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癸醜,公元六五三年春,二月,甲申,詔遺愛、萬徹、令武皆斬,元景,恪、高陽、巴陵公主並賜自盡。上潤謂侍臣曰:“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匄其死,可乎?”兵部尚書崔敦禮以為不可,乃殺之。萬徹臨刑大言曰:“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豈不佳,乃坐房遺愛殺之乎!”吳王恪且死,罵曰:“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乙酉,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特進、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驍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並坐與房遺愛交通,流嶺表。節與遺愛親善,及遺愛下獄,節頗左右之。江夏王道宗素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不協,故皆得罪。戊子,廢恪母弟蜀王愔為庶人,置巴州;房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徹弟萬備流交州;罷房玄齡配饗。
開府儀同三司李勣為司空。
初,林邑王範頭利卒,子真龍立,大臣伽獨弑之,盡滅範氏。伽獨自立,國人弗從,乃立頭利之婿婆羅門為王。國人鹹思範氏,複罷婆羅門,立頭利之女為王。女不能治國,有諸葛地者,頭利之姑子也,父為頭利所殺,南奔真臘,大臣可倫翁定遣使迎而立之,妻以女王,眾然後定。夏,四月,戊子,遣使入貢。
秋,九月,壬戌,右仆射北平定公張行成薨。甲戌,以褚遂良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如故,仍知選事。
冬,十月,庚子,上幸驪山溫湯;乙巳,還宮。
初,睦州女子陳碩貞以妖言惑眾,與妹夫章叔胤舉兵反,自稱文佳皇帝,以叔胤為仆射。甲子夜,叔胤帥眾攻桐廬,陷之。碩真撞鍾焚香,引兵二千攻陷睦州及於潛,進攻歙州,不克。敕揚州刺史房仁裕發兵討之。碩真遣其黨童文寶將四千人寇婺州,刺史崔義玄發兵拒之。民間訛言碩真有神,犯其兵者必滅族,士眾兇懼。司功參軍崔玄籍曰:“起兵仗順,猶且無成,況憑妖妄,其能久乎!”義玄以玄籍為前鋒,自將州兵繼之,至下淮戍,遇賊,與戰。左右以榡蔽義玄,義玄曰:“刺史避箭,人誰致死!”命撤之。於是士卒齊奮,賊眾大潰,斬首數千級。聽其餘眾歸首;進至睦州境,降者萬計。十一月,庚戌,房仁裕軍合,獲碩真、叔胤,斬之,餘黨悉平。義玄以功拜禦史大夫。
癸醜,以兵部尚書崔敦禮為侍中。
十二月,庚子,侍中蓚憲公高季輔薨。
是歲,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卒,其子頡苾達度設號真珠葉護,始與沙缽羅可汗有隙,與五弩失畢共擊沙缽羅,破之,斬首千餘級。
永徽五年甲寅,公元六五四年春,正月,壬戌,羌酋凍就內附,以其地置劍州。
三月,戊午,上行幸萬年宮。
庚申,加贈武德功臣屈突通等十三人官。
初,王皇後無子,蕭淑妃有寵,王後疾子。上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太宗崩,武氏隨眾感業寺為尼。忌日,上詣寺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泣。王後聞之,陰令武氏長發,勸上內之後宮,欲以間淑妃之寵。武氏巧慧,多權數,初入宮,卑辭屈體以事後。後愛之,數稱其美於上。未幾大幸,拜為昭儀,後及淑妃寵皆衰,更相與共譖之,上皆不納。昭儀欲追贈其父而無名,故托以褒賞功臣,遍贈屈突通等,而武士彠預焉。
乙醜,上幸鳳泉湯;己巳,還萬年宮。
夏,四月,大食發兵擊波斯,殺波斯王伊嗣侯,伊嗣侯之子卑路斯奔吐火羅。大食兵去,吐火羅發兵立卑路斯為波斯王而還。
閏月,丙子,以處月部置金滿州。
丁醜,夜,大雨,山水漲溢,衝玄武門,宿衛士皆散走。右領軍郎將薛仁貴曰:“安有宿衛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乃登門桄大唿以警宮內。上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寢殿,水漂溺衛士及麟遊居人,死者三千餘人。
壬辰,新羅女王金真德卒,詔立其弟春秋為新羅王。
六月,丙午,恆州大水,唿沱溢,漂溺五千三百家。
中書令柳奭以王皇後寵衰,內不自安,請解政事;癸亥,罷為吏部尚書。
秋,九月,丁酉,車駕至京師。
戊戌,上謂五品以上曰:“頃在先帝左右,見五品以上論事,或仗下麵陳,或退上封事,終日不絕;豈今日獨無事邪,何公等皆不言也?”
