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沉默,無動於衷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術的話,瞬間讓場麵變得十分安靜。
這句話的意思太明顯,太直白了,直白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袁術雖然丟了豫州,但仍然占據著南陽郡和九江,麾下猛將精兵無數,加上他身後背靠著袁家的底蘊,在如今這個時代,仍然屬於最頂尖的那一波人。
如果能得到他的青睞,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袁耀站在下首,臉色陰沉。在他的認知中,自己在年輕一代中,已經是一個佼佼者,為什麽在父親的眼中還如此不堪嗎?
他實在不明白,袁術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孫策雖然驍勇,但他畢竟是外人,他一直心存大誌,就算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也是他孫家的事業,和袁家無涉。
袁弘臉上的表情滿是驚愕,他實在沒有想到,袁術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樣的話。
袁術的兒子雖然沒有孫策耀眼,但也是人傑的存在,隻要稍加鍛煉,擔當袁家的家業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閻象臉上露出一絲錯愕,他想要勸解兩句,卻發現很多話,到了嘴邊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張勳臉上的表情複雜,雖然他對孫策頗為賞識,但前提是在孫策對他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如果按照袁術的想法,孫策隻要點頭,他的地位就會瞬間來到自己之上。
黃蓋等四將臉上表情多是欣喜,袁家如今的影響力,他們看的最清楚,如果孫策願意點頭,袁家一部分資源必然會向孫策傾斜。
孫策的能力他們都知道,如果能給他一個起點,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當年先將軍孫堅成就的事業,很有可能會在孫策身上出現。
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孫策,等待他的決策,誰知道孫策根本沒有表態,他安靜站在原地,麵色沉靜,似乎袁術口中的那個人,根本就與他無關。
沉默。
片刻沉默。
長時間的沉默。
孫策依舊沒有說話。
袁術有些尷尬,輕輕咳嗽的兩聲,又和眾人閑聊了兩句,才緩緩離去。
孫策臉色平靜的走出大堂。走出一段距離,身後程普、黃蓋等四將,從他身後追來。
幾人行禮後,黃蓋說道:“公子,剛才袁本初話中隱藏的意思,公子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他想收我為義子。”孫策淡淡說道。
“既然公子知道他的意圖,公子為什麽沒有迴應?”
“黃叔,你想讓我如何迴應,難道想讓我認他為父?”
“我知道公子的誌向,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公子既然有鴻鵠之誌,為何不借助袁公路的勢力,趁機而起。”
“黃叔說的話,雖然有理,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我不需要借助袁公路,照樣能成就一番事業。”孫策言辭豪邁,語氣中滿是對於袁術的輕蔑。
我根本不需要依靠他,依舊可以證明所有的一切。
黃蓋見孫策言語堅決,知道自己的勸解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看著孫策緩緩離去的身影,黃蓋眼中含淚,他聲音沙啞說道:“公子少年英雄,先將軍有後了。”
孫策迴到書房,把自己發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訴了周瑜。
周瑜笑道:“伯符這件事做的對,袁家底蘊雖然深厚,但袁公路此人卻目光短淺,你跟著他,前期雖然會有助力,可隨著事情的發展,必然會做來越緩慢。”
“最後的結果,伯符還有可能被他所連累。”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公瑾也。”
周瑜嗬嗬大笑,兩人飲了幾杯酒。孫策問道:“公瑾覺得徐州之戰?會是兩敗俱傷嗎?”
周瑜輕輕地搖著頭,語氣堅定地道:“絕無可能!以咱們目前掌握的情報來分析,劉皇叔這人的行事風格雖說不同尋常,但其內心深處卻是極為謹慎小心之人。他既然膽敢發兵攻打徐州,想必必定已深思熟慮,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應對之策。”
“照公瑾這麽說,莫非劉皇叔能夠在這場徐州之戰中勝出?”孫策疑惑地問道。
“依我所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理應如此。隻是……”周瑜欲言又止。
“隻是什麽?公瑾但說無妨。”孫策追問道。
周瑜皺起眉頭,喃喃自語道:“然而截至目前,我仍未能琢磨透其中緣由。劉皇叔剛剛攻占豫州之地,根基尚未穩固,竟敢貿然出兵進攻徐州,難道他當真不懼豫州局勢動蕩,前功盡棄?”
