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心跳如鼓
空間醫女:神秘漢子彪悍妻 作者:煙火無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前朕曾答應了你欠你一個要求,如今你可要用掉?”
謝淩景眼神堅定:“是。”
“迴去等消息吧。”
“謝皇爺爺。”謝淩景忙行了禮退了下去。
從大殿裏出來,謝淩景心跳加速,他沒想到這次真的讓皇爺爺同意了。
隻要聖旨一下,月兒就能順利嫁給他,之後再不擔心會添波瀾。
快速從皇宮出去,謝淩景沒有直接去季府,但卻可以先把消息傳給月兒。
迴了府,在書房裏把信寫了出來,他交代清楚,擔心月兒誤會自己,畢竟這次是他沒有經過她允許,直接把這件事提了出來,若是月兒不願意……
謝淩景根本不敢想這種可能性,他手猛地一用力,剛寫出來的信作廢。
看著滿手墨水,謝淩景心亂如麻。
坐在書房裏看著白紙遲疑了很久,他才把一封信寫出來,交給謝招隱,送去季府。
一整晚,謝淩景書房燈光大亮,他一晚上都沒睡,天一亮又照例去演武場練武,等耍了一套平常練的劍,看見謝招隱走過來。
他快速把手上擦汗的汗巾扔到旁邊下人的手裏,把謝招隱叫到一邊。
“那邊……什麽反應?”
謝招隱撓了撓腦袋:“屬下把信給了季姑娘後就迴來了,畢竟是女子閨閣,屬下不敢多待,至於迴信……”
得,別說迴信了,這丫的竟然還進了月兒的閨房?
“你進了月兒的閨房?”謝淩景聲音有些危險。
謝招隱忙擺手:“殿下誤會,屬下怎麽可能進季姑娘的閨房,屬下是在窗戶外麵遞給季姑娘的,那時候季姑娘在屋子裏看書,聽說是您的,季姑娘就接了。”
“那她……什麽表情?”謝淩景有些緊張,一雙漆黑的眼睛盯著謝招隱,滿眼期待。
謝招隱:“……屬……屬下能說季姑娘沒什麽特別的表情嗎?”
“對了,她讓屬下跟殿下說一聲謝謝,多謝你救了她父親跟大哥弟妹。”
“就沒了?”謝淩景睜大眼睛。
謝招隱一臉無辜,“還能說什麽?”
謝淩景在原地走了好幾圈,突然拔腿就往外麵走:“算了,我自己去問。”
“誒,殿下,現在還早,季姑娘未必就吃了早食了,你還是用過早食再去,再說,您難道不用去跟娘娘請安?”
謝淩景邁去季府的腿就這麽定住了,現在卻是不合適直接去季府,畢竟這幾天肯定有很多人盯著那邊,若是他現在去,指不定會影響兩人的婚事。
“那去跟母後說,一會兒我去陪她吃早食。”謝淩景鎮定下來,又恢複了翩翩公子的模樣,直接進了屋子去沐浴。
謝招隱接到命令,忙去吩咐下麵的人給太子妃娘娘傳消息。
皇太子跟太子妃母子關係和睦,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太子妃性情溫和,又吃齋多年,平時在太子府很少出門,又因為她喜靜,在明淵太子去世後,兒子直接被封為皇太子,身份高貴,哪怕接到帖子不去,也沒有誰敢說什麽。
畢竟當初太子妃與太子伉儷情深,明淵太子從頭到尾沒有妾室,兩人幾乎成了當時羨慕的對象,誰都沒想到明淵太子作為皇位繼承人,竟然不納妾,也沒有側妃,隻娶了太子妃一個,這在皇室絕無僅有,在滿朝文武百官中都是獨有的一份。
哦不,唯一能與其相比的,就是當時的侯府長子白璽越,也隻娶了一位夫人。
但在明淵太子去世後,卻有流言傳聞白璽越的夫人曾經也被太子殿下看上了,但最後白夫人選擇了嫁進侯府,而非嫁給太子當側妃。
