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雒陽城。
迴到雒陽城的劉隅,有些繁忙。
他花了整整十天,把之前有用的內容整理成冊。
這期間,他一直在和諸葛亮交談,越深入越覺得諸葛亮天賦異稟。
如今有些問題還沒有看透,完全是受限於年輕和閱曆。
可這兩項能力是隨著年齡和時間慢慢會增長的。
諸葛亮同樣對劉隅敬佩不已,當初劉隅在雒陽時,劉皇叔才高八鬥名聲,就傳遍了整個天下。
後來水鏡先生南下荊州時,也曾說起過劉皇叔。
水鏡先生對於劉皇叔讚譽有加,虛懷若穀,智謀深遠,才華橫溢,天縱奇才。
他認為像劉皇叔這樣驚才絕豔的人物,五百年才會出現一個。
水鏡先生最後還下出結論,能中興漢室者,必是此人。
當日諸葛亮聽到這些內容時,還隱隱覺得水鏡先生有些誇大。
直到這些時日,和劉皇叔朝夕相處,諸葛亮才真切的被劉隅的才華所吸引。
劉皇叔所說的很多觀點,很多見識,諸葛亮甚至連聽都沒有聽到過。
這讓年少的諸葛亮有一絲挫敗感,但一想到此人是劉皇叔,他心中的挫敗感,水瞬間消失不見。
認知學識不如劉皇叔,似乎也不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吧。誰叫他是劉皇叔啊。
郭嘉這一段非常興奮,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他一直在找諸葛亮。
在曆史上,有奉孝不死,臥龍不出的遺憾。
而如今這個時代這種遺憾終於被彌補了。
兩個時代最驚豔的天才,一見如故,迸發出了精神的火花。
郭嘉認同劉隅的觀點,等諸葛亮長大之後,這個時代沒有人的能力,能淩駕在他之上。
這期間,劉備也閑暇時,也常來到這裏,聽幾人談論。
劉備年少時,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就是不喜歡讀書。
後來雖然拜在大儒盧植的名下,但也並沒有學到多少知識。
這也不奇怪,這個時代的人,想要出人頭地,必須有名聲作為基礎。
比如忠,比如孝。劉備拜在盧植名下,就是這個道理。
說白了,就是為了拉盧植這個虎皮為自己做大旗,至於學問,恐怕雙方誰都不會在意。
此時的劉備就有些吃虧,幾人談論學問時,劉備有些似懂非懂,一言不發。
雖然有些不明白幾人說的什麽,劉備還是非常平靜,臉上並沒有任何不適和尷尬。
這些儀表,落在幾人眼中,都暗自讚歎。
剛踏入仕途的劉備也是一個急性子,在安喜縣縣尉的位置上,督郵對劉備無禮,劉備一怒之下,鞭打督郵,打了二百多鞭,才帶著關羽、張飛騎馬離去。
後來曆經沉浮,經曆社會拷打的劉備,也逐漸收起了他高傲的性格,變成了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政治家。
這個轉換過程很奇怪,奇怪有些讓史書都有點自相矛盾。
幾人的話題,轉換的很快,此時已經開始談論城池的治理。
聽到這個內容,劉備瞬間來了精神。
從理政的經驗上來說,劉備的經驗十分豐富。
當初在平原縣時,劉備就將一個百裏小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物阜民豐。
如今在雒陽城執政這段時間,更是讓這座古老的城市恢複了平靜,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劉備飲了一杯茶,緩緩說道:“為政之道,我有一些淺見,與諸位探討。”
“玄德公請講。”諸葛亮接口道。
劉備清了清嗓子,慢慢說道:
“為政之道,在於安靜,老子曾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無為而無不為,漢室衰微,百姓離亂,想要快速速發展,就是讓百姓休養生息。”
劉備說的很簡單,劉隅聽得連連點頭。
這麽多年的曆史,劉隅早就明白了一個真理。
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隻要為政者不孽民,不折騰,人民群眾就會迸發住強大的創造力。
中國曆史上最早的盛世,也有人說是唯一的盛世,就是無為而治。
劉備的話,讓幾人非常讚同。
諸葛亮率先說道:“玄德公深諳為政之道,失敬失敬。”
劉備笑道:“孔明謬讚了,為政之道,千變萬化,我也僅僅為略懂一些皮毛罷了。可談不上精通。”
“兄長,此地又沒有外人,你就不必謙讓了,雒陽的變化,我們都看在眼中,若沒有你傾心治理,哪裏還有如今的境地?
