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讓徐,名正言順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陶謙沉吟片刻,也終於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若曹操獲勝,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攻擊徐州,到時候徐州百姓重遭劫難,我鬥膽請皇叔為徐州百姓做主,早日在徐州駐軍。”
“恭祖不必著急,關於駐軍之事,我早有計較,今日你前來,正好把這件事告訴你。”
陶謙本想著會經過一番勸解,沒想到劉隅會如此痛快答應,頓時麵露喜色。
“皇叔請講,我洗耳恭聽。”
“前幾日飲宴之後,我就一直在思索,在此處駐軍,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兩邊的戰力。想了許久,終於想到一處地方,那就是小沛。”
“小沛?”陶謙明顯沒有想到,會突然出現這個名字。
劉隅站起來身邊,走到沙盤之前,伸手指著小沛說道:“小沛地處沛國,正要在兗州周邊,能和徐州前沿形成犄角之勢。曹操若攻擊徐州,必然會擔心小沛的兵力,有了小沛的牽製,曹孟德必然不敢輕易攻擊徐州。”
陶謙看著沙盤,沉思片刻,他對兵法並不精通,聽到劉隅的講解後,就覺得劉隅說的話,符合兵法,很有道理。
陳登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但他並沒有多說話,而是臉上浮現出淡淡笑容。
他自幼博覽群書,見識不俗,剛看了幾眼小沛到位置,就已經明白了劉隅的用意。
劉隅說的話沒有任何問題,在小沛駐軍,的確能和徐州成了犄角之勢,讓曹操忌憚。
可同樣也能最大限度保證豫州的穩定,這樣的謀劃,還真是極為精妙。
可問題在於,這樣真能阻止曹操的大軍進攻嗎?
陳登不敢肯定,從這一次曹操展示的決心來說,一旦他平定了兗州,必然會不惜一切攻取徐州。
到時候,單憑一支弧軍進行牽製,不可能影響曹操的決定。也無法對最後的結果產生質的改變。
以曹操士卒展示的戰力來看,想要徹底抵擋住曹軍的進攻,依靠徐州的軍力,根本就沒有多少可能性。
就算劉皇叔想要救徐州,也需要投入近十萬的軍隊,才能有把握成功。
如今豫州形勢不穩,各地匪患不斷,袁氏勢力遍布,這些不穩定因素,足以讓劉皇叔忌憚。
劉皇叔如果願意把大量兵力調到徐州,的確可以保證徐州的安全。
可豫州呢?如果豫州有風吹草動,劉皇叔應該如何應對?
陳登思索半天,得出自己的答案,想讓劉皇叔救徐州,就會傾盡他幾乎全部的兵力,這樣的代價,劉皇叔真的會做嗎?
從劉隅那裏出來後,陳登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陶謙。
陶謙聽了之後,呆若木雞,他腦海中有萬千念頭轉過,終於確定了陳登說的非常有道理。
讓劉皇叔放棄豫州,集豫州之兵,來救援徐州,隻要不傻,誰都不會做出這種賠本的買賣。
“如元龍所言,徐州終將會落入曹孟德的手中?”
“看他的態度,不得徐州誓不罷休的態度,恐怕最終會是如此。”
陶謙聽到這麽肯定的迴答,想著徐州百姓遭受的劫難,不由得悲從心中來。
“千不該萬不該,我不該去討好曹孟德,致使徐州百姓慘死,我真是百死莫贖。”
“曹操對徐州仇深似海,若徐州落在曹操的手中,百姓豈能安穩。”
“沒想到我一時起了貪念,竟然將徐州置於萬劫不複的境地,為今之計,恐怕隻能將我送給曹操,才能救下徐州城的百姓。”
陶謙淚如泉湧,淚水越過滿是皺紋的臉,就像小溪越過無數的溝壑。
陳登靜靜看著他,在心中暗自琢磨陶謙心思,見陶謙言語中極為懇切,才知道他的確有了悔意。
他調整了坐姿,深吸了一口氣,盡量用平和的語氣,來敘述他接下來的想法。
“主公,我有一策,可讓徐州不至於落入曹操之手。”
陶謙聞言止住眼淚,看著陳登說道:“元龍,有何妙計?快快說出來聽聽。”
“主公想要保住徐州百姓,保住身家性命,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把徐州讓給劉皇叔。”
陶謙聽到這番話,表情瞬間凝固。
他據守徐州已經數年,這些年間,他平定匪患,驅除亂軍,屯田安民,恢複農業,為徐州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本以為憑著這些功績,就可以安穩占據徐州,榮華富貴,傳之後世,誰知道在這個時間點,竟然發生這樣的事。
徐州在陶謙的眼中,是自己的私人財產,他自然不想把他讓給劉隅,即便劉隅仁義無雙,對於陶謙來說同樣如此。
“元龍,除此之外,就真的沒有其他計策了嗎?”
