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借你東西一用
穿越三國劉琦,吊打諸葛亮 作者:太平盛世中的苟倘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謖並沒有逃走。
他選擇相信諸葛亮。
馬謖覺得,就算諸葛亮要懲罰他,也不會取他性命,頂多讓他戴罪立功。
聽到諸葛亮已經領兵返迴,馬謖趕忙前往迎接諸葛亮。
諸葛亮從枯陽穀中返迴,想著這次的損失,越想越氣。
這兩萬多人馬的損失,可是孫權和曹丕送給他的。
以後孫權和曹丕,可不一定還會相信他,甚至有可能為了討好劉琦,而反過來將他滅了。
他看到前來迎接的馬謖,氣都不由一處出。
諸葛亮揚著馬鞭一指,說道:“來人,將這個棄軍而逃,毫無羞恥的逃將給我抓起來!”
馬謖本來還想要行禮,聽了以後,大驚失色。
“軍師,你聽我解釋!
並不是這樣的。
是王平!
王平與枯陽城郭淮相勾結,在我軍被攻擊的時候,他不但不救援,還領著兵馬,撤退到了北邊的峽穀之中。
對,就是王平。
他見死不救啊!
軍師,我冤枉!”
馬謖被諸葛亮的兩個親衛給抓住捆綁了起來。
他感到了恐懼。
馬謖可不想死。
他拚命的為自己開脫。
馬謖的話,讓諸葛亮起了疑心。
他本來就因為王平喜歡出風頭,而不怎麽喜歡王平。
諸葛亮因此也懷疑,是不是王平在搬弄是非,將罪責扣在了馬謖的頭上。
諸葛亮看向了王平,問道:“子鈞,你有什麽話說!”
王平沒有想到,馬謖會反咬他一口,
他神色肅穆的說道:“當時,郭淮領兵攻擊馬將軍營寨,我本來領兵前往相救,卻發現馬將軍已經棄營而逃。
我想要救,也救之不急,隻能帶兵撤迴北麵,守住一條通道!
當時情景,很多軍士,都見過。
望軍師明鑒!”
諸葛亮看著王平不卑不亢的模樣,不像是撒謊。
但他更相信馬謖一點,於是說道:“先將幼常押下去,等我調查清楚了再說!”
“軍師,我冤枉啊!”馬謖大聲喊冤。
王平神色肅穆,其他諸將則一言不發。
在其他諸將的心中,很明顯,這一戰的罪魁禍首,就是馬謖。
特別是楊儀和費禕,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
馬謖因為比他們先來,很得諸葛亮的信重。
如果馬謖死了,那他們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
過了幾天,事實真相就被諸葛亮調查清楚了。
已經從氣頭上平複過來的諸葛亮,發起愁來。
馬謖的身份很特別,他是劉琦的親信,宜陽馬家的子弟。
諸葛亮能夠招募到馬謖,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這件事情本來對他的幫助非常的大。
這就如千金買馬骨一樣的道理。
既然他的敵人,劉琦的親信都投效了他,那不就說明,他諸葛亮是眾望所歸嗎!
可是,這一戰的損失太大了。
必須要有一個背鍋俠,來替他背這個鍋。
這個背鍋俠不可能是他,也不可能是諸葛誕,那就隻能是馬謖。
諸葛亮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了,馬謖必須得殺,否則他如何命令手下部曲。
諸葛亮於是提著一盒上好的膳食,來到了關押馬謖的所在。
馬謖見到諸葛亮到來,大聲說道:“軍師,我真的是冤枉的,一切都是王平的錯,你要相信我!”
諸葛亮嘴角一抽,溫和的點著頭,說道:“幼常,我相信你,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魚,你嚐嚐!”
馬謖聽了,心中一喜。
他很怕死。
這幾天,他擔心諸葛亮查到了真相,根本就沒有食欲。
聽到諸葛亮說相信他,馬謖也感覺到自己餓了。
而眼前的膳食,又是他最愛吃的魚。
馬謖於是大口吃了起來。
諸葛亮看著馬謖大口吃著魚肉,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閃過一絲陰毒的冷光。
諸葛亮緩緩的說道:“幼常,你能來投效我,我是真的很高興,我真的不想處罰你。
但這一次征伐,我軍損失太大了,兩萬多人啊!
如果沒有人為此戰負責,那我的威望,必定大損。
”
馬謖聽到這裏,停下來,說道:“軍師放心,我願意接受責罰,我願意戴罪立功!”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你既然願意接受懲罰,就不用戴罪立功了,幼常,你想借你東西一用!”
