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妮芙在閣樓的門外,低聲細語。
在一段時間的傾訴過後,傑妮芙掛上電話,又攝手攝腳的走進閣樓,摸/摸小雷吉熟睡中的小腦袋,笑了。
未來尚不可知,但卻總有希望。
時間飛逝,轉眼便過去了兩個星期。
待到九月初,天氣大熱,白天街上幾乎看不見什麽人。
勞拉白天還躺在停車處,這地方又遮陽又通風,是再好不過的避暑地。
這麽長時間,於與非和勞拉也漸漸熟絡起來,他幹脆又丟了二十美元給勞拉,省得一次又一次的再付看車費。
一天一天,一夜一夜。
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員們對劇情已經非常熟悉,肢體語言也算合格,剩下的依舊隻有苦練。
傑妮芙按照於與非的要求讓人製作了大幅的廣告,已經堆放在後/台,隨時準備掛到劇場外麵。
於與非直接找上附近的廣播電台,因為是地方小台,所以費用並不高,打上一個月也就六千美元,而且還是黃金時間。
電台雖小,但資格卻很老,覆蓋麵也很廣,整個加州幾乎都能收得到此台。
在電視衝擊下,能生存下來的私營電台,大都是老牌的,不過大都維續艱難,工作人員也都非常的少,能省則省。
於與非這三千元,對於電台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於與非倒是不覺得自己花得錢多了,反倒是覺得自己占了便宜——此時的電台大都處於網絡時代初的迷茫期,還沒有徹底向網絡轉化,觸角還沒有那麽深遠。
但即使這樣,廣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要知道m國的私家車保有量是世界上最高的,開車聽電台幾乎是m國人的一種習慣了。
所以於與非的這場新劇,迅速的先在司機這個團體中傳播開來。
【輕鬆搞笑、好看不貴】
廣告詞也沒什麽特別,倒是比較朗朗上口,也公布了亨特小劇場的地址和預定電話以及新劇的名字——《流浪的小提琴手》。
比利是一名卡車司機,跑的是長途。
長途司機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樁辛苦活。
從內華達州再次迴到加州,哪怕身體再好,也感覺有些身心疲憊。
《流浪的小提琴手》廣告他也聽了,開始他是沒什麽興趣的,但當聽到最那一句第一場次,三張價格七點七折,他不免有些心動。
戲劇在這個世界的地位並不低,平均票價是要高於電影的,介於【黑膠】的出現,低收入者一般都很少會考慮戲劇,而是直接去看電影。
但——
戲劇的魅力顯然並不在電影之下,很多人一年到頭還是會省出點錢,去看上一場兩場。
在m國,【黑膠】電影的價格,最便宜也要三十美元,稍微貴一點的,就得五十多,即使這樣,【黑膠】電影的市場還是處於飽和的狀態,很多電影如果不預定,幾乎就沒法拿到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電影就沒有爛片了,隻是爛片相對而言要少不少。
爛片的出現,就給了戲劇機會。
因為戲劇或許有枯燥的,有無趣的,但卻極少有爛劇。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論是多麽窘迫的小劇場,十有八/九都會請一名正式演員鎮場子,劇情不好枯燥無味,但演員的功底放在那裏,再差也差得極為有限。
也因此,戲劇票一般都是電影票的兩倍,最少也得六十美元。
但極少有戲劇的票價會這麽便宜,大都是八十美元左右。
《流浪的藝人》廣告中說,第一場次票價是五十八,三張還有七點七折優惠,第二場次六十,三張打八點八折。
那幾乎比稍貴的【黑膠】電影票價也便宜。
比利對戲劇其實並不那麽在意,但是如果全家人都能一起去的話,妻子應該會很高興吧。
像類似比利這樣的司機大都是這樣的想法,出去時間久了,迴來總想補償下老婆孩子,就是談女朋友的,也要借此拉拉關係。
大多數看的,也是愛情片或是喜劇片,於與非這個廣告倒是對這個群體很有吸引力。
而且對於m國人來說,隻要是開車一兩個小時能到的,都算不上遠。
何況花上一場電影票的錢,去看一場舞台喜劇,這怎麽看都是非常劃算的。
於與非其實還想去電視台打一下廣告,但最終還是放棄,倒不是因為廣告費用太貴,而是有人阻撓,電視台那邊的負責人始終是愛理不理的。
顯然想拍雪莉馬屁的人還很多,電台顯然是一個盲點——雪莉那邊沒想到電台,否則於與非能不能在電台打廣告都得是個問號。
基於這個世界的電台實在是不受重視,於與非這也算是撿了便宜。
接下來就網上的軟廣告了。
