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雙皇會談
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 作者:睡得早也起不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尋歡的想法很美好。
隻可惜,這皇位可不是他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的。
熙寧帝一開始,還以為這小子終於上進了。
得知他是打算讓自己將來立皇太孫時。
熙寧帝的火氣一下子就冒上來了。
莊稼漢的本事,哪怕在做了皇帝之後都不弱分毫,三兩下就把自認為輕功小成的朱尋歡抓了迴來,叫他又過了一把兒時的癮。
“你當我大明的儲君之位是什麽,還傳給皇太孫!”
“朕讓你去書院,結果你就這般不學無術!”
這父子倆一個打,一個挨。
熙寧帝控製住力度,而後找了由頭,讓人把皇長子給帶了下去。
再晚些,熙寧帝主動到太極宮去,與已經頤養天年的太上皇談心。
這江山之事沒能難住他。
倒是自家竟然還出了一個浪子。
真要按他所說,皇位直接越過皇子,傳到孫輩,難道將來朱尋歡自己就能討得好?
熙寧帝自己就是這麽過來的。
他一路上看著順風順水。
但大明開國至今,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了,皇族內部可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那麽和諧。
熙寧帝當太子的時候,也曾遇到過各種明裏暗裏的風波與手段。
隻是早在萌芽中就被化解了。
他可以這樣看似順風順水走到今天。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得了太上皇的信重,而且背靠農院和師父許退,是貨真價實的大賢弟子。
否則,一旦熙寧帝倒在了太子的那一步。
大明的皇位落到別人身上。
他的處境不見得會有多好,落得終生圈禁的下場都是輕的。
同樣的道理——
如果皇位的長幼傳承,在朱尋歡這裏亂了套,倒黴的將不止他一人。
換而言之。
唯有朱尋歡即位,徹底斷絕其他人對皇位的覬覦,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在熙寧帝看來。
這不僅是朱尋歡的榮寵,同樣也是一種擔當。
結果,他竟然想撂挑子不幹。
這才是熙寧帝最憤怒的。
相比之下,太上皇得知了事情的始末,神情不見喜怒。
這種事情他又不是沒見過。
自家小妹玉致,當初不就是被師伯收為徒弟,然後父皇與母後就徹底放手了對她的管束。
不論是到了年紀不嫁人,亦或是獨自闖蕩江湖,直至支流漠北迎擊鼠患。
最後父皇油盡燈枯的時候她也沒迴來。
可是——
小妹如今是天下聞名的北俠。
於皇室而言,北俠的作用顯然是高過一位公主的。
這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不過,朱尋歡是男兒,又是長子,這兩者不能平等來看。
可太上皇仍然不表態。
他隻是靜靜聽著熙寧帝的傾訴,並不發表觀點。
誰還沒做過皇帝了?
太上皇對熙寧帝的想法洞若觀火,這家夥可不需要別人幫他拿主意。
他自己心裏早有成算,不過是想找人訴苦罷了。
果不其然——
熙寧帝傾訴了許久,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朕打算先替皇長孫選妃,要把他管住了。別的不說,生下來皇孫總是不會有錯的。”
太上皇頓時樂了。
“你做了皇帝,竟然還搞麵冷內熱的那套。手上打了他一頓,到頭來不還是被尋歡給牽著走了?”
