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勒察在成功穩住內部局勢之後,終於能夠全身心地將精力投入到與大淳的和談事宜之中。他神色凝重地將謀士文誌鯨召喚至營帳內,緩緩開口說道:“文先生,如今內部局勢暫且得以安穩,這和談之事,還需仰仗您多多費心謀劃。”


    文誌鯨那細長的眼睛微微眯起,心中思緒如潮般翻湧。他深知,此刻正是自己展現才能、獲取更大價值的關鍵時刻。若能助力唿勒察在此次和談中謀取到最大的利益,那麽自己在匈奴中的地位必將更加穩固。


    “單於,依我之見,和親之事,大淳向來極為重視禮教綱常,多半是不會應允的。不過,我們大可將此作為一項重要的籌碼,以此來換取其他更為實際的好處。至於求封單於封號,恐怕難以實現,大淳絕不會輕易給予如此尊崇的封號。但倘若退而求其次,謀取一個郡王之位,或許還有幾分成功的可能。而互市之事,實乃重中之重,我們必須竭力爭取多開設幾處,並且在貿易的條款方麵爭取到更多的優惠。至於朝貢之事,其規模和具體內容也需要仔細地斟酌考量,務必確保我們能夠從中獲取充足的物資和財富。”文誌鯨有條不紊地緩緩說道,眼神中透露出精明的光芒。


    唿勒察認真地聽著,不住地點頭,隨後說道:“文先生所言在理,隻是這互市之地,不知大淳方麵能夠給予我們多大的讓步?”


    文誌鯨略作思索,迴應道:“首領,依我推測,大淳或許會在互市的地點選擇上堅持己見。然而,我們可以在貿易的種類以及稅收方麵努力爭取更多的有利條件。比如,要求他們放寬對我們馬匹和皮毛的收購限製,降低相關稅收,同時增加對他們絲綢、茶葉等物品的供應數量。”


    唿勒察微微皺眉,接著問道:“那這朝貢的規模,先生覺得應當如何定奪?”


    文誌鯨答道:“單於,朝貢規模不宜過大,以免讓大淳認為我們過度依賴於他們,但也絕不能過小,否則會顯得我們缺乏誠意。我認為,可以在馬匹、珍貴皮毛的數量上進行適當的控製,同時向他們提出對一些稀缺的工匠製品和珍貴書籍的需求。”


    唿勒察手摸著胡須,若有所思地說道:“嗯,先生考慮得甚是周全。那這郡王之位,又該如何竭力爭取呢?”


    文誌鯨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說道:“單於,我們應當著重強調您在草原上的崇高威望和強大影響力,以及您在穩定邊疆方麵的卓越能力。聲稱若能獲得此封號,您將會更加盡心盡力地致力於維護與大淳的和平友好關係,並且保證對大淳的絕對忠誠。”


    唿勒察微微頷首,又問道:“先生,那倘若大淳拒絕了我們提出的這些條件,我們又應當如何應對?”


    文誌鯨神情嚴肅,沉聲道:“單於,到那時,我們便需要擺出強硬的姿態,但也要為彼此留下迴旋的餘地。可以暗示他們,倘若和談無法達成,草原各部很可能會重新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從而對大淳的邊境造成更為嚴重的威脅。不過,這僅僅隻是最後的手段,能夠和平順利地達成協議,方為上策。”


    唿勒察長歎一口氣,說道:“但願此次和談能夠順遂,讓我族能夠獲得喘息之機,得以發展壯大。”


    文誌鯨拱手行禮,鄭重說道:“單於放心,我必定會竭盡全力,為您謀取最大的利益。”


    唿勒察聽著,頻頻點頭,心中暗自仔細地盤算著文誌鯨所言的種種利弊。


    另一邊,賈瑀收到唿勒察派來的使者後,卻是不敢擅自決定議和之事。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當機立斷,立刻將匈奴使者送入京城。


    京城之中,朝堂之上,群臣針對此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大學士林之煥挺身而出,神色莊重地說道:“陛下,匈奴此次求和,實乃邊患得以暫時平息的良好契機。然而,和親之事,違背我朝禮教傳統,萬萬不可應允。至於封號,需要權衡利弊,切不可讓匈奴過於張狂。而互市與朝貢之事,應當謹慎商議,務必確保我朝的利益不受損害。”


    永正皇帝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群臣,問道:“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獨到的見解?”


