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村婦趙王氏泄露天機
大唐:開局渭水之盟活捉頡利 作者:餘從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簡單的跟白老漢聊了一會兒,嚴逸起身帶著眾人離開,趕往第二戶看望。
第二戶是一對老夫婦,夫婦倆沒孩子,一直是他們兩口子生活,年紀都在五十來歲。
男的叫趙鐵柱,女的叫王月娥,都是本本分分的老實人。
嚴逸趕到時兩人正在院子裏炸豬油,看到嚴逸帶著兩個不認識的人,趙鐵柱一臉好奇的迎了上來:“少爺怎麽這個時候來了?快請屋裏坐,媳婦!趕緊給少爺倒茶。”
這個院子和白老漢的院子比顯然要好的多,兩口子都是勤快人,院子裏還有個小池塘,裏麵養了不少的魚。
牲畜圈和菜地也比白老漢的大,但他們倆的菜地可不是用來種菜的,反倒是用來養藥材。
“秦小子!他們這菜地……”李世民有些疑惑看著那塊小藥田。
不是說是什麽低保戶嗎?
都沒錢為啥不種糧食?
“客人是外麵來的吧?我們家有幾十畝田,少爺說這院子的田地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用來種些草藥。”趙鐵柱笑著解釋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跟著走進屋子,剛進屋內也不知道哪裏突然傳來一陣鳴聲,嚇了李淵一跳。
聞聲望去,在櫃子上多了個很奇怪的東西顫個不停,聲音極其鬧人,聽的很是心煩。
“呦!到點了,幾位稍坐,我去看看蒸籠。”趙鐵柱說著便轉身往外跑。
“那是何物?”李淵一指鬧鍾好奇道。
“那叫鬧鍾,是用來計時的。”嚴逸走了過去將鬧鍾關閉,很快鬧人的鬧鈴聲便戛然而止。
李淵一臉驚奇:“計時?他們不用香或者日晷嗎?”
“需要計時提醒就代表此刻有事要忙, 誰能分心盯著太陽或香,當然是用這個更方便了。”嚴逸撇嘴。
“這是剛剛那個男子做的?”李世民忙問。
“當然不是!這鬧鍾還是去年我男人開墾荒地最多,少爺給的獎勵,不得不說這可真是好東西,聲音極大。
有時我一邊蒸幹糧一邊做菜,一忙起來就容易忘記時間,這鬧鍾甚至可以精確到分鍾,這樣就不用擔心蒸過頭了!”趙王氏端著剛燒好的水走進來說道。
“分鍾是何意?”李世民不解道。
趙王氏一愣,轉而看向嚴逸:“少爺!他們還沒開民智?”
不能吧?看他們穿的人模人樣怎麽會沒讀過書?
嚴逸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兩人剛來咱們莊子,確實還沒學這個。”
趙王氏點了點頭,投去一個同情的眼神,看的李淵父子這個氣啊!
說他倆沒開民智?
開玩笑一個當朝皇帝一個開國皇帝怎麽可能目不識丁,這是看不起他們嗎?
趙王氏將熱水倒進茶壺中熱心的給他們科普:“少爺把時間歸類成秒、分、時。
一天有24個小時也就是十二時辰,一個小時又分為六十分鍾,外麵說的一刻鍾大概是15分鍾。
一分鍾又分為60秒,也就是查六十個數。”
李世民聽的稀裏糊塗:“為何是六十分鍾不是一百分鍾?”
嚴逸勾唇:“我怕你們數不到一百個數啊!畢竟還沒開民智。”
李世民一愣,然後沒好氣的瞪了嚴逸一眼。
你才數不到100,你全家都數不到100。
老子是皇帝,皇帝你懂嗎??
要不是在百姓家裏生怕嚇到他們,李世民早就拍桌子了。
沈富差點笑出聲來,強忍著笑意將禮物拿給趙王氏:“這是今年的低保金和一些水果蔬菜還有布料,少爺說快過年了,讓你和趙大哥做兩身好看的衣服。”
趙王氏低下頭連連擺手:“不不不!這可使不得,每次過節少爺都給我們送錢送東西,我們……我們真的不缺,倉庫裏都快放不下了。”
他們兩口子今年收成不錯,前兩日趙鐵柱還跟媳婦商量把低保戶的牌子拿下去,可以留給更需要的人。
“收著吧!這是少爺的心意,知道你們兩口子今年掙了不少,來年低保戶牌子就要撤掉了,藥草還得抓緊時間種,想必明年用的地方就多了。”沈富將銀票強行塞給趙王氏。
趙王氏看著手裏的銀票眼含熱淚的點頭:“少爺放心!知道來年河北道會有大災,我男人在大棚裏又種了幾畝地的藥草,一定能派上用場。”
這一句話可把李世民父子嚇了一跳:“什麽?明年河北道會有大災?什麽大災?為何我們沒收到消息?”