周瑜想不通,如果按照目前的情景,劉皇叔應該待在豫州。安心治民,才是正道。
至於徐州,就讓曹孟德專心去攻吧,陶恭祖的實力不弱,想要輕鬆占據徐州,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性。
如果他是劉皇叔,他一定會趁著兩方打的不可開交,傷亡慘重時,他才會出兵攻擊曹軍。
這樣不但一戰能擊潰曹孟德,還有可能,趁勢拿下徐州。
劉皇叔著急出兵徐州,到底是為了什麽?
周瑜苦思良久,眉頭緊皺,依舊有些困惑不解。
究竟是什麽呢?
是道義嗎?
還是民心所向?
亦或是其他更為關鍵的因素?
正當他陷入沉思時,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公瑾,依你之見,袁公路是否還有可能奪迴豫州?\"
周瑜緩緩搖頭,語氣沉重地迴答道:\"難啊,太難了。要想重奪豫州,幾乎沒有絲毫可能性。\"
孫策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他一向深知周瑜的智謀和見識,既然連周瑜都如此斷言,想必劉皇叔已經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
孫策心中暗自感歎,劉皇叔果然非等閑之輩,手段高明,讓人難以捉摸。
而周瑜則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試圖找出破局之法。
然而,麵對當前的局勢,他們似乎陷入了絕境,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有效的應對策略。
“劉皇叔準備用什麽計策,我了半天,依舊毫無頭緒。”
孫策同樣一頭霧水。
兩人沉默片刻,在心中一個念頭。
他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尋找新的轉機,以求在這風起雲湧的亂世中謀求一席之地。
這句話的意思太明顯,太直白了,直白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袁術雖然丟了豫州,但仍然占據著南陽郡和九江,麾下猛將精兵無數,加上他身後背靠著袁家的底蘊,在如今這個時代,仍然屬於最頂尖的那一波人。
如果能得到他的青睞,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袁耀站在下首,臉色陰沉。在他的認知中,自己在年輕一代中,已經是一個佼佼者,為什麽在父親的眼中還如此不堪嗎?
他實在不明白,袁術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孫策雖然驍勇,但他畢竟是外人,他一直心存大誌,就算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也是他孫家的事業,和袁家無涉。
袁弘臉上的表情滿是驚愕,他實在沒有想到,袁術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樣的話。
袁術的兒子雖然沒有孫策耀眼,但也是人傑的存在,隻要稍加鍛煉,擔當袁家的家業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閻象臉上露出一絲錯愕,他想要勸解兩句,卻發現很多話,到了嘴邊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張勳臉上的表情複雜,雖然他對孫策頗為賞識,但前提是在孫策對他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如果按照袁術的想法,孫策隻要點頭,他的地位就會瞬間來到自己之上。
黃蓋等四將臉上表情多是欣喜,袁家如今的影響力,他們看的最清楚,如果孫策願意點頭,袁家一部分資源必然會向孫策傾斜。
孫策的能力他們都知道,如果能給他一個起點,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當年先將軍孫堅成就的事業,很有可能會在孫策身上出現。
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孫策,等待他的決策,誰知道孫策根本沒有表態,他安靜站在原地,麵色沉靜,似乎袁術口中的那個人,根本就與他無關。
沉默。
片刻沉默。
長時間的沉默。
孫策依舊沒有說話。
袁術有些尷尬,輕輕咳嗽的兩聲,又和眾人閑聊了兩句,才緩緩離去。
孫策臉色平靜的走出大堂。走出一段距離,身後程普、黃蓋等四將,從他身後追來。
幾人行禮後,黃蓋說道:“公子,剛才袁本初話中隱藏的意思,公子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他想收我為義子。”孫策淡淡說道。
“既然公子知道他的意圖,公子為什麽沒有迴應?”
