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嘩!”
一場瓢潑大雨不停地傾瀉下來,壓過層疊細密的樹葉,濺落入灌木堆積的斜坡上,於根部逐漸匯聚成林間溪流,順著較為陡峭的山勢左突右闖。匯聚得多時,卻收斂了脾氣,漸漸溫柔起來,在較為平緩的地方汩汩流淌。仿若山神授意一般,卷帶的山土開始緩緩積澱,從高處滾動下來的圓石彼此堆疊沉寂,漸漸地,終成一汪清泉。
這雨是如此之大,又下得久,卻是使得清泉兩旁的山間升騰起了迷蒙的水霧,籠罩住了這片樹林,有若神仙之境。
“嘩啦!”
一道殘影陡然劃過水霧,撞入清澈平靜的泉水中,激起好大一片浪花,旋即又在水底犁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遇大青石方止。可見其勢之大,令人瞠目。
在重歸渾濁的泉水裏,徐徐泛起了一抹鮮紅。
透過泉水和水霧,依稀看得到這是一個重傷瀕死的人。
起初還能清楚看到這人的扭動掙紮,憑著本能竭力想要撐起身子,試圖將頭升出水麵,奈何全身筋骨盡斷,最大程度上就隻能如軟體動物一般蠕動幾下。數息之後,最後一個氣泡擠開黃紅混雜的渾濁泉水,於水麵輕輕炸裂後,這道人影在水底徹底不動了。
山上順流而下的泉水很快就將黃紅混雜的渾濁滌蕩幹淨,露出了身著黑袍的人影。其人仰麵躺倒,口中大張,怒目圓睜,細細打量可見雙眼失神,長發散亂,於水底如水草一般隨波律動,而身上黑袍早已破爛不堪,如襤褸絲絮掛在身上,露出了胸口的詭異紋身。
顯然死的不能再死了。
“踏!踏!”
一陣腳步聲傳來,一道魁梧身影擠開水霧自林間緩步踏出,盯著眼前屍體沉默不語,像是在思慮什麽。
過了一會兒,另一個略顯瘦削的身影刷地一聲落於身旁,臉上帶著虎形麵具的他看著水底的屍體,略帶喘息地恨聲說道。
“這個畜生終於死了,小林鎮近三百條人命的大仇終於得報,不枉我正氣堂精銳盡出,追殺三百裏,終於在此將其斃命,真是快哉!”
魁梧身影聞聲扭頭,露出了威猛的辰龍麵具,衝著寅虎問道:“傷亡怎樣?”
“巳蛇、子鼠和醜牛他們還好,隻是內力損耗過度之症,正在山下調息,但由於亥豬和申猴為爭取時間,兩人單獨阻攔了此人三息,不慎被一股詭異之氣入體,本來性命堪憂,好在你及時趕到,渡了一些先天真氣護住他們的心脈和頭顱,至少性命無礙,而酉雞、午馬和未羊他們則帶著精銳幫眾在山下守護他們。”寅虎重重吐出一口濁氣,有些後怕地說道,然而隨即想到了什麽,便立即凝眉沉聲。
“此寮三日前通過詭異手段血祭了小林鎮,之後又在我正氣堂十二正使的圍攻之下離奇脫逃,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要不是你前不久剛突破到先天境界,此番利用身法和天人合一的感知死死吊住此人,使其在逃亡途中不得不損耗了大半的精氣,再以超卓的武力與之纏鬥,終於將他耗得油盡燈枯。否則的話,即使是我正氣堂,至少也要折損一半的正使才能擊殺他。”
說到這裏,寅虎疑惑地問道:
“奇怪的是,據我感知,此人肉身實力也不過與我相當,但其手段之詭異,實屬生平罕見,簡直可以與先天高手媲美,又各有側重。但我在皇城司日久,也沒聽說過這等人物,你與魁首素來親近,見多識廣,可知其來曆?”
辰龍先是不語,抬手將後背上的龍鱗刀吸攝在手,隨即衝著屍體手中的一麵精巧三角旗揮斬而去,隻見刀光一閃,竟然斬出一道類似金鐵交擊的巨響。寅虎後頸的汗毛登時應激立起,忍著不耐眯眼打量過去,卻看到辰龍這般先天高手的一擊卻僅僅隻是將那麵精巧黑旗的邊角斬出了一道極小的豁口。
“嗤嗤!”
一股無形的力量猶如脫韁野馬連續不斷地自豁口翻卷而出,繼而衝破水霧,在離地約有三丈處呈傘狀揮散開來,隱隱有五彩之光顯現。
寅虎抬首望著水霧被衝刷形成的傘狀輪廓,在五彩光的隱隱照耀下,神魂悅動,通體暢達,連帶著體內多年積累的暗傷居然有了恢複的跡象,臉上滿是震驚,疑惑頓時脫口而出:
“這是什麽?”
辰龍閉眼感受了一陣,慢慢睜開,眼中滿是憐憫:“如我所料不差,這些就是前不久被血祭的小林鎮三百冤魂!”