那時,謝淩景剛出生不滿一年,太子妃當時聽聞這個消息,鬱鬱寡歡,食不下咽,還想等著太子迴來問清楚,誰知道,那年的冬天,明淵太子迴京時,卻在路上遇見了土匪,身亡。
消息傳迴來,皇上大怒,震驚朝野,太子妃本就因生了皇太子虧了身體,加上之前的流言,太子妃病倒,之後身體大不如前,拖著一口氣,主持完明淵太子的葬禮後,便開始吃齋念佛,難有再出來見人的時候。
如果不是因著有謝淩景這位表現出眾的皇太子殿下,許多人都快忘記太子妃,不過,也正因為此,在太子妃不為兒子謀劃的情況下,皇上對皇太子的喜歡,是眾所周知的。
文武百官都知道宣明帝屬意謝淩景繼承皇位,不然也不可能明淵太子剛逝世,就封了一個奶娃當太孫,隨著奶娃年齡漸長,表現出的天賦讓宣明帝越來越看好,之後便是一路捧著長大的。
就連繼後所生的二皇子,跟得寵的淑妃所生的三皇子,都沒能越過這位年紀輕輕的太孫。
其實朝臣們不用多問也知道為什麽,太孫謝淩景人聰明,有才華,十分出色,兩位皇子年長那麽多歲,也比不上。
不過兩位皇子背後的母家勢力大,雖然皇上看好太孫,但謝淩景能否順利登基誰也說不準。
尤其近幾年二皇子三皇子野心勃勃,朝野上下分為三派,二皇子一派,三皇子一派,再然後是皇帝一派。
至於太孫謝淩景,他從始至終都是皇帝的人,受皇帝恩寵,如今手中的兵權儼然已超過兩位皇子。
所以他們急了。
一急就做出謀害季宸遠的事,想推到謝淩景身上,以離間白家跟謝淩景的關係。
誰知道,謝淩景手段強硬,當天晚上就追上去,把證據捏了個正著,二皇子一派倒黴了。
此事暫且不提。
這天早上,季家屋子剛收拾好,門外看門的下人正在掃灑門前的大路,去去黴味,就看見轉角過來一輛上好的馬車,車前一人騎著馬,氣勢逼人,目光灼灼。
來人正是白璽越,到了門前,他翻身下馬,後麵的馬車跟著停下來。
白璽越去馬車前把白夫人扶了下來,身後跟著的是女兒白熹歡。
昨年白家人本打算把白熹歡嫁在蜀地,畢竟白家軍還在那,當爹的也留在那邊,照顧女兒足夠了。
謝淩景眼神堅定:“是。”
“迴去等消息吧。”
“謝皇爺爺。”謝淩景忙行了禮退了下去。
從大殿裏出來,謝淩景心跳加速,他沒想到這次真的讓皇爺爺同意了。
隻要聖旨一下,月兒就能順利嫁給他,之後再不擔心會添波瀾。
快速從皇宮出去,謝淩景沒有直接去季府,但卻可以先把消息傳給月兒。
迴了府,在書房裏把信寫了出來,他交代清楚,擔心月兒誤會自己,畢竟這次是他沒有經過她允許,直接把這件事提了出來,若是月兒不願意……
謝淩景根本不敢想這種可能性,他手猛地一用力,剛寫出來的信作廢。
看著滿手墨水,謝淩景心亂如麻。
坐在書房裏看著白紙遲疑了很久,他才把一封信寫出來,交給謝招隱,送去季府。
一整晚,謝淩景書房燈光大亮,他一晚上都沒睡,天一亮又照例去演武場練武,等耍了一套平常練的劍,看見謝招隱走過來。
他快速把手上擦汗的汗巾扔到旁邊下人的手裏,把謝招隱叫到一邊。
“那邊……什麽反應?”
謝招隱撓了撓腦袋:“屬下把信給了季姑娘後就迴來了,畢竟是女子閨閣,屬下不敢多待,至於迴信……”
得,別說迴信了,這丫的竟然還進了月兒的閨房?
“你進了月兒的閨房?”謝淩景聲音有些危險。
謝招隱忙擺手:“殿下誤會,屬下怎麽可能進季姑娘的閨房,屬下是在窗戶外麵遞給季姑娘的,那時候季姑娘在屋子裏看書,聽說是您的,季姑娘就接了。”
“那她……什麽表情?”謝淩景有些緊張,一雙漆黑的眼睛盯著謝招隱,滿眼期待。
謝招隱:“……屬……屬下能說季姑娘沒什麽特別的表情嗎?”