冬,十月,雇雍州四萬一千人築長安外郭,三旬而畢。癸醜,雍州參軍薛景宣上封事,言:“漢惠帝城長安,尋晏駕;今複城之,必有大咎。”於誌寧等以景宣言涉不順,請誅之。上曰:“景宣雖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絕言路。”遂赦之。
高麗遣其將安固將高麗、靺韍兵擊契丹;鬆漠都督李窟哥禦之,大敗高麗於新城。
是歲大稔,洛州粟米鬥兩錢半,粳米鬥十一錢。
王皇後、蕭淑妃與武昭儀更相譖訴,上不信後、淑妃之語,獨信昭儀。後不能曲事上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於上。
後寵雖衰,然上未有意廢也。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後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訴其罪。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誌。又畏大臣不從,乃與昭儀幸太尉長孫無忌第,酣飲極歡,席上拜無忌寵姬子三人皆為朝散大夫,仍載金寶繒錦十車以賜無忌。上因從容言皇後無子以諷無忌,無忌對以他語,竟不順旨,上及昭儀皆不悅而罷。昭儀又令母楊氏詣無忌第,屢有祈請,無忌終不許。禮部尚書許敬宗亦數勸無忌,無忌厲色折之。
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春,正月,壬申朔,上謁昭陵;甲戌,還宮。
己醜,巂州道行軍總管曹繼叔破胡叢、顯養、車魯等蠻於斜山,拔十餘城。
庚寅,立皇子弘為代王,賢為潞王。
高麗與百濟、靺韍連兵,侵新羅北境,取三十三城;新羅王春秋遣使求援。二月,乙醜,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發兵擊高麗。
夏,五月,壬午,名振等渡遼水,高麗見其兵少,開門渡貴端水逆戰。名振等奮擊,大破之,殺獲千餘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還。
癸未,以右屯衛大將軍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以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壬辰,以韓瑗為侍中,來濟為中書令。
六月,武昭儀誣王後與其母魏國夫人柳氏為厭勝,敕禁後母柳氏不得入宮。秋,七月,戊寅,貶吏部尚書柳奭為遂州刺史。奭行至扶風,岐州長史於承素希旨奏奭漏泄禁中語,複貶榮州刺史。
唐因隋製,後宮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皆視一品。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儀為之,韓瑗、來濟諫,以為故事無之,乃止。
中書舍人饒陽李義府為長孫無忌所惡,左遷壁州司馬。敕未至門下,義府密知之,問計於中書舍人幽州王德儉,德儉曰:“上欲立武昭儀為後,猶豫未決者,直恐宰臣異議耳。君能建策立之,則轉禍為福矣。”義府然之,是日,代德儉直宿,叩閣上表,請廢皇後王氏,立武昭儀,以厭兆庶之心。上悅,召見,與語,賜珠一鬥,留居舊職。昭儀又密遣使勞勉之,尋超拜中書侍郎。於是衛尉卿許敬宗、禦義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皆潛布腹心於武昭儀矣。乙酉,以侍中崔敦禮為中書令。
八月,尚藥奉禦蔣孝璋員外特置,仍同正員。員外同正自孝璋始。
長安令裴行儉聞將立武昭儀為後,以國家之禍必由此始,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私議其事。袁公瑜聞之,以告昭儀母楊氏,行儉坐左遷西州都督府長史。行儉,仁基之子也。
九月,戊辰,以許敬宗為禮部尚書。
