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背後的幫助
空間醫女:神秘漢子彪悍妻 作者:煙火無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話都是謝淩景三言兩語,用十分尋常的口吻寫在信裏的。
描述的話語不多,更多的是說他平常做了什麽事,關於象牙山私礦以及朝廷的事,她是根據對方話裏一些消息以及從杜韋華那邊了解到的消息,聯合起來得出的結論。
後麵謝淩景寫了,那些藥鋪他隻隔一兩個縣城再設置一名管事。
而所有的管事都聽命於她。
季清月拿著手上的信,微微歎了一口氣。
這可算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
她總算知道上次謝淩景沒有繼續說要跟她合作的原因了。
這人分明在之後等著呢。
季清月想到之前周堯恆寫信告訴她,擴展鋪子時,第一是人生地不熟,突然開一個藥鋪,很容易被當地的一些勢力針對,除非身後有背景的。
二來,鋪子一個月之內開得太多,家裏的資金有些周轉不過來。
三來便是,當時在一些縣城裏想找到合適的鋪子很難,短時間難以找到合適的,剛好碰到一家在賣大鋪子的,而那鋪子的掌櫃聽聞周堯恆是打算買下鋪子開藥鋪的,就提了合作,而合作的原因跟條件都有,還很恰當。
周堯恆也不過才是十五六歲的少年,而季清月並也並不是商業上的老油條,哪裏想到背後的人想法不簡單。
何況當時杜韋華也沒查出那掌櫃背後有其他什麽不好的謀算。
然後就在一個好日子,在周堯恆,季清月,杜韋華點頭後,跟謝淩景簽了約。
如果不是謝淩景現在寫信告訴季清月,她估計都不會想到那掌櫃背後的主子竟然是謝淩景。
“謝大哥真是心思太深了。”季清月托腮,感覺有些牙疼。
當然,她更深刻意識到,自己太單純,如果真有人故意圖謀的話,估計這次她就已經上當了。
不過,若是圖謀,肯定有痕跡,下次她一定要多注意,不要給人機會。
季清月把信疊好,收進床頭放著的一個梳妝盒裏,這裏麵放著所有謝淩景寫的信,以及跟大哥季弈然寫的信,家裏寫的信等。
盒子裏已經滿了,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小的首飾等等。
季清月提筆,寫了迴信,她在信裏提了最近家裏要挖池塘養魚,還要在山上栽果樹,讓謝淩景若等到了夏日,可以來村子裏賞荷花,冬日裏可以過來吃蓮藕,挖蓮子等。
把信寫完,季清月出門,去準備了一些最近家裏成熟的果蔬,又贈送了一盒她做的藥丸,一起給杜韋華。
“果蔬一式兩份,一份送給那位掌櫃,一份送給背後的公子,這信跟藥丸也是要送給他主子的,你讓其代為轉交。”季清月吩咐道。
“好的姑娘,那我這會兒就先去縣城了,之後可能會走得更遠一些,把那些鋪子看完,再布置人手。”杜韋華仔細交代。
季清月聞言,交給他一枚印章:“你若是手上缺錢,就去店裏拿,路上注意安全,早些迴來。”
“是,姑娘。”
杜韋華拿了東西,跟著出去買貨物的孫帆勇一起離開了。
時間一晃而過,半個月過去了,季家的池塘終於挖好了,一共四個,都連在一塊兒,挖得很大。
路也修了一條半,隻需要再幾天,從去寺廟的官路上連接過來的那條路就能修好。
現在每天都有村民過去看熱鬧。
要麽就是從村子裏順著大路去到寺廟腳下的官路,要麽就是每天順著大路走到村子口。
走著新路,大多數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尤其是那些小孩子,天天在新路上跑了跑去,很是熱鬧。
而這半個月,季宸遠一直在忙,每天晚上季清月看到他都是在吃晚飯後,早上一起來,更不見他的人影。
