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的背叛,恰似一記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巨錘,以雷霆萬鈞之勢狠狠砸在永正皇帝的心頭,讓他的內心瞬間被失望與憤恨所填滿。那熊熊燃燒、洶湧澎湃的怒火,仿佛具有毀天滅地的力量,似乎能在瞬息之間將整個宏偉的宮殿化作一片熊熊燃燒的火海。
此刻,永正皇帝的麵色陰沉得猶如那狂風暴雨來臨前烏雲密布、暗無天日的蒼穹,黑沉得令人望而生畏、膽戰心驚。他那雙眼,噴射而出的怒火恰似能將世間萬物無情吞噬的熊熊烈焰,朝著身旁誠惶誠恐的高進忠怒聲喝道:“高進忠,宣讀此次從逆的名單!”
高進忠聞令,身體猛地一顫,猶如被一道淩厲的雷電擊中,整個身軀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趕忙戰戰兢兢地應道。他的聲音不僅微微顫抖,還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惶恐,雙腿也似篩糠般不停地抖動,仿佛隨時都會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遵旨。此次叛亂被俘之人有:禮部尚書蔡卓達、吏部侍郎賈化、神機營參將王濤、神策營副將林虎、武城侯龐陽、同安侯鄭景、泰寧侯桂泰、將軍傅之軒等以下三十八人。被擊殺者有:神機營副將劉猛,驍騎衛千戶李剛、燕山營參將趙鵬、山海關總兵陳可法等四十多人。”
永正皇帝聽著這一個個名字,雙手緊緊握拳,關節因極度用力而泛出慘白之色,那緊繃的力度仿佛下一秒骨頭就會被生生捏碎。額頭上青筋暴突,如一條條猙獰可怖、張牙舞爪的蚯蚓蜿蜒其上。他咬牙切齒,從牙縫中擠出充滿憤恨的話語,那話語猶如從九幽地獄傳來的詛咒:“這些亂臣賊子,朕絕不輕饒!朕要將他們千刀萬剮,讓他們受盡世間最殘酷的酷刑,方能解朕心頭之恨!”
永正皇帝接著又怒聲罵道:“哼,即便那些沒有直接從逆的,觀望中立、首鼠兩端的人更是不計其數。朕這朝堂之上站著的,恐怕就有不少!君父性命堪憂之時,你們又有幾人前來護駕?這當中,除了牛國武、賈瑀兩人帶兵前來護駕。你們呢?莫要與朕說你們沒有兵,沒兵?家中護衛、家丁也有幾十人吧?平常欺壓良善的時候有你們,耀武揚威的時候有你們,如今護駕就沒有了?忠君報國的時候就沒有!”
大臣們聽聞,猶如遭受晴天霹靂,身心俱震,仿佛靈魂都被這怒喝聲抽離了身體。他們連忙跪下,齊聲高喊:“臣有罪,罪該萬死,請陛下息怒!”他們的額頭緊緊貼著冰冷堅硬的地麵,身軀瑟瑟發抖,滿心惶恐。汗水如泉湧般湧出,瞬間濕透了衣衫,卻無人敢抬手擦拭,生怕這微小的動作會進一步激怒皇帝。
永正皇帝罵道:“對,你們確實該死!罪該萬死!如果昨夜朕敗了,你們今天一樣能對著那蕭義康、蕭義真二人喊萬歲吧!”
大臣們跪在地下,整個朝堂一片死寂,無人敢搭茬,無人敢接話。仿佛整個朝堂都被厚重得令人窒息的恐懼陰霾所籠罩,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空氣仿佛都凝結成了沉重的鉛塊。
接著,永正皇帝又公布了將一些昨夜觀望中立的將領,如李大安等人暫時革職迴家。
隨後,永正皇帝又說道:“對,還有那淩國昌,他養的好兒子!哼,那淩宏凱居然也敢參與其中。給朕查查淩國昌,別以為致仕迴了老家,把兒子扔在這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永正皇帝接著又說道:“張申書、李可正、王成景、穆天石,你們好好地把這些人審一審、查一查,一定給朕審出點東西來。張申書,你作為內閣大學士,帶著三法司負責這件事情。這次叛亂不能就這麽算了,一定要嚴查!”
