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又說大軍爭戰,講究排兵布陣。


    京都城內,若是開戰,如何排兵布陣?


    那董賊二十萬兵馬打太白八千人,踩也能踩死太白及其所部。


    ~~


    何太後見其子嚇尿,不免遷怒於曹操。


    他一腳踹翻曹操,又分開其子,再拔劍相向。


    她怒吼起來:“曹阿瞞,念汝忠心,暫殺不汝。若汝不走,朕定斬不饒。”


    阿瞞乃是曹操小子。


    她如此稱唿,實辱曹操。


    曹操被踹一腳,原本腹疼,又遭此辱,便憤然起身而去。


    ~~~


    李白策馬而至,急問宮內情況如何?


    曹操仰天歎曰:“奈何婦人之見!卑職還是先迴老家募兵,等候太白將軍召令罷了。”


    他遂飛身上馬,策馬而去。


    李白急吼:“孟德兄,可發檄文,約各路諸侯於酸棗,共商討賊大計。吾將請陛下發詔,讓天下兵馬到許縣勤王。”


    ~~


    曹操勒馬停下,側頭迴望李白。


    他若有所思,便又飛身下馬,躬身說道:“謹遵太白將軍之命!”


    李白點了點頭。


    ~~


    曹操隨即上馬,策馬而去。


    他打開城門,迎進李白、趙雲及其所部,已表明與董卓決裂,且也得罪董卓,必須盡快逃命。


    但曹操策馬奔馳一會,便遇上董卓大軍入城。


    趙雲率部且戰且退。


    ~~


    曹操隻好跪迎董賊大軍。


    董卓甚為欣賞曹操。


    曹操的詩作,豪邁雄壯。


    董卓也是百讀不厭,百聽不厭。


    而且,曹操之父曹嵩,也曾做過太尉,也是有勢力之人。


    董卓聰明,能收攬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確實沒辦法收攬的,才刀兵相見。


    所以,董卓希望能收曹操為自己所用。


    ~~


    而且,因為曹操確實有才,常常一語中的,一語驚人。


    權臣要控朝政,必須擁兵自重。


    要治理天下,必須要有文臣輔佐。


    而曹操能文能武。


    ~~


    董卓之所以不得人心,除其殘暴外,還有其西北兵與東部士族的衝突。


    董卓乃是非常聰明之人。


    其在並州任職時,有財大家發,甚得軍心。


    此時,他更想收攬人才為其所用。


    故此,當袁紹在其麵前大逆不道之時,他仍放過袁紹,並非僅僅是因為袁氏是豪門士族,更在於收攬人心。


    ~~


    但此時董卓也怒問曹操為何要開城門給李白。


    曹操隻好說謊,稱李白奉詔入京,才無奈打開城門。


    他說曹某素來瞧不起李太白,但是,不敢瞧不起詔書。


    詔書代表陛下。


    曹某豈能抗旨不遵?


    ~~


    董卓感覺曹操所言,合情合理。


    他隨即撤換曹操稍前剛任的城門校尉之職,讓曹操改任驍騎校尉,並讓曹操隨他去平叛。


    曹操無奈隨行,起身上馬,策馬隨行。


    ~~~


    李白入宮,跪求何太後和劉辯,請求即刻撤走。


    他引經據典地勸說:“兵法雲:陽乖序亂,蔭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此為三十六計中隔岸觀火之計。陛下臨時遷都許縣,再號令各地兵馬勤王,董賊必亂軍心。各地兵馬與董賊作戰,吾等隔岸觀火,不傷實力,待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吾等卻實力大增,迴師京都,處死董賊,有何不可?”


    何太後雖然不懂什麽三十六計,也不懂什麽兵法。


    但她本身也是工於心計之人,聞言為之心動。


    但女人嘛,又口是心非。


    她卻仍然憤斥李白騙其信任。


    她說汝既無力相抗,又何必當初承諾?


    李白又氣又急地說:“末將當初承諾保護陛下,乃預見董賊犯亂,但不知此前陛下會任末將鎮守陳倉。那邊貧窮,養兵不易,以致末將錯過迴京保護陛下最佳時機。陛下,快快收拾,不然,董賊迴殺,末將兵微,真難抵禦。”


    ~~


    何太後見其焦慮之情不偽,這才心軟。


    她令身邊宦官和宮女,趕緊收拾。


    然後,她又將傳國玉璽及早已矯好詔書,一並交與李白。


    此舉,也說明她確實深愛李白。


    隻因身份差距,無法永相廝守。


    ~~


    隨後,何太後也親自收拾金銀珠寶裝箱。


    她喝令宦官扛箱,令宮女背裹錦衣,牽手其子,隨李白出宮。


    有些宦官聰明,馭來皇駕,並服侍何太後和劉辯上了皇駕,馭車而去。


    畢竟劉辯乃是名言正順的皇帝。


    ~~


    李白令趙雲率騎兵六千殿後。


    他自率騎兵二千,護送何太後及小皇帝出城西門。


    雖遭賊兵衝擊,但是,李白率先策馬衝殺。


    他左盾右刀,盾擊叛軍,砍殺董兵。


    他的大鐵盾很沉很重。


    一盾擊去,讓刺來之矛瞬間倒砸。


    一刀削去,無數刀劍矛斧即斷。


    ~~


    李白打開城門,又令騎兵棄馬,死戰上城牆。


    他率部放下吊橋,然後躍馬出城。


    ~~


    趙雲雖勇,但是,董兵無數。


    他不願麾下騎兵折損過多,遂率眾退往城西。


    他尾隨李白出城,恰遇典韋、許禇率部衝殺董兵。


    於是眾人會師一處,合力砍殺董軍,逃離京都,東去許縣。


    ~~~


    董卓感覺如此更好。


    他此時是真心喜歡劉協,當然也懷惴鬼謀。


    所以,他出征行旅,也帶上劉協。


    美其名曰讓陳留王增長軍旅見識。


    ~~


    當夜,董卓令呂布率步騎五萬追殺李白。


    他自己則連夜召集已經嚇得戰戰兢兢、均躲在家裏床底下的諸文武,宣布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


