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瑀和襄陽王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這時候京城中也有人為事態做著準備。


    在那幽深陰沉、仿佛被永無止境的陰霾籠罩的宮廷深處,甄太妃的病故宛如一片濃重且揮之不去的陰雲,沉甸甸地壓在眾人的心頭,讓整個宮廷都沉浸在一片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之中。


    而此刻,太上皇也已病入膏肓、彌留於世。這一狀況如同在武義親王和忠順親王的內心深處放置了一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將他們密謀的密室都震得氣氛凝重,把他們的安寧與未來炸得粉碎。他們敏銳地察覺到,命運的轉折點已然來臨,若此刻不奮力一搏,未來的道路必將充滿無盡的荊棘與難以穿透的黑暗。


    忠順親王身材高大,劍眉高挑,雙目之中燃燒著狂妄大膽的火焰,仿佛能將一切阻擋他的障礙焚燒殆盡。他雙手緊緊握拳,指節泛白,那用力的程度好似要將骨頭捏碎。他眉頭緊皺,滿臉的急切與不耐,額頭上青筋暴起,聲音如洪鍾般響亮且急切:


    “二哥啊!眼下這局勢,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是咱們唯一的機會,若是錯過,這輩子就永無出頭之日啦!想當年,咱們可沒少欺負那蕭義隆,還有咱母妃對他母親的百般欺辱。如今母妃已走,太上皇也快歸西,一旦蕭義隆和他娘騰出手來,咱們哪還有活路?他們定會新賬舊賬一起算,到時候咱們就隻能任人宰割,死無葬身之地!


    如今這京城之中,各方勢力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那孟輝祖和趙信所掌控的禁軍,雖實力不容小覷,但也並非無懈可擊。隻要我們動作迅速,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未必不能成功。


    說起那蕭義隆當了皇帝以後,哼!看似仁厚,實則心機深沉,手段狠辣,這幾年不動聲色地就鏟除了不少異己,絕非善類!朝中那些個大臣,像禮部尚書蔡卓達,此人一向趨炎附勢,隻要咱們許以重利,應當能拉攏過來。還有吏部侍郎賈化,他與我曾有些交情,或許能為我所用。至於刑部尚書李可正,此人剛正不阿,怕是難以拉攏,隻能先觀望。兵部尚書楊永泰立場不明,需派人試探一番,看能否爭取。”


    武義親王則顯得沉穩許多。他眉頭緊蹙成了一個“川”字,雙眼透著憂慮與深思,在屋內緩慢而沉重地來迴踱步,腳下的步伐仿佛帶著千鈞之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艱難地抉擇。他的語氣謹慎而小心:


    “三弟,此事切不可魯莽衝動!太上皇雖說命在旦夕,但他的餘威仍不可小覷。咱們必須深思熟慮,從長計議。稍有不慎,咱們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不僅自身難保,還會連累整個家族。


    京城局勢複雜,除了禁軍,還有其他王公貴族的勢力盤根錯節。那些中立的勢力,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倒向皇帝一方。


    這永正皇帝確實不可小覷,他能在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繼承大統,足見其謀略和手段。這些年他治理朝政也頗有成效,在朝中頗有威望。


    像內閣大學士張申書,他是皇帝的堅定支持者,咱們絕不能抱有幻想。而戶部尚書馬東真,一向明哲保身,或許能保持中立。至於左都禦史蘇龍,為人正直,對朝廷忠心耿耿,咱們很難拉攏,隻能想辦法讓他不與我們作對。還有一些地方督撫,需看他們的態度再做定奪。咱們必須把每一步都思量清楚,稍有差池,便是滅頂之災。”


    忠順親王聽罷,額頭上青筋暴起,怒目圓睜,心中的不滿瞬間如火山噴發。他瞪大雙眼,眼中布滿了血絲,扯著嗓子怒聲吼道:


    “二哥,你怎麽老是這般前怕狼後怕虎!再這麽遲疑不決,等新皇坐穩了龍椅,咱們就隻能任人宰割!小時候咱們那樣對他,他若得勢,會放過咱們?你以為你的謹慎能換來平安?簡直是癡人說夢!我可受不了這樣窩囊地等待,不如豁出去拚了!”


    武義親王猛地停下腳步,目光淩厲如刀,直直地瞪向忠順親王,那眼神仿佛能射出寒芒,沉聲道:


    “三弟,你莫要這般衝動!咱們同為母妃之子,是同胞兄弟,若要成事,必須謀定而後動。如今這局麵,猶如走鋼絲,稍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咱們不能隻憑一時的意氣用事,否則隻會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況且,京城的防務布置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城門的守衛、宮廷的禁衛,以及京城周邊的駐軍,都需要我們仔細思量應對之策。還有,這皇帝身邊也不乏忠心耿耿的能臣謀士,我們不可輕視。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決定成敗,你這樣衝動行事,隻會讓我們功虧一簣!”