馬謖見諸葛亮竟然都不需要他戴罪立功,大喜道:“軍師何須相借,幼常有的,拿去便是!”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道:“那就好!”
他湊到了馬謖的耳邊,說道:“幼常,我想借你的命一用!”
馬謖聽了大駭,這時他腹中突然絞痛,痛得他根本就說不了話。
馬謖的嘴中開始吐出了大量的白沫,他伸手去抓自己的喉嚨,似乎有什麽東西在他的喉嚨裏,讓他氣都喘不出來。
很快,馬謖雙腿一蹬,沒有了氣息。
他的眼睛睜得老大,死死的盯著諸葛亮。
到死,馬謖都沒有想到,諸葛亮會真的要了他的性命。
……
諸葛亮伸手抹了抹馬謖的眼簾,但馬謖的眼睛依然鼓鼓的。
他淡淡的說道:“幼常,你不是說隻要我要,拿去就行了,你為何還要不甘心呢!”
諸葛亮搖了搖頭,走出了房間。
他對身邊的侍衛說道:“給他好好整理一番,對外宣稱,他是畏罪自盡了!”
諸葛亮又對另外一個侍衛說道:“你帶人,去將他的部曲,全部抓了起來,找個偏僻的地方,都殺了!”
……
吉大港,非常的繁華。
諸葛亮大敗的消息,正在港口中傳播。
對於諸葛亮的不自量力的行為,港口的酒店中,水手們都紛紛調侃。
“哈哈,蚍蜉撼樹,竟然還攻打大漢帝國的州府!”
“他諸葛亮也不看看自己什麽德行,都被曹丕擊敗的人,還想要挑戰大將軍!”
“來,舉杯,為大漢帝國賀,為大將軍賀!”
“賀!”
……
港口外,來了一艘小船。
船上,數名渾身浴血,身被數箭的血人,踉蹌著爬上了岸。
他們被港口的巡邏隊給擋了下來。
這些人已經奄奄一息了,為首的一個大漢,掙紮著大喊道:“我是宜城馬家的部曲,我要見大將軍。
諸葛亮殺害了我們馬家的五公子,請大將軍為我家五公子報仇!”
這個大漢的話,讓巡邏隊麵麵相覷。
他們當然知道宜城馬家,那是大將軍劉琦的嫡係家族。
隻是他們卻不知道,宜城馬家有人來到了海外啊!
他選擇相信諸葛亮。
馬謖覺得,就算諸葛亮要懲罰他,也不會取他性命,頂多讓他戴罪立功。
聽到諸葛亮已經領兵返迴,馬謖趕忙前往迎接諸葛亮。
諸葛亮從枯陽穀中返迴,想著這次的損失,越想越氣。
這兩萬多人馬的損失,可是孫權和曹丕送給他的。
以後孫權和曹丕,可不一定還會相信他,甚至有可能為了討好劉琦,而反過來將他滅了。
他看到前來迎接的馬謖,氣都不由一處出。
諸葛亮揚著馬鞭一指,說道:“來人,將這個棄軍而逃,毫無羞恥的逃將給我抓起來!”
馬謖本來還想要行禮,聽了以後,大驚失色。
“軍師,你聽我解釋!
並不是這樣的。
是王平!
王平與枯陽城郭淮相勾結,在我軍被攻擊的時候,他不但不救援,還領著兵馬,撤退到了北邊的峽穀之中。
對,就是王平。
他見死不救啊!
軍師,我冤枉!”
馬謖被諸葛亮的兩個親衛給抓住捆綁了起來。
他感到了恐懼。
馬謖可不想死。
他拚命的為自己開脫。
馬謖的話,讓諸葛亮起了疑心。
他本來就因為王平喜歡出風頭,而不怎麽喜歡王平。
諸葛亮因此也懷疑,是不是王平在搬弄是非,將罪責扣在了馬謖的頭上。
諸葛亮看向了王平,問道:“子鈞,你有什麽話說!”
王平沒有想到,馬謖會反咬他一口,
他神色肅穆的說道:“當時,郭淮領兵攻擊馬將軍營寨,我本來領兵前往相救,卻發現馬將軍已經棄營而逃。
我想要救,也救之不急,隻能帶兵撤迴北麵,守住一條通道!
當時情景,很多軍士,都見過。
望軍師明鑒!”
諸葛亮看著王平不卑不亢的模樣,不像是撒謊。
但他更相信馬謖一點,於是說道:“先將幼常押下去,等我調查清楚了再說!”