雒陽人口眾多,日漸繁盛,雒陽四周荒蕪土地已經全部開墾,當初被董卓焚燒的雒陽城,也逐漸恢複過來,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用不了多久,雒陽城的繁盛就會更進一步。”
當初董卓西逃長安時,一把火把雒陽城付之一炬,當初的情況劉隅曆曆在目,恍若昨日。
殘垣斷壁,青煙滾滾,積屍鋪路,毫無生機。曾經最繁華的雒陽城,在一夜之間,就失去了所有的顏色。
每當迴想起曾經經曆過的那段歲月,劉隅心中便充滿了無盡的痛楚與惋惜之情。
那顆立誌複興大漢王朝的種子,早在他初次踏入雒陽城之時,便已深深地紮根於心底。
當時,望著那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人群,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有所作為。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使命,既然命運將他帶到了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那麽他決不能坐視不管,任由黎民百姓再次遭受那些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苦難折磨。
他渴望憑借自身之力去扭轉乾坤,推動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整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告別昔日的陳舊麵貌,煥發出嶄新的光彩!
幸運的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有所成就,如今占據三州之地,帶甲十數萬,隻要再把袁紹擊敗,他就徹底占領北方。
可能不能擊敗袁紹,劉隅心中並沒有多少底氣。
袁紹在冀州耕耘多年,根深蒂固,如果自己和他對戰,他明顯占據上風。
“賢弟,雒陽城的宮殿也在建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建設完成。”
宮殿的建設,劉隅並不著急,從目前的局勢看,此時把天子迎迴雒陽,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他安坐長安,就意味著劉隅有更長的戰略縱深,更大自由度。
迴到雒陽城的劉隅,有些繁忙。
他花了整整十天,把之前有用的內容整理成冊。
這期間,他一直在和諸葛亮交談,越深入越覺得諸葛亮天賦異稟。
如今有些問題還沒有看透,完全是受限於年輕和閱曆。
可這兩項能力是隨著年齡和時間慢慢會增長的。
諸葛亮同樣對劉隅敬佩不已,當初劉隅在雒陽時,劉皇叔才高八鬥名聲,就傳遍了整個天下。
後來水鏡先生南下荊州時,也曾說起過劉皇叔。
水鏡先生對於劉皇叔讚譽有加,虛懷若穀,智謀深遠,才華橫溢,天縱奇才。
他認為像劉皇叔這樣驚才絕豔的人物,五百年才會出現一個。
水鏡先生最後還下出結論,能中興漢室者,必是此人。
當日諸葛亮聽到這些內容時,還隱隱覺得水鏡先生有些誇大。
直到這些時日,和劉皇叔朝夕相處,諸葛亮才真切的被劉隅的才華所吸引。
劉皇叔所說的很多觀點,很多見識,諸葛亮甚至連聽都沒有聽到過。
這讓年少的諸葛亮有一絲挫敗感,但一想到此人是劉皇叔,他心中的挫敗感,水瞬間消失不見。
認知學識不如劉皇叔,似乎也不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吧。誰叫他是劉皇叔啊。
郭嘉這一段非常興奮,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他一直在找諸葛亮。
在曆史上,有奉孝不死,臥龍不出的遺憾。
而如今這個時代這種遺憾終於被彌補了。
兩個時代最驚豔的天才,一見如故,迸發出了精神的火花。
郭嘉認同劉隅的觀點,等諸葛亮長大之後,這個時代沒有人的能力,能淩駕在他之上。
這期間,劉備也閑暇時,也常來到這裏,聽幾人談論。
劉備年少時,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就是不喜歡讀書。
後來雖然拜在大儒盧植的名下,但也並沒有學到多少知識。
這也不奇怪,這個時代的人,想要出人頭地,必須有名聲作為基礎。
比如忠,比如孝。劉備拜在盧植名下,就是這個道理。
說白了,就是為了拉盧植這個虎皮為自己做大旗,至於學問,恐怕雙方誰都不會在意。
此時的劉備就有些吃虧,幾人談論學問時,劉備有些似懂非懂,一言不發。
雖然有些不明白幾人說的什麽,劉備還是非常平靜,臉上並沒有任何不適和尷尬。
