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問計諸葛亮,怎麽要來船隻。


    諸葛亮眼中的不屑之色顯而易見,不過,很快就消失了。


    他笑著說道:“子奇,你不會想要自己造船吧?


    你如今是南陽太守,南陽郡所有城池都是你管理,我來的時候,看到築陽城碼頭有很多小船,你征集過來用就是了。”


    劉琦嗬嗬笑道:“百姓生活不易,怎麽能隨意征用百姓物資!這和聖人教誨不符!”


    諸葛亮為之氣結,他剛剛用聖人教誨罵了劉琦,沒有想到劉琦反過來用這話反駁他。


    徐庶在一旁,勸道:“子奇,義有大義和小義之分,如今天子遭難,為了營救天子,犧牲百姓稍許利益,不用這麽計較!”


    劉琦搖了搖頭,說道:“義就是義,怎麽還有大義和小義,兩位兄長這麽熱切,不妨去這些百姓家中勸說一番,讓他們自動將船隻讓出來如何!”


    徐庶和諸葛亮聽到劉琦的建議,都呆愣住了,讓他們勸說,也就隻有劉琦這種庸才想得出來。


    他們要是能勸得動,那還要劉琦幹什麽。


    他們早就去勸這些大族帶著部曲,前往投奔劉備了。


    幾人邊爭論,邊往城中而走。


    走到城門口,諸葛亮和徐庶還是勸說不了劉琦,怒聲道:“劉子奇,你如此不智,以後莫要反悔!”


    兩人竟然憤而離去。


    劉琦啞然失笑,至於嘛,他不過是用了些網上抬杆的小手段而已。


    不過劉琦還是挺開心的,兩人離開,他還節省了一頓飯錢。


    如今的他囊中羞澀,可沒有幾個錢。


    劉琦看著兩人遠處的背影,心底有了一絲將這兩人在野外幹掉的想法。


    不過想到徐庶可是遊俠出身,他就放棄了。


    這兩個人都被演義神話了,真的麵對真人,發現和普通人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一樣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一樣會被杠精氣得火冒三丈。


    為了這兩人,他沒必要冒險做這種事情。


    畢竟,他手中籌碼可不多,不可能隨意浪費。


    ……


    徐庶和諸葛亮憤而離去,但步伐並不是很快。


    諸葛亮問道:“元直,我敢肯定,劉子奇馬上就會跑來請我們迴去,他的性格,我很了解。”


    徐庶也點點頭,“是啊,隻是他也太固執了,怎麽一點變通都不會呢,為了大義,犧牲一些百姓又怎麽了!”


    “是啊,些許船隻,算得了什麽!”諸葛亮深以為然。


    兩人一邊走,一邊說,突然發現他們已經走了很遠,兩人停了下來,轉頭而望,發現築陽城的城門前,哪裏還有劉琦的身影。


    諸葛亮氣憤的喊道:“劉子奇,你竟然敢如此對待朋友!”


    徐庶也很尷尬,以前的劉琦可不是這樣的。


    劉琦以前很喜歡和他們這些寒門子弟待在一起,為了獲得他們的友誼,對他們相當的好。


    如果他們生氣了,劉琦會主動向他們示好。


    徐庶突然想道,也許,人是會變的,如今劉琦當了南陽太守,處境卻很尷尬,他們這些朋友,可沒有誰真的為劉琦想過半分,心中難免會有了別樣的想法。


    徐庶想到這裏,悚然一驚。


    這次他們並沒有明示投效了劉備,但也顯示的非常明顯了。


    以劉琦以前的表現,可能還看不出來。


    但如果劉琦經曆了一些事情,變聰明了呢。


    他以前可不會想招徠他們這些寒門子弟,隻是想和他們做朋友。


    但諸葛亮說劉琦曾經招募他好幾次,但被諸葛亮拒絕了。


    徐庶看了一眼還在憤怒之中的諸葛亮,說道:“孔明,子奇可能不是原來的子奇了,他如今想要幹一番事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諸葛亮一聽,也愣住了,臉色變得陰沉不定。


    他思考了一會兒,問道:“那該怎麽辦,如果劉子奇有了這種想法,他應該不會前去幫助主公!那他這一萬兵馬,就可惜了呀!”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們迴襄陽城,看看還能不能為主公拉攏到一些人!”徐庶無奈,他們這些寒門,沒有家族做支撐,想要做事情,就不得不委屈求全,使用一些陰謀詭計。


    ……


    築陽城的城門樓上,劉琦看著遠去的徐庶和諸葛亮。


    他剛剛聽到了諸葛亮的話,他的心中毫無波瀾。


    前身和這二位是朋友,如今的劉琦可不是。


    本來劉琦還對他們兩人有些幻想,但沒有想到他們早已經投靠了大耳賊,那就注定是敵人了。


    劉琦迴到了築陽城的府邸之中。


    在府邸的前院,三十個聰明伶俐的年輕人正在做木工活。


    他們用鋸將木材鋸斷,再用刨子將木材刨光滑。


    這兩道工序很簡單,他們學習起來很快。


    因為工具很好使,他們做起木工活來也很快。


    院子裏,已經堆好了一大堆被刨光滑的木條。


    劉琦將他們的叫到了一起,拿起了一個墨鬥,說道:“這次,我教你們怎麽畫線,怎麽用尺測量,並且用鑿子鑿孔!”


    劉琦首先用墨鬥在一塊木頭上彈出了一條直線,又拿起了一把鋼尺,教他們怎麽讀上麵的刻度,怎麽測長度。


    操作不是很難,難就難在他們不識字。


    不過,劉琦要求他們識得字也不多,就是9個阿拉伯數字還有長度單位。


    這些年輕人記憶力都很好,三兩下就能記了下來。


    當然,如果他們中有誰記不下來,那也沒有關係,誰記不得,誰就去請教那些記得的,直到記得為止。


    如果最後還是記不得,就隻能被踢出去了。


    劉琦既想通過培養他們做木工的技能,又想篩選出學習天賦出眾的年輕人。


    沒有辦法,劉琦想教給他們的東西太多了,他隻能將這些知識先教給天賦極好的人。


    這些年輕人裏麵,有一個叫劉鏜的年輕人,學習能力超強,理解能力也非常不錯。


    劉鏜是劉氏族人,學習儒學就如同吃屎般難受,但學習木工和簡單的數學計算,卻能一學就會。


    劉琦想,這也許就是理工科的天賦吧!


    劉琦恰恰需要的就是有這種理工頭腦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劉琦,吊打諸葛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平盛世中的苟倘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平盛世中的苟倘貧並收藏穿越三國劉琦,吊打諸葛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