熙寧帝聞言,不由歎了口氣。
“這還不是父皇你慣的。當皇帝已經是孤家寡人了,朕也不想到老了,就連父子都要反目成仇。”
太上皇深以為然:“你這個想法是對的。既然如此,父皇也給你指一條路。”
熙寧帝連忙請教: “父皇請說。”
“尋歡那小子的性子灑脫,可是又有江湖人的重情重義。你與他來硬的不行,得讓這小子自己覺得慚愧,肯為你留在宮裏。”
太上皇歎了口氣,想到了本該灑落利落的師伯,開口道。
“你想將一個心不在此的人留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自己情願。歸根結底,不過是‘真誠’與‘體諒’二字。你師伯祖那樣的神仙人物,本來大可逍遙天地間的,不還是一輩子在為你皇祖奔走。”
“人心都是肉做的,沒有誰是天生的鐵石心腸。”
他說完這話,就把熙寧帝給趕了迴去。
而後,太上皇又把雲王喊了過來。
因為他聽說,朱尋歡這家夥挨打,就是從雲王府出來之後。
熙寧帝隻顧著抱怨,倒是沒有與他提過緣由。
但這事也足夠煩心的。
太上皇估摸著自己今夜肯定睡不著了,師伯作為罪魁禍首,也得讓他跑這一趟,權當了鍛煉一下身子骨。
不然整天搗鼓那些黑白棋,到時真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
……
李靈運接到太上皇的召見,心裏就知道朱尋歡這家夥肯定做了蠢事。
不過,在他看來,這事情“法海”至少有一半的責任。
所以當太上皇問起之時。
李靈運實話實說,倒也沒有給五陽寺刻意開脫。
經過他的這麽一番解釋。
太上皇也一臉無奈。
他作為昔日的天下之主,對五陽寺苦海堂的那點小心思還是有數的。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
縱使五陽寺真的有慈悲天下的聖僧,但你也不能指望五陽寺的每個和尚都是聖僧。
所以,斬妖除魔的背後,肯定是有利可圖的。
隻不過,太上皇需要他們斬妖除魔,平穩南疆的局勢,因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是今天李靈運這麽一說。
倒是讓太上皇對“法海”重視了起來。
他不由皺眉:“你的意思是,五陽寺的新任方丈是個禍害”
“這倒未必。”李靈運搖了搖頭:“以皇爺您,還有當今陛下的眼力,任憑他有再多主意,都無法對朝廷施展。可是尋歡太過實誠,而且性子剛直,容易遭人利用。”
太上皇頓時笑了起來:“你是挺老實的,直接把他的缺點全給抖了出來,也不怕讓皇帝知道了。”
“知子莫若父,陛下也不差我這點。”
太上皇被他這話逗得大笑,又留著他在宮裏說了一會兒話。
臨走之時,太上皇半開玩笑問道。
“皇帝打算給尋歡賜婚。你如果有意,朕也可以一並給你補上了。”
李靈運立即搖頭:“雲王之位,本就是因國師而起。最好的結果就是不成家,不留子嗣。”
隻可惜,這皇位可不是他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的。
熙寧帝一開始,還以為這小子終於上進了。
得知他是打算讓自己將來立皇太孫時。
熙寧帝的火氣一下子就冒上來了。
莊稼漢的本事,哪怕在做了皇帝之後都不弱分毫,三兩下就把自認為輕功小成的朱尋歡抓了迴來,叫他又過了一把兒時的癮。
“你當我大明的儲君之位是什麽,還傳給皇太孫!”
“朕讓你去書院,結果你就這般不學無術!”
這父子倆一個打,一個挨。
熙寧帝控製住力度,而後找了由頭,讓人把皇長子給帶了下去。
再晚些,熙寧帝主動到太極宮去,與已經頤養天年的太上皇談心。
這江山之事沒能難住他。
倒是自家竟然還出了一個浪子。
真要按他所說,皇位直接越過皇子,傳到孫輩,難道將來朱尋歡自己就能討得好?
熙寧帝自己就是這麽過來的。
他一路上看著順風順水。
但大明開國至今,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了,皇族內部可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那麽和諧。
熙寧帝當太子的時候,也曾遇到過各種明裏暗裏的風波與手段。
隻是早在萌芽中就被化解了。
他可以這樣看似順風順水走到今天。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得了太上皇的信重,而且背靠農院和師父許退,是貨真價實的大賢弟子。
否則,一旦熙寧帝倒在了太子的那一步。
大明的皇位落到別人身上。
他的處境不見得會有多好,落得終生圈禁的下場都是輕的。
同樣的道理——
如果皇位的長幼傳承,在朱尋歡這裏亂了套,倒黴的將不止他一人。
換而言之。
唯有朱尋歡即位,徹底斷絕其他人對皇位的覬覦,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在熙寧帝看來。
這不僅是朱尋歡的榮寵,同樣也是一種擔當。
結果,他竟然想撂挑子不幹。
這才是熙寧帝最憤怒的。
相比之下,太上皇得知了事情的始末,神情不見喜怒。
這種事情他又不是沒見過。
自家小妹玉致,當初不就是被師伯收為徒弟,然後父皇與母後就徹底放手了對她的管束。
不論是到了年紀不嫁人,亦或是獨自闖蕩江湖,直至支流漠北迎擊鼠患。
最後父皇油盡燈枯的時候她也沒迴來。
可是——
小妹如今是天下聞名的北俠。
於皇室而言,北俠的作用顯然是高過一位公主的。
這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不過,朱尋歡是男兒,又是長子,這兩者不能平等來看。
可太上皇仍然不表態。
他隻是靜靜聽著熙寧帝的傾訴,並不發表觀點。
誰還沒做過皇帝了?
