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祭文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一行行蒼勁有力的字體,出現在紙上,劉隅才真正平複了心中的怒氣。
他並沒有馬上安排人去辦這件事,在這之前,他還有事情要處理。
目前長安經受亂局,首要的任務是穩定,不光是政局的穩定,更是人心的穩定。
穩定才能發展,不論在任何時代,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他召集百官,準備分配任務。
如今還留在朝中為官的,無一不是久經官場的老狐狸。
世事洞明皆學問,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日馬日磾言辭懇切,想讓王允手下留情,饒恕蔡邕一命未果時,他就準確的做出了自己的預測。
王允大概不能長久於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國家的綱紀;寫作,是國家的典籍。廢棄了綱紀與典籍,難道還能長久嗎!
事情果如他所料的一般,王允一係列處理事情的方式,很快激起西涼軍的反叛,王允也死在這場動亂中。
對於劉隅的才學,馬日磾十分欣賞,才高八鬥之名,就算是蔡邕也十分佩服。
可才學和政務是並不統一,或者說並不相通, 有多少驚才絕豔的青年才俊, 出口成章,可一旦處理起政務時,還是如同一張白紙。
這並不奇怪,畢竟才學靠讀書,政務卻需要曆練。
書上講的內容,一般虛無且廣泛,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可政務卻是一件件細小的事,這兩者有著天然的區別。
堂上很安靜,沒有一絲雜音。就在這時,劉隅的聲音,緩緩響起。
他表情淡然,聲音不大,卻清楚傳到了眾人耳中。
隨著劉隅一道道命令發出,馬日磾越聽越震驚。
安撫百姓,救治傷員,厚葬有功人員,加強巡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等等,如果這些都是日常工作,讓醫官留意長安城的疾病情況,防止大麵積疾病流行,就體現了他的前瞻性。
思路清晰,有條不紊,更難得的是他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臉上沒有竟然沒有一絲倨傲之色,言語間透著謙和,對於官員提出要盡快論功行賞的事情,劉隅也從善如流,點頭答應。
讓官員盡快把名單提交上來, 以安眾人之心。
劉隅展現的風采,讓馬日磾很是折服,他沒想到從來沒有接觸到政務的劉隅,安排起來事情,竟然如此老練。
同樣的想法,在出現在眾位大臣的腦海中,他們多是漢室老臣,心中都懷著匡扶漢室的夢想。
這不過夢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開始消散,直到此刻,他們早已經沉寂的心,被劉隅重新點燃。
皇叔有如此才華,真是漢室之幸,用不多久,漢室可興矣!
看著眾人滿意的目光, 劉隅心中暗自慶幸。
坦率的講,他對政務並不精通, 可得益於後世電視廣播的普及,大的方麵他多少有些了解。
一到大災之時,劉隅總能聽到類似的聲音, 詳細的劉隅雖然記不全,但總體來說,大致不差。
劉隅隻需要的把大方麵說出來,就有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成,這才是最關鍵的,若是有人問他,救治傷員是哪個部門的責任,他當場就會露出馬腳。
眾人走後,劉隅喊上陳到,出門而去。
兩人快步而行,很快就來到一處府邸。
隻見府門上已經被滿是白色。
下人臉色悲戚,淚眼朦朧。
有一位老人認出了劉隅,急忙向他行禮。
劉隅淡淡點頭,然後在他的帶領下,進入了內堂。
劉隅來到王允靈前,親自置酒,跪於地上,行子侄之禮。
然後拿出準備好的祭文,悲戚的聲音在堂上響起。
嗚唿世伯,不幸歿矣!得此災禍,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伯其有靈,享我烝嚐!
……
……
嗚唿世伯!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
魂如有靈,以鑒我心:從此天下,更無尊長!
