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瑀神色恭敬,微微躬身,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臣鬥膽獻上為您精心撰寫的青詞,還望能入得了陛下的慧眼。”
永正皇帝微微抬手,語氣平和地說道:“呈上來,讓朕瞧瞧。”
賈瑀畢恭畢敬地將青詞呈上。
永正皇帝接過青詞,開始仔細閱讀起來。起初,他神色平靜如水,猶如一泓深不見底的湖水,讓人難以窺探其內心的真實想法。然而,隨著目光在青詞的字句上遊移,他的眼中逐漸流露出驚喜與滿意的光芒,那光芒越來越盛,璀璨奪目,仿佛夜空中熠熠生輝的星辰。
永正皇帝忍不住大聲讚歎道:“妙哉!妙哉!此青詞文辭優美,意境深遠,甚合朕意!賈瑀啊,你這心思可真是巧妙至極,著實讓朕心生歡喜。朕定要重重賞你,以表朕的欣慰之情!”說罷,他興奮地將青詞向周圍侍奉的道士傳閱。
王道玄接過青詞,仔細閱讀之後,也是連連點頭稱讚:“陛下,此青詞的確精妙絕倫,賈大人不愧是才華出眾啊。”
永正皇帝臉上滿是笑容,看向賈瑀說道:“賈瑀,朕對你甚是滿意。朕不僅要賞賜你金銀財寶,還要特賜你飛魚服,以彰你的才華和忠心。今後你要多為朕撰寫青詞,常來朕身前候著。”
賈瑀連忙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迴到禮部衙門,歐陽洵遠遠見到賈瑀走來,趕忙迎上前去,緊跟賈瑀一同進入公房,而後謹慎地關上了房門。
賈瑀看到歐陽洵這般舉動,心中滿是疑惑,連忙問道:“先生,您此舉為何?有什麽指教但說無妨。”
歐陽洵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毅恆啊,如今你已身居高位,按說我本不該再多嘴。但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賈瑀忙不迭地稱謝,恭敬地道:“歐陽老師,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永遠都是我的老師,教導弟子是您的職責所在,也是弟子的福分。”
歐陽洵輕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為何要為陛下寫青詞啊?如今陛下沉迷修道,荒廢政事,已經為朝中正義之事所詬病。再則,皇帝之前讓翰林院撰寫青詞,難道翰林院那麽多飽讀詩書、文采斐然之輩真的寫不出?你難道不知道這會極大地影響你在士林中的聲望嗎?大家定會說你是個阿諛奉承之人。”說罷,他搖了搖頭,一臉的惋惜。
賈瑀急忙解釋道:“老師,您有所不知。如今朝堂局勢波譎雲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我若不如此自汙,恐怕早就被那些虎視眈眈之人給算計了。隻有讓他們覺得我不過是個貪圖名利之人,才能減少對我的關注和防備,我也才能有機會為朝廷真正做些實事。”
歐陽洵皺了皺眉,說道:“即便如此,這自汙之舉也風險頗高,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你可曾想過後果?”
賈瑀堅定地迴答:“老師,弟子深知其中利害。但我們讀書人為什麽讀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了能在這詭譎的朝堂中生存下去,為了能有機會實現心中抱負,哪怕是聲名狼藉,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義無反顧。”
歐陽洵沉默片刻,又道:“那之前你大肆納妾之事,也頗受詬病,這難道也是你的謀略?”
賈瑀苦笑道:“老師,那實非我本意。學生年少得意,不僅是朝中有人妒忌,隻怕陛下……所以形勢所迫,為了掩人耳目,做出一副沉迷聲色的樣子。”
歐陽洵歎道:“如此行事,實在冒險,你就不怕弄巧成拙?”
賈瑀迴應:“老師,學生也是無奈之舉,若不這般,隻怕難以自保。”
歐陽洵接著說:“那今後你又作何打算?這險中求存之路可不好走。”
賈瑀鄭重道:“老師,學生定當步步為營,尋找時機,為這天下蒼生謀福祉。”
歐陽洵微微點頭,又問道:“那若是遇到重重阻礙,你又當如何?”
賈瑀目光堅定,說道:“學生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絕不退縮。”
歐陽洵凝視著賈瑀,感慨道:“毅恆啊,你這份決心和勇氣,為師甚是佩服。但為師向來謹慎,總是擔心你如此激進,會遭人算計。”
賈瑀說道:“老師,學生知曉您的擔憂,但形勢逼人,若不主動出擊,隻怕永無出頭之日。”
歐陽洵搖搖頭,說道:“你呀,總是這般激進。可知道欲速則不達?”
