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三思的話一出,姚能就一切都明白了。


    既然陛下在有生之年解決不了世家大族,改變不了土地兼並的趨勢,那麽為了未雨綢繆,最好的辦法就是。


    開疆拓土!


    隻要帝國有了足夠的土地,就能最大程度抵消土地兼並帶來的影響。


    姚能心中想道:或許太宗和高宗皇帝,一生都奉行對外擴張的政策,大周的鐵騎踏至蔥嶺,可能也是存了這份心思吧。


    當今陛下登基後,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可惜眼看沒能成功。


    此時褚三思感慨道:


    “天下百姓苦,但也是幸運的,從太宗到當今陛下,三位皇帝的出發點雖然都是為了皇朝延續萬年,可也是造福百姓。”


    姚能歎道:


    “可惜的是,未來這些年,邊疆就將戰事不斷了,不知要有多少大好男兒戰死沙場,朝廷還要為接下來的戰爭準備天文數字的糧餉。”


    聽到姚能的擔心,褚三思有不同看法,笑道:


    “大人大可不必擔心,自古以來,戰爭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從來沒有因為擴張而亡國的朝代。”


    姚能眼珠子馬上瞪圓,嚴肅的說道:


    “三思怎能如此想,未見前朝末帝三伐高句麗,動搖了帝國的根基,才引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群雄四起嗎?”


    “好戰必亡,再強盛的王朝也不能恃強淩弱,隨意征伐。”


    褚三思一下子被姚能懟的有些愣住,他沒想到姚能也如此迂腐。


    想想也是,姚家本身也是關中大族,他自己就是門閥大家的代表之一,華夏的文人從古至今都有一個毛病。


    崇尚那套禮儀之邦、好戰必亡的謬論,殊不知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強漢比大周朝還要崇尚武力,亡國也不是因為戰爭。


    說到底,對於這些傳統文人來說,戰爭會助長武人的地位,削弱文人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一個功勳卓著的帝王,是不會看文人臉色的。


    說到前隋末帝楊廣,褚三思一直認為他隻是操之過急罷了,沒有處理好國內的潛在危機就大動幹戈。。


    門閥和皇權的鬥爭就已經開始,到了兩晉時期這種鬥爭愈發激烈。首先,前隋的建立通過宮廷政變完成,這種權力的轉移僅僅是士族集團內部權力的轉移,皇權和門閥勢力的對峙依然存在。


    前隋文帝主張廢除九品中正製,就是對門閥勢力的一種抗爭。楊廣即位之初,就已經意識到了門閥對自己統治的威脅,因此他大刀闊斧革弊納新,主張興科舉。


    雖然科舉製確實對階級流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權力依然掌握在門閥手中。


    他們不甘於放棄既得利益,對於楊廣的種種政策,陽奉陰違,處處阻礙,因此很多他施行的許多政策隻能有始無終,宣告失敗了。


    楊廣即位之初的種種政策,是急於擺脫門閥士族對於皇權的禁錮的表現。不幸的是,關隴士族感到自己的權力受到了威脅,這就進一步激化了門閥和皇權的矛盾,也是後來前唐滅亡的誘因。


    想到這裏,褚三思看了姚能一眼。


    即使麵前的這位官員跟大多數人不同,但本質上他的思想就禁錮了認識。


    褚三思沒有再多說,因為所有的矛盾都可以說清楚,唯獨信仰和理念的衝突是不可調和的。


    他不想和姚能爭辯,這樣會導致二人關係的不和。


    所以他恭敬的說道:


    “大人言之有理,三思受教了。”


    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這是二人認識後,第一次在觀念上產生衝突。


    馬車咯吱咯吱的走在大路上,讓二人感覺更加的不適。


    還是姚能打破了沉寂。


    “三思,你說的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你的一些看法確實也對。但是你要知道戰爭所帶來的紅利,是不能馬上兌現的。”


    說到這裏,姚能眼神柔和了一些,繼續耐心的講道:


    “你天資聰慧,他日必成朝廷棟梁,有些話不管對不對,作為前輩我都要跟你說明白。”


    “倘若他日你真有入閣拜相的一天,你的一個決定往往會影響整個天下的命運。”


    說著看著窗外,緩緩的說道:


    “我朝確實疆土萬裏,但是如眼前這般適合耕種的土地又有多少呢?就算打下西域,又能獲得多少良田,又有幾個人願意背井離鄉遷徙過去。”


    說著說著眼裏有些哀傷:


    “就說前隋末帝,三次東征喪師百萬,高句麗用將士們頭顱鑄的京觀,直到高宗滅高句麗才拆除,讓這些亡魂入土為安。”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要知道,百姓有一口吃的,隻要能活下去他們就會老老實實的種地做人,何苦要去搶那些蠻荒之地呢?”


    “戰爭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聽著這些肺腑之言,褚三思很感激姚能可以靜下心來跟自己說這些,而且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就拿太宗和高宗來說,控製西域二十餘年,帝國也確實未得到任何好處。


    但褚三思認為這隻是治理方式沒有選對。


    他還是堅信,一個帝國要想長治久安,除了帝王英明外。


    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土地矛盾,要不然就會像曆史上所有的朝代一樣,進入一個死循環。


    這個循環的公式很簡單:舊的王朝被推翻—新王朝建立—產生新的貴族階層—土地重新分配—人口增加土地卻逐漸集中—農民失去土地—帝國稅賦減少、流民增加—帝國國力衰退—農民造反、外敵入侵—亡國。


    想要走出這個曆史圈套,一是對外擴張,可以極大的緩解這個進程;二就是徹底改變華夏千年來的土地政策,剝奪貴族在土地上的種種特權。


    整個天下,褚三思相信有人跟他有同樣的認識,但這種人不多。


    最重要的是,這種事情需要一位強力且與世家大族毫無關係的帝王來執行,甚至是幾位這樣的帝王,才有可能實現。


    想到這裏,褚三思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糾纏,認認真真的對姚能一拜:


    “三思有幸,得大人教誨,定一生銘記於心。”


    洛陽越來越遠,褚三思思緒也有些飄忽,“不知自己今生是否有幸,能遇到一位誌向相投的帝王,一展抱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落難太孫逆襲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縷寒江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縷寒江雪並收藏落難太孫逆襲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