早出晚歸,管修池塘的事,修路的事,以及地裏播種的事。
杏花村,三裏屯,臨山村三處地方一共五百畝地,裏麵該種什麽,他全部接手,除了臨山村那兩百畝是專門用來種藥材的地不需要多跑以外。
其他兩處地方,他都帶著霍明,每天坐著馬車,來來迴迴地忙。
霍明是第一次從長工轉簽賣身契的霍元水的兒子,今年十七,也在大戶人家做過事,季宸遠用得順手,就成了他的貼身小廝。
而買果樹的事,也根本不用季清月操心,季宸遠去鎮上找老黃打聽消息,聽說這兩天就有了消息。
時不時有人送一些半大的果樹過來,隻是數量太少,聽那種樹的人講,後麵還能有更多。
季清月是最了解這裏麵的進度的。
每次季宸遠要做什麽事,需要花多少錢,都會來找她報備,並寫上用途。
而在三天前,季宸遠就已經從鎮上老黃那得到消息,買下來三百顆果樹,有不同的種類,因為現在大多數的果樹都已經過了成熟期,他們家的果樹就要等到明年夏天才能嚐到第一茬果實了。
“姑娘,我們也去看看新路吧。”靈格在一旁開口勸道。
季清月已經連續五六天沒有出門了,如果不是因為知道姑娘在家看書,她們還以為出了什麽事。
季清月這幾天是在空間學習醫術到了困難階段,隻能花更多時間來學習,才會有一直不出門的情況。
“新路有什麽好看的。”珠梅笑道:“我們去鎮上看燈會吧,還熱鬧。”
“才不呢,姑娘最近不出遠門,她要看管兩位小主子的學習。”
“好了,走吧,我們去村子裏逛逛。”季清月見兩人閑的實在無聊,幹脆站了起來,往外走。
珠梅跟靈格對視了一眼,笑了笑,忙快步跟了上去。
“清月,也出來看新路的?”季清月剛走到村子中間的那顆大樹下,就看到不村子裏的人在那坐著乘涼聊天。
而新路是從村子最裏麵通到官路的,所以在大樹下,也能遠遠地看到新路。
季清月順著走過來,可不就碰到她們了嗎。
“是啊,大娘。”
“清月,聽說上次二房耀哥兒的媳婦兒朱氏去山上的寺廟看過了?”有八卦的婦人開口問。
描述的話語不多,更多的是說他平常做了什麽事,關於象牙山私礦以及朝廷的事,她是根據對方話裏一些消息以及從杜韋華那邊了解到的消息,聯合起來得出的結論。
後麵謝淩景寫了,那些藥鋪他隻隔一兩個縣城再設置一名管事。
而所有的管事都聽命於她。
季清月拿著手上的信,微微歎了一口氣。
這可算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
她總算知道上次謝淩景沒有繼續說要跟她合作的原因了。
這人分明在之後等著呢。
季清月想到之前周堯恆寫信告訴她,擴展鋪子時,第一是人生地不熟,突然開一個藥鋪,很容易被當地的一些勢力針對,除非身後有背景的。
二來,鋪子一個月之內開得太多,家裏的資金有些周轉不過來。
三來便是,當時在一些縣城裏想找到合適的鋪子很難,短時間難以找到合適的,剛好碰到一家在賣大鋪子的,而那鋪子的掌櫃聽聞周堯恆是打算買下鋪子開藥鋪的,就提了合作,而合作的原因跟條件都有,還很恰當。
周堯恆也不過才是十五六歲的少年,而季清月並也並不是商業上的老油條,哪裏想到背後的人想法不簡單。
何況當時杜韋華也沒查出那掌櫃背後有其他什麽不好的謀算。
然後就在一個好日子,在周堯恆,季清月,杜韋華點頭後,跟謝淩景簽了約。
如果不是謝淩景現在寫信告訴季清月,她估計都不會想到那掌櫃背後的主子竟然是謝淩景。
“謝大哥真是心思太深了。”季清月托腮,感覺有些牙疼。
當然,她更深刻意識到,自己太單純,如果真有人故意圖謀的話,估計這次她就已經上當了。
不過,若是圖謀,肯定有痕跡,下次她一定要多注意,不要給人機會。
季清月把信疊好,收進床頭放著的一個梳妝盒裏,這裏麵放著所有謝淩景寫的信,以及跟大哥季弈然寫的信,家裏寫的信等。
