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一族策劃的第一件大事,就發生在天啟朝末年的時候。此時的官場極為腐敗,朝政又被魏忠賢與皇帝的乳母客氏把持,所以許許多多犯了事兒的官員,都不是首選向小皇帝悔改;而是會上下打點,既然錢不是好來的,那麽他們花費巨資以求消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李赤心的腦海中有這麽一段記憶,當時他這位新姑爺隨著老婆紅氏迴門的時候,有一次老丈人喝到興頭上,對他講過一件自己做下的奇事,其實也就是老丈杆子早年間做的一件黑活。
在天啟年間,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抗倭大英雄,他的一位姻親曾經官居山西巡撫;就在巡撫大人一家,小日子正過得和和美美的時候,京城裏的小皇帝忽然心血來潮,他停下了手裏的木匠活,對身邊的太監吩咐,讓他們派人去下麵轉一轉,看看在這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中,自己的大臣和子民們都在忙啥哪?
其中的一路巡風使極為盡忠職守,他們一行耀武揚威地到在了山、陝交界處,陝西巡撫才放開緊握著巡風使的手,一同渡過了難忘的幾天,兩個人看來很是有些感情了,此時相看淚眼,竟然一時無語凝噎。
正在等候山西巡撫前來迎接自己的巡風使,沒有等來山西巡撫的大駕,卻等來了當地的士紳和官員,他們攔住了巡風使的轎子,實名舉報山西巡撫營私舞弊外加貪汙。
本來朝堂上講求官官相護,大家你好我也好彼此相安無事;可是誰知道這一次,山西巡撫大人有些飄,他覺得一個小小的巡風禦史,還不值得自己親往迎接,於是便犯下了這麽一個不尊重對方的低級錯誤。直到人家巡風使馬不停蹄直接返迴京師,得到了確切消息的陝西巡撫大人還優哉遊哉,根本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這時,自己的姻親在朝中發現情況有些不妙,於是連夜派人將得到的消息告知了巡撫。原來魏忠賢因為喉疾正在養病不能上朝言事,這樣一來自己犯了事有人舉報的時候,在朝中就無人能夠替他說話了。
巡撫大人到了此時,這覺得不是不妙而是很糟糕,他這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當一家人正在籌備銀子準備替他運作的時候,巡撫衙門的一個差人,忽然發現城中來了一群一口京片子的陌生人,他們不聲不響地在一家客棧中住下了。
差人各個均是耳聰目明之人,他們見這些衣著不凡的客人,說話還是一口京腔,於是覺得有蹊蹺,就一層層上報到了巡撫大人哪裏。
到了這個時候,巡撫多年的官場經驗算是發揮了作用,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些潛入城中客棧的,一定是京城來的人,應該就是來調查他的……
等不及第二天了,當時巡撫就派人去客棧送上了自己的名帖,請求前來拜會人家。被派去的人很是伶俐,他進入客棧送信的同時,也在查看那些人的情況;而這群人故意顯示出警覺的神情,說有要事在身,不便見客。
第一次送信就吃了閉門羹,這個機警伶俐的送信人趕忙跑迴府衙匯報;巡撫一聽心中更加有數了,第二天天剛亮,他就將準備好了的二十萬兩銀票,又讓這個人送了過去。等他將二十萬兩萬銀票送進去後,沒想到卻給巡撫大人帶迴來一條上吊的素綾。
巡撫大人看到素綾頓時魂飛魄散,他明白這是上麵要讓他自縊而死。這時巡撫就更慌了神,他趕忙東拚西湊,又湊足了二十萬兩白銀,趁著夜色派人送了進去。這次送心人領迴來的是一塊長約2尺6寸,中寬3寸的象牙笏板。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朝臣下上殿麵君時攜帶的筆記本。明朝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自己記性不好遺忘了什麽。
巡撫將笏板拿在手中一看,頓時心就放下了。看人家的意思,是讓自己上表辯白;但是自己已經花了四十萬兩銀子買命,幹脆就一家事不煩兩家,再掏錢請人家幫忙活動活動吧。趁著自己還有影響力,巡撫大人就發動下麵的群眾,大家一起替領導分憂,很快就湊齊了一份重禮,如此一來,算上前麵的銀票,巡撫大人出了五十萬銀子還不止。
本來想著自己的命是保住了,千金散去還複來,隻要自己在位一天,小錢錢就不愁自己長腿跑了來,心下初定,就有讓人去客棧外麵查看,看看人家還有沒有其他要求。
李赤心的老丈杆子那些人,在收到這些東拚西湊的財物後,明白這位巡撫差不多燈枯油盡了,老丈杆子一句話,大家就像來的時候一樣,風一般地消失了。
巡撫滿懷熱切的憧憬,還在等候自己的好消息時,卻迎來了真正的督察院禦史。巡撫大人見人家領導都親自登門拜訪了,心中更加有底了,他心想,“這件事情終於過去了,反正可以拿錢擺平的,那都不叫事,叫事也就煩一會,一會兒就完事……”
見到來人還是自己的同年,巡撫大人更是滿麵堆笑,他親自降階相迎,準備與同年把臂言歡,他言道:“不知年兄駕到,有失遠迎!”