雖然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各個方麵的技術也高於地球,但顯然演員的絕對地位,才是真正的主導力,因此輿論傳銷之類的,在網絡上還隻是有些苗頭。
於與非雖然一點也不精於此道,但大致的做法,他還是清楚的。
他第一時間想到利用的,就是神秘團的博客,公布了一個新的消息,又有一份劇本出售了,並且明明的寫出購買方為亨特小劇場。
神秘團的博客做這樣的事情,其實很正常,畢竟之前的所有交易,神秘團也都有公布。
若不是如此,神秘團的博客上還真不可能有現在的上幾千萬的粉絲。
而且神秘團的眼光也是公認的沒話說,無論選的是誰,哪怕是隻是二流的歌星,但出售的那首歌,就是出奇的契合那個歌星。
所以每一次的神秘團發布消息,在網絡上而言,都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消息。
不大是因為,神秘團消息的發布已經是常態,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值得在意的地方。
不小是因為,神秘團的粉絲數量著實不小,而發布的消息又和今後的影視歌息息相關,總是會掀起不大不小的波瀾。
甚至有網上好事者,給神秘團冠上了劇情流的鼻祖。
要知道,自從【黑膠電影】誕生的那個時刻開始,演員的地位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二才是導演和劇情,神秘團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將劇情和導演往上推了一把,告訴人們,其實這樣也可以,其實這樣也很好看,告訴投資人這麽拍也能賺到錢。
不是神秘團出現前沒有好劇情的劇本,而是有【黑膠】的存在,有超凡演員的存在,世人的目光很難能投射/到這裏,既然有演員就能掙錢,幹嘛還要弄那麽複雜?複雜的劇情還會削弱【黑膠】記錄場能的能力。
電影的原地踏步,這個因素幾乎占了大半。
倒是戲劇的發展朝氣蓬勃,但是不管如何,哪怕是再優秀的舞台演員,也不得不承認,電影電視才是未來更廣博的舞台。
一旦【液態黑膠】誕生,整個世界的大洗牌不可避免。
所有頂級的舞台演員都在往影視轉身,這也是大勢所趨。
舞台劇仍然會存在,但是會漸漸的兩極分化,這顯然無可避免。培養演員,普通人消費的小劇場;以及頂級演員出場,會被拍攝記錄上映發售——同時門票也會貴得發指的,真正的舞台影視劇。
至於那樣的舞台是什麽樣子,也隻有到了那一天才會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先進的技術與科技會第一時間用在這樣的舞台之上。
盧瑟擦擦發梢的汗珠,感覺甚是疲憊。
畢竟歲月不饒人,他已經四十多了,精氣神還真的比不上這些年輕人。
那幾位老演員,早早就坐到了一邊,雖然他們也很努力,但體能的限製,他們隻能在邊上看著。
相比於他們,盧瑟算是好得多了。
其實於與非剛來的時候,盧瑟還是有些不服氣的,要知道盧瑟可是有著專業演員證的,雖然等級上要低了於與非一級,為d級。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非常難得了,在m國業餘級別的一大堆,數千人中/出一個專業級也絲毫不出奇。
可當於與非表現出了引導的架勢,盧瑟當場就愣住了。
他可不是那些半吊子的非專演員,用自身的氣場引導他人演戲,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盧瑟在第一時間不是震驚,而是覺得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可當徹底確定後,他什麽話也沒說,主動的擔任起了副手的職責。
盧瑟知道,這是一次機遇。
他從來沒有想過的機遇。
盧瑟有著自己的驕傲,如果不是為了洛社甫,他根本就不會停留在這個亨特小劇場。哪怕他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三十九歲才考到了專業級的演員證。
盧瑟是日耳曼人,典型的金發碧眼,勻稱而又修長的身形,雖然個子並不算很高,但外形非常的出挑,成熟而又帥氣。
憑著優秀的的外表,憑著專業級的演員證,有太多的好地方可以收留他了,他可不是於與非,也不是歪果仁。
隻是終究還是放不下。
看著前麵依舊生龍活虎的戴維,盧瑟苦笑,有些時候他真的不知道停留在這裏究竟是對還是錯。
可是每當天寒,看到洛社甫忍受不住捶打膝頭的樣子,他又會覺得,他做得沒錯。
有恩報恩,當男人!何況是救命之恩!