    忠順親王冷哼一聲,滿臉不屑,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雙手抱在胸前說道:


    “二哥,你就是太過謹小慎微,瞻前顧後!這樣怎能成就大事!我可不想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仰人鼻息!與其這樣窩囊地活著,不如拚死一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我就不信,以我們的力量還鬥不過那皇帝!”


    武義親王深吸一口氣,麵色凝重得如同鉛塊,緩緩說道:


    “三弟,為兄並非不想爭,隻是這宮廷爭鬥波譎雲詭,一步走錯便是滿盤皆輸。咱們必須精心籌劃,確保萬無一失。但你所慮也不無道理,若不有所行動,恐怕真的在劫難逃。隻是這行動,必須要慎之又慎。


    還有,朝中那些大臣的態度也至關重要,若不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即便我們控製了京城,也難以長久。人心向背,決定著我們最終的成敗。”


    忠順親王不耐煩地用力擺擺手,態度堅決得猶如鋼鐵,一腳跺在地上吼道:


    “二哥,你總是這般小心翼翼,畏首畏尾,難成大器!我心意已決,定要放手一搏,管他什麽後果!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惜!”


    武義親王望著忠順親王那決然的神情,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長歎一口氣,深知這位三弟的性子剛猛執拗,一旦下定決心,便九頭牛也拉不迴。但他也清楚地明白,事已至此,已無退路可言,隻能硬著頭皮與忠順親王一同謀劃這前途未卜、吉兇難測的驚天大事。


    忠順親王說道:


    “二哥,前番金陵那案子,我在朝中的勢力被皇帝剪除了許多,如今我勢單力薄,急需你的幫助。”


    武義親王微微頷首,神色凝重得讓人感到壓抑,目光低垂說道:


    “三弟,莫急。咱們先好好盤算一下各自的勢力。”


    忠順親王眉頭緊皺,咬牙切齒地說:


    “我這邊在朝中的文臣所剩無幾,倒是在軍中還有些親信可用。我這邊在軍中,有跟隨我多年的副將劉猛,此人勇猛善戰,打起仗來不要命,手下有一支千人的精兵,對我忠心耿耿。還有千戶李剛,他掌控著一支五百人的騎兵隊,機動性極強。另外,在京城外的兵營中,參將王濤也是我的人,他能調動三千兵馬。”


    忠順親王一邊說著,一邊揮舞著手臂,仿佛已經在指揮著他的兵馬衝鋒陷陣。


    武義親王沉思片刻,抬起頭來緩緩道:


    “為兄在朝中尚有幾位能信得過的大臣,雖官職不高,但關鍵時刻或許能發揮作用。軍中也有一些舊部願追隨左右。隻是,此事風險極大。


    為兄在軍中也有一些根基。有個叫趙鵬的參將,他手底下有兩千人的精銳步兵。還有副將林虎,他率領的一千五百人的弓弩手訓練有素。另外,我在邊疆的舊部陳將軍,若能及時趕來支援,可帶來五千兵馬。但路途遙遠,能否及時趕到,尚未可知。”


    武義親王說著,眉頭皺得更緊,心中的憂慮溢於言表。


    忠順親王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那眼神仿佛餓狼看到了獵物,雙手握拳說道:


    “二哥,事到如今,已無退路。咱們帶著家族死士以及這些軍中親信,以清君側的名義包圍皇宮,誅殺太後和永正皇帝。事成之後,我登基為新帝,必不會虧待於你。我封你為一字並肩王,與我共享這天下!”


    忠順親王接著又道:


    “二哥,我們還可以派人說服洪熙一派的將軍們保持中立。說服他們加入自然最好,即便不加入,能讓他們保持中立,也能減少我們的阻力。剩下與我們作對的,也就孟輝祖和趙信兩人是皇帝的親信。這兩人不足為懼,隻要我們行動迅速,必能一舉成功!”


    武義親王心中仍有顧慮,但看著忠順親王那堅決的模樣,也知此時已無迴頭之路,隻能硬著頭皮應道:


    “好,三弟,那咱們就放手一搏。但務必要計劃周全,切不可有絲毫疏漏。若有半點差池,咱們可就萬劫不複了。”


    二人隨即開始詳細謀劃具體的行動步驟,準備掀起一場宮廷巨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萬人之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中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中日並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