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賓主盡歡,入夜睡下,李西來有些難以入眠,他『摸』著白若的小腦袋:“你說,為什麽會有這種奇葩呢?”
“人家對官人那麽好,還要罵人家。”白若懶洋洋的躺在枕頭邊。
“我隻是感歎來著,而且奇葩明明是褒義詞。”李西來瞪眼道。
“哦,人家叫官人收下就收下唄,他心裏一定也很開心的。”白若拱拱腦袋,讓李西來別『亂』動。
李西來拿開手:“他開心,為什麽呢?”
白若叼住手,李西來又『摸』她腦袋,卻扭動身子,李西來才明白是讓他手停住就行,不要『亂』動。
“這個人家也不知道,反正你們人類不就是莫名其妙的嗎?人家要睡覺了。”白若努努嘴。
李西來微微一笑,側頭望了眼安詳睡下的白若,合上眼眸。
……
“那小兄弟真是可憐。”另一頂帳篷,婆娘抱住紮西敦赤。
紮西敦赤無言點頭。
“所以你才送了他一片雪蓮花瓣?”婆娘的聲音。
“是啊,那小兄弟不似窮苦人家,卻有著跌宕的命運,既然喜歡,送一片也好。”
婆娘微笑。“敦赤,你做的好。”
兩夫妻都不是多話的人,帳篷內沉默許久,似是睡著了,紮西敦赤翻得個身,在迴憶某些事情出神。
深夜,外頭並無蟬鳴,唯有唿唿風聲,刮著帳篷邊沿的白布,發出輕微的聲響。
似乎是覺得吵鬧,又或是因為自己不能安眠,不想吵到婆娘,紮西敦赤挪挪身子,離遠些。
“還不睡?”那婆娘早有所覺,方才都是假寐。
紮西敦赤不答,反而目光偏移,視線仿佛透過帳篷望到那接連天地的雪山群,那一片能凍僵人骨髓的死地。
“雪蓮,快開了。”
婆娘身軀微顫,不語抱住紮西敦赤。
冰山雪蓮,與天山雪蓮僅差一字,卻是天地之別。
冰山雪蓮通體雪白,更是長與冰山之上,生來便是不沾一絲泥垢,不落凡土,才有那片白潔的飄絮。
冰山雪蓮,益壽延年,乃是神『藥』,然而獲取難度之大,同樣駭人聽聞,那片死亡雪山,無論你裹得再厚,體格再強健,一旦踏入,極寒將吞噬一切溫暖,可謂十死無生。
紮西敦赤所得的那一株,是大風刮來的。
二十歲時放牧的他,忽遇一陣大風,嘯傲徹夜方停,第二天一早,隻見一株雪蓮花,落在自家帳篷頂。
天降機緣,撿了雪蓮花,共有十八蓮瓣,一顆蓮子,效用神妙。
如今紮西敦赤已經五十餘歲,看上去卻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漢子,盡是雪蓮的功勞。
三十餘年過去,近日來,那顆蓮子表麵出現裂痕,湧現一股勃發的生機,紮西敦赤知道,冰山雪蓮快開了。
“我該送它迴去。”紮西敦赤似乎在喃喃自語。
“你不能接近那片死亡雪山。”婆娘攥緊他的衣服,一個勁搖頭。
“放心,我肯定不會親自踏進去的。”紮西敦赤扶著婆娘的背,似乎在叫她安心。
“為什麽一定要去以身涉險?”婆娘卻沒有那麽輕易答應。
“它在這裏,會死的。”紮西敦赤固執搖頭。
“一顆蓮子罷了。”
是啊,隻是一顆沒有生命的蓮子罷了,愛開不開,為什麽紮西敦赤一定要送它去死亡雪山?婆娘想不通。
紮西敦赤微微一笑,他永遠記得,在沒娶妻之前,曾害過一場大病,勉強救迴,卻活不了幾年,是雪蓮賦予他一次全新的人生。
而有些事婆娘或許忘了,但他依舊記得,懷胎四月,發生意外,眼看就要小產,依舊是雪蓮保住了胎兒。
類似的事情還有幾件,紮西敦赤真懷疑自己是厄運之子,一生怎的這麽多波瀾?
然而雪蓮卻是他的護佑之神,一次又一次的將他拉出深淵。
“真是天真。”婆娘白了紮西敦赤一眼,側身不理他。
片刻。“小心些!”