太上皇對熙寧帝的想法洞若觀火,這家夥可不需要別人幫他拿主意。
他自己心裏早有成算,不過是想找人訴苦罷了。
果不其然——
熙寧帝傾訴了許久,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朕打算先替皇長孫選妃,要把他管住了。別的不說,生下來皇孫總是不會有錯的。”
太上皇頓時樂了。
“你做了皇帝,竟然還搞麵冷內熱的那套。手上打了他一頓,到頭來不還是被尋歡給牽著走了?”
熙寧帝聞言,不由歎了口氣。
“這還不是父皇你慣的。當皇帝已經是孤家寡人了,朕也不想到老了,就連父子都要反目成仇。”
太上皇深以為然:“你這個想法是對的。既然如此,父皇也給你指一條路。”
熙寧帝連忙請教: “父皇請說。”
“尋歡那小子的性子灑脫,可是又有江湖人的重情重義。你與他來硬的不行,得讓這小子自己覺得慚愧,肯為你留在宮裏。”
太上皇歎了口氣,想到了本該灑落利落的師伯,開口道。
“你想將一個心不在此的人留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自己情願。歸根結底,不過是‘真誠’與‘體諒’二字。你師伯祖那樣的神仙人物,本來大可逍遙天地間的,不還是一輩子在為你皇祖奔走。”
“人心都是肉做的,沒有誰是天生的鐵石心腸。”
他說完這話,就把熙寧帝給趕了迴去。
而後,太上皇又把雲王喊了過來。
因為他聽說,朱尋歡這家夥挨打,就是從雲王府出來之後。
熙寧帝隻顧著抱怨,倒是沒有與他提過緣由。
但這事也足夠煩心的。
太上皇估摸著自己今夜肯定睡不著了,師伯作為罪魁禍首,也得讓他跑這一趟,權當了鍛煉一下身子骨。
不然整天搗鼓那些黑白棋,到時真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
……
李靈運接到太上皇的召見,心裏就知道朱尋歡這家夥肯定做了蠢事。
不過,在他看來,這事情“法海”至少有一半的責任。
所以當太上皇問起之時。
李靈運實話實說,倒也沒有給五陽寺刻意開脫。
經過他的這麽一番解釋。
太上皇也一臉無奈。
他作為昔日的天下之主,對五陽寺苦海堂的那點小心思還是有數的。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人。
縱使五陽寺真的有慈悲天下的聖僧,但你也不能指望五陽寺的每個和尚都是聖僧。
所以,斬妖除魔的背後,肯定是有利可圖的。
隻不過,太上皇需要他們斬妖除魔,平穩南疆的局勢,因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是今天李靈運這麽一說。
倒是讓太上皇對“法海”重視了起來。
他不由皺眉:“你的意思是,五陽寺的新任方丈是個禍害”
“這倒未必。”李靈運搖了搖頭:“以皇爺您,還有當今陛下的眼力,任憑他有再多主意,都無法對朝廷施展。可是尋歡太過實誠,而且性子剛直,容易遭人利用。”
太上皇頓時笑了起來:“你是挺老實的,直接把他的缺點全給抖了出來,也不怕讓皇帝知道了。”
“知子莫若父,陛下也不差我這點。”
太上皇被他這話逗得大笑,又留著他在宮裏說了一會兒話。
臨走之時,太上皇半開玩笑問道。
“皇帝打算給尋歡賜婚。你如果有意,朕也可以一並給你補上了。”
李靈運立即搖頭:“雲王之位,本就是因國師而起。最好的結果就是不成家,不留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