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攤丁入畝”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林開雲被任命為同考官的消息也傳了出來,除他之外,還有何彥宵、範明、張顯卿等人。
在正德四十四年這一科中唯有他一人,可謂獨樹一幟是也。他這段時間本就被參了不少,為此更是激起了不少討伐!
若他能上朝會,怕是要被口水淹死了!
要知道會試十六位同考中,翰林院十人,六科及六部各出了三人。
而他林開雲一個攪風弄雨的何德何能,能榜上入選!
但林開雲卻仿若不知外界的風波一般,每日依然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的事。
這日,林開雲剛迴去,便被王安寧拉著往書房一坐:“房子我找好了,明日我便搬出去。你二姐那我已經說好了,之後我不便上門,你多看顧著點。”
對於他要另找房子,林開雲是明白的,如今他是同考官,即便他們關係在這裏也是需要避諱一二的。
“放心吧,這是我二姐,我能不上心嘛。平日有爹娘在,你放心溫書。”
王安寧看了他一眼:“你這心情看著起來不錯啊!外麵都快將你說成佞臣了。你就一點不生氣?”
林開雲隻是淡然一笑,“這有什麽可生氣的,他們說他們的唄。我既擔此任,自當盡心,他人言語於我如浮雲。”
王安寧無奈搖頭,“你也是,之前你說可能要提高算學難度,如今我看此次任命背後恐更有深意?說不得此次出題就要圍繞新政來。”
林開雲微微一笑,不管如何這些都不是他能控製的,既然陛下點了他,那他隻能上。這次的主考是任平正。本就是改革家,會怎麽出題誰知道呢?
隨後幾日,林開雲更加謹慎行事。
當然,那對於那些上折子的人可不會輕易罷休,暗中派人收集林開雲過往的一切細枝末節,試圖找出把柄再次彈劾。
就在這你來我往的日子裏,四十七年的會試開始了。
會試之前,考官們於考生入場前一日便要鎖院,任平正與副主考丁無為在前,其餘眾多同考官在後。林開雲作為資曆最低的翰林官走在最後麵,入內後便認真打量了一番,三年前他還是考生中的一員,當時他便站在下麵仰望這個地方,這是考官閱卷的地方,是他們那些學子直麵朝廷大員的第一次。當時他們的主考是耿越澤,堂堂次輔,平日想見難如登天。
任平正與丁無為先帶著同考官們戒誓,這是一貫以來的規矩。林開雲也對著聖人像發誓,為國選才,迴報陛下。
對於副主考丁無為,林開雲是萬萬沒想到的。其一二人不合。其二一人改革一人保守。對這次科考能取什麽樣的文章,說實話林開雲心裏也沒底。
難!
即便主考說了算,但這是在京城天子腳下,還是會試這般嚴謹的考場,若是兩人不服,那可就麻煩了!也不知陛下是怎麽想的。
吐槽歸吐槽,說是不會說的!
。。。。。。
會試開始,作為同考官林開雲才知道的會試出題的情況。
在會試之前的考試中,為了公平原則,是由考官翻書決定的。但是到了這一步就完全不同了,是由眾考官集思廣益,此次四書題三道,主考及副主考一同擬定,而到了五經義題,則由眾同考出了題目之後從中選出,一人至少出一道。
要他自己說,這做考官也挺不容易的。進考場前任平正就耳提麵命地交代了,不能出太出格的題目。
想了想,林開雲認真寫下:相地而衰其政!
但真是平平無奇!
出過題之後,各同考官便將題目一一放到主考前麵,等待他們選擇。
主考任平正和副主考丁無為仔細審視著麵前的題目。
任平正看到林開雲所出的“相地而衰其政”時,微眯雙眼,這小子真是.......把他的話當耳邊風。
這題緊扣當下時政,能考察學子對經典的理解,又能體現對新政理念的思考。好題目是好題目,隻是他本就是風口浪尖,他倒是一點不怕!
丁無為皺起眉頭,不悅道:“林編修此題意在鼓吹新政,太過激進。”
“如今新政推行,以此為題並無不妥。”
林開雲看著針鋒相對的二人,默默低頭,這個時候他這個新人可插不上嘴!
其他同考官都緊張地看著,兩個大佬打架,沒他們插嘴的地方,聽著便好!
林開雲早料到會有如此局麵,不過這題目在他看來本就正常,即便他們不提,想來陛下也會出題目的。如今“攤丁入畝”試點運行,但後續還有很多問題,此次科考考生近五千人,貢士錄取三百五十人,比上一科多了一百餘人。
為何?
自然有新政的原因,若是東北達到目標所需官員可不少,還有這批進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去往地方。如今才開始試運行,之後去往各地開展,這需要多少地方人員!
新人才有衝勁,才敢折騰。是最好的選擇!
林開雲看著兩人不相讓的樣子,站了出來:“兩位大人莫爭,此題雖涉新政,但也可從古時治國方略角度作答,並非一味偏向新政。”
丁無為沉思片刻,這小子都這樣說了,他還一直堅持到也太過了。
罷了!
勉強點頭。
任平正看了他一眼,之後挑選了包括林開雲所出在內的合適題目。
四書五經完畢,接下來便是算學題目了。
敲了敲桌子,見眾人視線都看了過來,方才道:“陛下有言,算學題目加上難度,可涉及物理、化學!”
這話眾人聽了之後,便往林開雲那看了過去,這分明就是給這小子出題的機會!算學他們有想法,但是物理、化學呢?