“黃叔,你想讓我如何迴應,難道想讓我認他為父?”
“我知道公子的誌向,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公子既然有鴻鵠之誌,為何不借助袁公路的勢力,趁機而起。”
“黃叔說的話,雖然有理,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我不需要借助袁公路,照樣能成就一番事業。”孫策言辭豪邁,語氣中滿是對於袁術的輕蔑。
我根本不需要依靠他,依舊可以證明所有的一切。
黃蓋見孫策言語堅決,知道自己的勸解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看著孫策緩緩離去的身影,黃蓋眼中含淚,他聲音沙啞說道:“公子少年英雄,先將軍有後了。”
孫策迴到書房,把自己發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訴了周瑜。
周瑜笑道:“伯符這件事做的對,袁家底蘊雖然深厚,但袁公路此人卻目光短淺,你跟著他,前期雖然會有助力,可隨著事情的發展,必然會做來越緩慢。”
“最後的結果,伯符還有可能被他所連累。”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公瑾也。”
周瑜嗬嗬大笑,兩人飲了幾杯酒。孫策問道:“公瑾覺得徐州之戰?會是兩敗俱傷嗎?”
周瑜輕輕地搖著頭,語氣堅定地道:“絕無可能!以咱們目前掌握的情報來分析,劉皇叔這人的行事風格雖說不同尋常,但其內心深處卻是極為謹慎小心之人。他既然膽敢發兵攻打徐州,想必必定已深思熟慮,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應對之策。”
“照公瑾這麽說,莫非劉皇叔能夠在這場徐州之戰中勝出?”孫策疑惑地問道。
“依我所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理應如此。隻是……”周瑜欲言又止。
“隻是什麽?公瑾但說無妨。”孫策追問道。
周瑜皺起眉頭,喃喃自語道:“然而截至目前,我仍未能琢磨透其中緣由。劉皇叔剛剛攻占豫州之地,根基尚未穩固,竟敢貿然出兵進攻徐州,難道他當真不懼豫州局勢動蕩,前功盡棄?”
周瑜想不通,如果按照目前的情景,劉皇叔應該待在豫州。安心治民,才是正道。
至於徐州,就讓曹孟德專心去攻吧,陶恭祖的實力不弱,想要輕鬆占據徐州,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性。
如果他是劉皇叔,他一定會趁著兩方打的不可開交,傷亡慘重時,他才會出兵攻擊曹軍。
這樣不但一戰能擊潰曹孟德,還有可能,趁勢拿下徐州。
劉皇叔著急出兵徐州,到底是為了什麽?
周瑜苦思良久,眉頭緊皺,依舊有些困惑不解。
究竟是什麽呢?
是道義嗎?
還是民心所向?
亦或是其他更為關鍵的因素?
正當他陷入沉思時,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公瑾,依你之見,袁公路是否還有可能奪迴豫州?\"
周瑜緩緩搖頭,語氣沉重地迴答道:\"難啊,太難了。要想重奪豫州,幾乎沒有絲毫可能性。\"
孫策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他一向深知周瑜的智謀和見識,既然連周瑜都如此斷言,想必劉皇叔已經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
孫策心中暗自感歎,劉皇叔果然非等閑之輩,手段高明,讓人難以捉摸。
而周瑜則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試圖找出破局之法。
然而,麵對當前的局勢,他們似乎陷入了絕境,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有效的應對策略。
“劉皇叔準備用什麽計策,我了半天,依舊毫無頭緒。”
孫策同樣一頭霧水。
兩人沉默片刻,在心中一個念頭。
他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尋找新的轉機,以求在這風起雲湧的亂世中謀求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