“軍師,我冤枉啊!”馬謖大聲喊冤。
王平神色肅穆,其他諸將則一言不發。
在其他諸將的心中,很明顯,這一戰的罪魁禍首,就是馬謖。
特別是楊儀和費禕,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
馬謖因為比他們先來,很得諸葛亮的信重。
如果馬謖死了,那他們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
過了幾天,事實真相就被諸葛亮調查清楚了。
已經從氣頭上平複過來的諸葛亮,發起愁來。
馬謖的身份很特別,他是劉琦的親信,宜陽馬家的子弟。
諸葛亮能夠招募到馬謖,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這件事情本來對他的幫助非常的大。
這就如千金買馬骨一樣的道理。
既然他的敵人,劉琦的親信都投效了他,那不就說明,他諸葛亮是眾望所歸嗎!
可是,這一戰的損失太大了。
必須要有一個背鍋俠,來替他背這個鍋。
這個背鍋俠不可能是他,也不可能是諸葛誕,那就隻能是馬謖。
諸葛亮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了,馬謖必須得殺,否則他如何命令手下部曲。
諸葛亮於是提著一盒上好的膳食,來到了關押馬謖的所在。
馬謖見到諸葛亮到來,大聲說道:“軍師,我真的是冤枉的,一切都是王平的錯,你要相信我!”
諸葛亮嘴角一抽,溫和的點著頭,說道:“幼常,我相信你,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魚,你嚐嚐!”
馬謖聽了,心中一喜。
他很怕死。
這幾天,他擔心諸葛亮查到了真相,根本就沒有食欲。
聽到諸葛亮說相信他,馬謖也感覺到自己餓了。
而眼前的膳食,又是他最愛吃的魚。
馬謖於是大口吃了起來。
諸葛亮看著馬謖大口吃著魚肉,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中閃過一絲陰毒的冷光。
諸葛亮緩緩的說道:“幼常,你能來投效我,我是真的很高興,我真的不想處罰你。
但這一次征伐,我軍損失太大了,兩萬多人啊!
如果沒有人為此戰負責,那我的威望,必定大損。
”
馬謖聽到這裏,停下來,說道:“軍師放心,我願意接受責罰,我願意戴罪立功!”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你既然願意接受懲罰,就不用戴罪立功了,幼常,你想借你東西一用!”
馬謖見諸葛亮竟然都不需要他戴罪立功,大喜道:“軍師何須相借,幼常有的,拿去便是!”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道:“那就好!”
他湊到了馬謖的耳邊,說道:“幼常,我想借你的命一用!”
馬謖聽了大駭,這時他腹中突然絞痛,痛得他根本就說不了話。
馬謖的嘴中開始吐出了大量的白沫,他伸手去抓自己的喉嚨,似乎有什麽東西在他的喉嚨裏,讓他氣都喘不出來。
很快,馬謖雙腿一蹬,沒有了氣息。
他的眼睛睜得老大,死死的盯著諸葛亮。
到死,馬謖都沒有想到,諸葛亮會真的要了他的性命。
……
諸葛亮伸手抹了抹馬謖的眼簾,但馬謖的眼睛依然鼓鼓的。
他淡淡的說道:“幼常,你不是說隻要我要,拿去就行了,你為何還要不甘心呢!”
諸葛亮搖了搖頭,走出了房間。
他對身邊的侍衛說道:“給他好好整理一番,對外宣稱,他是畏罪自盡了!”
諸葛亮又對另外一個侍衛說道:“你帶人,去將他的部曲,全部抓了起來,找個偏僻的地方,都殺了!”
……
吉大港,非常的繁華。
諸葛亮大敗的消息,正在港口中傳播。
對於諸葛亮的不自量力的行為,港口的酒店中,水手們都紛紛調侃。
“哈哈,蚍蜉撼樹,竟然還攻打大漢帝國的州府!”
“他諸葛亮也不看看自己什麽德行,都被曹丕擊敗的人,還想要挑戰大將軍!”
“來,舉杯,為大漢帝國賀,為大將軍賀!”
“賀!”
……
港口外,來了一艘小船。
船上,數名渾身浴血,身被數箭的血人,踉蹌著爬上了岸。
他們被港口的巡邏隊給擋了下來。
這些人已經奄奄一息了,為首的一個大漢,掙紮著大喊道:“我是宜城馬家的部曲,我要見大將軍。
諸葛亮殺害了我們馬家的五公子,請大將軍為我家五公子報仇!”
這個大漢的話,讓巡邏隊麵麵相覷。
他們當然知道宜城馬家,那是大將軍劉琦的嫡係家族。
隻是他們卻不知道,宜城馬家有人來到了海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