難道是又有外敵入侵了?
嚴逸也沒想到這個趙王氏嘴這麽快,竟然將這事說了出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貞觀元年春,河北道大旱,這事你們不知道?”趙王氏驚唿一聲,隨後想到這兩人剛來莊上,不知道也正常。
“其實也不光是河北道,等到夏季關內諸州也會有旱災,少爺命我們多多種植糧食和藥草,就是為了到時候可以救濟災民。”趙王氏繼續說道。
“不可能!明年的事你們是怎麽知道的?”李世民驚唿。
“什麽貞觀元年?明年不是武德十年嗎?”李淵震驚。
提到貞觀,李世民瞳孔一暗。
年號之事還沒和父皇提過,要不是這幾日忙著嚴逸,改年號的政令也該下達各個郡縣。
可奇怪就奇怪在,外人都不知道的事為何逍遙山莊早就知道了?
“咳咳!行了行了!既然你們夫妻忙著準備年貨,我們就不打擾了,後麵還有幾家要去看望。”嚴逸起身打斷了他們的話。
李淵父子對視一眼跟著嚴逸一同走出去,剛離開院子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問道:“秦縣男!你到底是如何知道年號的?
還有旱災,難不成你小子也會推演之術?”
“陛下!我們要相信科學,河北道水旱災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這不也是防患於未然嘛!”嚴逸敷衍道。
他能怎麽說?說是從後世關於貞觀年間記載看到的?
那除非他是活夠了……
“仲榮!我帶著陛下先迴府,你們去把剩下的低保戶走完。”為了防止接下來還有人說漏了嘴,嚴逸還是決定帶他們父子二人先迴。
不然誰要是在透漏兩句,隻怕他小命真要交代在這。
第二戶是一對老夫婦,夫婦倆沒孩子,一直是他們兩口子生活,年紀都在五十來歲。
男的叫趙鐵柱,女的叫王月娥,都是本本分分的老實人。
嚴逸趕到時兩人正在院子裏炸豬油,看到嚴逸帶著兩個不認識的人,趙鐵柱一臉好奇的迎了上來:“少爺怎麽這個時候來了?快請屋裏坐,媳婦!趕緊給少爺倒茶。”
這個院子和白老漢的院子比顯然要好的多,兩口子都是勤快人,院子裏還有個小池塘,裏麵養了不少的魚。
牲畜圈和菜地也比白老漢的大,但他們倆的菜地可不是用來種菜的,反倒是用來養藥材。
“秦小子!他們這菜地……”李世民有些疑惑看著那塊小藥田。
不是說是什麽低保戶嗎?
都沒錢為啥不種糧食?
“客人是外麵來的吧?我們家有幾十畝田,少爺說這院子的田地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用來種些草藥。”趙鐵柱笑著解釋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跟著走進屋子,剛進屋內也不知道哪裏突然傳來一陣鳴聲,嚇了李淵一跳。
聞聲望去,在櫃子上多了個很奇怪的東西顫個不停,聲音極其鬧人,聽的很是心煩。
“呦!到點了,幾位稍坐,我去看看蒸籠。”趙鐵柱說著便轉身往外跑。
“那是何物?”李淵一指鬧鍾好奇道。
“那叫鬧鍾,是用來計時的。”嚴逸走了過去將鬧鍾關閉,很快鬧人的鬧鈴聲便戛然而止。
李淵一臉驚奇:“計時?他們不用香或者日晷嗎?”
