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乾元殿,大臣們按照官階爵位依次步入大殿,準備上朝。
自從女皇登基後,洛陽已經成為實際上的政治中心,十幾年來,大多數的朝會都是在這座乾元殿召開。
大聖朝會製度和大周相同,都是每五天一次。而今天的早朝略有不同,因為遠在長安的太子周顯也來了。
大臣們站定後,表麵看起來平靜,實則已經波濤洶湧,相熟的官員一直在私底下用眼神交流。
上官武不經意似的與左相劉昌傑對視一眼,然後用眼神指向了太子周顯。劉昌傑也心領神會,給了上官武一個“明了”的神色。
而右相王諫策看起來在閉目養神,實則總是若有若無的眯著眼觀察四周。
“陛下到…”隨著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所有人打起了精神,而一場好戲也將開始。
接受百官大禮後,上官媚兒掃視著殿內上百位官員,這些人都是帝國的中流砥柱,任何一個人都是某一方麵的決策者,可以說是自己統治這個大帝國不可缺少的幫手。
可是,上官媚兒也是從心底厭惡這些人,自己和他們每天都是表演中度過。
上官媚兒看到自己的二兒子,任誰都知道太子知書達禮、禮賢下士,可在她眼裏,感受不到一點親情,她知道兒子這副親切外表下的野心。
“眾卿有事起奏。”皇帝終於開口。
片刻沉寂後,有人出列道,“起奏陛下,微臣有事起奏。”開口的是戶部尚書盧綰,“今年邊疆爆發了幾場大戰導致支出猛增,而剛剛收繳劍南的鹽稅比往年大幅減少,恐怕今年這個年關不好過啊”。
聽到這話上官武的眼皮猛跳,盧綰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至於劍南鹽稅減少的原因他比誰都清楚。
正在此時,太子周顯也開口“盧大人,劍南的鹽稅一直以來波動不大,為何今年出了岔子,是不是你們戶部收繳不力啊。”
“迴太子殿下,劍南那邊的消息是今年鹽產量大幅下跌導致鹽稅減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兩人在唱雙簧,誰都知道盧綰是太子的人。
而在這座大殿的所有人都清楚,盧綰或者說太子的目標,就是英王上官武。
因為劍南鹽鐵轉運使正是上官一族的嫡係上官攸思。
坐在高處的上官媚兒皺起了眉頭,顯然有些不高興。
劍南鹽產量下降的原因,皇帝比誰都清楚,正是她娘家子弟上官攸思,在蜀地大肆欺壓鹽工,導致鹽工罷工反抗。
而上官攸思不但不反省,反而一不做二不休,派兵強硬鎮壓鬧事的人,導致鹽場大麵積停工。
不過皇帝並沒有打算用這件事來處理上官家,一直以來都是冷處理。畢竟是自己的娘家,關鍵時候還得靠他們。
誰知太子為了黨政,居然把這件事擺在了台麵上,讓皇帝感受到了一種被逼迫的感覺。
見周顯又要開口詢問,皇帝問道,“盧愛卿,對於國庫空虛你想到解決辦法了嗎?”
