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烏桓王蹋頓
穿越三國劉琦,吊打諸葛亮 作者:太平盛世中的苟倘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西郡,柳城。
此時的烏桓以蹋頓為王。
曆史上遼西有隨著袁尚北逃的幾十萬漢民。
但如今,因為劉琦北伐河北的時候,可沒有像曹操那樣拖個十年八年,而是一年就平定了。
而且袁尚三兄弟都來不及逃跑,都被殺了。
因此並沒有多少人逃亡到遼西。
郭圖領了冀州牧以後,對烏桓又強勢。
郭圖在曆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但卻是一個主戰派。
曾經袁紹要攻打曹操,郭圖就是力主立即開打。
其實這個選擇一點都沒有錯。
曹操當時缺兵少糧,不打他更待何時?
不過,袁紹帶兵打仗的能力,確實太拉胯了。
袁紹得到河北,太過輕鬆了。
得到冀州,靠的是恐嚇韓腹,將這個膽小鬼給嚇死了。
與公孫瓚一戰,靠的是聯合烏桓,還有麹義的先登死士。
而且袁紹還卸磨殺驢,將麹義給殺了。
這種事情幹出來,可見袁紹對於領兵打仗的掌控力差成什麽樣了。
官渡之戰,被曹操一把火燒掉糧倉,更是離了個大譜。
這樣的主公,誰跟了都白瞎!
自從郭圖投靠了劉琦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對烏桓是毫不客氣,烏桓還不敢蹦躂。
特別是鮮卑南侵並州,被滅以後,烏桓更加就不敢蹦躂了。
蹋頓不是個蠢人,為了避免引起大漢朝廷的誤會,主動退到了遼西郡以北。
蹋頓將部族聚集到遼西郡北部,也就是為了集中力量自保。
烏桓部落,有十幾萬人,精銳騎兵,有三萬。
這比曆史上就少了很多。
而且隨著大漢朝廷十三州越發穩固,在遼東的公孫家,對烏桓一族,也並不友好。
而劉琦的手段,蹋頓也略有耳聞。
這讓蹋頓這種有見識的人更是心中難安!
他擔心大漢的大將軍劉琦舉大軍而來,要將他們殲滅掉。
蹋頓品著從南方運送過來的烈酒,吃著烤羊肉。
隻有這又烈又香的美酒,才能讓他忘卻這心中的煩惱。
一個近侍走進了帳篷,稟報道:“大王,有幾位漢人想要求見,他們說有關係到我族命運的事情!”
“漢人?”蹋頓很猶豫。
這肯定不是大漢朝廷的使者,否則不會這樣來見他。
那就隻能是別有用心之人了。
二十年前,蹋頓還小的時候,就是有那麽幾個漢人,來到了他的叔叔的帳篷,來勸說他們烏桓部落跟著他們一起造反。
那一次,他們烏桓部落,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烏桓部落的幾位大王,領著烏桓騎兵,攻過了黃河,打到了青州一帶。
雖然他們沒有攻下來一座城池,但是他們搶到了太多的錢糧和人口。
後來大漢朝廷的幽州牧劉虞派遣使者來勸降。
搶足夠了的烏桓各王爺就順勢而為,又歸順了大漢。
那幾年,可是烏桓部落過得最好的幾年!
這一次來人,難道也是想要烏桓和他們一起叛亂?
那能是誰?
郭圖?
還是公孫康?
或者,又是不得誌的大漢朝廷的某位在野官員。
如果是公孫康願意聯合烏桓一起造反。
蹋頓還是覺得大有可為的。
他們可以據守遼地割據。
但要是其他人,蹋頓覺得,就沒有什麽希望了。
或許可以將他們抓起來,送給大將軍劉琦,討大將軍劉琦的歡心。
……
蹋頓沉思良久,才命人將來人帶了進來。
來的當然是諸葛亮和司馬進幾人。
諸葛亮看到蹋頓身前的美酒和烤羊肉,語不驚人死不休。
“大王,你族如今麵臨滅族之禍,大王卻在此享樂,真是令人痛惜啊!”
“哈哈!”蹋頓大笑,“諸位,不用出這麽驚人之語,先不妨將你們的底細說說。”
蹋頓並不吃諸葛亮這一套,他們烏桓人大多數人腦瓜子確實簡單,受不得激,但蹋頓並不在此列。
諸葛亮見蹋頓如此表現,感覺到很棘手。
不過,讓他們透露底細,也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拱手道:“大王,如今大漢帝國,蒸蒸日上,大將軍劉琦,更是橫掃南北,無有敵手,大王可知?”