賈瑀迴道:“老師,學生明白您的意思。但如今局勢瞬息萬變,若不抓住機會,就會錯失良機。”
歐陽洵歎口氣,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你心意已決,為師也不再阻攔。隻是這官場險惡,你千萬要多加小心。你要知道,為師對你可是寄予厚望,不希望看到你因一時衝動而陷入絕境。”
賈瑀動容道:“老師的關愛之情,學生沒齒難忘。學生定當謹慎行事,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歐陽洵又道:“毅恆,你可知這官場之中,人心難測。稍有不慎,便會被人抓住把柄。你如今選擇的這條路,更是布滿荊棘,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不過你放心,為師定會在朝中竭盡全力支持你。平日裏,為師會多留意各方動向,為你傳遞有用的消息。若遇有人惡意中傷你,為師也會想方設法為你辯解。哪怕是豁出這一身老骨頭,也定要保你周全。”
賈瑀感激涕零:“老師如此厚愛,學生何以為報。有老師在背後鼎力支持,學生更有信心和勇氣麵對一切艱難險阻。”
歐陽洵接著說道:“但你切記,行事不可過於莽撞,凡事多與為師商量。若有拿不準的,切莫擅自行動。為師雖能幫襯,但也有力所不及之時,關鍵還得靠你自己小心謹慎。”
賈瑀點頭道:“老師放心,學生定會銘記在心。”
歐陽洵長歎一聲:“但願你能得償所願,成就一番大業。隻是這前路漫漫,你千萬要多加小心。”
賈瑀鄭重應道:“老師放心,弟子心中有數,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這日,楚王府內。
楚王蕭綱滿臉憂愁地坐在堂中,對著親信俞俊熙和徐天成說道:“本王因之前兵敗,如今仍不得聖眷,父皇已經多日不曾召見,心中實在鬱悶呐!”
徐天成思考一下說道:“殿下,這幾日那賈瑀因青詞受賞之事,如今已是人盡皆知。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從這裏入手。”
俞俊熙微微皺眉,拱手說道:“殿下,此事確實棘手。那賈瑀不知走了什麽運道,一篇青詞竟能得聖上歡心。想那青詞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文字,怎就如此受聖上看重,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徐天成眼珠一轉,上前一步道:“殿下,既然陛下修仙好道,咱們不如直接尋個高明的道士進獻給陛下,或許能讓殿下重新得寵。您想啊,道士能為聖上煉丹講道,說不定更能迎合聖上的心意。”
楚王聽了,眉頭緊鎖,沉思片刻道:“此計可行否?若尋來的道士不得聖上心意,那豈不是弄巧成拙?而且這道士的品行和本事也難以把控啊。”
徐天成趕忙說道:“殿下放心,下官定當仔細尋覓,找那真正有本事、能投聖上所好的道士。下官會多方打聽,從那些有名望的道觀中挑選,絕不馬虎。而且殿下,下官有一計,我們可以找一個受我們掌控的道士,事先對他進行培養和教導,讓他明白我們的意圖和期望。然後通過一些手段,將他送入宮中。比如,可以先在京城中製造一些關於這位道士神奇能力的傳聞,引起陛下的注意。或者通過一些與陛下親近的大臣,適時地向陛下推薦這位道士。隻要能將他成功送入宮中,憑借我們事先的安排,定能讓他得到陛下的信任和喜愛,從而為殿下您在陛下麵前美言。”
俞俊熙緊接著說道:“殿下,要掌控這道士,我倒有幾個主意。其一,可尋其把柄握於手中,令其不敢有二心。其二,以其家人安危相脅,他必不敢輕舉妄動。其三,許以重金厚祿,誘其為殿下效力。再者,可在他身邊安插我們的人手,時刻監視其一舉一動,稍有異動,便能及時知曉。”
楚王微微點頭,說道:“嗯,俊熙所言有理。”
俞俊熙繼續道:“此外,在對這道士進行培養時,不僅要教他如何迎合陛下,還要讓他牢記殿下的恩情和期望,明白隻有全心全意為殿下辦事,才有榮華富貴可享。”
楚王歎口氣:“也隻能姑且一試了。徐天成,此事便交予你去辦,務必謹慎行事。若能成功,本王定有重賞。”
徐天成點頭應道:“殿下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定會盡心盡力辦好此事,不負殿下所托。”
楚王憂心忡忡地說道:“但願此番能有所轉機,否則本王在這朝堂之上的處境愈發艱難了。”
俞俊熙寬慰道:“殿下莫要太過憂慮,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總能想到辦法應對的。”