陳登緩緩搖頭。態度堅決,從他眼神中就可以看得出,除了劉皇叔,就隻能送給曹孟德。
“主公,劉皇叔的仁義之舉,你也看到了。他身為漢室宗親,以中興漢室為己任,如果主公願意將徐州讓給他,就是為了中興漢室盡了一份力。到時候主公一家必然會被劉皇叔加官進爵,富貴榮華,享之不盡。”
陳登說出的條件很誘人,漢室雖然衰微,但這座天下依舊是漢家天下,劉皇叔還是實際上大漢的掌舵人,把徐州讓給劉皇叔,可以說明正言順,根本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陶謙想了半天,還是有些不舍得。
陶謙的表情落在陳登眼中,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他不動聲色繼續說道:“主公,我想請問主公,兩位公子,才華如何,如果主公將徐州之位,讓給他們,他們能不能守住這份基業?”
陶謙微微搖頭,他兩個兒子什麽秉性他最清楚,雖然不是不學無術之人,但都極為普通,如果讓他們兩人做徐州之主,其才能都不堪任。
陳登繼續勸道:“既然主公知道公子都不能擔當大任,何不趁著此時為兩人謀一個衣食無憂的好前程。”
“如果主公願意將徐州,讓給劉皇叔。我會讓勸說劉皇叔,讓他為兩位公子拜官封侯。”
“若曹操獲勝,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攻擊徐州,到時候徐州百姓重遭劫難,我鬥膽請皇叔為徐州百姓做主,早日在徐州駐軍。”
“恭祖不必著急,關於駐軍之事,我早有計較,今日你前來,正好把這件事告訴你。”
陶謙本想著會經過一番勸解,沒想到劉隅會如此痛快答應,頓時麵露喜色。
“皇叔請講,我洗耳恭聽。”
“前幾日飲宴之後,我就一直在思索,在此處駐軍,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兩邊的戰力。想了許久,終於想到一處地方,那就是小沛。”
“小沛?”陶謙明顯沒有想到,會突然出現這個名字。
劉隅站起來身邊,走到沙盤之前,伸手指著小沛說道:“小沛地處沛國,正要在兗州周邊,能和徐州前沿形成犄角之勢。曹操若攻擊徐州,必然會擔心小沛的兵力,有了小沛的牽製,曹孟德必然不敢輕易攻擊徐州。”
陶謙看著沙盤,沉思片刻,他對兵法並不精通,聽到劉隅的講解後,就覺得劉隅說的話,符合兵法,很有道理。
陳登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但他並沒有多說話,而是臉上浮現出淡淡笑容。
他自幼博覽群書,見識不俗,剛看了幾眼小沛到位置,就已經明白了劉隅的用意。
劉隅說的話沒有任何問題,在小沛駐軍,的確能和徐州成了犄角之勢,讓曹操忌憚。
可同樣也能最大限度保證豫州的穩定,這樣的謀劃,還真是極為精妙。
可問題在於,這樣真能阻止曹操的大軍進攻嗎?