還要加上這兩門,那他們這些人在這裏,和掛羊頭賣狗肉有什麽區別!
在正德四十四年這一科中唯有他一人,可謂獨樹一幟是也。他這段時間本就被參了不少,為此更是激起了不少討伐!
若他能上朝會,怕是要被口水淹死了!
要知道會試十六位同考中,翰林院十人,六科及六部各出了三人。
而他林開雲一個攪風弄雨的何德何能,能榜上入選!
但林開雲卻仿若不知外界的風波一般,每日依然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的事。
這日,林開雲剛迴去,便被王安寧拉著往書房一坐:“房子我找好了,明日我便搬出去。你二姐那我已經說好了,之後我不便上門,你多看顧著點。”
對於他要另找房子,林開雲是明白的,如今他是同考官,即便他們關係在這裏也是需要避諱一二的。
“放心吧,這是我二姐,我能不上心嘛。平日有爹娘在,你放心溫書。”
王安寧看了他一眼:“你這心情看著起來不錯啊!外麵都快將你說成佞臣了。你就一點不生氣?”
林開雲隻是淡然一笑,“這有什麽可生氣的,他們說他們的唄。我既擔此任,自當盡心,他人言語於我如浮雲。”
王安寧無奈搖頭,“你也是,之前你說可能要提高算學難度,如今我看此次任命背後恐更有深意?說不得此次出題就要圍繞新政來。”
林開雲微微一笑,不管如何這些都不是他能控製的,既然陛下點了他,那他隻能上。這次的主考是任平正。本就是改革家,會怎麽出題誰知道呢?
隨後幾日,林開雲更加謹慎行事。
當然,那對於那些上折子的人可不會輕易罷休,暗中派人收集林開雲過往的一切細枝末節,試圖找出把柄再次彈劾。
就在這你來我往的日子裏,四十七年的會試開始了。
會試之前,考官們於考生入場前一日便要鎖院,任平正與副主考丁無為在前,其餘眾多同考官在後。林開雲作為資曆最低的翰林官走在最後麵,入內後便認真打量了一番,三年前他還是考生中的一員,當時他便站在下麵仰望這個地方,這是考官閱卷的地方,是他們那些學子直麵朝廷大員的第一次。當時他們的主考是耿越澤,堂堂次輔,平日想見難如登天。
任平正與丁無為先帶著同考官們戒誓,這是一貫以來的規矩。林開雲也對著聖人像發誓,為國選才,迴報陛下。
對於副主考丁無為,林開雲是萬萬沒想到的。其一二人不合。其二一人改革一人保守。對這次科考能取什麽樣的文章,說實話林開雲心裏也沒底。
難!
即便主考說了算,但這是在京城天子腳下,還是會試這般嚴謹的考場,若是兩人不服,那可就麻煩了!也不知陛下是怎麽想的。
吐槽歸吐槽,說是不會說的!
。。。。。。
會試開始,作為同考官林開雲才知道的會試出題的情況。
在會試之前的考試中,為了公平原則,是由考官翻書決定的。但是到了這一步就完全不同了,是由眾考官集思廣益,此次四書題三道,主考及副主考一同擬定,而到了五經義題,則由眾同考出了題目之後從中選出,一人至少出一道。
要他自己說,這做考官也挺不容易的。進考場前任平正就耳提麵命地交代了,不能出太出格的題目。
想了想,林開雲認真寫下:相地而衰其政!
但真是平平無奇!
出過題之後,各同考官便將題目一一放到主考前麵,等待他們選擇。
主考任平正和副主考丁無為仔細審視著麵前的題目。
任平正看到林開雲所出的“相地而衰其政”時,微眯雙眼,這小子真是.......把他的話當耳邊風。
這題緊扣當下時政,能考察學子對經典的理解,又能體現對新政理念的思考。好題目是好題目,隻是他本就是風口浪尖,他倒是一點不怕!
丁無為皺起眉頭,不悅道:“林編修此題意在鼓吹新政,太過激進。”
“如今新政推行,以此為題並無不妥。”
林開雲看著針鋒相對的二人,默默低頭,這個時候他這個新人可插不上嘴!
其他同考官都緊張地看著,兩個大佬打架,沒他們插嘴的地方,聽著便好!
林開雲早料到會有如此局麵,不過這題目在他看來本就正常,即便他們不提,想來陛下也會出題目的。如今“攤丁入畝”試點運行,但後續還有很多問題,此次科考考生近五千人,貢士錄取三百五十人,比上一科多了一百餘人。
為何?
自然有新政的原因,若是東北達到目標所需官員可不少,還有這批進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去往地方。如今才開始試運行,之後去往各地開展,這需要多少地方人員!
新人才有衝勁,才敢折騰。是最好的選擇!
林開雲看著兩人不相讓的樣子,站了出來:“兩位大人莫爭,此題雖涉新政,但也可從古時治國方略角度作答,並非一味偏向新政。”
丁無為沉思片刻,這小子都這樣說了,他還一直堅持到也太過了。
罷了!
勉強點頭。
任平正看了他一眼,之後挑選了包括林開雲所出在內的合適題目。
四書五經完畢,接下來便是算學題目了。
敲了敲桌子,見眾人視線都看了過來,方才道:“陛下有言,算學題目加上難度,可涉及物理、化學!”
這話眾人聽了之後,便往林開雲那看了過去,這分明就是給這小子出題的機會!算學他們有想法,但是物理、化學呢?
還要加上這兩門,那他們這些人在這裏,和掛羊頭賣狗肉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