徐天成接著道:“是啊,殿下,咱們齊心協力,定能度過這難關。”
永正皇帝微微抬手,語氣平和地說道:“呈上來,讓朕瞧瞧。”
賈瑀畢恭畢敬地將青詞呈上。
永正皇帝接過青詞,開始仔細閱讀起來。起初,他神色平靜如水,猶如一泓深不見底的湖水,讓人難以窺探其內心的真實想法。然而,隨著目光在青詞的字句上遊移,他的眼中逐漸流露出驚喜與滿意的光芒,那光芒越來越盛,璀璨奪目,仿佛夜空中熠熠生輝的星辰。
永正皇帝忍不住大聲讚歎道:“妙哉!妙哉!此青詞文辭優美,意境深遠,甚合朕意!賈瑀啊,你這心思可真是巧妙至極,著實讓朕心生歡喜。朕定要重重賞你,以表朕的欣慰之情!”說罷,他興奮地將青詞向周圍侍奉的道士傳閱。
王道玄接過青詞,仔細閱讀之後,也是連連點頭稱讚:“陛下,此青詞的確精妙絕倫,賈大人不愧是才華出眾啊。”
永正皇帝臉上滿是笑容,看向賈瑀說道:“賈瑀,朕對你甚是滿意。朕不僅要賞賜你金銀財寶,還要特賜你飛魚服,以彰你的才華和忠心。今後你要多為朕撰寫青詞,常來朕身前候著。”
賈瑀連忙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迴到禮部衙門,歐陽洵遠遠見到賈瑀走來,趕忙迎上前去,緊跟賈瑀一同進入公房,而後謹慎地關上了房門。
賈瑀看到歐陽洵這般舉動,心中滿是疑惑,連忙問道:“先生,您此舉為何?有什麽指教但說無妨。”
歐陽洵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毅恆啊,如今你已身居高位,按說我本不該再多嘴。但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賈瑀忙不迭地稱謝,恭敬地道:“歐陽老師,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永遠都是我的老師,教導弟子是您的職責所在,也是弟子的福分。”
歐陽洵輕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為何要為陛下寫青詞啊?如今陛下沉迷修道,荒廢政事,已經為朝中正義之事所詬病。再則,皇帝之前讓翰林院撰寫青詞,難道翰林院那麽多飽讀詩書、文采斐然之輩真的寫不出?你難道不知道這會極大地影響你在士林中的聲望嗎?大家定會說你是個阿諛奉承之人。”說罷,他搖了搖頭,一臉的惋惜。
賈瑀急忙解釋道:“老師,您有所不知。如今朝堂局勢波譎雲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我若不如此自汙,恐怕早就被那些虎視眈眈之人給算計了。隻有讓他們覺得我不過是個貪圖名利之人,才能減少對我的關注和防備,我也才能有機會為朝廷真正做些實事。”
歐陽洵皺了皺眉,說道:“即便如此,這自汙之舉也風險頗高,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你可曾想過後果?”
賈瑀堅定地迴答:“老師,弟子深知其中利害。但我們讀書人為什麽讀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了能在這詭譎的朝堂中生存下去,為了能有機會實現心中抱負,哪怕是聲名狼藉,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義無反顧。”
歐陽洵沉默片刻,又道:“那之前你大肆納妾之事,也頗受詬病,這難道也是你的謀略?”
賈瑀苦笑道:“老師,那實非我本意。學生年少得意,不僅是朝中有人妒忌,隻怕陛下……所以形勢所迫,為了掩人耳目,做出一副沉迷聲色的樣子。”
歐陽洵歎道:“如此行事,實在冒險,你就不怕弄巧成拙?”
賈瑀迴應:“老師,學生也是無奈之舉,若不這般,隻怕難以自保。”
歐陽洵接著說:“那今後你又作何打算?這險中求存之路可不好走。”
賈瑀鄭重道:“老師,學生定當步步為營,尋找時機,為這天下蒼生謀福祉。”
歐陽洵微微點頭,又問道:“那若是遇到重重阻礙,你又當如何?”
賈瑀目光堅定,說道:“學生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絕不退縮。”
歐陽洵凝視著賈瑀,感慨道:“毅恆啊,你這份決心和勇氣,為師甚是佩服。但為師向來謹慎,總是擔心你如此激進,會遭人算計。”
賈瑀說道:“老師,學生知曉您的擔憂,但形勢逼人,若不主動出擊,隻怕永無出頭之日。”
歐陽洵搖搖頭,說道:“你呀,總是這般激進。可知道欲速則不達?”
