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沉默一會,便向袁紹提出建議。


    他說主公應該把長安的皇帝劉協接到黎陽來,以後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說,有劉協在手,便可以與雒陽朝廷相抗。


    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事,前有董卓,後有李白。


    此二賊挾天子以令諸侯,獲利頗豐。


    至少,各地對雒陽朝廷有些進貢。


    若劉協非董賊所立,恐怕各地也會對長安朝廷有些進貢。


    如吾等迎迴劉協,各地必會向吾等進貢,此乃無本萬利。


    ~~


    袁紹搖了搖頭,沒有接受。


    他也沒辦法接受。


    因為袁紹和劉協之間是有宿怨的。


    長安的皇帝劉協是董卓所立。


    而袁紹正是靠反對董卓起家的,也是反對董卓廢立皇帝的。


    袁紹之前還製造過輿論,宣傳劉協不是靈帝的親兒子。


    所以,他一步錯,步步皆錯。


    盡管沮授此計甚妙,但人家劉協也未必會被袁紹裹挾。


    劉協對袁紹,心中怨恨之極。


    ~~


    田豐也反對。


    他說長安帝劉協在李傕、郭泛手中,若吾等派兵前往長安,路途遙遠,後援難至,地形也不如李傕、郭泛熟悉。


    吾等派兵遠征長安,必定兵敗,請主公三思。


    ~~


    許攸也進勸袁紹。


    他說若吾等派兵遠征長安,恐怕趙雲會趁機率部北伐,若得長安,而丟冀州,得不償失。


    袁紹心煩,大吼一聲:“都別胡言,某自有決斷。”


    ~~


    眾謀士便不敢再吭聲。


    諸人再沉默一會。


    袁紹困了,想睡。


    他揮手讓眾謀士退下。


    然後,他對袁尚說:“甫兒,過幾天,父親整合兵馬,要和趙雲再決戰。甫兒早點歇息,過幾天,好好沙場曆練,以後堪當大任。天下已亂,群雄並起,吾兒須豐富軍旅行伍,方能永立於不敗之地。”


    袁尚以為袁紹暗示傳位予他,激動拜謝而去。


    ~~


    袁紹便上榻歇息。


    他剛躺下,感覺天旋地轉,遂急急合目。


    縱使睡不著,也不敢睜眼。


    眼下紛亂,他亦有謀思。


    盡管他很困想睡,但躺下之後,又睡不著,心煩意亂。


    他輾轉反側許久,才漸漸入睡。


    ~~


    也許是天意。


    朱靈率部而去,恰好被高覽看到。


    高覽領親兵進城,接出家眷,又讓親兵護送家眷到其軍營,等候張合率部接應。


    然後,他領親兵數人,走上城樓,找借口巡查城防一會,觀察城防情況。


    掌握情況之後,他又走向城南門樓。


    他將幾支火把捆成一大束,點燃之後,親自揮舞數下。


    ~~


    城外軍營之外的張合見信號,便率騎兵三千,穿越城外的高覽軍營,來到城下。


    高覽放下吊橋。


    這個時候,不僅袁紹麻痹大意。


    而且,袁軍也是麻痹大意。


    他們畢竟有十幾萬人,誰會料想今夜有人敢突襲他們軍營?


    誰會又能意料到高覽竟會叛袁紹而投李白?


    ~~


    但高覽在城樓上的舉動卻被城牆守兵發現。


    有城牆士兵急急質問高覽為何如此?


    高覽將火把交與親兵,探手抓過大鐵槍。


    他側身含笑說:“今夜星月無光,高某怕敵襲擊,故與城外兵營用火把聯絡互動。”


    他話是如此,卻忽然握槍捅去。


    嗤嗤嗤!


    他一槍捅兵一串,竟然瞬間連殺數兵卒。


    “不好!高覽叛敵!”


    “快!快去報訊!”


    其他兵卒見狀不妙,紛紛驚叫起來。


    有將校膽大,握刀殺向高覽。


    高覽握槍應戰,又連殺數人。


    城牆兩頭,無數兵丁湧來,圍攻高覽。


    雙方呐喊撕殺起來。


    有人急向袁紹稟報。


    ~~


    袁紹睡的迷迷糊糊,根本不相信高覽會背叛他。


    但隨後,沮授、許攸、田豐、審配等謀士紛紛跑來,向袁紹稟報高覽反了。


    袁紹方才確信高覽背叛他。


    袁紹不由氣得血衝腦門,怒吼大叫,甚是失態。


    他讓沮授帶人去斬殺高覽家眷,提頭來見。


    ~~


    沮授戰戰兢兢地應令而去。


    袁紹連聲吼罷,仰天吐血,萎倒在地上。


    眾謀士紛紛驚叫,急傳軍醫。


    軍醫衣衫不整地跑來,為袁紹把脈一會,稱主公還是急怒攻心,無大礙,也無須用藥。


    田豐急令親兵抬袁紹上大馬車。


    ~~


    袁尚也急令眾將士集結,號令他們殺出城去。


    他咬牙切齒地下令:如見高覽,須奮勇斬殺。


    若有誰斬高覽首級,當封侯,晉中郎將!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城內袁軍之中護軍隨即呐喊,殺向城外。


    取高覽人頭之聲,此起彼伏。


    但以高覽之勇,是那麽好殺的嗎?


    誰能那麽容易就殺了高覽?


