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蘇醒的巴蜀國王還有些迷糊,頭痛欲裂。他費力地睜開雙眼,試圖弄清楚自己身處何地。


    突然,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傳來,國王下意識地轉頭看去,隻見丁偉威風凜凜地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群神情嚴肅的士兵。


    丁偉徑直走到國王的床前,二話不說,舉起手中的槍,冰冷的槍口直接抵在了國王的頭上。


    國王瞬間瞪大了眼睛,驚恐之色布滿了他的臉龐,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你…… 你想幹什麽?” 國王聲音顫抖地問道,額頭上冷汗直冒。


    丁偉目光冷峻,聲音低沉而威嚴:“你的末日到了!”


    國王咽了咽口水,試圖保持一絲尊嚴:“我…… 我乃一國之君,你不能……”


    “哼,國已破,你現在什麽都不是!” 丁偉打斷了他的話,手上的槍又用力抵了抵。


    在丁偉的槍口之下,巴蜀國王臉色慘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


    “我…… 我願意將巴蜀之地盡歸於李複大夏朝管轄。” 國王顫抖著聲音說道,聲音中再無一絲強硬。


    丁偉冷笑一聲,緩緩放下了槍:“算你識相。”


    隨後,丁偉命人將國王帶至王宮大殿。


    國王站在大殿中央,神色萎靡,他抬頭看著周圍威嚴的第一軍將士,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從今日起,巴蜀之地歸李複大夏朝管轄,我等願俯首稱臣。”


    其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話語一出,在場的巴蜀臣子們有的麵露悲戚,有的則如釋重負。


    丁偉看著這一切,滿意地點了點頭,立刻派人將此消息傳至李複處。


    不久,李複的詔令傳來,對巴蜀之地的歸降表示接受,並承諾會善待百姓,讓這片土地重歸安寧與繁榮。


    在李複大夏朝成功接管巴蜀之地後,為了彰顯新的統治秩序和治理理念,朝廷下達了一道重要的詔令:將巴蜀之地更名為四川府。


    消息迅速傳遍了這片廣袤的土地,百姓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著這一重大的變革。


    各級官員忙碌起來,更換牌匾、修改文書,原本寫著 “巴蜀” 的標識被一一替換為 “四川府”。


    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人們看著新的名稱,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忐忑。


    在府城的城門口,新刻的 “四川府” 三個大字醒目而莊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商鋪裏,商人們談論著改名可能帶來的商機和變化;田間地頭,農民們一邊勞作,一邊念叨著這個新名字,思考著今後的日子是否會有所不同。


    學堂裏,先生向學生們講解著改名的意義和曆史的變遷,孩子們睜大了眼睛,認真地聽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川府” 這個名字逐漸深入人心,成為這片土地新的象征,承載著人們對和平、繁榮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瑞京城內


    李複看著係統麵板


    當前進度


    經濟發展:20%


    政治穩定:95%


    文化繁榮:15%


    科技進步:32%


    教育水平:20%


    國際地位:3%


    生態環境:60%


    社會和諧:50%


    當前人口:2200萬


    疆域麵積:290.92萬平方公裏


    “為什麽拿下巴蜀國際地位還沒有增長?”李複難免好奇,“莫不是這本來就是大夏該有的領地?”


    而其他麵板的屬性增長也讓李複心中好受了一點。


    李複派遣的一眾官員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四川府。他們帶著厚厚的文書和滿腔的熱忱,準備將大夏朝先進的民生發展規劃傳授給當地。


    在府城的中心廣場,官員們搭起了臨時的宣講台。百姓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好奇而又期待地圍攏過來。


    一位年長而富有經驗的官員登上台,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鄉親們,從今往後,四川府便是大夏朝的一部分,陛下心係大家,特命我們帶來了發展民生的良策。”


    台下頓時鴉雀無聲,人們都豎起耳朵傾聽。


    “首先,我們要興修水利,讓農田得到更好的灌溉,確保年年豐收。” 官員一邊說,一邊展開手中的規劃圖向眾人展示。


    “還要開辦新的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 另一位官員接著說道。


    “我們會引入新的農耕技術,提高糧食產量;發展商業,讓大家的物產能夠遠銷他鄉。”


    百姓們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不時地點頭,有人還小聲地與身邊的人交流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官員們走下宣講台,深入到田間地頭、商鋪作坊,與百姓們麵對麵地交流,耐心地解答他們的疑問,手把手地傳授新技術。


    在村莊裏,官員們組織村民一起商討如何改善道路交通;在城鎮中,他們幫助商戶們規劃新的市場布局。


    一時間,四川府處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人們滿懷信心地投入到新的建設中,期待著在大夏朝的治理下,過上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


    在皇宮的書房內,李複坐在書桌前,麵前的電話傳來沐親王李季化的聲音。


    “陛下,如今四川府已定,是否可以著手準備兵攻蒲甘國和瀾滄國?” 李季化的聲音急切而堅定。


    李複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親王,此事需從長計議。出兵之事,萬不可魯莽,必須師出有名,要讓我大夏朝的軍隊是為了正義而出戰。”


    李季化迴應道:“陛下所言極是,那依您之見,當以何名義出兵?”


    李複站起身來,踱步思考著說:“蒲甘國和瀾滄國近年常有擾邊之舉,百姓苦不堪言。我朝出兵,當是為保境安民,驅逐敵寇,還邊境以安寧。”


    李季化連連點頭:“陛下聖明,如此一來,我軍便是正義之師,名正言順。”


    李複接著說道:“再者,要讓天下人知曉,這兩國欺壓弱小,不仁不義。我大夏朝出兵,是為了拯救他國百姓於水火,彰顯我朝的仁德與威嚴。”


    “臣明白了,定會做好籌備,確保出兵之事有理有據,讓將士們心懷正義,勇往直前。” 李季化鄭重說道。


    李複滿意地點點頭:“親王,此事關乎我朝聲譽和百姓福祉,務必謹慎行事。”


    通訊結束,李複望著窗外,心中已在謀劃著這場即將到來的征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瓊崖府開始吞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老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老八並收藏【穿越】從瓊崖府開始吞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