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了,歡迎感謝大家點擊之、評論之、投票之、訂閱之。


    本來以如此成績,似乎沒必要寫這篇感言的。不過既然書都寫完了,還是寫一篇吧。大概說說這本書的構思思路和設想,以及自己的一些關於小說的觀點心得。


    本書初寫時是想寫一部以曆史題材為背景大綱的武俠小說的,不過寫了開頭幾篇我就發現這個構思會約束到後麵故事情節的展開,畢竟曆史是求真求實,小說則偏重想象虛構。雖然後來的篇章證明,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麽精彩奇妙的故事情節可以受約束的,筆者還是拋開了初期的主題設定,去專寫江湖恩仇、兒女情長之事。不過對於剛開始的這一構思我還是很感興趣的,所以在小說裏適當的地方插入了一些曆史小說的情節篇章。小說的結尾處,則全用曆史小說的方式結尾了。這裏似乎該順帶說明一下,關於曆史情節之描寫,作者則秉承傳統史學“秉筆直書”的態度,純是客觀的從真實曆史事件或小說情節構思需要出發,其中並無作者本人在思想政治等方麵的觀點立場也。


    其次是關於小說的語言、人物、場景描寫、小說的總體風格上,自己還是希望能帶一些傳統古典小說的風味的,——古典而沒有陳舊過時感。尤其是在語言表達上,盡量用帶有古典風味的詞語,太有現代化氣息的詞語則摒棄不用,至於如“醬紫、嗶嗶、抓狂”這些當代的網絡用語,則筆者哪怕寫現代社會背景的小說,也是會在從略之列的。


    關於服飾、飲食、場景這些,如相關的學識修養具足,真能運用在小說寫作裏,我相信對於古典風格的小說一定能增色不少。一個作者寫武者們一揮手就毀天滅地容易,但是對這些的描寫可就考驗作者真正的功底了,所謂畫鬼神易、畫犬馬難既是如此。比如一個小說人物出場了,穿的什麽衣服。古代服飾多種多樣、不同服飾有不同的特定名稱。同一樣式的服飾,不同的顏色都有不同的特定的叫法。什麽“秋香色、玫瑰紫二色、月光白、掐金”等等。飲食上,幾個俠客們進入酒樓中,酒樓中桌椅大概是什麽格局布置、俠客們要了一壺酒、酒是什麽酒。要了幾盤菜,菜是什麽菜?建築上,一座院子,屋子是是抱廈還是廂房(古典小說而寫成別墅客廳就是笑話了)?屋內的椅子是八仙椅還是春凳……這些看似尋常簡易的細節描寫也是難度最大,非具有相當的相關專業學識修養不能辦。——慚愧的是作者對這方麵也是所知甚少,在這裏要多舉幾個例子都舉不出來。我想這是古典風格小說的難度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吧?大概可以做到的是語言運用上,故事構思上,多讀些傳統小說,才華夠好,再加之以匠心獨運,寫出古色古香的古典小說還是有可能的事情。這也是我在寫這本小說上所嚐試追求的方向。


    小說的故事情節構思,本來是想寫一本悲劇色彩(“虐心”這個詞作者就不喜歡,故而此處不用)較濃重的小說。不過由於悲天憫人的心緒作怪,我還是給小說安排了一個“小團圓”的結局。即如書中兩位女主角,最初設想是若小玉和顧允文在一起,則沈玉芝出家為尼,一生與青燈古佛作伴。若沈玉芝和顧允文在一起,則小玉帶著女兒和對顧允文的怨恨,孤老終身。寫到後來,兩人就變成了一妻一妾。我自己也不知道寫作上的這種“感情用事”到底對不對。


    至於具體內容的描寫安排那些,則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此外收到了不多的幾條讀者評論,有幾條是比較認真有見地的,恰巧筆者也思考過的,就順便借題發揮說說自己的想法吧。在此還是感謝讀者對這本書的關注評論。


    一條是:傳統武俠要求變。這是一句也對也不對的話,求變雲者,是求新風格、標新立異、獨樹一幟。這在文學創作上自然是正確的。但如果寫傳統、古典風格的作品,對傳統風格的繼承和保持也很重要。對於缺乏內涵深度的當代網絡小說,這一點恐怕就尤其重要了。


    不過話說迴來,這些畢竟形式性的東西,一部小說好不好,主要還看它的內容如何,體裁類型是次要的。


    但是話又說迴去,傳統小說和現當代小說以及西方小說相比,還是有它自已內在本質上的獨特之處,不光是形勢層麵上的不同。但這裏詳解的話要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等方麵的差異、比較、分析等事。這裏也就不說了,此非作者微力所能及也。


    另一條是小說的分段問題,有讀者提議本書段落太長,不符合網文風格。實際上段落太長乃是筆者有意為之的,有時該分段了也刻意不分段,甚至寫出上千字一段的長篇大段來。筆者也是實在不喜歡一句或兩三句一段的這種分段方式,這種分段方式讓小說的語言上有一種倉猝、突兀、緊促、輕浮感,這種表達方式對小說的整體質地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我自己喜歡那種悠長、舒緩、從容不迫的敘述方式,那筆者在寫作上也就“從我所好”了。實則這一點大家對照一下金庸古龍兩位前輩作品的語言表達風格,優劣好壞如示諸掌,非常明顯的。


    還有一條是,傳統武俠在玄幻等大體裁的小說前已經褪色了,這個願借托爾斯泰的一句話答複之:文學的好處在深度上,不在廣度上。


    書寫的怎麽樣的,思路大概就這些了。本來剛寫這部小說是紛頭亂緒的思路挺多的,而且覺得那些思路比較重要,現在看來也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想法,且大部分已經忘記理不清了,那這篇後記也就到此為止了。至於這本小說寫到三十幾萬到四十萬那裏時別說故事情節,就連章節名都艱於構思,這些就藏拙不說了吧。


    正規的武俠小說理論,金庸先生《新版全集自序》闡述的很是全麵詳明,我借花獻佛分享一下以饗讀者,希望讀也能得到一些啟發。


    七月三十一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湖情俠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話逸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話逸史並收藏太湖情俠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