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談判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隅陰險狡詐的模樣,袁紹是見識過的,當初在虎牢關前,正是靠著劉隅的詭計,才讓盟軍在對決中不落下風。
如今許攸的計策,袁紹並無興趣,一方麵正如沮授所說的那樣,想到奔襲雒陽,救出天子,這件事本身就希望不大。
孤軍深入,麵對劉隅這樣的怪物,袁紹很難有獲勝的信心。
更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袁紹對於天子根本就不感冒。
當初劉隅帶兵攻打豫州時,沮授就曾向自己諫言,派人帶兵直接攻入雒陽,迎迴天子。
對於這個提議,袁紹打心眼中不同意。
天子劉協是董卓所立,董卓何許人也?國賊,這這樣一個國賊立的天子,豈能算數?
漢室經曆了四百年,早已經行將就木,就算袁紹承認天子的合法性,又能產生多少影響力?
在袁紹看來,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聲,似乎不弱於如今的漢室。
“孤軍犯險,智者不為,子遠的計策,太多冒險,不可實行。這一戰最終的關鍵是劉皇叔,隻要將他擒住,自然就能不戰而勝,在天子和劉皇叔之間,我更覺得應該先捉住劉皇叔。”
這句話,對於許攸的計策,進行了蓋棺定論。
許攸心中有些不快,劉皇叔何等人物,他但凡出兵,身邊猛將如雲,甲士如雨,豈能是你輕易就能捉住的?
袁紹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這股隱藏在骨子的傲氣,讓人無可奈何。
這種傲氣的基礎是袁家的底蘊,這種底蘊讓他不自覺的忽略漢室。
“主公,即便已經決定開春就討伐劉皇叔,當務之急,有兩件事卻不可不做。”
“子遠且說說看。”
“兗州曹操兵力足有十萬,他麾下兵精將勇,如果能將他拉攏過來,為主公效命,戰勝劉皇叔,就更加有把握了。”
曹操的問題,袁紹一直都在思考,對於這個曾經的發小,袁紹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太熟悉,明明曹操每次見到自己,都執禮甚恭,可袁紹總是有意無意覺察到曹操對於自己的輕視。
正是這種感覺,讓袁紹摸不清曹操的真實想法,如果從私交上來說,袁紹有信心讓曹操投奔自己,可曹操這個人素有大誌,會不會有其他想法,袁紹還真不能肯定。
“子遠,孟德我們三人乃是故交,說服曹操來投,這件事就落在你身上。不知子遠可有信心?”
許攸嗬嗬大笑說道:“主公放心,我必然不辱使命。”
“此事已定,不知子遠說的另外一件事是何事?”
許攸行禮說道:“主公,凡是征戰,必講究師出有名,如今大戰在即,主公可安排冀州才華之士,寫一遍討伐檄文,隻要檄文寫的好,就可以抵十萬雄兵。”
“子遠,雖然已經議定春暖之時,攻伐劉皇叔,但此時距離還有一段時間,此時發布討逆檄文,為時尚早。”
許攸說道:“主公,劉皇叔在當世頗有才名,有才高八鬥之稱,如果想讓這篇檄文發揮作用,必須有一位大才來執筆,當務之急,是要在士子中找到這個大才,這樣才能不耽誤來日的大戰。”
許攸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讓袁紹在士子中遴選人才,為將來發布檄文做準備。袁紹沉思片刻,覺得有些道理,他轉想沮授問道:“公閭,你老成持重,此事你覺得怎麽樣?”
