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天之子?真龍化身!
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 作者:睡得早也起不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朱平安在一次與部將的宴飲時,借著酒勁一不小心表露出了想要稱帝的意思。
手底下的各路人馬就積極行動了起來。
有人開始給朱平安編寫傳記,比如出生之時引來麒麟現身,驚動了昏庸的元帝。
元帝擔心紫微星旁落,於是派兵加害朱平安,但是朱平安吉人自有天相……
文臣們引經據典,開始為朱平安立國尋找禮法上的基礎。
武將們帶兵出征,想要抓住最後的機會,爭取在開國之前,能立上一份大功,加官進爵。
李靈運知道立國之事不在一時,於是抽空迴了劍池,給李狼和柳窈報平安。
同時,他還宣布了自己要收小徒弟的事情。
這讓柳絮擺出了看熱鬧的架勢。
她抱著兒子,調侃道:“小挽兒還未長大成人,就要有一位小師姑了。”
李挽聽不懂這話的意思,反正就是傻笑。
倒是他爹李狼愁壞了腦袋。
“師父,您又給我收了一個師妹,倒是徒兒現在還沒有眉目呢。”
李靈運聞言,一副愛莫能助的模樣。
“收徒之事全在緣分。要不……你也去撿一個徒弟看看?”
這話像是給了李狼靈感。
他重重點頭:“師父這話有道理。等挽兒年紀大些,我就帶著小柳下山,然後……”
話未說完,李狼的耳朵被一把揪住。
出手之人正是柳窈。
她抱著孩子,一臉嫌棄地看著李狼:“瞧瞧你,這是當爹的應該說的話麽,哪有丟下孩子,自己出去遊山玩水的。”
李狼可不敢跟柳窈強嘴,他心疼還來不及呢。
立刻換了一張嘴臉:“挽兒不是還有師父來帶麽。”
猝不及防,被徒弟給誤傷到的李靈運。
他瞪了李狼一眼,可是又想到是自己開的頭,隻能捏著鼻子幫徒弟說好話。
……
又是大半年過去。
經過各方協調,朱平安稱帝的條件已經成熟。
首先響應的,是如今的平西大將軍“李胡”。
他與朱平安的兵馬裏應外合,直接將元廷留在平西軍的將領坑殺,然後帶領西南各州宣布歸順。
西南上下經曆過早些年的戰火,好不容易才把蠻族的叛亂鎮壓下去,自然是不想打仗的。
而朱平安本來也不是喜歡折騰的性子。
他從李胡往下,全部官職基本不變,甚至還得到了額外的加封,穩住了人心。
剩下的幾路反王。
他們眼見朱平安大勢已成,有的選擇率軍投奔,得到了一個世襲的爵位。
還有不甘心就此罷手的,繼續向北,意圖在元廷麵前待價而沽,謀求卷土重來的機會!
金陵城。
朱平安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之下,正式登基稱帝,國號大明。
當詔書宣讀之後。
忽然間烏雲籠罩,眼看著就要降雨了。
朱平安麵對下方文武,拔出手中的厚德劍,刹那間就有一道金光衝向天際。
破開烏雲,很快晴空再現。
這無比震撼的一幕,落到下方眾人的眼底。
身為謀士之首的蘇遲率先道賀。
“陛下眾望所歸,既壽永昌!”
一旁的常勝等武將,仿佛早有準備一樣,扯著嗓子開始附和。
他們這突然的大吼。
許多文臣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下意識跟著喊了出來。
但是,他們從剛開口時就感覺到了不對。
眾望所歸,既壽永昌?
這話的原本不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麽?
古往今來,這才是天子正統的來源,豈可輕易更改!
有老儒皺緊眉頭,他一輩子的學識不容許自己接受這樣的謬誤。
剛準備出麵去糾正。
但是,老儒剛剛抬起頭,目光望向天際,很快就見到了他此生難忘的一幕。
“這是……真龍?”
在那高天之上,正有一道修長的龍影在雲層之間穿梭,並且不時發出一陣陣咆哮!
隔著這麽遠的距離。
根本沒人能分得清楚那是龍還是蛟。
反正,開國之日,遇上了這樣的奇珍異獸到場,就是最大的祥瑞。
有一瞬間,老儒們感覺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如果朱平安沒有“受命於天”,那麽這真龍來朝是怎麽迴事?
