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與仙女發生不可描述的故事
穿越三國劉琦,吊打諸葛亮 作者:太平盛世中的苟倘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海海麵,一隊三桅帆船橫向排列,往南而行。
逆風行船,還要依靠風力行船,非常考慮船長的水平。
稍有不慎,就有船隻掉隊。
因此,剛進入東航海麵的這幾天,船隊隻從長江入海口跑到了海鹽鹹附近的海麵。
劉琦甚至還有時間前往海鹽城查看了一番鹽場的情況。
如今海鹽縣的鹽場,修建的非常大,用的是曬鹽之法。
而一年的產量,供大漢帝國所有人將鹽吃飽都綽綽有餘。
不過,海鹽也不隻是用來吃,還要用來醃製魚蝦,臘肉等,以後可能還要參與化工生產,所以這個產量其實還是不夠的。
劉琦在海鹽縣城待了一天,並且讓人帶迴去消息,報告平安。
隨後又接著上了船,往南而行。
經過了數天的訓練,海事學院的學員們已經可以迅速的根據風向調整好船帆,保持著一個相對穩定的陣型了。
海麵上,趙雲成了一艘三桅帆船的艦長。
他沉著指揮,將這艘三桅帆船行駛的非常絲滑。
劉琦與甘寧站在旗艦的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著各艘船隻的動向。
劉琦看到了在甲板上觀察的趙雲。
這一幕讓劉琦暗笑不已。
趙雲可是一名騎將啊,如今卻成了一名船長。
……
日暮西山。
桅杆上掛起了氣死風燈。
燈油用的是煤油,燈罩是玻璃的。
十艘大帆船,聚集得比較近,都隻相隔30米的距離。
而且是成四排而行。
其中一艘,在最前麵領頭。
因為天氣良好,學員們開始對照著星圖,測量緯度,計算經度。
這些都是古代科技發展史上麵有詳細講述的。
當然,學員們都以為是天書九卷上的知識。
其實在大海上,晚上更容易測地理位置,因為有星座可以參照。
反而是白天,就需要特備的工具才行。
而不過就算是甘寧,也還沒有完全學會這些工具。
逆著風行駛,就算是三桅帆船,速度也隻有4節。
這個速度看上去很慢,但是一天就可以走一百多公裏,比陸路上翻山越嶺輕鬆多了,更要快多了。
從江寧到東治城,從陸路直線距離是600多公裏,海路則是將近1千公裏。
但是走陸路,最少是一個月的時間,因為是翻山越嶺,還拿不了多少東西。
但從海路,就算是逆風行駛,也就是10天左右的時間,而且還可以運送很多的貨物。
因為帶著海事學院的學員,這一趟航程,有一點久,差不多一個月了。
途中,他們還在永寧城停留了兩天。
到達了東治城後,劉琦也沒有留下來,而是決定要去看看如今的夷州島。
因為台海隻有兩百多公裏。
橫渡台海其實隻需要兩天多的時間。
不過,行到中途的時候,就出現了挑戰。
因為再也看不到陸地了,四周都是水,感覺就是在一個水的世界。
甘寧也沒有經曆過這等場景,他擔心劉琦的安全,於是勸道:“主公,你還是迴去吧,這次探險,有我們就行!”
劉琦拿著望遠鏡,查看著各艘船隻上船員的反應。
這些船員們,都有惶恐之色。
劉琦笑道:“怕什麽,隻要你們別弄錯了方向,很快就能看到島嶼了。”
甘寧受不得激將法。
他挺起了胸膛,說道:“主公放心,我們絕對不會弄錯方向的!”
劉琦還真的怕甘寧弄錯了方向,如果錯過了夷州島,他們就駛入了太平洋中心去了。
太平洋中心可是沒有幾個島嶼的。
不過夷州島很大,而且還有很高的山峰,很快,他們就已經看到了夷州島的山脈了。
海員們歡唿雀躍,爭著用望遠鏡觀看遠處的島嶼。
劉琦也在用望遠鏡觀察這個時候的夷州島。
隻見島上全都是茂密的森林,海邊則是原始的沙灘。
劉琦看著這一副原始的模樣,心想,必須要放幾把大火才行。
很快,船隊就到達了淡水河口。
淡水河中,魚群成群結隊,被駛入的帆船驚起,不停的跳出水麵。
眾海員們都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
而劉琦則心中感歎,如此好的地方,而且早早就被人發現了。
但真正開發,卻到了一千多年以後了。
而且人們明知道有這麽一個大島,卻沒有想過要在這座島嶼上開發。
這究竟是為什麽?