盒子裏已經滿了,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小的首飾等等。
季清月提筆,寫了迴信,她在信裏提了最近家裏要挖池塘養魚,還要在山上栽果樹,讓謝淩景若等到了夏日,可以來村子裏賞荷花,冬日裏可以過來吃蓮藕,挖蓮子等。
把信寫完,季清月出門,去準備了一些最近家裏成熟的果蔬,又贈送了一盒她做的藥丸,一起給杜韋華。
“果蔬一式兩份,一份送給那位掌櫃,一份送給背後的公子,這信跟藥丸也是要送給他主子的,你讓其代為轉交。”季清月吩咐道。
“好的姑娘,那我這會兒就先去縣城了,之後可能會走得更遠一些,把那些鋪子看完,再布置人手。”杜韋華仔細交代。
季清月聞言,交給他一枚印章:“你若是手上缺錢,就去店裏拿,路上注意安全,早些迴來。”
“是,姑娘。”
杜韋華拿了東西,跟著出去買貨物的孫帆勇一起離開了。
時間一晃而過,半個月過去了,季家的池塘終於挖好了,一共四個,都連在一塊兒,挖得很大。
路也修了一條半,隻需要再幾天,從去寺廟的官路上連接過來的那條路就能修好。
現在每天都有村民過去看熱鬧。
要麽就是從村子裏順著大路去到寺廟腳下的官路,要麽就是每天順著大路走到村子口。
走著新路,大多數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尤其是那些小孩子,天天在新路上跑了跑去,很是熱鬧。
而這半個月,季宸遠一直在忙,每天晚上季清月看到他都是在吃晚飯後,早上一起來,更不見他的人影。
早出晚歸,管修池塘的事,修路的事,以及地裏播種的事。
杏花村,三裏屯,臨山村三處地方一共五百畝地,裏麵該種什麽,他全部接手,除了臨山村那兩百畝是專門用來種藥材的地不需要多跑以外。
其他兩處地方,他都帶著霍明,每天坐著馬車,來來迴迴地忙。
霍明是第一次從長工轉簽賣身契的霍元水的兒子,今年十七,也在大戶人家做過事,季宸遠用得順手,就成了他的貼身小廝。
而買果樹的事,也根本不用季清月操心,季宸遠去鎮上找老黃打聽消息,聽說這兩天就有了消息。
時不時有人送一些半大的果樹過來,隻是數量太少,聽那種樹的人講,後麵還能有更多。
季清月是最了解這裏麵的進度的。
每次季宸遠要做什麽事,需要花多少錢,都會來找她報備,並寫上用途。
而在三天前,季宸遠就已經從鎮上老黃那得到消息,買下來三百顆果樹,有不同的種類,因為現在大多數的果樹都已經過了成熟期,他們家的果樹就要等到明年夏天才能嚐到第一茬果實了。
“姑娘,我們也去看看新路吧。”靈格在一旁開口勸道。
季清月已經連續五六天沒有出門了,如果不是因為知道姑娘在家看書,她們還以為出了什麽事。
季清月這幾天是在空間學習醫術到了困難階段,隻能花更多時間來學習,才會有一直不出門的情況。
“新路有什麽好看的。”珠梅笑道:“我們去鎮上看燈會吧,還熱鬧。”
“才不呢,姑娘最近不出遠門,她要看管兩位小主子的學習。”
“好了,走吧,我們去村子裏逛逛。”季清月見兩人閑的實在無聊,幹脆站了起來,往外走。
珠梅跟靈格對視了一眼,笑了笑,忙快步跟了上去。
“清月,也出來看新路的?”季清月剛走到村子中間的那顆大樹下,就看到不村子裏的人在那坐著乘涼聊天。
而新路是從村子最裏麵通到官路的,所以在大樹下,也能遠遠地看到新路。
季清月順著走過來,可不就碰到她們了嗎。
“是啊,大娘。”
“清月,聽說上次二房耀哥兒的媳婦兒朱氏去山上的寺廟看過了?”有八卦的婦人開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