沮授行了一禮,淡淡說道:“主公,冀州自古以來就多才俊,區區一個檄文,何需提前遴選人才。”
“看公閭腹有良謀,想必在心中已有答案。”
“陳琳,陳孔璋才華橫溢,手中毛筆如同一個長刀,他隻要出手,必然能出現效果。”
袁紹聞言,點頭微笑。
“孔璋之才,足堪其用。”
許攸麵色有些暗淡,他久在冀州,哪裏會不知道孔陳琳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他之所以此時提出來,就是為了袁紹討伐雒陽的計劃,在士人中產生影響。
今日幾人謀事,都是袁紹的心腹之臣,別看袁紹今日答應的很肯定,說不定的等上幾日後,袁紹又覺得形勢不對,改變主意,固守冀州,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但如今袁紹攻打雒陽的計劃,在士人中公開,那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麵對冀州的龐大的世家大族,袁紹就是再善變,也不可能唾麵自幹。
對於許攸的心思,沮授心中亮如明鏡。
可惜他也無法明言,隻能出言化解許攸的攻勢。
雖然許攸的計劃,暫時被沮授破壞,但他心中卻沒有任何喜色。
主公身邊有太多的奸臣啊,自己不但要處理軍政大物,還需要應付這些奸臣的攻擊,心累啊!
在這場議事之後,許攸不顧天氣寒冷,就坐著馬車向兗州奔去。他這次的目的十分簡單,就是說服曹操來降。
馬車行了幾天,終於來到曹操府邸。
許攸命人送上拜帖,沒過多久,曹操就急匆匆向這走去。
他走上前,拉著許攸的手,安穩道:“子遠多日不見,風采依舊,今日你我不醉不歸,以抒心中塊壘。”
許攸心中有些暖,他沒有想到曹操在時隔多年之後,還能清晰的記起他們的友誼。
酒過三巡之後,許攸直接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孟德,如今天下局勢逐漸明朗,我家主公與劉皇叔必有一戰,孟德是當世英雄,我家主公特命我前來相邀。”
曹操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十分喜悅,在他的計劃中,本來就是去投靠袁紹,如今袁紹率先沉不住氣,主動前來找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曹操還不坐地起價,那他還是曹操嗎?
“子遠,你我本是摯友,我就不隱瞞你了,前兩日,劉皇叔派人前來遊說,讓我歸順他,來人帶過來的條件高官厚祿,糧草萬擔,鎧甲千套,馬匹武器若幹,隻要能擊敗本初,就與我平分北方四州。
劉皇叔如此有誠意,讓我很是心動。若非顧及當日我與你們的友誼,此刻我已經帶兵去了雒陽城。”
如今許攸的計策,袁紹並無興趣,一方麵正如沮授所說的那樣,想到奔襲雒陽,救出天子,這件事本身就希望不大。
孤軍深入,麵對劉隅這樣的怪物,袁紹很難有獲勝的信心。
更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袁紹對於天子根本就不感冒。
當初劉隅帶兵攻打豫州時,沮授就曾向自己諫言,派人帶兵直接攻入雒陽,迎迴天子。
對於這個提議,袁紹打心眼中不同意。
天子劉協是董卓所立,董卓何許人也?國賊,這這樣一個國賊立的天子,豈能算數?
漢室經曆了四百年,早已經行將就木,就算袁紹承認天子的合法性,又能產生多少影響力?
在袁紹看來,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聲,似乎不弱於如今的漢室。
“孤軍犯險,智者不為,子遠的計策,太多冒險,不可實行。這一戰最終的關鍵是劉皇叔,隻要將他擒住,自然就能不戰而勝,在天子和劉皇叔之間,我更覺得應該先捉住劉皇叔。”
這句話,對於許攸的計策,進行了蓋棺定論。
許攸心中有些不快,劉皇叔何等人物,他但凡出兵,身邊猛將如雲,甲士如雨,豈能是你輕易就能捉住的?
袁紹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這股隱藏在骨子的傲氣,讓人無可奈何。
這種傲氣的基礎是袁家的底蘊,這種底蘊讓他不自覺的忽略漢室。
“主公,即便已經決定開春就討伐劉皇叔,當務之急,有兩件事卻不可不做。”
“子遠且說說看。”
“兗州曹操兵力足有十萬,他麾下兵精將勇,如果能將他拉攏過來,為主公效命,戰勝劉皇叔,就更加有把握了。”
曹操的問題,袁紹一直都在思考,對於這個曾經的發小,袁紹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太熟悉,明明曹操每次見到自己,都執禮甚恭,可袁紹總是有意無意覺察到曹操對於自己的輕視。
正是這種感覺,讓袁紹摸不清曹操的真實想法,如果從私交上來說,袁紹有信心讓曹操投奔自己,可曹操這個人素有大誌,會不會有其他想法,袁紹還真不能肯定。
“子遠,孟德我們三人乃是故交,說服曹操來投,這件事就落在你身上。不知子遠可有信心?”