上一日退朝,召長孫無忌、李勣、於誌寧、褚遂良入內殿。遂良曰:“今日之召,多為中宮,上意既決,逆之必死。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殺元舅及功臣之名。遂良起於草茅,無汗馬之勞,致位至此,且受顧托,不以死爭之,何以下見先帝!”勣稱疾不入。無忌等至內殿,上顧謂無忌曰:“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為後,何如?”遂良對曰:“皇後名家,先帝為陛下所娶。先帝臨崩,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此陛下所聞,言猶在耳。皇後未聞有過,豈可輕廢!臣不敢曲從陛下,上違先帝之命!”上不悅而罷。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後,伏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經事先帝,眾所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萬代之後,謂陛下為如何!願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當死!”因置笏於殿階,解巾叩頭流血曰:“還陛下笏,乞放歸田裏。”上大怒,命引出。昭儀在簾中大言曰:“何不撲殺此獠!”無忌曰:“遂良受先朝顧命,有罪不可加刑!”於誌寧不敢言。
韓瑗因間奏事,涕泣極諫,上不納。明日又諫,悲不自勝,上命引出。瑗又上疏諫曰:“匹夫匹婦,猶相選擇,況天子乎!皇後母儀萬國,善惡由之,故嫫母輔佐黃帝,妲己傾覆殷王,《詩》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每覽前古,常興歎息,不謂今日塵黷聖代。作而不法,後嗣何觀!願陛下詳之,無為後人所笑!使臣有以益國,菹醢之戮,臣之分也!昔吳王不用子胥之言而麋鹿遊於姑蘇。臣恐海內失望,棘荊生於闕庭,宗廟不血食,期有日矣!”來濟上表諫曰:“王者立後,上法乾坤,必擇禮教名家,幽閑令淑,副四海之望,稱神礻氏之意。是故周文造舟以迎太姒,而興《關雎》之化,百姓蒙祚;孝成縱欲,以婢為後,使皇統亡絕,社稷傾淪。有周之隆既如彼,大漢之禍又如此,惟陛下詳察!”上皆不納。
它日,李勣入見,上問之曰:“朕欲立武昭儀為後,遂良固執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上意遂決。許敬宗宣言於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一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昭儀令左右以聞。庚午,貶遂良為潭州都督。
乙酉,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節,特進、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驍衛大將軍駙馬都尉執失思力並坐與房遺愛交通,流嶺表。節與遺愛親善,及遺愛下獄,節頗左右之。江夏王道宗素與長孫無忌、褚遂良不協,故皆得罪。戊子,廢恪母弟蜀王愔為庶人,置巴州;房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徹弟萬備流交州;罷房玄齡配饗。
開府儀同三司李勣為司空。
初,林邑王範頭利卒,子真龍立,大臣伽獨弑之,盡滅範氏。伽獨自立,國人弗從,乃立頭利之婿婆羅門為王。國人鹹思範氏,複罷婆羅門,立頭利之女為王。女不能治國,有諸葛地者,頭利之姑子也,父為頭利所殺,南奔真臘,大臣可倫翁定遣使迎而立之,妻以女王,眾然後定。夏,四月,戊子,遣使入貢。
秋,九月,壬戌,右仆射北平定公張行成薨。甲戌,以褚遂良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如故,仍知選事。
冬,十月,庚子,上幸驪山溫湯;乙巳,還宮。
初,睦州女子陳碩貞以妖言惑眾,與妹夫章叔胤舉兵反,自稱文佳皇帝,以叔胤為仆射。甲子夜,叔胤帥眾攻桐廬,陷之。碩真撞鍾焚香,引兵二千攻陷睦州及於潛,進攻歙州,不克。敕揚州刺史房仁裕發兵討之。碩真遣其黨童文寶將四千人寇婺州,刺史崔義玄發兵拒之。民間訛言碩真有神,犯其兵者必滅族,士眾兇懼。司功參軍崔玄籍曰:“起兵仗順,猶且無成,況憑妖妄,其能久乎!”義玄以玄籍為前鋒,自將州兵繼之,至下淮戍,遇賊,與戰。左右以榡蔽義玄,義玄曰:“刺史避箭,人誰致死!”命撤之。於是士卒齊奮,賊眾大潰,斬首數千級。聽其餘眾歸首;進至睦州境,降者萬計。十一月,庚戌,房仁裕軍合,獲碩真、叔胤,斬之,餘黨悉平。義玄以功拜禦史大夫。
癸醜,以兵部尚書崔敦禮為侍中。
十二月,庚子,侍中蓚憲公高季輔薨。