劉琦很不明白。
如果是他知道有這麽一個大島,而且上麵沒有人,他一定要組織一群人,造一艘大船,跑到這裏來。
到了這裏,還不用繳稅,不是很舒服嗎?
劉琦想到這裏,卻恍然大悟。
其實原因很簡單,活得安逸的人,不需要來冒這個險。
而窮困潦倒的人,沒辦法冒這個險。
他們可以跑入深山,但他們卻不可能橫渡海島。
歸根結底,就是上層的貴族沒有開拓精神。
自從獨尊儒術以後,華夏民族的開拓精神就已經被削弱到極致了。
等上了淡水河岸,劉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一把火!
眾人都以為劉琦因為得了火神庇佑才這麽喜歡放火。
但劉琦卻告訴他們,這麽做,隻是為了燒掉容易傳播疾病的蚊子,還有容易讓人中毒的瘴氣。
劉琦還告訴他們,可以放火燒這種茂密的原始森林,但是絕對不能將森林破毀殆盡。
眾人看著熊熊燃燒的大火,看著山中狼狽而逃的野獸。
他們甚至還聽到了虎吼聲。
甘寧擔心的說道:“主公,如果這座山上住著仙人,我們會不會引起仙人的不快啊!”
眾人一聽,也擔憂了起來。
劉琦用扇子將飄過來的煙霧扇開,笑道:“不會的,如果真的有仙人,我們還沒有到達這裏,仙人就應該知道了,而且早就現身警告我們了!”
……
許都城中,流言紛紛。
有很多流言,都在說劉琦的海洋探索隊,因為惹怒了龍王,已經被龍王吃掉了。
也有流言說劉琦的海洋探索隊,已經遭遇了風暴,葬身在海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流言都是不利於劉琦的。
有人說劉琦在海上找到了仙島,碰見了仙人,又再次得到了仙人的指點。
而孔融就更過分了,他在大將軍報上描述了劉琦在海外碰到了仙女,並且和仙女發生了一場不可描述的故事。
而來到了許都城,為司馬懿辦事的諸葛亮,則不住的詛咒,希望劉琦死無葬身之地。
逆風行船,還要依靠風力行船,非常考慮船長的水平。
稍有不慎,就有船隻掉隊。
因此,剛進入東航海麵的這幾天,船隊隻從長江入海口跑到了海鹽鹹附近的海麵。
劉琦甚至還有時間前往海鹽城查看了一番鹽場的情況。
如今海鹽縣的鹽場,修建的非常大,用的是曬鹽之法。
而一年的產量,供大漢帝國所有人將鹽吃飽都綽綽有餘。
不過,海鹽也不隻是用來吃,還要用來醃製魚蝦,臘肉等,以後可能還要參與化工生產,所以這個產量其實還是不夠的。
劉琦在海鹽縣城待了一天,並且讓人帶迴去消息,報告平安。
隨後又接著上了船,往南而行。
經過了數天的訓練,海事學院的學員們已經可以迅速的根據風向調整好船帆,保持著一個相對穩定的陣型了。
海麵上,趙雲成了一艘三桅帆船的艦長。
他沉著指揮,將這艘三桅帆船行駛的非常絲滑。
劉琦與甘寧站在旗艦的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著各艘船隻的動向。
劉琦看到了在甲板上觀察的趙雲。
這一幕讓劉琦暗笑不已。
趙雲可是一名騎將啊,如今卻成了一名船長。
……
日暮西山。
桅杆上掛起了氣死風燈。
燈油用的是煤油,燈罩是玻璃的。
十艘大帆船,聚集得比較近,都隻相隔30米的距離。
而且是成四排而行。
其中一艘,在最前麵領頭。
因為天氣良好,學員們開始對照著星圖,測量緯度,計算經度。
這些都是古代科技發展史上麵有詳細講述的。
當然,學員們都以為是天書九卷上的知識。
其實在大海上,晚上更容易測地理位置,因為有星座可以參照。
反而是白天,就需要特備的工具才行。
而不過就算是甘寧,也還沒有完全學會這些工具。
逆著風行駛,就算是三桅帆船,速度也隻有4節。
這個速度看上去很慢,但是一天就可以走一百多公裏,比陸路上翻山越嶺輕鬆多了,更要快多了。
從江寧到東治城,從陸路直線距離是600多公裏,海路則是將近1千公裏。
但是走陸路,最少是一個月的時間,因為是翻山越嶺,還拿不了多少東西。
但從海路,就算是逆風行駛,也就是10天左右的時間,而且還可以運送很多的貨物。
因為帶著海事學院的學員,這一趟航程,有一點久,差不多一個月了。
途中,他們還在永寧城停留了兩天。
到達了東治城後,劉琦也沒有留下來,而是決定要去看看如今的夷州島。
因為台海隻有兩百多公裏。
橫渡台海其實隻需要兩天多的時間。
不過,行到中途的時候,就出現了挑戰。
因為再也看不到陸地了,四周都是水,感覺就是在一個水的世界。
甘寧也沒有經曆過這等場景,他擔心劉琦的安全,於是勸道:“主公,你還是迴去吧,這次探險,有我們就行!”