賈瑀迴道:“老師,學生明白您的意思。但如今局勢瞬息萬變,若不抓住機會,就會錯失良機。”
歐陽洵歎口氣,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你心意已決,為師也不再阻攔。隻是這官場險惡,你千萬要多加小心。你要知道,為師對你可是寄予厚望,不希望看到你因一時衝動而陷入絕境。”
賈瑀動容道:“老師的關愛之情,學生沒齒難忘。學生定當謹慎行事,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歐陽洵又道:“毅恆,你可知這官場之中,人心難測。稍有不慎,便會被人抓住把柄。你如今選擇的這條路,更是布滿荊棘,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不過你放心,為師定會在朝中竭盡全力支持你。平日裏,為師會多留意各方動向,為你傳遞有用的消息。若遇有人惡意中傷你,為師也會想方設法為你辯解。哪怕是豁出這一身老骨頭,也定要保你周全。”
賈瑀感激涕零:“老師如此厚愛,學生何以為報。有老師在背後鼎力支持,學生更有信心和勇氣麵對一切艱難險阻。”
歐陽洵接著說道:“但你切記,行事不可過於莽撞,凡事多與為師商量。若有拿不準的,切莫擅自行動。為師雖能幫襯,但也有力所不及之時,關鍵還得靠你自己小心謹慎。”
賈瑀點頭道:“老師放心,學生定會銘記在心。”
歐陽洵長歎一聲:“但願你能得償所願,成就一番大業。隻是這前路漫漫,你千萬要多加小心。”
賈瑀鄭重應道:“老師放心,弟子心中有數,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這日,楚王府內。
楚王蕭綱滿臉憂愁地坐在堂中,對著親信俞俊熙和徐天成說道:“本王因之前兵敗,如今仍不得聖眷,父皇已經多日不曾召見,心中實在鬱悶呐!”
徐天成思考一下說道:“殿下,這幾日那賈瑀因青詞受賞之事,如今已是人盡皆知。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從這裏入手。”
俞俊熙微微皺眉,拱手說道:“殿下,此事確實棘手。那賈瑀不知走了什麽運道,一篇青詞竟能得聖上歡心。想那青詞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文字,怎就如此受聖上看重,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徐天成眼珠一轉,上前一步道:“殿下,既然陛下修仙好道,咱們不如直接尋個高明的道士進獻給陛下,或許能讓殿下重新得寵。您想啊,道士能為聖上煉丹講道,說不定更能迎合聖上的心意。”
楚王聽了,眉頭緊鎖,沉思片刻道:“此計可行否?若尋來的道士不得聖上心意,那豈不是弄巧成拙?而且這道士的品行和本事也難以把控啊。”
徐天成趕忙說道:“殿下放心,下官定當仔細尋覓,找那真正有本事、能投聖上所好的道士。下官會多方打聽,從那些有名望的道觀中挑選,絕不馬虎。而且殿下,下官有一計,我們可以找一個受我們掌控的道士,事先對他進行培養和教導,讓他明白我們的意圖和期望。然後通過一些手段,將他送入宮中。比如,可以先在京城中製造一些關於這位道士神奇能力的傳聞,引起陛下的注意。或者通過一些與陛下親近的大臣,適時地向陛下推薦這位道士。隻要能將他成功送入宮中,憑借我們事先的安排,定能讓他得到陛下的信任和喜愛,從而為殿下您在陛下麵前美言。”
俞俊熙緊接著說道:“殿下,要掌控這道士,我倒有幾個主意。其一,可尋其把柄握於手中,令其不敢有二心。其二,以其家人安危相脅,他必不敢輕舉妄動。其三,許以重金厚祿,誘其為殿下效力。再者,可在他身邊安插我們的人手,時刻監視其一舉一動,稍有異動,便能及時知曉。”
楚王微微點頭,說道:“嗯,俊熙所言有理。”
俞俊熙繼續道:“此外,在對這道士進行培養時,不僅要教他如何迎合陛下,還要讓他牢記殿下的恩情和期望,明白隻有全心全意為殿下辦事,才有榮華富貴可享。”
楚王歎口氣:“也隻能姑且一試了。徐天成,此事便交予你去辦,務必謹慎行事。若能成功,本王定有重賞。”
徐天成點頭應道:“殿下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定會盡心盡力辦好此事,不負殿下所托。”
楚王憂心忡忡地說道:“但願此番能有所轉機,否則本王在這朝堂之上的處境愈發艱難了。”
俞俊熙寬慰道:“殿下莫要太過憂慮,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總能想到辦法應對的。”
徐天成接著道:“是啊,殿下,咱們齊心協力,定能度過這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