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襄陽城,孫權府邸,書房。


    孫權坐在軟榻之上,臉上有些陰沉,在他麵前,一個中年儒生正在侃侃而談。


    “如今劉皇叔已經掃平各路諸侯,隻有我家主公還在抵抗,若將軍還真有承繼父兄之誌,我家主公願意助將軍奪迴江東。”


    孫權臉上遊移不定,一時摸不清此人來意。


    “劉皇叔對我頗為禮遇,我跟著劉皇叔也不失一場富貴,為何要冒險再去行奪權之事。”


    “嗬嗬嗬!”中年儒生一聲長笑,眼神露出一絲鄙夷,“我家主公本以為文台將軍之後,都是伯符那樣的好男兒,如今看來是他看錯了。


    將軍如此畏懼劉皇叔,自可以跟在劉皇叔身後當一個太守,安度餘生,也不失一個明智之選。


    既然將軍已經沒有了東升之誌,我就不討擾了!”


    “且慢!”中年儒生轉身欲走,孫權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不知將軍有何見教?”


    孫權有些提不起精神,顯得漫不經心。


    “劉皇叔四麵出兵,圍攻益州,曹操自身難保,還口口聲聲幫我奪迴江東,豈不可笑?”


    中年儒生絲毫不慌,隻見他淡淡笑道:“事在人為,若將軍還心存誌向,我們自有妙計。”


    孫權眼神淡然,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興趣。


    “左右無事,我就聽聽先生所謂的妙計。”


    中年儒生沉默片刻,嗬嗬大笑,笑聲在書房之內,顯得特別響亮。


    “早就聽聞將軍謹慎,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劉皇叔派大軍攻取益州,留下關羽鎮守荊州,關羽此人,好勇無謀,狂妄自大。


    他善待士卒,卻驕於士大夫,如今荊州城內,世家大族都對他多有怨言,隻不過畏懼的勇武,才沉默不語。


    隻要將軍能將關羽斬殺,就能得到士人的相助。


    將軍麾下舊將程普、黃蓋等人皆在荊州為將。他們手下兵力不弱,隻要關羽一死,將軍登高一唿,荊州必然會落入將軍之手。


    江東本就是將軍故地,劉皇叔並沒有在江東安置人手,甚至連兵馬都留下。


    荊州既然平定,將軍隻需要派出一名小吏,就能讓江東重新歸附。


    到時候將軍就坐擁江東、荊州兩地,與我家主公成犄角之勢,又何需要懼怕劉皇叔!”


    中年儒生的勸說,孫權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低頭沉思。


    他雖然有些不甘心,想要重振父兄的當年的事業,但關羽太英勇了,此人斬顏良、誅文醜,驍勇無比。


    自己想要將他斬殺,必須天時、地理、人和缺一不可。


    “關羽乃是當世悍將,戰力驚人,想要將其斬殺,恐怕難於做到。”


    “這件事我家主公早有謀劃,過幾日,我們安插在麥城的暗線,會在麥城掀起一場動亂。


    雖然動亂會很快平息,但關羽必然會親自前去查看,到時候將軍就可以在去麥城的山道之上,設下埋伏,必然能一舉將關羽斬殺。”


    孫權心中猶豫不定。


    “既然是去查看,關羽又豈能不帶著大軍前往?”


    “此事將軍盡管放心,關羽平日裏就自負無敵,一個小小的動亂,又豈會帶大軍隨行,如我所料不錯,他所帶的人數不會超過百騎。”


    “百騎!”聽到這個數字,孫權眼神中出現一絲狂熱,他仔細推演著整個事情,有些擔憂說道,“如今荊州境內,多是關羽帶出的老卒,就算把他斬殺,想要讓他們歸降恐怕並不會這麽容易。


    再者關羽雖然對世家大族傲慢,可劉皇叔卻頗得人心,荊州心向劉皇叔的世家大族不少,我恐怕即便將關羽斬殺,也難讓他們真正臣服!”


    “若是空口無憑,自然有些困難,但如果將軍手中還有此物呢?”


    中年儒生不慌不忙,他從懷中掏出一物,遞到孫權手中。


    “將軍可以看下這是何物?如果有此物相助,將軍別說斬殺了關羽,就算是斬殺劉皇叔,也無人敢有異議。”


    “衣帶詔?”孫權鎮定的臉上此刻滿驚訝,“此物是真是假?”


    中年儒生淡淡笑道:“是真是假?將軍一看便知。”


    孫權打開衣帶詔,看著最後方熟悉兩行字,久久不能平靜。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真是天子詔命,我聽聞劉皇叔對陛下極為敬重,在江東之時,劉皇叔就曾親口說過,要還政於陛下,為何這封衣帶詔中,情況竟然會如此不同。”


    中年儒生冷冷笑道:“自古自來,大忠者往往大奸,當初王莽是如此,如今劉皇叔同樣是如此,所謂尊奉天子不過是弱小時,收攏人心的手段罷了。


    如今天子被劉皇叔困在長安,就如同籠子的金絲雀,一旦劉皇叔平定了益州,哪裏還有天子的容身之處,能苟活性命就已經不錯了。


    所以天子這才傳出衣帶詔,密令我家主公,號召天下英雄,出兵討伐劉皇叔。


    我家主公思前想後,當今天下,群雄已經被劉皇叔斬殺殆盡。


    如今這座天下,也隻有我家主公與將軍能擔當此大任。”


    孫權心中暗喜,有衣帶詔相助,對於自己的謀劃,將大有助益。


    他情緒激蕩之下,本想答應,心中突然有了一個疑問。


    “劉皇叔何等多謀,既然他有僭越之心,豈能輕易讓衣帶詔傳出來。”


    中年儒生笑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將軍別忘了,我家主公祖上乃是何人,在天子身側豈能沒有暗線。”


    孫權想起曹操的家世,心中釋然。


    “原來如此,既然天子有命,我豈能不盡心盡力。”


    中年儒生又與孫權商議了一番,這才行禮離去。


    等中年儒生走後,孫權立刻找來了他身邊的兩員戰將。


    朱然,潘璋!


    劉皇叔念及當初與孫家的淵源,對孫權極為照顧。


    他不但有意把揚州牧,讓孫權繼續擔任,還給孫權留下了這兩員大將。


    劉皇叔給每人留下了精兵一千,讓他們負責孫權安全。


    這兩千人雖然不多,可都是各營中的精銳,若真有風吹草動,也能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孫權等兩人站定,直接開門見山說道:“兩位將軍,整日裏說要隨我殺迴江東,再建一番事業,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朱然行禮,慷慨應道:“我等蒙主公大恩,還沒有來得及迴報,就被帶到了荊州。此恩豈能不報!


    殺迴江東,助主公成就一番事業,一直都是我等之願,隻要主公一聲令下,我等必然會為主公效死。”


    潘璋接口說道:“願為主公效死!”


    孫權眼角含淚,有些感慨。


    “若人人都像兩位這般忠義,江東又怎能失去,子布等人在大軍壓境之時,各顧妻子,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隨本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隨本心並收藏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