督察院的同年覺得巡撫哥哥有些不可思議,死到臨頭了還能如此幸福,這位大師兄的心理素質真不是一般般的,怨不得人家外放做了巡撫。
“巡撫大人自己說說吧!”督察院的領導,覺得自己還是要賣同年一個麵子,他想讓巡撫大人自己爭氣坦白從寬。
巡撫一聽有門,更是喜上眉梢,他以為人家是讓自己提個條件呢,於是寒暄道:“辛苦年兄啦!如果巡撫不保,那麽一任知府足矣!實在不行,我就迴老家去做個知縣也可。”
督察院中的這位年兄一愣:“年兄這話作何講?”
他此時發現當年的大師兄可能頭腦出了問題,覺得還是不要擅自主張,“將之押至京畿交給三法司共同審理的好”。
這位都察院禦史一聲令下,便有兵丁上前把巡撫大人綁了。
兀自做著好夢的巡撫,此刻方才恍然大悟,他大唿道:“黑吃黑,你夠狠!收了我四十萬兩銀票便翻臉不認人嗎!”
禦史的鼻子差點被他氣歪了,心說我看著同年的麵子上給你方便,你卻如此不識好歹,他怒斥道:“你這廝還敢血口噴人,來人,給我掌嘴!”
禦史問明了事情的原委,立即遣人大索四城……
李赤心的腦海中有這麽一段記憶,當時他這位新姑爺隨著老婆紅氏迴門的時候,有一次老丈人喝到興頭上,對他講過一件自己做下的奇事,其實也就是老丈杆子早年間做的一件黑活。
在天啟年間,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抗倭大英雄,他的一位姻親曾經官居山西巡撫;就在巡撫大人一家,小日子正過得和和美美的時候,京城裏的小皇帝忽然心血來潮,他停下了手裏的木匠活,對身邊的太監吩咐,讓他們派人去下麵轉一轉,看看在這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中,自己的大臣和子民們都在忙啥哪?
其中的一路巡風使極為盡忠職守,他們一行耀武揚威地到在了山、陝交界處,陝西巡撫才放開緊握著巡風使的手,一同渡過了難忘的幾天,兩個人看來很是有些感情了,此時相看淚眼,竟然一時無語凝噎。
正在等候山西巡撫前來迎接自己的巡風使,沒有等來山西巡撫的大駕,卻等來了當地的士紳和官員,他們攔住了巡風使的轎子,實名舉報山西巡撫營私舞弊外加貪汙。
本來朝堂上講求官官相護,大家你好我也好彼此相安無事;可是誰知道這一次,山西巡撫大人有些飄,他覺得一個小小的巡風禦史,還不值得自己親往迎接,於是便犯下了這麽一個不尊重對方的低級錯誤。直到人家巡風使馬不停蹄直接返迴京師,得到了確切消息的陝西巡撫大人還優哉遊哉,根本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這時,自己的姻親在朝中發現情況有些不妙,於是連夜派人將得到的消息告知了巡撫。原來魏忠賢因為喉疾正在養病不能上朝言事,這樣一來自己犯了事有人舉報的時候,在朝中就無人能夠替他說話了。
巡撫大人到了此時,這覺得不是不妙而是很糟糕,他這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當一家人正在籌備銀子準備替他運作的時候,巡撫衙門的一個差人,忽然發現城中來了一群一口京片子的陌生人,他們不聲不響地在一家客棧中住下了。
差人各個均是耳聰目明之人,他們見這些衣著不凡的客人,說話還是一口京腔,於是覺得有蹊蹺,就一層層上報到了巡撫大人哪裏。
到了這個時候,巡撫多年的官場經驗算是發揮了作用,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些潛入城中客棧的,一定是京城來的人,應該就是來調查他的……