劉琦拿著望遠鏡,查看著各艘船隻上船員的反應。
這些船員們,都有惶恐之色。
劉琦笑道:“怕什麽,隻要你們別弄錯了方向,很快就能看到島嶼了。”
甘寧受不得激將法。
他挺起了胸膛,說道:“主公放心,我們絕對不會弄錯方向的!”
劉琦還真的怕甘寧弄錯了方向,如果錯過了夷州島,他們就駛入了太平洋中心去了。
太平洋中心可是沒有幾個島嶼的。
不過夷州島很大,而且還有很高的山峰,很快,他們就已經看到了夷州島的山脈了。
海員們歡唿雀躍,爭著用望遠鏡觀看遠處的島嶼。
劉琦也在用望遠鏡觀察這個時候的夷州島。
隻見島上全都是茂密的森林,海邊則是原始的沙灘。
劉琦看著這一副原始的模樣,心想,必須要放幾把大火才行。
很快,船隊就到達了淡水河口。
淡水河中,魚群成群結隊,被駛入的帆船驚起,不停的跳出水麵。
眾海員們都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
而劉琦則心中感歎,如此好的地方,而且早早就被人發現了。
但真正開發,卻到了一千多年以後了。
而且人們明知道有這麽一個大島,卻沒有想過要在這座島嶼上開發。
這究竟是為什麽?
劉琦很不明白。
如果是他知道有這麽一個大島,而且上麵沒有人,他一定要組織一群人,造一艘大船,跑到這裏來。
到了這裏,還不用繳稅,不是很舒服嗎?
劉琦想到這裏,卻恍然大悟。
其實原因很簡單,活得安逸的人,不需要來冒這個險。
而窮困潦倒的人,沒辦法冒這個險。
他們可以跑入深山,但他們卻不可能橫渡海島。
歸根結底,就是上層的貴族沒有開拓精神。
自從獨尊儒術以後,華夏民族的開拓精神就已經被削弱到極致了。
等上了淡水河岸,劉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一把火!
眾人都以為劉琦因為得了火神庇佑才這麽喜歡放火。
但劉琦卻告訴他們,這麽做,隻是為了燒掉容易傳播疾病的蚊子,還有容易讓人中毒的瘴氣。
劉琦還告訴他們,可以放火燒這種茂密的原始森林,但是絕對不能將森林破毀殆盡。
眾人看著熊熊燃燒的大火,看著山中狼狽而逃的野獸。
他們甚至還聽到了虎吼聲。
甘寧擔心的說道:“主公,如果這座山上住著仙人,我們會不會引起仙人的不快啊!”
眾人一聽,也擔憂了起來。
劉琦用扇子將飄過來的煙霧扇開,笑道:“不會的,如果真的有仙人,我們還沒有到達這裏,仙人就應該知道了,而且早就現身警告我們了!”
……
許都城中,流言紛紛。
有很多流言,都在說劉琦的海洋探索隊,因為惹怒了龍王,已經被龍王吃掉了。
也有流言說劉琦的海洋探索隊,已經遭遇了風暴,葬身在海底。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流言都是不利於劉琦的。
有人說劉琦在海上找到了仙島,碰見了仙人,又再次得到了仙人的指點。
而孔融就更過分了,他在大將軍報上描述了劉琦在海外碰到了仙女,並且和仙女發生了一場不可描述的故事。
而來到了許都城,為司馬懿辦事的諸葛亮,則不住的詛咒,希望劉琦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