“對了,她讓屬下跟殿下說一聲謝謝,多謝你救了她父親跟大哥弟妹。”
“就沒了?”謝淩景睜大眼睛。
謝招隱一臉無辜,“還能說什麽?”
謝淩景在原地走了好幾圈,突然拔腿就往外麵走:“算了,我自己去問。”
“誒,殿下,現在還早,季姑娘未必就吃了早食了,你還是用過早食再去,再說,您難道不用去跟娘娘請安?”
謝淩景邁去季府的腿就這麽定住了,現在卻是不合適直接去季府,畢竟這幾天肯定有很多人盯著那邊,若是他現在去,指不定會影響兩人的婚事。
“那去跟母後說,一會兒我去陪她吃早食。”謝淩景鎮定下來,又恢複了翩翩公子的模樣,直接進了屋子去沐浴。
謝招隱接到命令,忙去吩咐下麵的人給太子妃娘娘傳消息。
皇太子跟太子妃母子關係和睦,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太子妃性情溫和,又吃齋多年,平時在太子府很少出門,又因為她喜靜,在明淵太子去世後,兒子直接被封為皇太子,身份高貴,哪怕接到帖子不去,也沒有誰敢說什麽。
畢竟當初太子妃與太子伉儷情深,明淵太子從頭到尾沒有妾室,兩人幾乎成了當時羨慕的對象,誰都沒想到明淵太子作為皇位繼承人,竟然不納妾,也沒有側妃,隻娶了太子妃一個,這在皇室絕無僅有,在滿朝文武百官中都是獨有的一份。
哦不,唯一能與其相比的,就是當時的侯府長子白璽越,也隻娶了一位夫人。
但在明淵太子去世後,卻有流言傳聞白璽越的夫人曾經也被太子殿下看上了,但最後白夫人選擇了嫁進侯府,而非嫁給太子當側妃。
那時,謝淩景剛出生不滿一年,太子妃當時聽聞這個消息,鬱鬱寡歡,食不下咽,還想等著太子迴來問清楚,誰知道,那年的冬天,明淵太子迴京時,卻在路上遇見了土匪,身亡。
消息傳迴來,皇上大怒,震驚朝野,太子妃本就因生了皇太子虧了身體,加上之前的流言,太子妃病倒,之後身體大不如前,拖著一口氣,主持完明淵太子的葬禮後,便開始吃齋念佛,難有再出來見人的時候。
如果不是因著有謝淩景這位表現出眾的皇太子殿下,許多人都快忘記太子妃,不過,也正因為此,在太子妃不為兒子謀劃的情況下,皇上對皇太子的喜歡,是眾所周知的。
文武百官都知道宣明帝屬意謝淩景繼承皇位,不然也不可能明淵太子剛逝世,就封了一個奶娃當太孫,隨著奶娃年齡漸長,表現出的天賦讓宣明帝越來越看好,之後便是一路捧著長大的。
就連繼後所生的二皇子,跟得寵的淑妃所生的三皇子,都沒能越過這位年紀輕輕的太孫。
其實朝臣們不用多問也知道為什麽,太孫謝淩景人聰明,有才華,十分出色,兩位皇子年長那麽多歲,也比不上。
不過兩位皇子背後的母家勢力大,雖然皇上看好太孫,但謝淩景能否順利登基誰也說不準。
尤其近幾年二皇子三皇子野心勃勃,朝野上下分為三派,二皇子一派,三皇子一派,再然後是皇帝一派。
至於太孫謝淩景,他從始至終都是皇帝的人,受皇帝恩寵,如今手中的兵權儼然已超過兩位皇子。
所以他們急了。
一急就做出謀害季宸遠的事,想推到謝淩景身上,以離間白家跟謝淩景的關係。
誰知道,謝淩景手段強硬,當天晚上就追上去,把證據捏了個正著,二皇子一派倒黴了。
此事暫且不提。
這天早上,季家屋子剛收拾好,門外看門的下人正在掃灑門前的大路,去去黴味,就看見轉角過來一輛上好的馬車,車前一人騎著馬,氣勢逼人,目光灼灼。
來人正是白璽越,到了門前,他翻身下馬,後麵的馬車跟著停下來。
白璽越去馬車前把白夫人扶了下來,身後跟著的是女兒白熹歡。
昨年白家人本打算把白熹歡嫁在蜀地,畢竟白家軍還在那,當爹的也留在那邊,照顧女兒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