是歲,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卒,其子頡苾達度設號真珠葉護,始與沙缽羅可汗有隙,與五弩失畢共擊沙缽羅,破之,斬首千餘級。
永徽五年甲寅,公元六五四年春,正月,壬戌,羌酋凍就內附,以其地置劍州。
三月,戊午,上行幸萬年宮。
庚申,加贈武德功臣屈突通等十三人官。
初,王皇後無子,蕭淑妃有寵,王後疾子。上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太宗崩,武氏隨眾感業寺為尼。忌日,上詣寺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泣。王後聞之,陰令武氏長發,勸上內之後宮,欲以間淑妃之寵。武氏巧慧,多權數,初入宮,卑辭屈體以事後。後愛之,數稱其美於上。未幾大幸,拜為昭儀,後及淑妃寵皆衰,更相與共譖之,上皆不納。昭儀欲追贈其父而無名,故托以褒賞功臣,遍贈屈突通等,而武士彠預焉。
乙醜,上幸鳳泉湯;己巳,還萬年宮。
夏,四月,大食發兵擊波斯,殺波斯王伊嗣侯,伊嗣侯之子卑路斯奔吐火羅。大食兵去,吐火羅發兵立卑路斯為波斯王而還。
閏月,丙子,以處月部置金滿州。
丁醜,夜,大雨,山水漲溢,衝玄武門,宿衛士皆散走。右領軍郎將薛仁貴曰:“安有宿衛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乃登門桄大唿以警宮內。上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寢殿,水漂溺衛士及麟遊居人,死者三千餘人。
壬辰,新羅女王金真德卒,詔立其弟春秋為新羅王。
六月,丙午,恆州大水,唿沱溢,漂溺五千三百家。
中書令柳奭以王皇後寵衰,內不自安,請解政事;癸亥,罷為吏部尚書。
秋,九月,丁酉,車駕至京師。
戊戌,上謂五品以上曰:“頃在先帝左右,見五品以上論事,或仗下麵陳,或退上封事,終日不絕;豈今日獨無事邪,何公等皆不言也?”
冬,十月,雇雍州四萬一千人築長安外郭,三旬而畢。癸醜,雍州參軍薛景宣上封事,言:“漢惠帝城長安,尋晏駕;今複城之,必有大咎。”於誌寧等以景宣言涉不順,請誅之。上曰:“景宣雖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絕言路。”遂赦之。
高麗遣其將安固將高麗、靺韍兵擊契丹;鬆漠都督李窟哥禦之,大敗高麗於新城。
是歲大稔,洛州粟米鬥兩錢半,粳米鬥十一錢。
王皇後、蕭淑妃與武昭儀更相譖訴,上不信後、淑妃之語,獨信昭儀。後不能曲事上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於上。
後寵雖衰,然上未有意廢也。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問左右,左右皆曰:“皇後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訴其罪。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誌。又畏大臣不從,乃與昭儀幸太尉長孫無忌第,酣飲極歡,席上拜無忌寵姬子三人皆為朝散大夫,仍載金寶繒錦十車以賜無忌。上因從容言皇後無子以諷無忌,無忌對以他語,竟不順旨,上及昭儀皆不悅而罷。昭儀又令母楊氏詣無忌第,屢有祈請,無忌終不許。禮部尚書許敬宗亦數勸無忌,無忌厲色折之。
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春,正月,壬申朔,上謁昭陵;甲戌,還宮。
己醜,巂州道行軍總管曹繼叔破胡叢、顯養、車魯等蠻於斜山,拔十餘城。
庚寅,立皇子弘為代王,賢為潞王。
高麗與百濟、靺韍連兵,侵新羅北境,取三十三城;新羅王春秋遣使求援。二月,乙醜,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發兵擊高麗。
夏,五月,壬午,名振等渡遼水,高麗見其兵少,開門渡貴端水逆戰。名振等奮擊,大破之,殺獲千餘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還。
癸未,以右屯衛大將軍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以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壬辰,以韓瑗為侍中,來濟為中書令。