常言道,人間帝王是上天之子。
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人間帝王也是真龍化身。
這兩重身份如今出現了相悖的局麵。
皇帝是真龍化身,但是並不承認是上天之子。
可即便這般。
當真龍出現的那一刻,又有誰會去反駁朱平安的正統性?
沉默,隻有像死一樣的沉默。
朱平安注意到了周圍的變化,目光在那條蛟龍的身上短暫停留,嘴角不由勾起了笑容。
隨後,蛟龍再度乘著雲霧離開,直至到了江畔再迴水裏。
結束了它的友情出演。
朱平安開始冊封皇後與妃嬪。
再往下是太子與諸王。
目前朱平安共有三子,其中最小的皇子還隻是一個奶娃娃,今日到場的隻有朱益明和朱益順。
太子是江山社稷的根本,而朱益明打從出生起,就已經被朱平安認定為繼承者了。
畢竟,他“朱益明”中的“明”字,在以前是明教的明,然後變成明國公的明,明王的明,從現在開始就是大明的明。
無可動搖!
二皇子朱益順,受封秦王,位列諸王之首。
雖然秦王的位分對一個未成年的皇子而言太重了,但朱平安正值春秋鼎盛之時,沒人臣子會在這種小問題上找他的麻煩。
再接下來,就到了群臣最期待的時候。
他們摩拳擦掌,開始盤算下一個受封的人是誰。
是文臣之首,一直跟著朱平安的幕僚“蘇遲”?
還是武將之首“常勝”?
又或者,是那位率領西南歸順的“李胡”。
種種猜測湧上心頭,但知曉答案的隻有朱家人自己。
“劍池之主,李靈運聽封。”
隨著這一道聲音響起,不少老人的眼底閃過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倒是還有新人不知道這“劍池之主”的身份。
他們不敢出聲,直至看見一道白衣人影從天而降,周身似乎有一把把仙劍飛旋,凡塵不染,落至台前。
“這是……仙人?”
不是,神仙也能做官嗎?
李靈運對著上方的朱平安行禮,耳邊傳來了冊封的內容。
這聖旨有一正一反。
正麵是給李靈運的,“超品國師”“雲王封爵”“信州封邑”……
反麵是給蛟龍的,內容與李靈運一樣,隻是換了一個名字——泗水蛟龍
這意味著,一人一龍共享這道聖旨的冊封。
手底下的各路人馬就積極行動了起來。
有人開始給朱平安編寫傳記,比如出生之時引來麒麟現身,驚動了昏庸的元帝。
元帝擔心紫微星旁落,於是派兵加害朱平安,但是朱平安吉人自有天相……
文臣們引經據典,開始為朱平安立國尋找禮法上的基礎。
武將們帶兵出征,想要抓住最後的機會,爭取在開國之前,能立上一份大功,加官進爵。
李靈運知道立國之事不在一時,於是抽空迴了劍池,給李狼和柳窈報平安。
同時,他還宣布了自己要收小徒弟的事情。
這讓柳絮擺出了看熱鬧的架勢。
她抱著兒子,調侃道:“小挽兒還未長大成人,就要有一位小師姑了。”
李挽聽不懂這話的意思,反正就是傻笑。
倒是他爹李狼愁壞了腦袋。
“師父,您又給我收了一個師妹,倒是徒兒現在還沒有眉目呢。”
李靈運聞言,一副愛莫能助的模樣。
“收徒之事全在緣分。要不……你也去撿一個徒弟看看?”
這話像是給了李狼靈感。
他重重點頭:“師父這話有道理。等挽兒年紀大些,我就帶著小柳下山,然後……”
話未說完,李狼的耳朵被一把揪住。
出手之人正是柳窈。
她抱著孩子,一臉嫌棄地看著李狼:“瞧瞧你,這是當爹的應該說的話麽,哪有丟下孩子,自己出去遊山玩水的。”
李狼可不敢跟柳窈強嘴,他心疼還來不及呢。
立刻換了一張嘴臉:“挽兒不是還有師父來帶麽。”
猝不及防,被徒弟給誤傷到的李靈運。
他瞪了李狼一眼,可是又想到是自己開的頭,隻能捏著鼻子幫徒弟說好話。
……
又是大半年過去。
經過各方協調,朱平安稱帝的條件已經成熟。
首先響應的,是如今的平西大將軍“李胡”。
他與朱平安的兵馬裏應外合,直接將元廷留在平西軍的將領坑殺,然後帶領西南各州宣布歸順。
西南上下經曆過早些年的戰火,好不容易才把蠻族的叛亂鎮壓下去,自然是不想打仗的。
而朱平安本來也不是喜歡折騰的性子。
他從李胡往下,全部官職基本不變,甚至還得到了額外的加封,穩住了人心。
剩下的幾路反王。
他們眼見朱平安大勢已成,有的選擇率軍投奔,得到了一個世襲的爵位。
還有不甘心就此罷手的,繼續向北,意圖在元廷麵前待價而沽,謀求卷土重來的機會!
