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一般人來說,總是會在別人的葬禮上,看到過這種場景的,但加喀拉卻因為性格的關係,從來不會去那種地方,所以他僅僅隻知道要把已經去世的人放到棺槨裏麵,並釘死蓋板。
除此之外,他就什麽也不知道了,不過下意識的,加喀拉認為這件事情並不會那麽簡單,所以他才會給他的母親鋪上一層墊子,不過這也就已經是他所能想到的全部了。
所幸在加喀拉陷入了慌亂之中,表現的十分束手無措的時候,他家的門再次被敲響了,這陣敲門聲一下就將加喀拉的心神拉了迴來,也告訴了加喀拉一種解決他現在所麵臨的問題的辦法。
他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麽,但其他人是一定知道的,就比如之前來照顧他的母親的那位老婦人,她就肯定知道,所以隻要去問一下她就好了,確切而且因為…那天的時候,那位老婦人也在這裏。
所以加喀拉都用不著去費心費力的解釋什麽,隻要直接問出自己的問題就行,這種方式就比較符合加喀拉的‘社交’習慣,於是他連忙迴過身來,急匆匆的走向了那扇被敲響的家門。
加喀拉原本是想直接打發掉站在門外的那個人,然後在直接去隔壁找哪位老婦人的,但在推開了門之後,加喀拉卻沒有趕走門外的那個人,而是推著家門將她給迎了進來。
看著走進來的這個人,加喀拉的心裏不禁升起了一絲疑惑,‘他這才剛想去找這個人,這個人怎麽就先找上門來了’,不過他現在最緊要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問清楚接下來該幹什麽。
不過即便是他沒有問出問題來,這位直接找上門來的老婦人,也給加喀拉說明了她為什麽會找過來…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加喀拉的大半夜的做木工,手藝又不太行,所以就發出了很大的噪音。
雖然這位老婦人並不是在她家的院子裏睡的覺,但她畢竟上了年紀,所以晚上的覺就特別淺,而且她家就在加喀拉家的隔壁,所以即便是被牆壁削弱了一遍的聲音,也足以將她給吵醒了。
要不是半夜找上別人家不太好,而且她也大概猜出來了,加喀拉是在院子裏幹什麽,那她昨天晚上可就敲響了他家的大門了。
其實加喀拉並不在意她的解釋,因為他的心思壓根就不在這上麵,在這位老婦人說話的時候,加喀拉正在開動腦筋組織語言,試圖以一個不那麽別扭的方式,來說明一下他現在的問題。
因為直到解釋完了,老婦人都沒有得到加喀拉的一個迴複,所以她就迴過頭來看了一眼加喀拉,不出預料的,她看到的是加喀拉那一臉憋著什麽的表情…不知道該說什麽的表情。
這位老婦人已經跟加喀拉,以及他的母親做了十幾年的鄰居了,所以她對於加喀拉的一些習慣還是比較清楚的,於是她就沒有將加喀拉現在的這幅表情,當做是他想不到迴答自己什麽。
而是將加喀拉的這幅表情,認定成了他有什麽事情要問她,但卻怎麽也開不了口,再想到了這一點之後,事情可就變得簡單多了。
在環視了一圈加喀拉的家以後,這位老婦人就立馬發現了那個放在地上的,導致她昨天晚上沒有睡好的棺槨,再結合著加喀拉昨天晚上的行為,以及現在的表現來看,‘問題’多半就出在這個棺槨上。
她並沒有指望加喀拉把真正的問題直接告訴她,因為從十幾年前開始,如非必要,這個孩子是極少跟其他的人說話的(他的母親除外),所以在某些需要說話的時候,他就很難把自己想說的表達出來。
所以與其在這裏等著加喀拉那話給憋出來,還不如她自己走過去看一眼呢,這位老婦人是這麽想的,所以也就這麽做了,而且在看到了加喀拉並沒有阻止她之後,她就愈發的確定‘問題’的所在了。
而在真正的看到了那具棺槨,以及其中的加喀拉的母親之後,這位老婦人那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就在第一時間把她想知道的告訴了她。
但在這個時候,她卻沒有將她想到的那些東西告訴加喀拉,而是捂著嘴愣愣的看著那棺槨之中的人,看著這個住在她的隔壁,與她相交了十幾年的好友,哪怕她的年齡已經夠大了,也不禁流下了淚水。
雖然她之前是親眼看著好友去世的,但那個時候和現在可不一樣。
嚴格來說,應該是感覺不一樣,在當時她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但在真的看到好友平靜的躺在這具棺槨之中的時候,那種莫名的感覺一下就充滿了她的心頭,估計這也是她前幾天沒有過來的原因吧。
不過歲月帶給這位老婦人的,並不隻有身體上的老邁,和那幾個活潑好動的小孫子,還有非凡的生活經驗,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她就將那種釘在心上的感覺給壓了迴去。
然後她就迴過頭去,直接向著加喀拉開口問了起來,“加喀拉,孩子,你是不是在糾結於該往你母親的棺槨之中,放一些什麽隨葬品比較好?”加喀拉雖然不知道什麽叫做‘隨葬品’。
但他卻下意識的覺著,這件事情就是接下來要幹的,反正他也不知道要怎麽描述他現在的‘問題’,所以他就直接點了點頭,對老婦人的這個問題表示了肯定,並等待起了老婦人接下來的話。
加喀拉的反應是在老婦人的想象之中的,雖然這兩個人心裏所想的稍微有些偏差,但大體還是在一個頻道上的,於是老夫人在稍微調整了一下心情之後,就開口說起了陪葬品的事情。