    ~~


    城南門城牆上。


    高覽握槍與城樓守兵撕殺。


    其親兵便跑下城牆,打開城門。


    張合率部呐喊衝鋒而入。


    張遼、張泰率步兵跟進,也穿過高覽軍營。


    他們尾隨張合及其部騎兵,殺入城中,與袁軍中護軍短兵相接,揮刀相砍。


    頓時,城內大街小巷,均是血肉橫飛,血水四濺。


    張合、張遼、張泰策馬握槍或是縱馬橫刀,來迴衝殺城內袁軍。


    血水不時灑染沿街門牆。


    “三張”之勇,袁軍無將可敵。


    袁軍迅速潰敗往城外逃竄。


    ~~


    徐晃、魏越、成廉、趙庶率部阻隔城外袁軍入城。


    雙方舉起火把大戰。


    黎陽城外,亮如白晝,血染夜空。


    雙方兵馬相互砍殺,互有傷亡。


    頓時,城內外均是喊殺聲震天響。


    百姓關緊戶門,家人相擁,均是躲到床底下。


    城內官吏,紛紛收拾細軟,準備擇機而逃。


    ~~


    袁尚、郭圖、淳於瓊等諸將急急護送袁紹從城北門出逃。


    但他們剛出北門不遠,又遭到趙雲率部伏殺。


    此時,典韋率部數萬步騎,不知從何而來,衝殺城外袁軍,並將城外袁軍截斷數截。


    典韋學會了襲擊,並以襲擊方式殺了顏良、文醜。


    此時,他一邊握戟殺敵,一邊策馬奔騰。


    他馬踢戟削,來迴衝殺,尋找袁紹下落,欲斬袁紹首級。


    ~~


    袁軍首尾難顧,部分將卒棄械投降。


    躺在大馬車裏的袁紹,剛剛醒來,便翻身而起。


    他眼望自己兵馬慘狀,氣得再次吐血,又暈死過去。


    袁紹仰天吐血,被典韋瞧見。


    典韋即刻策馬殺來,左戟拍劃,右戟削劃。


    他縱馬而過,袁軍人頭落地,擋者立死。


    田豐急喝令眾將救駕,又親自跳上袁紹的大馬車,策馬而逃,保護袁紹要緊。


    袁軍中護軍急聚攏一起,集結人牆,抵擋典韋,死戰護主。


    ~~


    袁尚、淳於瓊急急合戰趙雲,但難擋趙雲之勇。


    他們倆格擋困難,命傾一時。


    沮授、許攸、審配等謀士指揮將卒,護送袁紹北逃。


    此時,袁譚率部南下來救。


    城外的部分袁軍漸漸合攏,士氣增漲起來。


    ~~


    袁紹帳下虎將呂翔、呂曠也得以脫身,策馬握著長矛,由西往北殺來,加入戰團。


    呂氏兄弟倆與袁尚、淳於瓊等諸將合戰趙雲,這才堪堪打成平手。


    尹楷等袁將均敗於徐晃等諸將之手。


    袁尚見狀,急棄戰趙雲,率殘部而退。


    趙雲率部緊追不舍。


    李白不再到沙場督戰,便是將北伐袁紹之舉,完全交給趙雲。


    趙雲亦感壓力加重。


    因為現在是平袁紹最好的機會。


    一旦曹操擊垮呂布,必定會與袁紹聯手。


    於是,趙雲抓住時機,雖累而不棄,領頭疾追袁軍殘部。


    ~~


    張遼、張泰率部殺入城中,穿城而過,會合趙雲,也率部緊追不舍。


    趙雲北伐大軍,勇將甚多。


    袁軍無悍將可擋,一路逃,一路投降。


    趙雲令張泰率部負責收納降兵降將,整編降兵降將。


    ~~


    袁軍殘部,苦不堪言,不時有人離隊逃命,不再追隨袁紹。


    袁軍原十七八萬之眾,經此一役,或死或逃或散,僅剩下不到十萬之眾相隨了。


    逃跑途中,沮授隻好向袁尚獻計,可率部退往平原國,與袁譚合兵一處,以圖後事。


    畢竟,平原國是袁譚地盤,有錢有糧有兵,地盤穩固。


    而且,因為戰線拉長,以趙雲智勇,暫不敢過清河界。


    袁尚同意,遂率部退往平原國。


    ~~


    趙雲與諸將率部一路追擊,直追至清河界,方才罷兵。


    其部也累。


    此戰,連續多日。


    趙雲率部北伐,一路收複黎陽以北、清河以南、館陶以西、武安以東大片區域。


    此區域內,很多官吏、兵馬不戰而降,或是不戰而逃。


    趙雲所部,主要是追擊袁軍。


    ~~


    趙雲的照夜玉獅子,飛奔極快。


    所以,趙雲經常的單人匹馬,殺入袁軍之中。


    他手中的亮銀槍,如梨花端雪,似狂風擺柳,若惡虎撲鹿,殺得袁軍心裂膽寒。


    袁軍潰部無人敢迴頭。


    袁軍偶爾諸將聯手出戰趙雲。


    但是趙雲率部又追擊上來,袁軍諸將隻有送命。


    沿途時有交鋒,但袁軍終是不敵,隻能沿北潰逃。


    曆經此戰,趙雲聲望更隆,名震天下!


    ~~


    趙雲率部暫時屯兵於靈縣。


    他派張遼領趙庶,率步騎兵三萬,再往西掃蕩,徹底肅清境內匪患。


    此時,荀彧、程昱也率部趕到,恰遇魏延和黃忠來投。


    趙雲及諸將大喜,出轅門相迎。


    ~~


    魏延、黃忠見證了趙雲少年英雄,均是拜服於地。


    他們也感覺來投雒陽朝廷,絕對正確。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城東市的席大師並收藏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