哪怕把前途扔在這幾年,也好過日後良心的譴責。
可萬萬沒有想到,就在盧瑟覺得前途渺茫,卻又不得不咬牙堅持的時候,偏偏來了於與非。
如果盧瑟沒有想著報恩,而是早早的就一走了之,他今後的前途還真說不準會怎麽樣。
但可以肯定,他絕難會有今日的機遇。
他甚至感覺,每一天,他的演技都在緩慢的網上攀升。
直到有一日,在與戴維聊天的時候,戴維說了從鮑威爾那聽來的消息,盧瑟才知道於與非竟然出於群星,他才恍然大悟。
才明白,一個明明有著a級能力的演員,為何隻能拿了c級的演員證。
引導——那是頂級演員才有的能力。
在一段時間的傾訴過後,傑妮芙掛上電話,又攝手攝腳的走進閣樓,摸/摸小雷吉熟睡中的小腦袋,笑了。
未來尚不可知,但卻總有希望。
時間飛逝,轉眼便過去了兩個星期。
待到九月初,天氣大熱,白天街上幾乎看不見什麽人。
勞拉白天還躺在停車處,這地方又遮陽又通風,是再好不過的避暑地。
這麽長時間,於與非和勞拉也漸漸熟絡起來,他幹脆又丟了二十美元給勞拉,省得一次又一次的再付看車費。
一天一天,一夜一夜。
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員們對劇情已經非常熟悉,肢體語言也算合格,剩下的依舊隻有苦練。
傑妮芙按照於與非的要求讓人製作了大幅的廣告,已經堆放在後/台,隨時準備掛到劇場外麵。
於與非直接找上附近的廣播電台,因為是地方小台,所以費用並不高,打上一個月也就六千美元,而且還是黃金時間。
電台雖小,但資格卻很老,覆蓋麵也很廣,整個加州幾乎都能收得到此台。
在電視衝擊下,能生存下來的私營電台,大都是老牌的,不過大都維續艱難,工作人員也都非常的少,能省則省。
於與非這三千元,對於電台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於與非倒是不覺得自己花得錢多了,反倒是覺得自己占了便宜——此時的電台大都處於網絡時代初的迷茫期,還沒有徹底向網絡轉化,觸角還沒有那麽深遠。
但即使這樣,廣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要知道m國的私家車保有量是世界上最高的,開車聽電台幾乎是m國人的一種習慣了。
所以於與非的這場新劇,迅速的先在司機這個團體中傳播開來。
【輕鬆搞笑、好看不貴】
廣告詞也沒什麽特別,倒是比較朗朗上口,也公布了亨特小劇場的地址和預定電話以及新劇的名字——《流浪的小提琴手》。
比利是一名卡車司機,跑的是長途。
長途司機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樁辛苦活。
從內華達州再次迴到加州,哪怕身體再好,也感覺有些身心疲憊。
《流浪的小提琴手》廣告他也聽了,開始他是沒什麽興趣的,但當聽到最那一句第一場次,三張價格七點七折,他不免有些心動。
戲劇在這個世界的地位並不低,平均票價是要高於電影的,介於【黑膠】的出現,低收入者一般都很少會考慮戲劇,而是直接去看電影。
但——
戲劇的魅力顯然並不在電影之下,很多人一年到頭還是會省出點錢,去看上一場兩場。
在m國,【黑膠】電影的價格,最便宜也要三十美元,稍微貴一點的,就得五十多,即使這樣,【黑膠】電影的市場還是處於飽和的狀態,很多電影如果不預定,幾乎就沒法拿到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電影就沒有爛片了,隻是爛片相對而言要少不少。
爛片的出現,就給了戲劇機會。
因為戲劇或許有枯燥的,有無趣的,但卻極少有爛劇。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論是多麽窘迫的小劇場,十有八/九都會請一名正式演員鎮場子,劇情不好枯燥無味,但演員的功底放在那裏,再差也差得極為有限。
也因此,戲劇票一般都是電影票的兩倍,最少也得六十美元。
但極少有戲劇的票價會這麽便宜,大都是八十美元左右。
《流浪的藝人》廣告中說,第一場次票價是五十八,三張還有七點七折優惠,第二場次六十,三張打八點八折。
那幾乎比稍貴的【黑膠】電影票價也便宜。
比利對戲劇其實並不那麽在意,但是如果全家人都能一起去的話,妻子應該會很高興吧。
像類似比利這樣的司機大都是這樣的想法,出去時間久了,迴來總想補償下老婆孩子,就是談女朋友的,也要借此拉拉關係。
大多數看的,也是愛情片或是喜劇片,於與非這個廣告倒是對這個群體很有吸引力。
而且對於m國人來說,隻要是開車一兩個小時能到的,都算不上遠。
何況花上一場電影票的錢,去看一場舞台喜劇,這怎麽看都是非常劃算的。
於與非其實還想去電視台打一下廣告,但最終還是放棄,倒不是因為廣告費用太貴,而是有人阻撓,電視台那邊的負責人始終是愛理不理的。
顯然想拍雪莉馬屁的人還很多,電台顯然是一個盲點——雪莉那邊沒想到電台,否則於與非能不能在電台打廣告都得是個問號。
基於這個世界的電台實在是不受重視,於與非這也算是撿了便宜。
接下來就網上的軟廣告了。
雖然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各個方麵的技術也高於地球,但顯然演員的絕對地位,才是真正的主導力,因此輿論傳銷之類的,在網絡上還隻是有些苗頭。