金陵城。
朱平安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之下,正式登基稱帝,國號大明。
當詔書宣讀之後。
忽然間烏雲籠罩,眼看著就要降雨了。
朱平安麵對下方文武,拔出手中的厚德劍,刹那間就有一道金光衝向天際。
破開烏雲,很快晴空再現。
這無比震撼的一幕,落到下方眾人的眼底。
身為謀士之首的蘇遲率先道賀。
“陛下眾望所歸,既壽永昌!”
一旁的常勝等武將,仿佛早有準備一樣,扯著嗓子開始附和。
他們這突然的大吼。
許多文臣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下意識跟著喊了出來。
但是,他們從剛開口時就感覺到了不對。
眾望所歸,既壽永昌?
這話的原本不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麽?
古往今來,這才是天子正統的來源,豈可輕易更改!
有老儒皺緊眉頭,他一輩子的學識不容許自己接受這樣的謬誤。
剛準備出麵去糾正。
但是,老儒剛剛抬起頭,目光望向天際,很快就見到了他此生難忘的一幕。
“這是……真龍?”
在那高天之上,正有一道修長的龍影在雲層之間穿梭,並且不時發出一陣陣咆哮!
隔著這麽遠的距離。
根本沒人能分得清楚那是龍還是蛟。
反正,開國之日,遇上了這樣的奇珍異獸到場,就是最大的祥瑞。
有一瞬間,老儒們感覺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如果朱平安沒有“受命於天”,那麽這真龍來朝是怎麽迴事?
常言道,人間帝王是上天之子。
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人間帝王也是真龍化身。
這兩重身份如今出現了相悖的局麵。
皇帝是真龍化身,但是並不承認是上天之子。
可即便這般。
當真龍出現的那一刻,又有誰會去反駁朱平安的正統性?
沉默,隻有像死一樣的沉默。
朱平安注意到了周圍的變化,目光在那條蛟龍的身上短暫停留,嘴角不由勾起了笑容。
隨後,蛟龍再度乘著雲霧離開,直至到了江畔再迴水裏。
結束了它的友情出演。
朱平安開始冊封皇後與妃嬪。
再往下是太子與諸王。
目前朱平安共有三子,其中最小的皇子還隻是一個奶娃娃,今日到場的隻有朱益明和朱益順。
太子是江山社稷的根本,而朱益明打從出生起,就已經被朱平安認定為繼承者了。
畢竟,他“朱益明”中的“明”字,在以前是明教的明,然後變成明國公的明,明王的明,從現在開始就是大明的明。
無可動搖!
二皇子朱益順,受封秦王,位列諸王之首。
雖然秦王的位分對一個未成年的皇子而言太重了,但朱平安正值春秋鼎盛之時,沒人臣子會在這種小問題上找他的麻煩。
再接下來,就到了群臣最期待的時候。
他們摩拳擦掌,開始盤算下一個受封的人是誰。
是文臣之首,一直跟著朱平安的幕僚“蘇遲”?
還是武將之首“常勝”?
又或者,是那位率領西南歸順的“李胡”。
種種猜測湧上心頭,但知曉答案的隻有朱家人自己。
“劍池之主,李靈運聽封。”
隨著這一道聲音響起,不少老人的眼底閃過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倒是還有新人不知道這“劍池之主”的身份。
他們不敢出聲,直至看見一道白衣人影從天而降,周身似乎有一把把仙劍飛旋,凡塵不染,落至台前。
“這是……仙人?”
不是,神仙也能做官嗎?
李靈運對著上方的朱平安行禮,耳邊傳來了冊封的內容。
這聖旨有一正一反。
正麵是給李靈運的,“超品國師”“雲王封爵”“信州封邑”……
反麵是給蛟龍的,內容與李靈運一樣,隻是換了一個名字——泗水蛟龍
這意味著,一人一龍共享這道聖旨的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