紮西敦赤點頭,兩人相擁而眠。
翌日一早,吃罷早飯,李西來便問出此行目的,紮西敦赤聽聞‘密宗’二字,想了片刻。
“原來是要去聖地。”
紮西敦赤痛快給他指了路,其實也怪李西來運氣不好,沒碰到藏民,不然都知道聖地的方向。
再三謝過紮西敦赤,一夥手持兵刃,身穿不怎麽整齊製服的漢子尋到此處,似乎是此地藏兵。
藏民們見了,不僅不害怕,反而極為熱情的接進,那夥人同樣沒有什麽囂張氣焰,徑直來到紮西敦赤帳篷前。
眾人圍上,紮西敦赤一笑,那當頭之人似是和他熟識,道:“寺廟動工,特來請人。”
藏民們一聽,躍躍欲試,麵上盡是化不開的虔誠,似乎求之不得,能為此出一分力。
紮西敦赤道:“是建新寺廟還是日常修繕?”
“修繕而已,建新廟過於勞民傷財,當今那位,想必也不會答應。”當頭人笑道。
有藏民嚷道:“可惜了,還以為是建新廟,巴不得新廟越多越好。”有人應道:“雖然累了些,但為聖宗出力是榮幸,隻是仁波切不讓,真是鬱悶。”
和諧的氛圍下,很快人手調撥好,當頭人帶了數十眼含熱忱的藏民,那些被挑中的人,麵上喜『色』不似作偽,他們的婆娘亦是麵上沾榮,坦然受下其餘未被挑中人羨慕的眼光。
當頭人與紮西敦赤道別。“多有打攪,我們該迴去複命。”
“都不留下來用一頓飯食?”這話卻不是紮西敦赤說的,而是那些未被挑中的藏民挽留。
當頭人麵帶微笑,謝過眾位藏民。
“且慢,這位小兄弟,心向聖地,可又是外地生人求之無門,昨日見時,不知流離多久時日。”
紮西敦赤說罷,李西來應承著走出。
“既然如此,不若一起同行,隻要心中足夠虔誠,到聖地之後,說不定還能受到接見。”當頭人笑著攬下。
李西來自是無不可,同紮西敦赤謝別,便和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
一路坦途,眾人日間趕路,夜間各自歸帳,興許是離聖地越發接近,夜裏少不了細微的念經聲。
“人家對官人那麽好,還要罵人家。”白若懶洋洋的躺在枕頭邊。
“我隻是感歎來著,而且奇葩明明是褒義詞。”李西來瞪眼道。
“哦,人家叫官人收下就收下唄,他心裏一定也很開心的。”白若拱拱腦袋,讓李西來別『亂』動。
李西來拿開手:“他開心,為什麽呢?”
白若叼住手,李西來又『摸』她腦袋,卻扭動身子,李西來才明白是讓他手停住就行,不要『亂』動。
“這個人家也不知道,反正你們人類不就是莫名其妙的嗎?人家要睡覺了。”白若努努嘴。
李西來微微一笑,側頭望了眼安詳睡下的白若,合上眼眸。
……
“那小兄弟真是可憐。”另一頂帳篷,婆娘抱住紮西敦赤。
紮西敦赤無言點頭。
“所以你才送了他一片雪蓮花瓣?”婆娘的聲音。
“是啊,那小兄弟不似窮苦人家,卻有著跌宕的命運,既然喜歡,送一片也好。”
婆娘微笑。“敦赤,你做的好。”
兩夫妻都不是多話的人,帳篷內沉默許久,似是睡著了,紮西敦赤翻得個身,在迴憶某些事情出神。
深夜,外頭並無蟬鳴,唯有唿唿風聲,刮著帳篷邊沿的白布,發出輕微的聲響。
似乎是覺得吵鬧,又或是因為自己不能安眠,不想吵到婆娘,紮西敦赤挪挪身子,離遠些。
“還不睡?”那婆娘早有所覺,方才都是假寐。
紮西敦赤不答,反而目光偏移,視線仿佛透過帳篷望到那接連天地的雪山群,那一片能凍僵人骨髓的死地。
“雪蓮,快開了。”
婆娘身軀微顫,不語抱住紮西敦赤。
冰山雪蓮,與天山雪蓮僅差一字,卻是天地之別。
冰山雪蓮通體雪白,更是長與冰山之上,生來便是不沾一絲泥垢,不落凡土,才有那片白潔的飄絮。
冰山雪蓮,益壽延年,乃是神『藥』,然而獲取難度之大,同樣駭人聽聞,那片死亡雪山,無論你裹得再厚,體格再強健,一旦踏入,極寒將吞噬一切溫暖,可謂十死無生。