陳登不敢肯定,從這一次曹操展示的決心來說,一旦他平定了兗州,必然會不惜一切攻取徐州。
到時候,單憑一支弧軍進行牽製,不可能影響曹操的決定。也無法對最後的結果產生質的改變。
以曹操士卒展示的戰力來看,想要徹底抵擋住曹軍的進攻,依靠徐州的軍力,根本就沒有多少可能性。
就算劉皇叔想要救徐州,也需要投入近十萬的軍隊,才能有把握成功。
如今豫州形勢不穩,各地匪患不斷,袁氏勢力遍布,這些不穩定因素,足以讓劉皇叔忌憚。
劉皇叔如果願意把大量兵力調到徐州,的確可以保證徐州的安全。
可豫州呢?如果豫州有風吹草動,劉皇叔應該如何應對?
陳登思索半天,得出自己的答案,想讓劉皇叔救徐州,就會傾盡他幾乎全部的兵力,這樣的代價,劉皇叔真的會做嗎?
從劉隅那裏出來後,陳登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陶謙。
陶謙聽了之後,呆若木雞,他腦海中有萬千念頭轉過,終於確定了陳登說的非常有道理。
讓劉皇叔放棄豫州,集豫州之兵,來救援徐州,隻要不傻,誰都不會做出這種賠本的買賣。
“如元龍所言,徐州終將會落入曹孟德的手中?”
“看他的態度,不得徐州誓不罷休的態度,恐怕最終會是如此。”
陶謙聽到這麽肯定的迴答,想著徐州百姓遭受的劫難,不由得悲從心中來。
“千不該萬不該,我不該去討好曹孟德,致使徐州百姓慘死,我真是百死莫贖。”
“曹操對徐州仇深似海,若徐州落在曹操的手中,百姓豈能安穩。”
“沒想到我一時起了貪念,竟然將徐州置於萬劫不複的境地,為今之計,恐怕隻能將我送給曹操,才能救下徐州城的百姓。”
陶謙淚如泉湧,淚水越過滿是皺紋的臉,就像小溪越過無數的溝壑。
陳登靜靜看著他,在心中暗自琢磨陶謙心思,見陶謙言語中極為懇切,才知道他的確有了悔意。
他調整了坐姿,深吸了一口氣,盡量用平和的語氣,來敘述他接下來的想法。
“主公,我有一策,可讓徐州不至於落入曹操之手。”
陶謙聞言止住眼淚,看著陳登說道:“元龍,有何妙計?快快說出來聽聽。”
“主公想要保住徐州百姓,保住身家性命,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把徐州讓給劉皇叔。”
陶謙聽到這番話,表情瞬間凝固。
他據守徐州已經數年,這些年間,他平定匪患,驅除亂軍,屯田安民,恢複農業,為徐州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本以為憑著這些功績,就可以安穩占據徐州,榮華富貴,傳之後世,誰知道在這個時間點,竟然發生這樣的事。
徐州在陶謙的眼中,是自己的私人財產,他自然不想把他讓給劉隅,即便劉隅仁義無雙,對於陶謙來說同樣如此。
“元龍,除此之外,就真的沒有其他計策了嗎?”
陳登緩緩搖頭。態度堅決,從他眼神中就可以看得出,除了劉皇叔,就隻能送給曹孟德。
“主公,劉皇叔的仁義之舉,你也看到了。他身為漢室宗親,以中興漢室為己任,如果主公願意將徐州讓給他,就是為了中興漢室盡了一份力。到時候主公一家必然會被劉皇叔加官進爵,富貴榮華,享之不盡。”
陳登說出的條件很誘人,漢室雖然衰微,但這座天下依舊是漢家天下,劉皇叔還是實際上大漢的掌舵人,把徐州讓給劉皇叔,可以說明正言順,根本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陶謙想了半天,還是有些不舍得。
陶謙的表情落在陳登眼中,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他不動聲色繼續說道:“主公,我想請問主公,兩位公子,才華如何,如果主公將徐州之位,讓給他們,他們能不能守住這份基業?”
陶謙微微搖頭,他兩個兒子什麽秉性他最清楚,雖然不是不學無術之人,但都極為普通,如果讓他們兩人做徐州之主,其才能都不堪任。
陳登繼續勸道:“既然主公知道公子都不能擔當大任,何不趁著此時為兩人謀一個衣食無憂的好前程。”
“如果主公願意將徐州,讓給劉皇叔。我會讓勸說劉皇叔,讓他為兩位公子拜官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