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東洋文庫,坐落在東京都文京區。


    這裏,是小日子人專門研究龍國文化的地方。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小日子深諳此道。


    他們妄圖把龍國人研究得透透徹徹。


    為的是在未來的某一天,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就能輕而易舉地控製龍國。


    這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李有福上一世離開時,局勢似乎已岌岌可危。


    這一次,李有福從博物館出來,收獲頗豐。


    博物館前的路邊,司機還等在那裏,正吃著麵包。


    顯然,為了等李有福,他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隻能隨便買點麵包應付一下。


    李有福走過去,拉開車門坐上車,說道:“帶我去東洋文庫。”


    “好的,大人。”


    司機發動車子,載著李有福向東洋文庫駛去。


    到了東洋文庫附近,司機像往常一樣,把車停在不遠處。


    李有福下了車,一邊朝裏走,一邊仔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他人還沒進門,催眠之力就已經釋放出去,將前方五十米內的所有人催眠。


    他大搖大擺地走進東洋文庫,裏麵滿是古老的文獻。


    一本本泛黃的書頁,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它們就像曆史的見證者,默默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李有福一走進來,裏麵的人便一個個自發地向外走去,很快就離開了東洋文庫。


    李有福開始在文庫裏尋找龍國藏書之處。


    他心裏清楚,這裏的書大多來路不正。


    少部分是偷來的,絕大部分都是靠武力搶奪而來。


    要是拿小日子國和龍國作對比,就會發現龍國人在曆史上似乎更愛窩裏鬥。


    翻開龍國五千年的曆史,漢人當政時期,內部爭鬥頻繁,很難找出向外擴張的君王。


    反觀小日子國,曆朝曆代都熱衷於向外侵略。


    不斷從外部搶奪無數的資源物資,才讓他們本國人民過上了相對富足的生活。


    世界上的國家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種像美麗國、小日子國這樣,喜歡在全球搜刮資源,運迴國內造福民眾,典型的損人利己。


    還有一種,比如大印度,專門從國內搜刮物資運到國外,前去造福全球,這種損己利人的行為,堪稱全球獨一份。


    李有福終於找到了龍國藏書的地方,這裏麵積還挺大。


    他用催眠之力一掃,發現至少有幾萬冊來自龍國的書籍。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春秋經傳集解》,這是平安時代人仿唐寫本的手抄本,如今已被小日子指定為國寶。


    《史記》(夏本紀、秦本紀),同樣是平安時代人仿唐寫本的手抄本,也被列為小日子國寶。


    《文選集注》,平安時代人仿唐寫本的手抄本,現已成為小日子國寶之一。


    《毛詩》殘卷,是傳入小日子的中國唐人寫本,同樣被指定為小日子國寶了。


    《古文尚書》殘卷,同樣是中國唐人寫本傳入小日子後,被其定為了國寶。


    《永樂大典》殘本,這可是中國明代的大型類書,東洋文庫收藏的殘本是傳世孤本之一。


    此外,這裏還收藏有多種宋刻本古籍,在學術界有著重要地位。


    就連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的手稿,也在東洋文庫中。


    很多珍貴的典籍,都被小日子人認定是他們自己的國寶,完全無視其原本屬於龍國的事實。


    而龍國那些喜歡勸人上交文物的專家,沒有一個敢放一個屁, 敢讓強大的小日子國家交還。


    除了這些,還有數不清的龍國書籍。


    龍國作為全球古董文物被搶數量最多的國家,在東洋文庫裏有幾萬本藏書,李有福對此並不意外。


    “這些書籍,我要帶它們迴家。”


    不過他也清楚,這些書拿迴去後,暫時隻能放在自己的空間裏。


    要是拿出來,估計就會被國家收走,畢竟在國內,很多東西都歸國家所有。


    李有福來到書架前,開始瘋狂收書。


    一架,兩架,三架……十架……


    一架又一架的書架被他清空。


    收完龍國的藏書,李有福覺得這隻是拿迴了本錢,接下來該要利息了。


    整個亞洲國家的古籍,這裏也有不少收藏。


    他毫不留情,將這些也全部清空。


    自己做好事 ,又幫小日子國家清空一處地方的庫存,心情暢快的李有福走到外麵,讓守衛把門關起來,掛上“內部裝修”的牌子。


    然後轉身走向路邊的轎車,司機還在那裏等著。


    “現在帶我去東京國立美術館吧。”


    那幅被小日子人搶走的千年名畫《寒江獨釣圖》,就收藏在東京國立美術館。


    這幅畫是當年他們火燒圓明園時搶奪的。


    李有福可是個釣魚愛好者,他聽說,把這幅圖放大二十倍後,能清晰看到船上漁翁手中的魚竿竟然是滑輪組,還有魚線輪。


    這可是最早的路亞鼻祖,他絕不能讓這幅畫繼續流落在外。


    車子很快到了東京國立美術館附近,停了下來。


    李有福推開車門下車,走向下一個目標。


    還沒走到門口,五十米的催眠之力就向前延伸過去,瞬間將被籠罩的人催眠。


    他慢悠悠地走進東京國立美術館。


    裏麵的遊客開始往外走,工作人員和守衛紛紛迴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站在那裏,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一動不動。


    李有福的催眠之力早已探尋到龍國書畫的收藏區。


    東京國立美術館收藏了眾多龍國國寶級書畫作品,包括:南宋·李氏《瀟湘臥遊圖》。


    元·因陀羅《寒山拾得圖》。


    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


    唐·佚名《碣石調幽蘭》。


    唐·佚名《世說新書第六卷殘卷》。


    唐·佚名《古文尚書第六卷》。


    元·馮子振《與無隱元晦法語》。


    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其一》。


    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其二》。


    南宋·梁楷《出山釋迦圖》。


    五代·石恪《二祖調心圖》。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


    北宋·米芾《虹縣詩》。


    唐·佚名《王勃集第二十九卷殘卷》。


    南宋·陳容《五龍圖》。


    南宋·毛鬆《猿圖》。


    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圖》。


    南宋·梁楷《六祖截竹圖》。


    元·佚名《四睡圖》。


    元·可翁《蝦子和尚圖》。


    明·文伯仁《四萬山水圖之萬頃晴波》。


    明·文伯仁《四萬山水圖之萬竿煙雨》。


    明·文伯仁《四萬山水圖之萬壑鬆風》。


    明·文伯仁《四萬山水圖之萬山飛雪》。


    元·顏輝《寒山拾得圖》。


    南宋·馬遠《洞山渡水圖》。


    明·朱端《寒江獨釣圖》。


    南宋·顧德謙《蓮池水禽圖其一》。


    南宋·顧德謙《蓮池水禽圖其二》。


    明·呂紀《四季花鳥圖之春》。


    明·呂紀《四季花鳥圖之夏》。


    明·呂紀《四季花鳥圖之秋》。


    明·呂紀《四季花鳥圖之冬》。


    南宋·蘿窗《竹雞圖》。


    南宋·金大受《十六羅漢圖第三尊者》。


    北宋·李公麟《五馬圖》。


    這些作品展現了龍國不同曆史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技巧,彰顯出龍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可惜,它們已經被搶了太久太久的時間。


    “寶貝們,我來接你們迴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丐四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丐四爺並收藏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