許攸嗬嗬大笑說道:“主公放心,我必然不辱使命。”
“此事已定,不知子遠說的另外一件事是何事?”
許攸行禮說道:“主公,凡是征戰,必講究師出有名,如今大戰在即,主公可安排冀州才華之士,寫一遍討伐檄文,隻要檄文寫的好,就可以抵十萬雄兵。”
“子遠,雖然已經議定春暖之時,攻伐劉皇叔,但此時距離還有一段時間,此時發布討逆檄文,為時尚早。”
許攸說道:“主公,劉皇叔在當世頗有才名,有才高八鬥之稱,如果想讓這篇檄文發揮作用,必須有一位大才來執筆,當務之急,是要在士子中找到這個大才,這樣才能不耽誤來日的大戰。”
許攸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讓袁紹在士子中遴選人才,為將來發布檄文做準備。袁紹沉思片刻,覺得有些道理,他轉想沮授問道:“公閭,你老成持重,此事你覺得怎麽樣?”
沮授行了一禮,淡淡說道:“主公,冀州自古以來就多才俊,區區一個檄文,何需提前遴選人才。”
“看公閭腹有良謀,想必在心中已有答案。”
“陳琳,陳孔璋才華橫溢,手中毛筆如同一個長刀,他隻要出手,必然能出現效果。”
袁紹聞言,點頭微笑。
“孔璋之才,足堪其用。”
許攸麵色有些暗淡,他久在冀州,哪裏會不知道孔陳琳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他之所以此時提出來,就是為了袁紹討伐雒陽的計劃,在士人中產生影響。
今日幾人謀事,都是袁紹的心腹之臣,別看袁紹今日答應的很肯定,說不定的等上幾日後,袁紹又覺得形勢不對,改變主意,固守冀州,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但如今袁紹攻打雒陽的計劃,在士人中公開,那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麵對冀州的龐大的世家大族,袁紹就是再善變,也不可能唾麵自幹。
對於許攸的心思,沮授心中亮如明鏡。
可惜他也無法明言,隻能出言化解許攸的攻勢。
雖然許攸的計劃,暫時被沮授破壞,但他心中卻沒有任何喜色。
主公身邊有太多的奸臣啊,自己不但要處理軍政大物,還需要應付這些奸臣的攻擊,心累啊!
在這場議事之後,許攸不顧天氣寒冷,就坐著馬車向兗州奔去。他這次的目的十分簡單,就是說服曹操來降。
馬車行了幾天,終於來到曹操府邸。
許攸命人送上拜帖,沒過多久,曹操就急匆匆向這走去。
他走上前,拉著許攸的手,安穩道:“子遠多日不見,風采依舊,今日你我不醉不歸,以抒心中塊壘。”
許攸心中有些暖,他沒有想到曹操在時隔多年之後,還能清晰的記起他們的友誼。
酒過三巡之後,許攸直接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孟德,如今天下局勢逐漸明朗,我家主公與劉皇叔必有一戰,孟德是當世英雄,我家主公特命我前來相邀。”
曹操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十分喜悅,在他的計劃中,本來就是去投靠袁紹,如今袁紹率先沉不住氣,主動前來找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曹操還不坐地起價,那他還是曹操嗎?
“子遠,你我本是摯友,我就不隱瞞你了,前兩日,劉皇叔派人前來遊說,讓我歸順他,來人帶過來的條件高官厚祿,糧草萬擔,鎧甲千套,馬匹武器若幹,隻要能擊敗本初,就與我平分北方四州。
劉皇叔如此有誠意,讓我很是心動。若非顧及當日我與你們的友誼,此刻我已經帶兵去了雒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