蹋頓默不作聲,這一點,他怎麽會不知道。
諸葛亮也不等蹋頓迴應,繼續說道:“大王,大將軍劉琦,如今已派徐晃和張遼,領1萬兵馬,進駐了薊縣。
大將軍劉琦,更是領兵一萬五千人,橫渡遼東。
這一次,他既要平定三韓,也要滅掉高句麗國,更是要滅掉你烏桓。
大王可知?”
“什麽,此話當真?”蹋頓驚得站了起來。
如果諸葛亮說的是實話,那劉琦這次可以聚集近五萬大軍。
公孫康能在遼東郡站穩腳跟,沒有個一萬人,是不可能的。
而幽州的南部四郡,更是幽州最富裕的地方,本來就屯有大軍!
諸葛亮很滿意蹋頓表現,繼續說道:“大王,大將軍劉琦,征伐各地,對於胡人,非常殘暴,男人被殺死,或者被捉拿為奴。
婦孺被送給他的部曲。
我感懷於上天有好生之德,不願意大王的部落受到淩辱,本著仁義之心,千裏迢迢前來相告。
還請大王為自己部族早做考慮!”
蹋頓頂著諸葛亮頭上的鬥笠,陰沉不定,好一會兒,才躬身一禮,道:“請先生教我!”
諸葛亮很滿意,他坐到了桌前,拿起了酒杯,倒滿了一杯,一口喝下去,說道:“我聽聞大王在遼地素有威望。
大王何不聯合高句麗,鮮卑等胡族,共同對抗劉琦呢!
隻要大家同仇敵愾,拚死一戰,以主軍戰客軍,優勢巨大!”
蹋頓思慮再三,說道:“多謝先生教誨,此事重大,我需要細細思量,來人,將這幾位客人帶到隔壁的帳篷中,好酒好肉,並送幾個女子侍候!”
諸葛亮見蹋頓還不能決定,非常無奈,不過他也不好再勸,隻能等候蹋頓的決定。
蹋頓等諸葛亮等人被帶走後,他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他想知道,劉琦是不是真的已經來到了遼東。
……
朝鮮半島的南部,劉琦此時正在原本馬韓部落首領的營寨中,身邊是馬韓部落的小公主。
三韓之地,實力並不強大。
劉琦三路出擊,一路隻出了1000騎兵,就將三韓部落給消滅了。
劉琦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準備將這裏好好規劃一番。
馬上就要冬天了,冬天可是個播種的好季節。
這裏土地肥沃,適合開墾,也必須勤加開墾!
此時的烏桓以蹋頓為王。
曆史上遼西有隨著袁尚北逃的幾十萬漢民。
但如今,因為劉琦北伐河北的時候,可沒有像曹操那樣拖個十年八年,而是一年就平定了。
而且袁尚三兄弟都來不及逃跑,都被殺了。
因此並沒有多少人逃亡到遼西。
郭圖領了冀州牧以後,對烏桓又強勢。
郭圖在曆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但卻是一個主戰派。
曾經袁紹要攻打曹操,郭圖就是力主立即開打。
其實這個選擇一點都沒有錯。
曹操當時缺兵少糧,不打他更待何時?
不過,袁紹帶兵打仗的能力,確實太拉胯了。
袁紹得到河北,太過輕鬆了。
得到冀州,靠的是恐嚇韓腹,將這個膽小鬼給嚇死了。
與公孫瓚一戰,靠的是聯合烏桓,還有麹義的先登死士。
而且袁紹還卸磨殺驢,將麹義給殺了。
這種事情幹出來,可見袁紹對於領兵打仗的掌控力差成什麽樣了。
官渡之戰,被曹操一把火燒掉糧倉,更是離了個大譜。
這樣的主公,誰跟了都白瞎!
自從郭圖投靠了劉琦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對烏桓是毫不客氣,烏桓還不敢蹦躂。
特別是鮮卑南侵並州,被滅以後,烏桓更加就不敢蹦躂了。
蹋頓不是個蠢人,為了避免引起大漢朝廷的誤會,主動退到了遼西郡以北。
蹋頓將部族聚集到遼西郡北部,也就是為了集中力量自保。
烏桓部落,有十幾萬人,精銳騎兵,有三萬。
這比曆史上就少了很多。
而且隨著大漢朝廷十三州越發穩固,在遼東的公孫家,對烏桓一族,也並不友好。
而劉琦的手段,蹋頓也略有耳聞。
這讓蹋頓這種有見識的人更是心中難安!
他擔心大漢的大將軍劉琦舉大軍而來,要將他們殲滅掉。
蹋頓品著從南方運送過來的烈酒,吃著烤羊肉。
隻有這又烈又香的美酒,才能讓他忘卻這心中的煩惱。
一個近侍走進了帳篷,稟報道:“大王,有幾位漢人想要求見,他們說有關係到我族命運的事情!”
