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誘敵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果然如劉隅所料的那樣。
在很短的時間內,西涼軍向長安推進的消息,就被斥候探聽到,從消息的來源看,這次西涼軍足有十萬人。
他們一個口號喊著的口號,很明確,就是要為了董卓複仇。
在西涼軍的宣傳中,董卓一心為國,鞠躬盡瘁,卻遭到奸人陷害,死在長安城,這是天大的冤屈啊!如此奇冤,西涼軍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王允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些吃驚。他雖然聽到劉隅對於西涼軍動向的判斷,可他並沒有想到,這支軍隊,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竟然集結了如此多的戰力。
他急忙派人把劉隅和呂布兩人傳喚到自己麵前。
他把目前的形勢,說給兩人後。
劉隅目光露出一絲凝重,他雖然猜到了李儒會攻取長安,卻沒想到他的動作如此迅速。
董卓身死後,西涼甲士士氣必然會受挫,按照劉隅的推測,李儒必然會留出一部分時間,讓西涼軍恢複士氣。
可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這段時間,竟然被李儒直接忽視。劉隅知道,李儒敢這麽快帶兵攻取長安,西涼軍必然士氣已經恢複。
劉隅隻是不知道,李儒用了什麽辦法,竟然能讓士氣低落的數萬人,重新煥發鬥誌。
呂布顯得很放鬆,他的理念很簡單,兵來匠擋,水來土掩,既然有人來攻,那就打啊。
他甚至認為,這並不是一個需要過多思考的問題。
他手中握著那威震天下的方天畫戟,胯下騎著那匹日行千裏的赤兔馬,身後緊跟著無數身經百戰、威震四海的甲士。即便對方有十萬之眾,他又有何懼?
“王公不必憂慮,我觀西涼軍如同土雞瓦狗,即便有十萬人,在我眼中,根本不堪一擊。”
呂布的話,讓王允瞬間生出了幾分豪氣。
“老夫有奉先在側,老夫無憂矣?”
呂布嘴角微動,王允這句話,他曾在另一個人身上聽過無數次,如今在聽到這番言語,總覺得有些奇怪。
“呂將軍,李儒奸詐,不可不防。”劉隅心中有些擔心,出言提醒道。
“賢侄,你素來多智,可想到他們會用什麽計策?”
劉隅沉吟片刻,搖頭道:“目前還猜不到,李儒既然敢來進攻長安,必然已經準備萬全,若是與他們對戰之時,輕易獲勝,將軍要千萬謹慎。”
“皇叔之言,我記下了。”
等呂布走後,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驕傲,讓劉隅心中難安。
他緩緩走出房門,腦海中一片空白,過了半天,他迴過神來,口中喃喃自語。
“呂步若是輕敵,長安危矣!”
呂布帶兵出去不久,戰勝的消息就傳迴長安,和滿朝文武的興奮不同,劉隅顯得有些憂慮。
正在劉隅思索間,呂布一連串的勝利,讓劉隅徹底坐不住了。
他急忙找到王允,把呂布送來的戰報細細研讀。
隨著戰報上的消息,在劉隅腦海中歸納匯總,劉隅臉上的凝重之色越來越重。
“賢侄,這些戰報,可有什麽異常?”
“世伯,從得到戰報來看,西涼軍雖然戰敗,卻並沒有損失主力,在沒有損失主力的情況下,一再敗退,顯然是李儒的誘敵之計。”
王允臉上出現的興奮之色,被這番話,生生褪去。
“誘敵之計?賢侄此言可有憑據?”
“李儒西涼兵士有十萬之眾,碰到呂將軍的這樣的強勁對手,必然會準備好主力迎戰,而每次出戰的的兵卒,不過萬人,這顯然不符合常理,再加上,每次戰勝後,輜重物資頗多,而首級少,隻憑這些,侄兒就可以斷定。”
聽到了劉隅的分析,王允也漸漸冷靜了幾分,多年前,他也曾帶兵平亂,倒也不是不知兵法之人。
“他們引誘奉先,必然是等他士氣低落後,與奉先對戰。奉先驍勇, 就算被挫了幾分士氣,也不見得會敗下陣來。”
劉隅搖頭,走到沙盤前。
“不需要戰勝呂將軍,隻需要把他引入此穀口,用甲士拖出呂布,然後從兩邊小路分出士卒,直取長安,世伯應該如何應對?”