於與非雖然一點也不精於此道,但大致的做法,他還是清楚的。
他第一時間想到利用的,就是神秘團的博客,公布了一個新的消息,又有一份劇本出售了,並且明明的寫出購買方為亨特小劇場。
神秘團的博客做這樣的事情,其實很正常,畢竟之前的所有交易,神秘團也都有公布。
若不是如此,神秘團的博客上還真不可能有現在的上幾千萬的粉絲。
而且神秘團的眼光也是公認的沒話說,無論選的是誰,哪怕是隻是二流的歌星,但出售的那首歌,就是出奇的契合那個歌星。
所以每一次的神秘團發布消息,在網絡上而言,都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消息。
不大是因為,神秘團消息的發布已經是常態,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值得在意的地方。
不小是因為,神秘團的粉絲數量著實不小,而發布的消息又和今後的影視歌息息相關,總是會掀起不大不小的波瀾。
甚至有網上好事者,給神秘團冠上了劇情流的鼻祖。
要知道,自從【黑膠電影】誕生的那個時刻開始,演員的地位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二才是導演和劇情,神秘團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將劇情和導演往上推了一把,告訴人們,其實這樣也可以,其實這樣也很好看,告訴投資人這麽拍也能賺到錢。
不是神秘團出現前沒有好劇情的劇本,而是有【黑膠】的存在,有超凡演員的存在,世人的目光很難能投射/到這裏,既然有演員就能掙錢,幹嘛還要弄那麽複雜?複雜的劇情還會削弱【黑膠】記錄場能的能力。
電影的原地踏步,這個因素幾乎占了大半。
倒是戲劇的發展朝氣蓬勃,但是不管如何,哪怕是再優秀的舞台演員,也不得不承認,電影電視才是未來更廣博的舞台。
一旦【液態黑膠】誕生,整個世界的大洗牌不可避免。
所有頂級的舞台演員都在往影視轉身,這也是大勢所趨。
舞台劇仍然會存在,但是會漸漸的兩極分化,這顯然無可避免。培養演員,普通人消費的小劇場;以及頂級演員出場,會被拍攝記錄上映發售——同時門票也會貴得發指的,真正的舞台影視劇。
至於那樣的舞台是什麽樣子,也隻有到了那一天才會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先進的技術與科技會第一時間用在這樣的舞台之上。
盧瑟擦擦發梢的汗珠,感覺甚是疲憊。
畢竟歲月不饒人,他已經四十多了,精氣神還真的比不上這些年輕人。
那幾位老演員,早早就坐到了一邊,雖然他們也很努力,但體能的限製,他們隻能在邊上看著。
相比於他們,盧瑟算是好得多了。
其實於與非剛來的時候,盧瑟還是有些不服氣的,要知道盧瑟可是有著專業演員證的,雖然等級上要低了於與非一級,為d級。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非常難得了,在m國業餘級別的一大堆,數千人中/出一個專業級也絲毫不出奇。
可當於與非表現出了引導的架勢,盧瑟當場就愣住了。
他可不是那些半吊子的非專演員,用自身的氣場引導他人演戲,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盧瑟在第一時間不是震驚,而是覺得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可當徹底確定後,他什麽話也沒說,主動的擔任起了副手的職責。
盧瑟知道,這是一次機遇。
他從來沒有想過的機遇。
盧瑟有著自己的驕傲,如果不是為了洛社甫,他根本就不會停留在這個亨特小劇場。哪怕他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三十九歲才考到了專業級的演員證。
盧瑟是日耳曼人,典型的金發碧眼,勻稱而又修長的身形,雖然個子並不算很高,但外形非常的出挑,成熟而又帥氣。
憑著優秀的的外表,憑著專業級的演員證,有太多的好地方可以收留他了,他可不是於與非,也不是歪果仁。
隻是終究還是放不下。
看著前麵依舊生龍活虎的戴維,盧瑟苦笑,有些時候他真的不知道停留在這裏究竟是對還是錯。
可是每當天寒,看到洛社甫忍受不住捶打膝頭的樣子,他又會覺得,他做得沒錯。
有恩報恩,當男人!何況是救命之恩!
哪怕把前途扔在這幾年,也好過日後良心的譴責。
可萬萬沒有想到,就在盧瑟覺得前途渺茫,卻又不得不咬牙堅持的時候,偏偏來了於與非。
如果盧瑟沒有想著報恩,而是早早的就一走了之,他今後的前途還真說不準會怎麽樣。
但可以肯定,他絕難會有今日的機遇。
他甚至感覺,每一天,他的演技都在緩慢的網上攀升。
直到有一日,在與戴維聊天的時候,戴維說了從鮑威爾那聽來的消息,盧瑟才知道於與非竟然出於群星,他才恍然大悟。
才明白,一個明明有著a級能力的演員,為何隻能拿了c級的演員證。
引導——那是頂級演員才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