六月,武昭儀誣王後與其母魏國夫人柳氏為厭勝,敕禁後母柳氏不得入宮。秋,七月,戊寅,貶吏部尚書柳奭為遂州刺史。奭行至扶風,岐州長史於承素希旨奏奭漏泄禁中語,複貶榮州刺史。
唐因隋製,後宮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皆視一品。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儀為之,韓瑗、來濟諫,以為故事無之,乃止。
中書舍人饒陽李義府為長孫無忌所惡,左遷壁州司馬。敕未至門下,義府密知之,問計於中書舍人幽州王德儉,德儉曰:“上欲立武昭儀為後,猶豫未決者,直恐宰臣異議耳。君能建策立之,則轉禍為福矣。”義府然之,是日,代德儉直宿,叩閣上表,請廢皇後王氏,立武昭儀,以厭兆庶之心。上悅,召見,與語,賜珠一鬥,留居舊職。昭儀又密遣使勞勉之,尋超拜中書侍郎。於是衛尉卿許敬宗、禦義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皆潛布腹心於武昭儀矣。乙酉,以侍中崔敦禮為中書令。
八月,尚藥奉禦蔣孝璋員外特置,仍同正員。員外同正自孝璋始。
長安令裴行儉聞將立武昭儀為後,以國家之禍必由此始,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私議其事。袁公瑜聞之,以告昭儀母楊氏,行儉坐左遷西州都督府長史。行儉,仁基之子也。
九月,戊辰,以許敬宗為禮部尚書。
上一日退朝,召長孫無忌、李勣、於誌寧、褚遂良入內殿。遂良曰:“今日之召,多為中宮,上意既決,逆之必死。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殺元舅及功臣之名。遂良起於草茅,無汗馬之勞,致位至此,且受顧托,不以死爭之,何以下見先帝!”勣稱疾不入。無忌等至內殿,上顧謂無忌曰:“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為後,何如?”遂良對曰:“皇後名家,先帝為陛下所娶。先帝臨崩,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此陛下所聞,言猶在耳。皇後未聞有過,豈可輕廢!臣不敢曲從陛下,上違先帝之命!”上不悅而罷。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後,伏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經事先帝,眾所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萬代之後,謂陛下為如何!願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當死!”因置笏於殿階,解巾叩頭流血曰:“還陛下笏,乞放歸田裏。”上大怒,命引出。昭儀在簾中大言曰:“何不撲殺此獠!”無忌曰:“遂良受先朝顧命,有罪不可加刑!”於誌寧不敢言。
韓瑗因間奏事,涕泣極諫,上不納。明日又諫,悲不自勝,上命引出。瑗又上疏諫曰:“匹夫匹婦,猶相選擇,況天子乎!皇後母儀萬國,善惡由之,故嫫母輔佐黃帝,妲己傾覆殷王,《詩》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每覽前古,常興歎息,不謂今日塵黷聖代。作而不法,後嗣何觀!願陛下詳之,無為後人所笑!使臣有以益國,菹醢之戮,臣之分也!昔吳王不用子胥之言而麋鹿遊於姑蘇。臣恐海內失望,棘荊生於闕庭,宗廟不血食,期有日矣!”來濟上表諫曰:“王者立後,上法乾坤,必擇禮教名家,幽閑令淑,副四海之望,稱神礻氏之意。是故周文造舟以迎太姒,而興《關雎》之化,百姓蒙祚;孝成縱欲,以婢為後,使皇統亡絕,社稷傾淪。有周之隆既如彼,大漢之禍又如此,惟陛下詳察!”上皆不納。
它日,李勣入見,上問之曰:“朕欲立武昭儀為後,遂良固執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上意遂決。許敬宗宣言於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一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昭儀令左右以聞。庚午,貶遂良為潭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