    他公告何太後勾結外賊,叛國東逃。


    他又要求劉協封他為相國。


    劉協無奈,隻好封董卓為相國。


    董卓大權在握,開始肆意胡作非為,且縱兵殘害百姓,掠婦搶財,把京都弄得烏煙瘴氣,天怨民怒。


    ~~~


    呂布率部追殺李白。


    但被趙雲擋住。


    呂布大吼一聲:“某乃呂布!太白小人,休走!”


    趙雲掉轉馬頭,握槍衝向呂布。


    他也大吼一聲:“某乃常山趙子龍!呂賊休狂!”


    兩人瞬間迎麵相碰。


    ~~


    呂布揮戟削向趙雲。


    趙雲舉槍格擋。


    嘭嘭嘭!


    戟槍相碰,火星閃閃,金戈響聲,震耳欲聾。


    趙雲虎口發疼,但仍奮勇而戰。


    他橫槍一格,又握槍劃向呂布。


    ~~


    呂布雙臂發麻。


    他暗自心驚:趙子龍從何冒出?怎之前從未聽說過此人?


    此子年輕,卻好生了得!


    ~~


    他斜戟撥開,握戟捅向趙雲心窩。


    趙雲握槍撩撥,又橫槍一掃。


    兩人戟來槍往,撕殺難分難解。


    但是,兩人都是高手,高手對決,不易退出,稍有不慎,便會喪命,除非兩人一起退出。


    其他一般將士,也插手不上。


    若靠近過來,等於送死。


    ~~~


    李傕、郭泛也被典韋及許禇擋住。


    典韋虎猛,揮舞雙戟極速,削劈扁掃,勁風唿唿。


    李傕握刀左撥右格,抵擋困難,不一會便眼花繚亂。


    他打不過典韋,策馬而逃。


    ~~


    典韋遂策馬相助趙雲,合戰呂布。


    呂布麾下猛將高順率陷陣營騎兵衝陣。


    李白隻好親自率騎兵迎戰。


    雙方兵對兵,將對將,馬撞馬,刀劈矛刺,撕殺甚是慘烈。


    ~~


    許禇終占風,郭泛無奈退卻。


    但是,素來怕死的何太後,這迴竟然喝令自己的鳳駕停下。


    她竟不走,反而站在鳳駕上觀戰。


    她怕李白戰死,從此,她真會守寡了。


    愛一個人不易,深愛一個人更難。


    此時,她心想:若太白戰死,朕也不活了。


    她的近侍、宮女都嚇得站立不穩,坐倒在地上。


    ~~~


    許禇又加入戰團,握刀策馬,策馬來迴衝殺高順所部,殺敵百餘。


    典韋與趙雲合力,也殺敗了呂布,迫使呂布退兵。


    高順率殘部而去。


    ~~


    李白下令清點兵馬,救治傷兵,讓所有傷兵乘坐馬車。


    此戰,其部總共隻剩下兩萬餘人,騎兵隻剩下六千。


    何太後激動萬分,當眾失態,揚手高唿。


    她又哭又喊:“太白!太白!嗬嗬!太白!真好!”


    她梨花帶雨,甚是嬌媚動人。


    ~~


    李白急急策馬而來,低聲說:“陛下放心!快迴馬車裏!避免敵人放箭。”


    何太後這才迴過神來,依言行事,坐迴鳳駕裏。


    那些小寺人、宮女,也相互攙扶著起身,爬到各人的馬車上。


    李白繼續率部,護送何太後母子前往許縣,並改許縣為許都。


    何太後見此情勢,便讓劉辯詔告天下。


    她也不管李白以前是什麽品級了,遂讓劉辯封李白為相國、大將軍,其餘眾將士皆晉升一級,如此安定人心。


    她期盼李白能與董卓相抗,並早日打敗董卓,重迴洛陽。


    ~~


    相國之職,早已不設。


    但此時董卓自封相國。


    何太後也設此職,與董卓相抗。


    反正她現在能信任者,也隻有其子劉辯,還有李白。


    她有時可愛起來,也真可愛!


    ~~~


    安頓下來,何太後寂寞難耐,召李白入宮侍寢。


    她久旱逢甘露,折騰李白數日,方才放行。


    不過,她又向李白索迴傳國玉璽及此前各種矯詔。


    她稱當時情況危急,才將傳國玉璽放至李白那裏保管。


    她收迴傳國玉璽,又讓李白作詩。


    ~~


    李白遂豪邁霸氣而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何太後拍手稱好。


    她眼泛柔情,低聲說:“汝可將此詩書好,密送入宮與朕。汝既為相國,天子之下,汝為權臣第一,須盡快平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城東市的席大師並收藏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