這些儀表,落在幾人眼中,都暗自讚歎。
剛踏入仕途的劉備也是一個急性子,在安喜縣縣尉的位置上,督郵對劉備無禮,劉備一怒之下,鞭打督郵,打了二百多鞭,才帶著關羽、張飛騎馬離去。
後來曆經沉浮,經曆社會拷打的劉備,也逐漸收起了他高傲的性格,變成了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政治家。
這個轉換過程很奇怪,奇怪有些讓史書都有點自相矛盾。
幾人的話題,轉換的很快,此時已經開始談論城池的治理。
聽到這個內容,劉備瞬間來了精神。
從理政的經驗上來說,劉備的經驗十分豐富。
當初在平原縣時,劉備就將一個百裏小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物阜民豐。
如今在雒陽城執政這段時間,更是讓這座古老的城市恢複了平靜,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劉備飲了一杯茶,緩緩說道:“為政之道,我有一些淺見,與諸位探討。”
“玄德公請講。”諸葛亮接口道。
劉備清了清嗓子,慢慢說道:
“為政之道,在於安靜,老子曾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無為而無不為,漢室衰微,百姓離亂,想要快速速發展,就是讓百姓休養生息。”
劉備說的很簡單,劉隅聽得連連點頭。
這麽多年的曆史,劉隅早就明白了一個真理。
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隻要為政者不孽民,不折騰,人民群眾就會迸發住強大的創造力。
中國曆史上最早的盛世,也有人說是唯一的盛世,就是無為而治。
劉備的話,讓幾人非常讚同。
諸葛亮率先說道:“玄德公深諳為政之道,失敬失敬。”
劉備笑道:“孔明謬讚了,為政之道,千變萬化,我也僅僅為略懂一些皮毛罷了。可談不上精通。”
“兄長,此地又沒有外人,你就不必謙讓了,雒陽的變化,我們都看在眼中,若沒有你傾心治理,哪裏還有如今的境地?
雒陽人口眾多,日漸繁盛,雒陽四周荒蕪土地已經全部開墾,當初被董卓焚燒的雒陽城,也逐漸恢複過來,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用不了多久,雒陽城的繁盛就會更進一步。”
當初董卓西逃長安時,一把火把雒陽城付之一炬,當初的情況劉隅曆曆在目,恍若昨日。
殘垣斷壁,青煙滾滾,積屍鋪路,毫無生機。曾經最繁華的雒陽城,在一夜之間,就失去了所有的顏色。
每當迴想起曾經經曆過的那段歲月,劉隅心中便充滿了無盡的痛楚與惋惜之情。
那顆立誌複興大漢王朝的種子,早在他初次踏入雒陽城之時,便已深深地紮根於心底。
當時,望著那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人群,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有所作為。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使命,既然命運將他帶到了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那麽他決不能坐視不管,任由黎民百姓再次遭受那些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苦難折磨。
他渴望憑借自身之力去扭轉乾坤,推動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整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告別昔日的陳舊麵貌,煥發出嶄新的光彩!
幸運的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有所成就,如今占據三州之地,帶甲十數萬,隻要再把袁紹擊敗,他就徹底占領北方。
可能不能擊敗袁紹,劉隅心中並沒有多少底氣。
袁紹在冀州耕耘多年,根深蒂固,如果自己和他對戰,他明顯占據上風。
“賢弟,雒陽城的宮殿也在建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建設完成。”
宮殿的建設,劉隅並不著急,從目前的局勢看,此時把天子迎迴雒陽,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他安坐長安,就意味著劉隅有更長的戰略縱深,更大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