內閣大學士張申書、刑部尚書李可正、都察院都禦史王成景、大理寺卿穆天石四人趕緊出列叩拜。他們的膝蓋重重地砸在地上,發出沉悶而令人心驚的聲響,跪在地上誠惶誠恐地說道:“臣等領旨,絕不辜負皇上的聖意。”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敬畏與堅決,仿佛要用盡一切力量完成這艱巨的使命。
永正皇帝又對都督府京營親衛多名官員進行罷黜調整。一時間,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氣氛愈發緊張壓抑。
那些被罷黜的官員,有的神色淒然,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奈,仿佛生命的光芒在瞬間熄滅,從此陷入無盡的黑暗深淵;有的則滿臉憤懣,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心中充滿了不甘。但在皇帝的威嚴之下,也隻能默默接受這一殘酷的結果,猶如霜打的落葉,毫無反抗之力。
接著,永正皇帝又對這次叛亂中為王事捐軀的多人進行表彰,如孟祖輝、趙信、季昂等多人,皆賜予了諡號,進行大力表彰。
皇帝神色肅穆,聲音洪亮,猶如洪鍾一般在朝堂上久久迴蕩:“孟祖輝剛正不阿,賜諡號‘貞烈’;趙信義薄雲天,賜諡號‘義壯’;季昂舍生取義,賜諡號‘勇烈’。其家屬皆有厚賞,以彰其功。”
接著又對本次平叛之中的有功之臣進行了獎賞。其中賈瑀被擢封為沈國公,同時晉升為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牛國武升為府軍衛都指揮使,徐寧為虎賁衛都指揮使,鍾大川為京營節度使,謝鯨為羽林衛節度使。
皇帝端坐在金鑾殿上,目光威嚴而莊重。隨後,又對襄陽平叛的將士們進行封賞。
陳平、蔣文遠、裘傑、黃逸臣、楚成湯、馬四承等人,因其在平叛中所立功勞,顯著地被擢升為指揮使、指揮同知,以此來補充這次親衛的損失。
林啟賢得以晉升為安襄鄖荊道,朱勁鬆則升為南汝光淅道。蔡旭君榮升為河南都司同知,而衛淩峰、鍾離嶽也被提升為副將。
至於其他來自五省的援軍,韓大任等人,也各自獲得了應有的升遷。
朝堂之上,受賞的諸位將領皆跪地謝恩,聲震屋宇。皇帝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平身,目光中滿是對他們的期許。
皇帝神色莊重,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為國平亂,功在社稷。然,這天下尚未完全安寧,邊患未除,匪盜仍存。望爾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我朝之昌盛,百姓之安康,繼續拚搏。”
眾將齊聲高唿:“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朝堂之上,受賞之臣紛紛跪地謝恩,山唿萬歲,聲音整齊而響亮,在大殿中久久迴蕩。
永正皇帝麵色稍霽,緩聲道:“爾等皆為國家之棟梁,望今後能繼續為朕分憂,保我江山永固。”
眾臣齊聲道:“臣等必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
永正皇帝目光冷冽地看著朝堂眾人,沉聲道:“朕此番調整,隻為穩固朝綱,望爾等好自為之,莫要重蹈覆轍。”
大臣們皆噤若寒蟬,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謹遵教誨。”
由於這次叛亂所引發的朝中官員的升遷與罷黜等一係列變動,整個朝堂為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尤其是隨著張申書帶領著三法司進一步深入地查訪審案,一大批官員被判定為附逆之罪,受到牽連,紛紛被撤職查辦。一時間,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個被查處的就是自己。