皇帝顯然跳過了主要話題,直接把大家注意力轉移了。
“陛下,臣已經下令各縣提前將明年要用的地稅押解進京,以解燃眉之急。”
“可是如果劍南的鹽稅到底是怎麽迴事,如果一直收不齊,明年又該怎麽辦。”周顯今天也是一改往日溫和的樣子,態度堅決非要把這件事揭開。
事到如今,上官武知道不能再沉默了,隨後給身後的一個官員使了個眼色。
“啟稟陛下、太子,據我所知劍南的鹽稅主要是受鹽工違反朝廷禁令,妄圖以罷工逼迫官府增加薪水導致。”開口的正是上官武的心腹,大理寺卿張湯。
“這件事大理寺經過調查已經上報,蜀中的鹽工以下犯上、聚眾鬧事罷工,還打傷了前去鎮壓的官兵,導致流血衝突。事後,大量鹽場因為罷工停產。”
“哼,張大人好一副利口,幾句話就給受盡欺壓的鹽工定了罪。”盧綰反駁道。
“陛下,據我所知鹽工鬧事是因為劍南鹽鐵轉運使上官攸思不顧鹽工死活,克扣薪水增大產量所致。事後,上官攸思派兵殺了幾十名鹽工,才導致的大罷工。”
這話一出,整個大殿裏都是交頭接耳的聲音。
“一派胡言”,這時候左相劉昌傑開口了,“盧大人你說話要有證據,不然可就是誣陷。”
“左相大人何必激動,這件事跟您也沒有關係吧。”盧綰冷笑道。
“什麽叫跟本相沒關係,本官身為大聖左相,文官之首,大聖的政務本官都有權過問,有義務監管。”劉昌傑根本沒把盧綰放在眼裏,直接懟了迴去。
“好了,你們不要吵了,盧綰你有什麽證據,不妨拿出來。”皇帝開口打斷了爭吵。
盧綰從長袖中取出厚厚的絹布,雙膝跪下,舉過頭頂說道,“陛下這是蜀中幾百名鹽工的聯名訴狀,詳細講了上官攸思的罪行。”
上官武臉色陰沉,他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有這一手,而對麵的太子嘴角則露出了笑意,不過很快消失。
太監將狀紙送到皇帝手裏,上官媚兒假裝認真看了一會,“震驚”的說道“令刑部、大理寺聯合偵破此案,免去上官攸思劍南藥鐵使的職務,迴京待罪。一旦查實,嚴懲不貸。”
這個時候,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拿出一個態度了。
聽到皇帝的命令,上官武微微放心,刑部是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案子自己讓查多久就多久,上官攸思不會有事。可惜的是丟了一個肥缺。
不過看來,自己的姑媽還是不想處罰上官家,畢竟上官家還要用來對抗太子、宗王和親周勢力,是朝堂平衡的保證。
而太子有些失落,上官攸思居然逃過一劫,白白讓自己大老遠來一趟。本身想著拿掉上官攸思,就相當於斬斷上官武一條臂膀。
~
退朝後,大臣們依次往殿外退去,皇帝沒有馬上離開,她望著太子的背影,心中有些惱怒與失望,“自己今天放過上官攸思,並不是為了維護上官家,而是因為太子根本就不考慮自己的態度。”
在皇帝眼裏,這個裝作賢明的兒子,還是道行太淺,根本不是上官武的對手。
自從女皇登基後,洛陽已經成為實際上的政治中心,十幾年來,大多數的朝會都是在這座乾元殿召開。
大聖朝會製度和大周相同,都是每五天一次。而今天的早朝略有不同,因為遠在長安的太子周顯也來了。
大臣們站定後,表麵看起來平靜,實則已經波濤洶湧,相熟的官員一直在私底下用眼神交流。
上官武不經意似的與左相劉昌傑對視一眼,然後用眼神指向了太子周顯。劉昌傑也心領神會,給了上官武一個“明了”的神色。
而右相王諫策看起來在閉目養神,實則總是若有若無的眯著眼觀察四周。
“陛下到…”隨著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所有人打起了精神,而一場好戲也將開始。
接受百官大禮後,上官媚兒掃視著殿內上百位官員,這些人都是帝國的中流砥柱,任何一個人都是某一方麵的決策者,可以說是自己統治這個大帝國不可缺少的幫手。
可是,上官媚兒也是從心底厭惡這些人,自己和他們每天都是表演中度過。
上官媚兒看到自己的二兒子,任誰都知道太子知書達禮、禮賢下士,可在她眼裏,感受不到一點親情,她知道兒子這副親切外表下的野心。
“眾卿有事起奏。”皇帝終於開口。
片刻沉寂後,有人出列道,“起奏陛下,微臣有事起奏。”開口的是戶部尚書盧綰,“今年邊疆爆發了幾場大戰導致支出猛增,而剛剛收繳劍南的鹽稅比往年大幅減少,恐怕今年這個年關不好過啊”。
聽到這話上官武的眼皮猛跳,盧綰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至於劍南鹽稅減少的原因他比誰都清楚。
正在此時,太子周顯也開口“盧大人,劍南的鹽稅一直以來波動不大,為何今年出了岔子,是不是你們戶部收繳不力啊。”
“迴太子殿下,劍南那邊的消息是今年鹽產量大幅下跌導致鹽稅減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兩人在唱雙簧,誰都知道盧綰是太子的人。
而在這座大殿的所有人都清楚,盧綰或者說太子的目標,就是英王上官武。
因為劍南鹽鐵轉運使正是上官一族的嫡係上官攸思。
坐在高處的上官媚兒皺起了眉頭,顯然有些不高興。
劍南鹽產量下降的原因,皇帝比誰都清楚,正是她娘家子弟上官攸思,在蜀地大肆欺壓鹽工,導致鹽工罷工反抗。
而上官攸思不但不反省,反而一不做二不休,派兵強硬鎮壓鬧事的人,導致鹽場大麵積停工。
不過皇帝並沒有打算用這件事來處理上官家,一直以來都是冷處理。畢竟是自己的娘家,關鍵時候還得靠他們。
誰知太子為了黨政,居然把這件事擺在了台麵上,讓皇帝感受到了一種被逼迫的感覺。
見周顯又要開口詢問,皇帝問道,“盧愛卿,對於國庫空虛你想到解決辦法了嗎?”