嗚唿痛哉!伏惟尚饗。
這篇祭文把王允一生的功績,都詳細說了出來。
剛正不阿、威武不屈、討伐黃巾、不懼權貴、心係漢室、忠心護國,巧設計策,誅殺董賊。
在劉隅言語中,王允幾乎是完美的存在,他的品德和功績足可以比肩上古聖賢。
王允家人見劉隅如此用心,都不禁有些感動。
貂蟬在人群中,一身孝服,美麗的容顏之上,淚眼婆娑。
她望著言辭悲戚的劉隅,眼神有些恍惚。
自從劉隅離開王府後, 貂蟬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不過劉隅的消息,總還是有意無意的能夠傳到她的耳中。
春獵劉隅不顧危險,在兇殘的死士中,救出天子。
手持天子詔書,號令天下英雄起兵討董,更是逼迫董卓逃離雒陽。
看著劉隅不斷為了漢室做出的努力,貂蟬想起開始時,她對劉隅的不學無術的成見,感覺有些羞愧。
她雖然是女兒身,卻對董卓的暴行深惡痛絕,她曾聽王允說過,除去董卓的計劃,都是劉隅的謀劃。
如今劉隅竟然願意把這份功勞,讓給王允,可見劉隅心胸坦蕩,並不是沽名釣譽之人。
杏兒在貂蟬身後,看著劉隅眼神中滿是崇敬。
從她第一眼見到劉隅,她就覺得劉隅不一般,一個讀書人,說話和氣,待人和善,身上沒有一絲讀書人的傲氣,關鍵還長的這麽好看,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個壞人啊!
事實也果然如同想到那樣,劉隅不但不是壞人,還是個心懷天下的大英雄。
她沒事時,不禁在心中嘀咕, 哪些關於劉隅家鄉的傳言是怎麽出來的。
莫不是像小姐說的那樣,一個人不能太優秀了,如果太優秀了,就會被人嫉妒,然後遭受別人的詆毀。
正在兩人恍惚間,劉隅就來到她們身前。
“世伯一生忠義,慘遭不幸,身雖死,名卻不滅。以後府上有什麽事,可隨時來找我。”
說完,劉隅又行了一禮,才慢慢離開。
從劉隅出現在王允府上開始,眾人的目光就一直在他身上,從劉隅的表現看,王允的死,劉隅是情深意切,痛惜異常,要不然那篇祭文,也不可能讓說的那麽情真意切。
王允安葬時,劉隅親率百官相送,給足了這個漢室功勳的排麵。
這件事一結束,劉隅就把陳到叫過來,詢問徐庶的消息。
陳到緩緩搖頭,很明顯徐庶依舊沒有迴來複命。
這讓劉隅有些奇怪,莫非自己謀劃的這件事,出現了什麽變故,又或者說徐庶的勸說,沒有起到作用。
他並沒有馬上安排人去辦這件事,在這之前,他還有事情要處理。
目前長安經受亂局,首要的任務是穩定,不光是政局的穩定,更是人心的穩定。
穩定才能發展,不論在任何時代,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他召集百官,準備分配任務。
如今還留在朝中為官的,無一不是久經官場的老狐狸。
世事洞明皆學問,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日馬日磾言辭懇切,想讓王允手下留情,饒恕蔡邕一命未果時,他就準確的做出了自己的預測。
王允大概不能長久於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國家的綱紀;寫作,是國家的典籍。廢棄了綱紀與典籍,難道還能長久嗎!
事情果如他所料的一般,王允一係列處理事情的方式,很快激起西涼軍的反叛,王允也死在這場動亂中。
對於劉隅的才學,馬日磾十分欣賞,才高八鬥之名,就算是蔡邕也十分佩服。
可才學和政務是並不統一,或者說並不相通, 有多少驚才絕豔的青年才俊, 出口成章,可一旦處理起政務時,還是如同一張白紙。
這並不奇怪,畢竟才學靠讀書,政務卻需要曆練。
書上講的內容,一般虛無且廣泛,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可政務卻是一件件細小的事,這兩者有著天然的區別。
堂上很安靜,沒有一絲雜音。就在這時,劉隅的聲音,緩緩響起。
他表情淡然,聲音不大,卻清楚傳到了眾人耳中。
隨著劉隅一道道命令發出,馬日磾越聽越震驚。
安撫百姓,救治傷員,厚葬有功人員,加強巡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等等,如果這些都是日常工作,讓醫官留意長安城的疾病情況,防止大麵積疾病流行,就體現了他的前瞻性。
思路清晰,有條不紊,更難得的是他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臉上沒有竟然沒有一絲倨傲之色,言語間透著謙和,對於官員提出要盡快論功行賞的事情,劉隅也從善如流,點頭答應。
讓官員盡快把名單提交上來, 以安眾人之心。
劉隅展現的風采,讓馬日磾很是折服,他沒想到從來沒有接觸到政務的劉隅,安排起來事情,竟然如此老練。
同樣的想法,在出現在眾位大臣的腦海中,他們多是漢室老臣,心中都懷著匡扶漢室的夢想。
這不過夢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開始消散,直到此刻,他們早已經沉寂的心,被劉隅重新點燃。
皇叔有如此才華,真是漢室之幸,用不多久,漢室可興矣!