如今的朝堂,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王子騰從邊疆被緊急調迴,就任兵部尚書一職。其肩負著整頓軍事、鞏固國防的重任,一舉一動皆備受關注。賈政也得以升任為通政司副使,在新的職位上開始發揮自己的才能。
蘇龍則成為吏部侍郎,負責官員的選拔與考核,手中權力不可小覷。歐陽詢也成為了禮部侍郎,參與國家的禮儀典製等事務。
這些人事的變動,使得朝堂的格局重新洗牌,各方勢力也在新的形勢下開始了新的博弈和權衡。
然而,朝堂的風波並未就此平息。那些在叛亂中失去權勢的家族,暗中勾結,妄圖尋找機會東山再起。而新得勢的官員們,也麵臨著各方的嫉妒與算計。
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一場更為激烈的爭鬥正在悄然醞釀。王子騰深知邊疆局勢複雜,一心想要整頓軍備,卻遭遇了各方的掣肘。賈政在新的職位上,雖兢兢業業,卻也因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而備受打壓。
蘇龍在選拔官員時,更是要麵對各種人情世故和利益誘惑。歐陽詢在禮儀典製的改革上,也遭遇了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
與此同時,民間也對朝堂的頻繁變動議論紛紛。一些不法之徒趁機煽動民眾情緒,導致部分地區出現了小規模的騷亂。
永正皇帝在宮中,時刻關注著朝堂內外的一舉一動。他明白,這場風波隻是一個開始,要想真正穩固朝綱,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淩國昌在致仕之後短短幾個月,本以為能安享晚年,遠離朝堂的紛爭。然而,命運卻未曾對他展現絲毫的仁慈。朝廷突然下達了嚴厲的旨意,對他進行了措辭嚴肅的申斥。
隻因其子淩宏凱參與了叛亂,犯下了這等大逆不道之罪。淩家因此遭受了極為嚴厲的懲處,被判全家流放北疆,終生不得赦免,在那艱苦的北疆之地接受改造。
曾經的淩家,也是風光無限,門庭若市。如今,卻落得這般淒慘的下場。全家老小在官兵的押解下,踏上了這漫漫的流放之路。一路上,風餐露宿,受盡了艱辛與磨難。
淩國昌這位曾經在朝堂上也頗有威望的人物,如今已是滿頭白發,麵容憔悴。他望著前方未知的路途,心中滿是悔恨與無奈。他後悔自己沒有教導好兒子,致使家族蒙羞,陷入如此絕境。
而在北疆,那是一片荒涼寒冷之地,生存條件極為惡劣。
然而,淩家眾人並未因此而徹底絕望。他們明白,這是自己應得的懲罰,唯有努力勞作,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此刻,永正皇帝的麵色陰沉得猶如那狂風暴雨來臨前烏雲密布、暗無天日的蒼穹,黑沉得令人望而生畏、膽戰心驚。他那雙眼,噴射而出的怒火恰似能將世間萬物無情吞噬的熊熊烈焰,朝著身旁誠惶誠恐的高進忠怒聲喝道:“高進忠,宣讀此次從逆的名單!”
高進忠聞令,身體猛地一顫,猶如被一道淩厲的雷電擊中,整個身軀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趕忙戰戰兢兢地應道。他的聲音不僅微微顫抖,還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惶恐,雙腿也似篩糠般不停地抖動,仿佛隨時都會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遵旨。此次叛亂被俘之人有:禮部尚書蔡卓達、吏部侍郎賈化、神機營參將王濤、神策營副將林虎、武城侯龐陽、同安侯鄭景、泰寧侯桂泰、將軍傅之軒等以下三十八人。被擊殺者有:神機營副將劉猛,驍騎衛千戶李剛、燕山營參將趙鵬、山海關總兵陳可法等四十多人。”
永正皇帝聽著這一個個名字,雙手緊緊握拳,關節因極度用力而泛出慘白之色,那緊繃的力度仿佛下一秒骨頭就會被生生捏碎。額頭上青筋暴突,如一條條猙獰可怖、張牙舞爪的蚯蚓蜿蜒其上。他咬牙切齒,從牙縫中擠出充滿憤恨的話語,那話語猶如從九幽地獄傳來的詛咒:“這些亂臣賊子,朕絕不輕饒!朕要將他們千刀萬剮,讓他們受盡世間最殘酷的酷刑,方能解朕心頭之恨!”