紮西敦赤所得的那一株,是大風刮來的。
二十歲時放牧的他,忽遇一陣大風,嘯傲徹夜方停,第二天一早,隻見一株雪蓮花,落在自家帳篷頂。
天降機緣,撿了雪蓮花,共有十八蓮瓣,一顆蓮子,效用神妙。
如今紮西敦赤已經五十餘歲,看上去卻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漢子,盡是雪蓮的功勞。
三十餘年過去,近日來,那顆蓮子表麵出現裂痕,湧現一股勃發的生機,紮西敦赤知道,冰山雪蓮快開了。
“我該送它迴去。”紮西敦赤似乎在喃喃自語。
“你不能接近那片死亡雪山。”婆娘攥緊他的衣服,一個勁搖頭。
“放心,我肯定不會親自踏進去的。”紮西敦赤扶著婆娘的背,似乎在叫她安心。
“為什麽一定要去以身涉險?”婆娘卻沒有那麽輕易答應。
“它在這裏,會死的。”紮西敦赤固執搖頭。
“一顆蓮子罷了。”
是啊,隻是一顆沒有生命的蓮子罷了,愛開不開,為什麽紮西敦赤一定要送它去死亡雪山?婆娘想不通。
紮西敦赤微微一笑,他永遠記得,在沒娶妻之前,曾害過一場大病,勉強救迴,卻活不了幾年,是雪蓮賦予他一次全新的人生。
而有些事婆娘或許忘了,但他依舊記得,懷胎四月,發生意外,眼看就要小產,依舊是雪蓮保住了胎兒。
類似的事情還有幾件,紮西敦赤真懷疑自己是厄運之子,一生怎的這麽多波瀾?
然而雪蓮卻是他的護佑之神,一次又一次的將他拉出深淵。
“真是天真。”婆娘白了紮西敦赤一眼,側身不理他。
片刻。“小心些!”
紮西敦赤點頭,兩人相擁而眠。
翌日一早,吃罷早飯,李西來便問出此行目的,紮西敦赤聽聞‘密宗’二字,想了片刻。
“原來是要去聖地。”
紮西敦赤痛快給他指了路,其實也怪李西來運氣不好,沒碰到藏民,不然都知道聖地的方向。
再三謝過紮西敦赤,一夥手持兵刃,身穿不怎麽整齊製服的漢子尋到此處,似乎是此地藏兵。
藏民們見了,不僅不害怕,反而極為熱情的接進,那夥人同樣沒有什麽囂張氣焰,徑直來到紮西敦赤帳篷前。
眾人圍上,紮西敦赤一笑,那當頭之人似是和他熟識,道:“寺廟動工,特來請人。”
藏民們一聽,躍躍欲試,麵上盡是化不開的虔誠,似乎求之不得,能為此出一分力。
紮西敦赤道:“是建新寺廟還是日常修繕?”
“修繕而已,建新廟過於勞民傷財,當今那位,想必也不會答應。”當頭人笑道。
有藏民嚷道:“可惜了,還以為是建新廟,巴不得新廟越多越好。”有人應道:“雖然累了些,但為聖宗出力是榮幸,隻是仁波切不讓,真是鬱悶。”
和諧的氛圍下,很快人手調撥好,當頭人帶了數十眼含熱忱的藏民,那些被挑中的人,麵上喜『色』不似作偽,他們的婆娘亦是麵上沾榮,坦然受下其餘未被挑中人羨慕的眼光。
當頭人與紮西敦赤道別。“多有打攪,我們該迴去複命。”
“都不留下來用一頓飯食?”這話卻不是紮西敦赤說的,而是那些未被挑中的藏民挽留。
當頭人麵帶微笑,謝過眾位藏民。
“且慢,這位小兄弟,心向聖地,可又是外地生人求之無門,昨日見時,不知流離多久時日。”
紮西敦赤說罷,李西來應承著走出。
“既然如此,不若一起同行,隻要心中足夠虔誠,到聖地之後,說不定還能受到接見。”當頭人笑著攬下。
李西來自是無不可,同紮西敦赤謝別,便和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
一路坦途,眾人日間趕路,夜間各自歸帳,興許是離聖地越發接近,夜裏少不了細微的念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