皇帝顯然跳過了主要話題,直接把大家注意力轉移了。
“陛下,臣已經下令各縣提前將明年要用的地稅押解進京,以解燃眉之急。”
“可是如果劍南的鹽稅到底是怎麽迴事,如果一直收不齊,明年又該怎麽辦。”周顯今天也是一改往日溫和的樣子,態度堅決非要把這件事揭開。
事到如今,上官武知道不能再沉默了,隨後給身後的一個官員使了個眼色。
“啟稟陛下、太子,據我所知劍南的鹽稅主要是受鹽工違反朝廷禁令,妄圖以罷工逼迫官府增加薪水導致。”開口的正是上官武的心腹,大理寺卿張湯。
“這件事大理寺經過調查已經上報,蜀中的鹽工以下犯上、聚眾鬧事罷工,還打傷了前去鎮壓的官兵,導致流血衝突。事後,大量鹽場因為罷工停產。”
“哼,張大人好一副利口,幾句話就給受盡欺壓的鹽工定了罪。”盧綰反駁道。
“陛下,據我所知鹽工鬧事是因為劍南鹽鐵轉運使上官攸思不顧鹽工死活,克扣薪水增大產量所致。事後,上官攸思派兵殺了幾十名鹽工,才導致的大罷工。”
這話一出,整個大殿裏都是交頭接耳的聲音。
“一派胡言”,這時候左相劉昌傑開口了,“盧大人你說話要有證據,不然可就是誣陷。”
“左相大人何必激動,這件事跟您也沒有關係吧。”盧綰冷笑道。
“什麽叫跟本相沒關係,本官身為大聖左相,文官之首,大聖的政務本官都有權過問,有義務監管。”劉昌傑根本沒把盧綰放在眼裏,直接懟了迴去。
“好了,你們不要吵了,盧綰你有什麽證據,不妨拿出來。”皇帝開口打斷了爭吵。
盧綰從長袖中取出厚厚的絹布,雙膝跪下,舉過頭頂說道,“陛下這是蜀中幾百名鹽工的聯名訴狀,詳細講了上官攸思的罪行。”
上官武臉色陰沉,他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有這一手,而對麵的太子嘴角則露出了笑意,不過很快消失。
太監將狀紙送到皇帝手裏,上官媚兒假裝認真看了一會,“震驚”的說道“令刑部、大理寺聯合偵破此案,免去上官攸思劍南藥鐵使的職務,迴京待罪。一旦查實,嚴懲不貸。”
這個時候,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拿出一個態度了。
聽到皇帝的命令,上官武微微放心,刑部是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案子自己讓查多久就多久,上官攸思不會有事。可惜的是丟了一個肥缺。
不過看來,自己的姑媽還是不想處罰上官家,畢竟上官家還要用來對抗太子、宗王和親周勢力,是朝堂平衡的保證。
而太子有些失落,上官攸思居然逃過一劫,白白讓自己大老遠來一趟。本身想著拿掉上官攸思,就相當於斬斷上官武一條臂膀。
~
退朝後,大臣們依次往殿外退去,皇帝沒有馬上離開,她望著太子的背影,心中有些惱怒與失望,“自己今天放過上官攸思,並不是為了維護上官家,而是因為太子根本就不考慮自己的態度。”
在皇帝眼裏,這個裝作賢明的兒子,還是道行太淺,根本不是上官武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