    成國公熊楚率先說道:“陛下,匈奴向來狼子野心,此次和談恐怕暗藏奸詐,應當小心應對,切不可掉以輕心。”


    首輔葉高接著說道:“陛下,若能通過和談換來邊境的長久安寧,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但和談的條件必須從嚴把控,絕不能讓匈奴占了便宜。”


    一時間,朝堂上眾臣紛紛發表意見,眾說紛紜。


    永正皇帝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由文華殿大學士林之煥領命負責與匈奴使者唿都兒進行談判。


    談判桌上,林之煥神色嚴肅,率先開口說道:“唿都兒使者,此次和談,還望雙方都能夠秉持誠意,共同謀取和平穩定之局。”


    唿都兒昂首挺胸,態度強硬地說道:“林大人,我匈奴首領此次乃是誠心求和,和親之舉正是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倘若貴朝不應允,這和談恐怕難以成功。”


    林之煥不卑不亢,迴應道:“和親之事,於我朝而言並無先例可循,此乃不可變更的原則。不過,其他方麵,我們尚可進行商議。”


    唿都兒皺起眉頭,提高聲音說道:“那互市之地,至少要增加三處。”


    林之煥果斷搖頭,說道:“兩處已是我方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不可再多。我朝已經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若貴方執意堅持,這和談恐怕難以繼續推進。”


    唿都兒怒目而視,大聲說道:“不行,至少三處,否則沒得談!”


    林之煥沉聲道:“貴使莫要衝動,且聽我細細道來。互市之舉雖對雙方皆有益處,但我朝也需要充分考慮諸多因素,例如治安管理、市場秩序等。兩處互市,倘若經營得當,雙方皆能獲得豐厚的利益。”


    唿都兒冷哼一聲,說道:“林大人,這兩處實在太少,遠遠不足以滿足我匈奴的需求。”


    林之煥目光堅定,說道:“唿都兒使者,莫要忘了,和談的目的乃是為了實現和平,而非一方對另一方的無限索取。倘若貴方執意堅持,那麽朝貢之事,恐怕規模也要相應縮減。”


    唿都兒一驚,說道:“這如何能行?朝貢規模原本就不大。”


    林之煥說道:“那就要看貴使在互市之事上如何做出抉擇了。”


    唿都兒沉默片刻,說道:“林大人,可否再商量商量?”


    林之煥說道:“當然可以,但貴使也需明白,我朝的底線絕不可破。”


    唿都兒接著說道:“那關於互市的貿易條款,我方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優惠。”


    林之煥迴應道:“這需要看貴方在其他方麵能夠做出何種讓步,比如朝貢物品的質量和數量能否有所提升。”


    唿都兒咬牙說道:“林大人,您這分明是步步緊逼啊。”


    林之煥微微一笑,說道:“非也,我這隻是為了確保雙方能夠公平公正,從而實現長久的和平共處。”


    經過多輪激烈的交鋒,雙方僵持不下,談判進展緩慢。


    林之煥一方麵與唿都兒艱難周旋,一方麵征求前線總督賈瑀的建議。賈瑀深知匈奴內部情況複雜多變,迴信道:“和談有望達成,但條件務必從嚴把控,以防匈奴日後生變。”


    林之煥收到賈瑀的迴信後,對唿都兒說道:“唿都兒使者,賈總督之意,和談條件需重新考慮。”


    唿都兒急切地問道:“那你們到底想要怎樣?”


    林之煥不緊不慢地說道:“莫急,我們慢慢商議。”


    又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談判過程,雙方終於達成協定。


    林之煥說道:“我們大淳朝自從太祖皇帝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公主遠嫁草原和親的例子。因此,對於你們這次提出的和親請求,我實在難以應允啊!


    不過,既然貴國已經誠心歸降,那我便準許你們每年向朝廷進貢兩次,並明確規定每次進貢的人數不得超過一百五十人,馬匹也不能超過五百匹。


    除此之外,我決定賜予唿勒察瀚海郡王的封號,但這已是最高的恩賜了。


    另外,關於貿易方麵,我同意在大同和宣府兩地開設互市,以促進雙方的經濟交流與發展。這樣一來,既滿足了貴國的需求,又能維護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希望貴國能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麵,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消息傳到匈奴,唿勒察心中雖對未能完全達成自己設定的所有目標略有不滿,但也清楚地明白此番和談所取得的成果已屬不易。


    唿勒察對手下將領說道:“此次和談,雖然未能完全如我所願,但也能夠緩解當前的緊迫局勢。”


    將領附和道:“首領,當下應當先穩住局勢,日後再尋找其他機會圖謀發展。”


    唿勒察點頭說道:“且看今後局勢如何發展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