“漢人?”蹋頓很猶豫。
這肯定不是大漢朝廷的使者,否則不會這樣來見他。
那就隻能是別有用心之人了。
二十年前,蹋頓還小的時候,就是有那麽幾個漢人,來到了他的叔叔的帳篷,來勸說他們烏桓部落跟著他們一起造反。
那一次,他們烏桓部落,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烏桓部落的幾位大王,領著烏桓騎兵,攻過了黃河,打到了青州一帶。
雖然他們沒有攻下來一座城池,但是他們搶到了太多的錢糧和人口。
後來大漢朝廷的幽州牧劉虞派遣使者來勸降。
搶足夠了的烏桓各王爺就順勢而為,又歸順了大漢。
那幾年,可是烏桓部落過得最好的幾年!
這一次來人,難道也是想要烏桓和他們一起叛亂?
那能是誰?
郭圖?
還是公孫康?
或者,又是不得誌的大漢朝廷的某位在野官員。
如果是公孫康願意聯合烏桓一起造反。
蹋頓還是覺得大有可為的。
他們可以據守遼地割據。
但要是其他人,蹋頓覺得,就沒有什麽希望了。
或許可以將他們抓起來,送給大將軍劉琦,討大將軍劉琦的歡心。
……
蹋頓沉思良久,才命人將來人帶了進來。
來的當然是諸葛亮和司馬進幾人。
諸葛亮看到蹋頓身前的美酒和烤羊肉,語不驚人死不休。
“大王,你族如今麵臨滅族之禍,大王卻在此享樂,真是令人痛惜啊!”
“哈哈!”蹋頓大笑,“諸位,不用出這麽驚人之語,先不妨將你們的底細說說。”
蹋頓並不吃諸葛亮這一套,他們烏桓人大多數人腦瓜子確實簡單,受不得激,但蹋頓並不在此列。
諸葛亮見蹋頓如此表現,感覺到很棘手。
不過,讓他們透露底細,也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拱手道:“大王,如今大漢帝國,蒸蒸日上,大將軍劉琦,更是橫掃南北,無有敵手,大王可知?”
蹋頓默不作聲,這一點,他怎麽會不知道。
諸葛亮也不等蹋頓迴應,繼續說道:“大王,大將軍劉琦,如今已派徐晃和張遼,領1萬兵馬,進駐了薊縣。
大將軍劉琦,更是領兵一萬五千人,橫渡遼東。
這一次,他既要平定三韓,也要滅掉高句麗國,更是要滅掉你烏桓。
大王可知?”
“什麽,此話當真?”蹋頓驚得站了起來。
如果諸葛亮說的是實話,那劉琦這次可以聚集近五萬大軍。
公孫康能在遼東郡站穩腳跟,沒有個一萬人,是不可能的。
而幽州的南部四郡,更是幽州最富裕的地方,本來就屯有大軍!
諸葛亮很滿意蹋頓表現,繼續說道:“大王,大將軍劉琦,征伐各地,對於胡人,非常殘暴,男人被殺死,或者被捉拿為奴。
婦孺被送給他的部曲。
我感懷於上天有好生之德,不願意大王的部落受到淩辱,本著仁義之心,千裏迢迢前來相告。
還請大王為自己部族早做考慮!”
蹋頓頂著諸葛亮頭上的鬥笠,陰沉不定,好一會兒,才躬身一禮,道:“請先生教我!”
諸葛亮很滿意,他坐到了桌前,拿起了酒杯,倒滿了一杯,一口喝下去,說道:“我聽聞大王在遼地素有威望。
大王何不聯合高句麗,鮮卑等胡族,共同對抗劉琦呢!
隻要大家同仇敵愾,拚死一戰,以主軍戰客軍,優勢巨大!”
蹋頓思慮再三,說道:“多謝先生教誨,此事重大,我需要細細思量,來人,將這幾位客人帶到隔壁的帳篷中,好酒好肉,並送幾個女子侍候!”
諸葛亮見蹋頓還不能決定,非常無奈,不過他也不好再勸,隻能等候蹋頓的決定。
蹋頓等諸葛亮等人被帶走後,他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他想知道,劉琦是不是真的已經來到了遼東。
……
朝鮮半島的南部,劉琦此時正在原本馬韓部落首領的營寨中,身邊是馬韓部落的小公主。
三韓之地,實力並不強大。
劉琦三路出擊,一路隻出了1000騎兵,就將三韓部落給消滅了。
劉琦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準備將這裏好好規劃一番。
馬上就要冬天了,冬天可是個播種的好季節。
這裏土地肥沃,適合開墾,也必須勤加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