永正皇帝接著又怒聲罵道:“哼,即便那些沒有直接從逆的,觀望中立、首鼠兩端的人更是不計其數。朕這朝堂之上站著的,恐怕就有不少!君父性命堪憂之時,你們又有幾人前來護駕?這當中,除了牛國武、賈瑀兩人帶兵前來護駕。你們呢?莫要與朕說你們沒有兵,沒兵?家中護衛、家丁也有幾十人吧?平常欺壓良善的時候有你們,耀武揚威的時候有你們,如今護駕就沒有了?忠君報國的時候就沒有!”
大臣們聽聞,猶如遭受晴天霹靂,身心俱震,仿佛靈魂都被這怒喝聲抽離了身體。他們連忙跪下,齊聲高喊:“臣有罪,罪該萬死,請陛下息怒!”他們的額頭緊緊貼著冰冷堅硬的地麵,身軀瑟瑟發抖,滿心惶恐。汗水如泉湧般湧出,瞬間濕透了衣衫,卻無人敢抬手擦拭,生怕這微小的動作會進一步激怒皇帝。
永正皇帝罵道:“對,你們確實該死!罪該萬死!如果昨夜朕敗了,你們今天一樣能對著那蕭義康、蕭義真二人喊萬歲吧!”
大臣們跪在地下,整個朝堂一片死寂,無人敢搭茬,無人敢接話。仿佛整個朝堂都被厚重得令人窒息的恐懼陰霾所籠罩,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空氣仿佛都凝結成了沉重的鉛塊。
接著,永正皇帝又公布了將一些昨夜觀望中立的將領,如李大安等人暫時革職迴家。
隨後,永正皇帝又說道:“對,還有那淩國昌,他養的好兒子!哼,那淩宏凱居然也敢參與其中。給朕查查淩國昌,別以為致仕迴了老家,把兒子扔在這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永正皇帝接著又說道:“張申書、李可正、王成景、穆天石,你們好好地把這些人審一審、查一查,一定給朕審出點東西來。張申書,你作為內閣大學士,帶著三法司負責這件事情。這次叛亂不能就這麽算了,一定要嚴查!”
內閣大學士張申書、刑部尚書李可正、都察院都禦史王成景、大理寺卿穆天石四人趕緊出列叩拜。他們的膝蓋重重地砸在地上,發出沉悶而令人心驚的聲響,跪在地上誠惶誠恐地說道:“臣等領旨,絕不辜負皇上的聖意。”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敬畏與堅決,仿佛要用盡一切力量完成這艱巨的使命。
永正皇帝又對都督府京營親衛多名官員進行罷黜調整。一時間,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氣氛愈發緊張壓抑。
那些被罷黜的官員,有的神色淒然,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奈,仿佛生命的光芒在瞬間熄滅,從此陷入無盡的黑暗深淵;有的則滿臉憤懣,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心中充滿了不甘。但在皇帝的威嚴之下,也隻能默默接受這一殘酷的結果,猶如霜打的落葉,毫無反抗之力。
接著,永正皇帝又對這次叛亂中為王事捐軀的多人進行表彰,如孟祖輝、趙信、季昂等多人,皆賜予了諡號,進行大力表彰。
皇帝神色肅穆,聲音洪亮,猶如洪鍾一般在朝堂上久久迴蕩:“孟祖輝剛正不阿,賜諡號‘貞烈’;趙信義薄雲天,賜諡號‘義壯’;季昂舍生取義,賜諡號‘勇烈’。其家屬皆有厚賞,以彰其功。”
接著又對本次平叛之中的有功之臣進行了獎賞。其中賈瑀被擢封為沈國公,同時晉升為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牛國武升為府軍衛都指揮使,徐寧為虎賁衛都指揮使,鍾大川為京營節度使,謝鯨為羽林衛節度使。
皇帝端坐在金鑾殿上,目光威嚴而莊重。隨後,又對襄陽平叛的將士們進行封賞。
陳平、蔣文遠、裘傑、黃逸臣、楚成湯、馬四承等人,因其在平叛中所立功勞,顯著地被擢升為指揮使、指揮同知,以此來補充這次親衛的損失。
林啟賢得以晉升為安襄鄖荊道,朱勁鬆則升為南汝光淅道。蔡旭君榮升為河南都司同知,而衛淩峰、鍾離嶽也被提升為副將。
至於其他來自五省的援軍,韓大任等人,也各自獲得了應有的升遷。
朝堂之上,受賞的諸位將領皆跪地謝恩,聲震屋宇。皇帝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平身,目光中滿是對他們的期許。