等不及第二天了,當時巡撫就派人去客棧送上了自己的名帖,請求前來拜會人家。被派去的人很是伶俐,他進入客棧送信的同時,也在查看那些人的情況;而這群人故意顯示出警覺的神情,說有要事在身,不便見客。
第一次送信就吃了閉門羹,這個機警伶俐的送信人趕忙跑迴府衙匯報;巡撫一聽心中更加有數了,第二天天剛亮,他就將準備好了的二十萬兩銀票,又讓這個人送了過去。等他將二十萬兩萬銀票送進去後,沒想到卻給巡撫大人帶迴來一條上吊的素綾。
巡撫大人看到素綾頓時魂飛魄散,他明白這是上麵要讓他自縊而死。這時巡撫就更慌了神,他趕忙東拚西湊,又湊足了二十萬兩白銀,趁著夜色派人送了進去。這次送心人領迴來的是一塊長約2尺6寸,中寬3寸的象牙笏板。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朝臣下上殿麵君時攜帶的筆記本。明朝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自己記性不好遺忘了什麽。
巡撫將笏板拿在手中一看,頓時心就放下了。看人家的意思,是讓自己上表辯白;但是自己已經花了四十萬兩銀子買命,幹脆就一家事不煩兩家,再掏錢請人家幫忙活動活動吧。趁著自己還有影響力,巡撫大人就發動下麵的群眾,大家一起替領導分憂,很快就湊齊了一份重禮,如此一來,算上前麵的銀票,巡撫大人出了五十萬銀子還不止。
本來想著自己的命是保住了,千金散去還複來,隻要自己在位一天,小錢錢就不愁自己長腿跑了來,心下初定,就有讓人去客棧外麵查看,看看人家還有沒有其他要求。
李赤心的老丈杆子那些人,在收到這些東拚西湊的財物後,明白這位巡撫差不多燈枯油盡了,老丈杆子一句話,大家就像來的時候一樣,風一般地消失了。
巡撫滿懷熱切的憧憬,還在等候自己的好消息時,卻迎來了真正的督察院禦史。巡撫大人見人家領導都親自登門拜訪了,心中更加有底了,他心想,“這件事情終於過去了,反正可以拿錢擺平的,那都不叫事,叫事也就煩一會,一會兒就完事……”
見到來人還是自己的同年,巡撫大人更是滿麵堆笑,他親自降階相迎,準備與同年把臂言歡,他言道:“不知年兄駕到,有失遠迎!”
督察院的同年覺得巡撫哥哥有些不可思議,死到臨頭了還能如此幸福,這位大師兄的心理素質真不是一般般的,怨不得人家外放做了巡撫。
“巡撫大人自己說說吧!”督察院的領導,覺得自己還是要賣同年一個麵子,他想讓巡撫大人自己爭氣坦白從寬。
巡撫一聽有門,更是喜上眉梢,他以為人家是讓自己提個條件呢,於是寒暄道:“辛苦年兄啦!如果巡撫不保,那麽一任知府足矣!實在不行,我就迴老家去做個知縣也可。”
督察院中的這位年兄一愣:“年兄這話作何講?”
他此時發現當年的大師兄可能頭腦出了問題,覺得還是不要擅自主張,“將之押至京畿交給三法司共同審理的好”。
這位都察院禦史一聲令下,便有兵丁上前把巡撫大人綁了。
兀自做著好夢的巡撫,此刻方才恍然大悟,他大唿道:“黑吃黑,你夠狠!收了我四十萬兩銀票便翻臉不認人嗎!”
禦史的鼻子差點被他氣歪了,心說我看著同年的麵子上給你方便,你卻如此不識好歹,他怒斥道:“你這廝還敢血口噴人,來人,給我掌嘴!”
禦史問明了事情的原委,立即遣人大索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