隨著劉隅手指輕輕滑動,兩條攻擊長安的線路,自在沙盤上顯現。
“從兩條線,隻需要兩日,就能兵臨長安城下。”
王允看著清晰的兩條線路,臉上出現了一絲驚慌。
“賢侄的意思,李儒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長安城?”
“從目前的情況看,的確如此。“
“老夫這就派人召迴奉先,讓他速速退兵,守護長安城。”
劉隅拿起戰報在,默默測算著時間。
“來不及了,如我所料不錯,西涼的軍隊,此時已經離長安不遠了。”
正在王允半信半疑間,甲士急忙來報。
“稟司徒,數裏外發現大量西涼軍。”
“有多少人?”王允言語中,帶著一絲驚慌。
“黑壓壓的一片,少說也有幾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王允臉上的驚慌之色,顯露無疑,過了半晌,他強自穩定心神。
“吩咐所有將士,上城門禦敵。”
“士伯,長安城已經守不住了,當務之急,是速帶著陛下,從另外一側退出長安城。”
“賢侄,何出此言?長安城現有精兵萬餘,加上城高溝深,就算西涼軍來到了此處,一時之間也難於衝破此城。”
王允推論,在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
可也僅僅存在於理論上,曆史無數次的證明,世上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董卓的塢堡是如此,如今長安城同樣會是如此。
“如今留守長安城的軍隊中, 西涼士卒不少,若是沒有這種情況,他們不會出現異動,西涼軍若圍城,他們中間必然會有人反應。”
如今長安城的守軍中,西涼士卒所占的比例並不低,在這一次擊敗董卓的戰鬥中,就有不少的西涼士卒投降,王允很自然就把他們編入了長安城的守軍。
他們中間若是有人投敵,王允根本就不可能做出反應。
“賢侄,退出長安,老夫萬萬不能答應。”
在很短的時間內,西涼軍向長安推進的消息,就被斥候探聽到,從消息的來源看,這次西涼軍足有十萬人。
他們一個口號喊著的口號,很明確,就是要為了董卓複仇。
在西涼軍的宣傳中,董卓一心為國,鞠躬盡瘁,卻遭到奸人陷害,死在長安城,這是天大的冤屈啊!如此奇冤,西涼軍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王允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些吃驚。他雖然聽到劉隅對於西涼軍動向的判斷,可他並沒有想到,這支軍隊,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竟然集結了如此多的戰力。
他急忙派人把劉隅和呂布兩人傳喚到自己麵前。
他把目前的形勢,說給兩人後。
劉隅目光露出一絲凝重,他雖然猜到了李儒會攻取長安,卻沒想到他的動作如此迅速。
董卓身死後,西涼甲士士氣必然會受挫,按照劉隅的推測,李儒必然會留出一部分時間,讓西涼軍恢複士氣。
可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這段時間,竟然被李儒直接忽視。劉隅知道,李儒敢這麽快帶兵攻取長安,西涼軍必然士氣已經恢複。
劉隅隻是不知道,李儒用了什麽辦法,竟然能讓士氣低落的數萬人,重新煥發鬥誌。
呂布顯得很放鬆,他的理念很簡單,兵來匠擋,水來土掩,既然有人來攻,那就打啊。
他甚至認為,這並不是一個需要過多思考的問題。
他手中握著那威震天下的方天畫戟,胯下騎著那匹日行千裏的赤兔馬,身後緊跟著無數身經百戰、威震四海的甲士。即便對方有十萬之眾,他又有何懼?
“王公不必憂慮,我觀西涼軍如同土雞瓦狗,即便有十萬人,在我眼中,根本不堪一擊。”
呂布的話,讓王允瞬間生出了幾分豪氣。
“老夫有奉先在側,老夫無憂矣?”