皇帝神色莊重,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為國平亂,功在社稷。然,這天下尚未完全安寧,邊患未除,匪盜仍存。望爾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我朝之昌盛,百姓之安康,繼續拚搏。”
眾將齊聲高唿:“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朝堂之上,受賞之臣紛紛跪地謝恩,山唿萬歲,聲音整齊而響亮,在大殿中久久迴蕩。
永正皇帝麵色稍霽,緩聲道:“爾等皆為國家之棟梁,望今後能繼續為朕分憂,保我江山永固。”
眾臣齊聲道:“臣等必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
永正皇帝目光冷冽地看著朝堂眾人,沉聲道:“朕此番調整,隻為穩固朝綱,望爾等好自為之,莫要重蹈覆轍。”
大臣們皆噤若寒蟬,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謹遵教誨。”
由於這次叛亂所引發的朝中官員的升遷與罷黜等一係列變動,整個朝堂為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尤其是隨著張申書帶領著三法司進一步深入地查訪審案,一大批官員被判定為附逆之罪,受到牽連,紛紛被撤職查辦。一時間,朝堂之上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個被查處的就是自己。
如今的朝堂,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王子騰從邊疆被緊急調迴,就任兵部尚書一職。其肩負著整頓軍事、鞏固國防的重任,一舉一動皆備受關注。賈政也得以升任為通政司副使,在新的職位上開始發揮自己的才能。
蘇龍則成為吏部侍郎,負責官員的選拔與考核,手中權力不可小覷。歐陽詢也成為了禮部侍郎,參與國家的禮儀典製等事務。
這些人事的變動,使得朝堂的格局重新洗牌,各方勢力也在新的形勢下開始了新的博弈和權衡。
然而,朝堂的風波並未就此平息。那些在叛亂中失去權勢的家族,暗中勾結,妄圖尋找機會東山再起。而新得勢的官員們,也麵臨著各方的嫉妒與算計。
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一場更為激烈的爭鬥正在悄然醞釀。王子騰深知邊疆局勢複雜,一心想要整頓軍備,卻遭遇了各方的掣肘。賈政在新的職位上,雖兢兢業業,卻也因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而備受打壓。
蘇龍在選拔官員時,更是要麵對各種人情世故和利益誘惑。歐陽詢在禮儀典製的改革上,也遭遇了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
與此同時,民間也對朝堂的頻繁變動議論紛紛。一些不法之徒趁機煽動民眾情緒,導致部分地區出現了小規模的騷亂。
永正皇帝在宮中,時刻關注著朝堂內外的一舉一動。他明白,這場風波隻是一個開始,要想真正穩固朝綱,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淩國昌在致仕之後短短幾個月,本以為能安享晚年,遠離朝堂的紛爭。然而,命運卻未曾對他展現絲毫的仁慈。朝廷突然下達了嚴厲的旨意,對他進行了措辭嚴肅的申斥。
隻因其子淩宏凱參與了叛亂,犯下了這等大逆不道之罪。淩家因此遭受了極為嚴厲的懲處,被判全家流放北疆,終生不得赦免,在那艱苦的北疆之地接受改造。
曾經的淩家,也是風光無限,門庭若市。如今,卻落得這般淒慘的下場。全家老小在官兵的押解下,踏上了這漫漫的流放之路。一路上,風餐露宿,受盡了艱辛與磨難。
淩國昌這位曾經在朝堂上也頗有威望的人物,如今已是滿頭白發,麵容憔悴。他望著前方未知的路途,心中滿是悔恨與無奈。他後悔自己沒有教導好兒子,致使家族蒙羞,陷入如此絕境。
而在北疆,那是一片荒涼寒冷之地,生存條件極為惡劣。
然而,淩家眾人並未因此而徹底絕望。他們明白,這是自己應得的懲罰,唯有努力勞作,或許還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