看著眾人滿意的目光, 劉隅心中暗自慶幸。
坦率的講,他對政務並不精通, 可得益於後世電視廣播的普及,大的方麵他多少有些了解。
一到大災之時,劉隅總能聽到類似的聲音, 詳細的劉隅雖然記不全,但總體來說,大致不差。
劉隅隻需要的把大方麵說出來,就有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成,這才是最關鍵的,若是有人問他,救治傷員是哪個部門的責任,他當場就會露出馬腳。
眾人走後,劉隅喊上陳到,出門而去。
兩人快步而行,很快就來到一處府邸。
隻見府門上已經被滿是白色。
下人臉色悲戚,淚眼朦朧。
有一位老人認出了劉隅,急忙向他行禮。
劉隅淡淡點頭,然後在他的帶領下,進入了內堂。
劉隅來到王允靈前,親自置酒,跪於地上,行子侄之禮。
然後拿出準備好的祭文,悲戚的聲音在堂上響起。
嗚唿世伯,不幸歿矣!得此災禍,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伯其有靈,享我烝嚐!
……
……
嗚唿世伯!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
魂如有靈,以鑒我心:從此天下,更無尊長!
嗚唿痛哉!伏惟尚饗。
這篇祭文把王允一生的功績,都詳細說了出來。
剛正不阿、威武不屈、討伐黃巾、不懼權貴、心係漢室、忠心護國,巧設計策,誅殺董賊。
在劉隅言語中,王允幾乎是完美的存在,他的品德和功績足可以比肩上古聖賢。
王允家人見劉隅如此用心,都不禁有些感動。
貂蟬在人群中,一身孝服,美麗的容顏之上,淚眼婆娑。
她望著言辭悲戚的劉隅,眼神有些恍惚。
自從劉隅離開王府後, 貂蟬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不過劉隅的消息,總還是有意無意的能夠傳到她的耳中。
春獵劉隅不顧危險,在兇殘的死士中,救出天子。
手持天子詔書,號令天下英雄起兵討董,更是逼迫董卓逃離雒陽。
看著劉隅不斷為了漢室做出的努力,貂蟬想起開始時,她對劉隅的不學無術的成見,感覺有些羞愧。
她雖然是女兒身,卻對董卓的暴行深惡痛絕,她曾聽王允說過,除去董卓的計劃,都是劉隅的謀劃。
如今劉隅竟然願意把這份功勞,讓給王允,可見劉隅心胸坦蕩,並不是沽名釣譽之人。
杏兒在貂蟬身後,看著劉隅眼神中滿是崇敬。
從她第一眼見到劉隅,她就覺得劉隅不一般,一個讀書人,說話和氣,待人和善,身上沒有一絲讀書人的傲氣,關鍵還長的這麽好看,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個壞人啊!
事實也果然如同想到那樣,劉隅不但不是壞人,還是個心懷天下的大英雄。
她沒事時,不禁在心中嘀咕, 哪些關於劉隅家鄉的傳言是怎麽出來的。
莫不是像小姐說的那樣,一個人不能太優秀了,如果太優秀了,就會被人嫉妒,然後遭受別人的詆毀。
正在兩人恍惚間,劉隅就來到她們身前。
“世伯一生忠義,慘遭不幸,身雖死,名卻不滅。以後府上有什麽事,可隨時來找我。”
說完,劉隅又行了一禮,才慢慢離開。
從劉隅出現在王允府上開始,眾人的目光就一直在他身上,從劉隅的表現看,王允的死,劉隅是情深意切,痛惜異常,要不然那篇祭文,也不可能讓說的那麽情真意切。
王允安葬時,劉隅親率百官相送,給足了這個漢室功勳的排麵。
這件事一結束,劉隅就把陳到叫過來,詢問徐庶的消息。
陳到緩緩搖頭,很明顯徐庶依舊沒有迴來複命。
這讓劉隅有些奇怪,莫非自己謀劃的這件事,出現了什麽變故,又或者說徐庶的勸說,沒有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