“需要計時提醒就代表此刻有事要忙, 誰能分心盯著太陽或香,當然是用這個更方便了。”嚴逸撇嘴。
“這是剛剛那個男子做的?”李世民忙問。
“當然不是!這鬧鍾還是去年我男人開墾荒地最多,少爺給的獎勵,不得不說這可真是好東西,聲音極大。
有時我一邊蒸幹糧一邊做菜,一忙起來就容易忘記時間,這鬧鍾甚至可以精確到分鍾,這樣就不用擔心蒸過頭了!”趙王氏端著剛燒好的水走進來說道。
“分鍾是何意?”李世民不解道。
趙王氏一愣,轉而看向嚴逸:“少爺!他們還沒開民智?”
不能吧?看他們穿的人模人樣怎麽會沒讀過書?
嚴逸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兩人剛來咱們莊子,確實還沒學這個。”
趙王氏點了點頭,投去一個同情的眼神,看的李淵父子這個氣啊!
說他倆沒開民智?
開玩笑一個當朝皇帝一個開國皇帝怎麽可能目不識丁,這是看不起他們嗎?
趙王氏將熱水倒進茶壺中熱心的給他們科普:“少爺把時間歸類成秒、分、時。
一天有24個小時也就是十二時辰,一個小時又分為六十分鍾,外麵說的一刻鍾大概是15分鍾。
一分鍾又分為60秒,也就是查六十個數。”
李世民聽的稀裏糊塗:“為何是六十分鍾不是一百分鍾?”
嚴逸勾唇:“我怕你們數不到一百個數啊!畢竟還沒開民智。”
李世民一愣,然後沒好氣的瞪了嚴逸一眼。
你才數不到100,你全家都數不到100。
老子是皇帝,皇帝你懂嗎??
要不是在百姓家裏生怕嚇到他們,李世民早就拍桌子了。
沈富差點笑出聲來,強忍著笑意將禮物拿給趙王氏:“這是今年的低保金和一些水果蔬菜還有布料,少爺說快過年了,讓你和趙大哥做兩身好看的衣服。”
趙王氏低下頭連連擺手:“不不不!這可使不得,每次過節少爺都給我們送錢送東西,我們……我們真的不缺,倉庫裏都快放不下了。”
他們兩口子今年收成不錯,前兩日趙鐵柱還跟媳婦商量把低保戶的牌子拿下去,可以留給更需要的人。
“收著吧!這是少爺的心意,知道你們兩口子今年掙了不少,來年低保戶牌子就要撤掉了,藥草還得抓緊時間種,想必明年用的地方就多了。”沈富將銀票強行塞給趙王氏。
趙王氏看著手裏的銀票眼含熱淚的點頭:“少爺放心!知道來年河北道會有大災,我男人在大棚裏又種了幾畝地的藥草,一定能派上用場。”
這一句話可把李世民父子嚇了一跳:“什麽?明年河北道會有大災?什麽大災?為何我們沒收到消息?”
難道是又有外敵入侵了?
嚴逸也沒想到這個趙王氏嘴這麽快,竟然將這事說了出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貞觀元年春,河北道大旱,這事你們不知道?”趙王氏驚唿一聲,隨後想到這兩人剛來莊上,不知道也正常。
“其實也不光是河北道,等到夏季關內諸州也會有旱災,少爺命我們多多種植糧食和藥草,就是為了到時候可以救濟災民。”趙王氏繼續說道。
“不可能!明年的事你們是怎麽知道的?”李世民驚唿。
“什麽貞觀元年?明年不是武德十年嗎?”李淵震驚。
提到貞觀,李世民瞳孔一暗。
年號之事還沒和父皇提過,要不是這幾日忙著嚴逸,改年號的政令也該下達各個郡縣。
可奇怪就奇怪在,外人都不知道的事為何逍遙山莊早就知道了?
“咳咳!行了行了!既然你們夫妻忙著準備年貨,我們就不打擾了,後麵還有幾家要去看望。”嚴逸起身打斷了他們的話。
李淵父子對視一眼跟著嚴逸一同走出去,剛離開院子李世民便迫不及待的問道:“秦縣男!你到底是如何知道年號的?
還有旱災,難不成你小子也會推演之術?”
“陛下!我們要相信科學,河北道水旱災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這不也是防患於未然嘛!”嚴逸敷衍道。
他能怎麽說?說是從後世關於貞觀年間記載看到的?
那除非他是活夠了……
“仲榮!我帶著陛下先迴府,你們去把剩下的低保戶走完。”為了防止接下來還有人說漏了嘴,嚴逸還是決定帶他們父子二人先迴。
不然誰要是在透漏兩句,隻怕他小命真要交代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