“在我們‘黑荊林村’,以及周邊的這幾個村子,是更加傾向於在逝者的棺槨裏麵,放上一些逝者生前比較喜歡的物品,以及其親人比較喜歡的東西…你可以把這當做是一種特殊的聯係。”
除此之外,他就什麽也不知道了,不過下意識的,加喀拉認為這件事情並不會那麽簡單,所以他才會給他的母親鋪上一層墊子,不過這也就已經是他所能想到的全部了。
所幸在加喀拉陷入了慌亂之中,表現的十分束手無措的時候,他家的門再次被敲響了,這陣敲門聲一下就將加喀拉的心神拉了迴來,也告訴了加喀拉一種解決他現在所麵臨的問題的辦法。
他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麽,但其他人是一定知道的,就比如之前來照顧他的母親的那位老婦人,她就肯定知道,所以隻要去問一下她就好了,確切而且因為…那天的時候,那位老婦人也在這裏。
所以加喀拉都用不著去費心費力的解釋什麽,隻要直接問出自己的問題就行,這種方式就比較符合加喀拉的‘社交’習慣,於是他連忙迴過身來,急匆匆的走向了那扇被敲響的家門。
加喀拉原本是想直接打發掉站在門外的那個人,然後在直接去隔壁找哪位老婦人的,但在推開了門之後,加喀拉卻沒有趕走門外的那個人,而是推著家門將她給迎了進來。
看著走進來的這個人,加喀拉的心裏不禁升起了一絲疑惑,‘他這才剛想去找這個人,這個人怎麽就先找上門來了’,不過他現在最緊要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問清楚接下來該幹什麽。
不過即便是他沒有問出問題來,這位直接找上門來的老婦人,也給加喀拉說明了她為什麽會找過來…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加喀拉的大半夜的做木工,手藝又不太行,所以就發出了很大的噪音。
雖然這位老婦人並不是在她家的院子裏睡的覺,但她畢竟上了年紀,所以晚上的覺就特別淺,而且她家就在加喀拉家的隔壁,所以即便是被牆壁削弱了一遍的聲音,也足以將她給吵醒了。
要不是半夜找上別人家不太好,而且她也大概猜出來了,加喀拉是在院子裏幹什麽,那她昨天晚上可就敲響了他家的大門了。
其實加喀拉並不在意她的解釋,因為他的心思壓根就不在這上麵,在這位老婦人說話的時候,加喀拉正在開動腦筋組織語言,試圖以一個不那麽別扭的方式,來說明一下他現在的問題。
因為直到解釋完了,老婦人都沒有得到加喀拉的一個迴複,所以她就迴過頭來看了一眼加喀拉,不出預料的,她看到的是加喀拉那一臉憋著什麽的表情…不知道該說什麽的表情。
這位老婦人已經跟加喀拉,以及他的母親做了十幾年的鄰居了,所以她對於加喀拉的一些習慣還是比較清楚的,於是她就沒有將加喀拉現在的這幅表情,當做是他想不到迴答自己什麽。
而是將加喀拉的這幅表情,認定成了他有什麽事情要問她,但卻怎麽也開不了口,再想到了這一點之後,事情可就變得簡單多了。
在環視了一圈加喀拉的家以後,這位老婦人就立馬發現了那個放在地上的,導致她昨天晚上沒有睡好的棺槨,再結合著加喀拉昨天晚上的行為,以及現在的表現來看,‘問題’多半就出在這個棺槨上。
她並沒有指望加喀拉把真正的問題直接告訴她,因為從十幾年前開始,如非必要,這個孩子是極少跟其他的人說話的(他的母親除外),所以在某些需要說話的時候,他就很難把自己想說的表達出來。
所以與其在這裏等著加喀拉那話給憋出來,還不如她自己走過去看一眼呢,這位老婦人是這麽想的,所以也就這麽做了,而且在看到了加喀拉並沒有阻止她之後,她就愈發的確定‘問題’的所在了。
而在真正的看到了那具棺槨,以及其中的加喀拉的母親之後,這位老婦人那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就在第一時間把她想知道的告訴了她。
但在這個時候,她卻沒有將她想到的那些東西告訴加喀拉,而是捂著嘴愣愣的看著那棺槨之中的人,看著這個住在她的隔壁,與她相交了十幾年的好友,哪怕她的年齡已經夠大了,也不禁流下了淚水。
雖然她之前是親眼看著好友去世的,但那個時候和現在可不一樣。
嚴格來說,應該是感覺不一樣,在當時她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但在真的看到好友平靜的躺在這具棺槨之中的時候,那種莫名的感覺一下就充滿了她的心頭,估計這也是她前幾天沒有過來的原因吧。
不過歲月帶給這位老婦人的,並不隻有身體上的老邁,和那幾個活潑好動的小孫子,還有非凡的生活經驗,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她就將那種釘在心上的感覺給壓了迴去。
然後她就迴過頭去,直接向著加喀拉開口問了起來,“加喀拉,孩子,你是不是在糾結於該往你母親的棺槨之中,放一些什麽隨葬品比較好?”加喀拉雖然不知道什麽叫做‘隨葬品’。
但他卻下意識的覺著,這件事情就是接下來要幹的,反正他也不知道要怎麽描述他現在的‘問題’,所以他就直接點了點頭,對老婦人的這個問題表示了肯定,並等待起了老婦人接下來的話。
加喀拉的反應是在老婦人的想象之中的,雖然這兩個人心裏所想的稍微有些偏差,但大體還是在一個頻道上的,於是老夫人在稍微調整了一下心情之後,就開口說起了陪葬品的事情。
“在我們‘黑荊林村’,以及周邊的這幾個村子,是更加傾向於在逝者的棺槨裏麵,放上一些逝者生前比較喜歡的物品,以及其親人比較喜歡的東西…你可以把這當做是一種特殊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