧、宣大軍將素慣野戰,趁目前士氣正盛,應該尋敵一戰,以解京師之危。”
“不,萬不可貿然求戰。”高起潛心說,“我的升遷認命不由你,工資勞保有朱家老板掏,咱就是老板的傳聲筒,你盧象升追求聞達諭天下,我卻隻想苟全性命於亂世,是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在沒要到小費的情況下,幹脆地拒絕了盧象升白使喚人的無禮要求,他可不管你是不是為國為民,反正洪水滔滔又於我何幹!
盧象升此時方才明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了,他拂袖而起,按著刀柄,怒目盯著高起潛大聲說道:“既然總監軍畏敵如虎,我隻好單獨與敵周旋了!”
高起潛是皇帝委任的總監軍,本來就不大鳥這個就知道愚忠的督師,他傲慢地說:“總督願意單獨與敵作戰也好,不過勤王的人馬……我也要!”
既然談崩了,就沒有再廢話的餘地,盧象升決然地截斷高太監的話頭說:“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不用說了。宣大、山西的人馬原是我帶來的,仍舊歸我指揮;關寧精銳我一個不要,由總監軍自己指揮。”
“這樣好麽?”高起潛故意問,實際上他心中對老盧的意氣用事非常滿意。
“兵分則弱,對戰爭當然不利。但今日除此之外,別無善策。”盧象升明智不可為而為之,根本就是拿自家與兩萬宣大將士的性命在賭氣,他此時一門心思隻想著忠於王事。
盧象升所受的教育按照今天的理論講,就是有民族局限性,他要是能夠預見到兩百年後滿人成為了種花家的一員,根本就無從談起抵禦外辱這個令人唏噓詞匯。另外,此時的文人受到的教育是“忠於王事則為民謀富、為國圖強……敢去不善,善大行則民富國泰;不立製則律不成,律不成責令不行,令不行則戰不勝,勢不因則難利導,利難導則形不大……”
“那就隻好分兵了。什麽時候分?”九年義務製教育其間,恆河沙數樣的曆史人物,在莘莘學子的眼中涇渭分明;後續四年讀下來感覺一時忠奸莫辨;一旦有閑得無聊的導師願意收你做小弟,為僧還沒有成聖的你就會發出心底的怒吼,“覺得趕緊退還我十七年的教育投資,灑家要還俗……”,總之一句話,一切還是塵歸塵土歸土的好。
“我今天就拜疏上奏,等皇上聖旨一到,馬上就分。”或許後世人會慨歎盧象升的傻、他的愚頑不堪,甚至李赤心都有這樣的鄙夷,可是一旦這個民族再無這樣的傻人,就隻能成為整個地球的阿三。
“這樣很好。我現在就進京去,等候上諭。不再打擾了。”高起潛目的達到,他立即站了起來,打著官腔說,“同為皇上辦事,望老先生多多包涵。”
“好說。”盧象升感覺自己讀了二十年的書,到了用時仍然感覺到掌握詞匯的貧乏,到底用什麽詞匯來表達自己出離憤怒的心情?
盧象升沉默不語地將皇帝的影子總監軍高起潛送出轅門,望著他上了馬,望著他與自己拱手相別,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茫然地在心裏感慨說:“唉,不想魚朝恩般的人物複見於今日!”
他望著高起潛漸漸模糊的背影,看了又看圖然地搖搖頭:“我今日方知道宦官的厲害!”
盧象升隻想過唐朝宦官魚朝恩那般的人物,隻是出現在德宗和代宗兩朝的史書中,完全沒有想過自己麵前這個驕橫貪婪的總監軍,竟然比之有過而無不及。為此盧象升的心中深感絕望。
而絕望是什麽,那應當是個體所寄托希望的幻滅。就在當天下午黃昏降臨的時分,盧象升和接到了皇上的親筆禦旨,同意他與總監軍高起潛分兵。
再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物,到了這時也明白了,當今皇上是聽取了高起潛和楊嗣昌的活,完全摒棄了他的意見,在崇禎皇帝身上所寄托的最後一縷希望,在聖旨到了之際登時幻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