呂布嘴角微動,王允這句話,他曾在另一個人身上聽過無數次,如今在聽到這番言語,總覺得有些奇怪。
“呂將軍,李儒奸詐,不可不防。”劉隅心中有些擔心,出言提醒道。
“賢侄,你素來多智,可想到他們會用什麽計策?”
劉隅沉吟片刻,搖頭道:“目前還猜不到,李儒既然敢來進攻長安,必然已經準備萬全,若是與他們對戰之時,輕易獲勝,將軍要千萬謹慎。”
“皇叔之言,我記下了。”
等呂布走後,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驕傲,讓劉隅心中難安。
他緩緩走出房門,腦海中一片空白,過了半天,他迴過神來,口中喃喃自語。
“呂步若是輕敵,長安危矣!”
呂布帶兵出去不久,戰勝的消息就傳迴長安,和滿朝文武的興奮不同,劉隅顯得有些憂慮。
正在劉隅思索間,呂布一連串的勝利,讓劉隅徹底坐不住了。
他急忙找到王允,把呂布送來的戰報細細研讀。
隨著戰報上的消息,在劉隅腦海中歸納匯總,劉隅臉上的凝重之色越來越重。
“賢侄,這些戰報,可有什麽異常?”
“世伯,從得到戰報來看,西涼軍雖然戰敗,卻並沒有損失主力,在沒有損失主力的情況下,一再敗退,顯然是李儒的誘敵之計。”
王允臉上出現的興奮之色,被這番話,生生褪去。
“誘敵之計?賢侄此言可有憑據?”
“李儒西涼兵士有十萬之眾,碰到呂將軍的這樣的強勁對手,必然會準備好主力迎戰,而每次出戰的的兵卒,不過萬人,這顯然不符合常理,再加上,每次戰勝後,輜重物資頗多,而首級少,隻憑這些,侄兒就可以斷定。”
聽到了劉隅的分析,王允也漸漸冷靜了幾分,多年前,他也曾帶兵平亂,倒也不是不知兵法之人。
“他們引誘奉先,必然是等他士氣低落後,與奉先對戰。奉先驍勇, 就算被挫了幾分士氣,也不見得會敗下陣來。”
劉隅搖頭,走到沙盤前。
“不需要戰勝呂將軍,隻需要把他引入此穀口,用甲士拖出呂布,然後從兩邊小路分出士卒,直取長安,世伯應該如何應對?”
隨著劉隅手指輕輕滑動,兩條攻擊長安的線路,自在沙盤上顯現。
“從兩條線,隻需要兩日,就能兵臨長安城下。”
王允看著清晰的兩條線路,臉上出現了一絲驚慌。
“賢侄的意思,李儒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長安城?”
“從目前的情況看,的確如此。“
“老夫這就派人召迴奉先,讓他速速退兵,守護長安城。”
劉隅拿起戰報在,默默測算著時間。
“來不及了,如我所料不錯,西涼的軍隊,此時已經離長安不遠了。”
正在王允半信半疑間,甲士急忙來報。
“稟司徒,數裏外發現大量西涼軍。”
“有多少人?”王允言語中,帶著一絲驚慌。
“黑壓壓的一片,少說也有幾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王允臉上的驚慌之色,顯露無疑,過了半晌,他強自穩定心神。
“吩咐所有將士,上城門禦敵。”
“士伯,長安城已經守不住了,當務之急,是速帶著陛下,從另外一側退出長安城。”
“賢侄,何出此言?長安城現有精兵萬餘,加上城高溝深,就算西涼軍來到了此處,一時之間也難於衝破此城。”
王允推論,在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
可也僅僅存在於理論上,曆史無數次的證明,世上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董卓的塢堡是如此,如今長安城同樣會是如此。
“如今留守長安城的軍隊中, 西涼士卒不少,若是沒有這種情況,他們不會出現異動,西涼軍若圍城,他們中間必然會有人反應。”
如今長安城的守軍中,西涼士卒所占的比例並不低,在這一次擊敗董卓的戰鬥中,就有不少的西涼士卒投降,王允很自然就把他們編入了長安城的守軍。
他們中間若是有人投敵,王允根本就不可能做出反應。
“賢侄,退出長安,老夫萬萬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