而那五彩光,想必就是這些脫困的冤魂重歸輪迴所引來的天地福德。
這句話他沒有說出口,因為涉及了修仙的秘密,李獨霜再三叮囑,不可宣於人前,否則會引來無妄禍患。
寅虎聽聞後便肅穆不言,與辰龍一道立身在旁,靜靜望著頭頂上水霧勾勒出來的傘狀輪廓,好像在護衛,又好似在送別。
數息之後,雨水依舊,水霧湧迴,泉水旁卻再無人影,包括水底下的那具屍體,隻有泉水底下略顯人形的沙土痕跡代表著這裏好像發生過什麽。
數個時辰之後,約莫是子時,在汴京的深沉夜色之下,有一道幾乎是淡不可見的身影躍過麒麟坊的坊門,落地之後立即蹬地前縱,瞬息之間跨過五六丈的距離再在堅實的坊牆上借力提縱身形,恰好掠過第二個巷口的雍熙燈,往巷道深處方向消失了,徒留下微微搖晃的雍熙燈將巷口的光明區域小幅震動。其幅度之小,任誰看到也隻以為是這初春的夜風所致。
巷道深處有一戶小院,如若從上方越過院門,就可以看到院子裏的書房風窗上投射出了一個清雋的身影正伏案閱讀。
“吱呀!”
吳佩甲手裏攥著龍形麵具,側身用肩膀擠開房門後,便將一杆黑色小旗拋到幾案上,旋即雙手抱頭,自顧自地躺到了旁邊的羅漢床上盡情消解一路上的疲乏。
與半月前相比,身著儒服青衫,麵容愈發清減的李獨霜放下手中有關潞州至汴京段運河水情的卷宗,看了看邊角有一處破損的黑色小旗,眼神微凝,耳邊則傳來了吳佩甲陰陽怪氣的聲音。
“我說你也真是的,明明那昏君才把你貶為京畿東路的勞什子轉運使,還是個副的,偏偏你毫無脾氣,接詔之後立即就差人從轉運使司搬了幾大箱子的卷宗迴來,連正氣堂的大事也顧不上就在這裏翻看卷宗。”
說到這裏,吳佩甲的怨氣越發深重,忍不住坐立起來,衝著眼前的儒生戟指怒問:
“你可知,申猴和亥豬差點斃命?來來來,你跟我說說,你那腦子到底在想什麽!”
李獨霜絲毫不慌,拿起那杆黑色小旗,仔細打量後,點了點頭,隨即便對自己的好友堆笑解釋道:“佩甲勿怒,你們出發前我已卜了一卦,乃是‘人在東南方,卯木子孫用神居離宮’的遊魂卦,理應有驚無險。”
“看來我所料不差,這人應是一名魔煞中期的魔修,持有一杆中階的聚魂旗,你常年修煉煞氣,又已晉入先天之境,在其麵前已然是不敗之身,正與卦象相合,定無憂也。然而!”
隻見他長身而起,指向攤開的卷宗,話鋒一轉,語氣開始低沉,顯然內心頗不平靜。
“我今方知,發運一道,不僅執掌漕運米粟,還經度山澤財貨,兼管茶鹽泉寶及舉刺官吏等事。可見其官位雖小,職司雖雜,卻牽扯千家萬戶,其中如有不法事或是粗疏大意之事,勢必將使得眾多依賴於此的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
“如此重擔,我初來乍到,怎敢分心?”
兩人互相怒目而視,毫不相讓,而幾案上的油燈兀自搖曳,將旁邊一道展開半幅的明黃色詔書照耀得陰晴不定,依稀可見上麵用特供徽墨書寫的詞句:
“夫天下太平,是為孝道當先之故,而李獨霜為師守孝期間舉止失禮,為人狂孛,不敬師長,又兼工作失察,阻塞賢良,由此深負聖恩,今罷其大理寺少卿之職,遷為京畿東路發運副使,望其痛改前非,以觀後效!”
一場瓢潑大雨不停地傾瀉下來,壓過層疊細密的樹葉,濺落入灌木堆積的斜坡上,於根部逐漸匯聚成林間溪流,順著較為陡峭的山勢左突右闖。匯聚得多時,卻收斂了脾氣,漸漸溫柔起來,在較為平緩的地方汩汩流淌。仿若山神授意一般,卷帶的山土開始緩緩積澱,從高處滾動下來的圓石彼此堆疊沉寂,漸漸地,終成一汪清泉。
這雨是如此之大,又下得久,卻是使得清泉兩旁的山間升騰起了迷蒙的水霧,籠罩住了這片樹林,有若神仙之境。
“嘩啦!”
一道殘影陡然劃過水霧,撞入清澈平靜的泉水中,激起好大一片浪花,旋即又在水底犁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遇大青石方止。可見其勢之大,令人瞠目。
在重歸渾濁的泉水裏,徐徐泛起了一抹鮮紅。
透過泉水和水霧,依稀看得到這是一個重傷瀕死的人。
起初還能清楚看到這人的扭動掙紮,憑著本能竭力想要撐起身子,試圖將頭升出水麵,奈何全身筋骨盡斷,最大程度上就隻能如軟體動物一般蠕動幾下。數息之後,最後一個氣泡擠開黃紅混雜的渾濁泉水,於水麵輕輕炸裂後,這道人影在水底徹底不動了。
山上順流而下的泉水很快就將黃紅混雜的渾濁滌蕩幹淨,露出了身著黑袍的人影。其人仰麵躺倒,口中大張,怒目圓睜,細細打量可見雙眼失神,長發散亂,於水底如水草一般隨波律動,而身上黑袍早已破爛不堪,如襤褸絲絮掛在身上,露出了胸口的詭異紋身。
顯然死的不能再死了。
“踏!踏!”
一陣腳步聲傳來,一道魁梧身影擠開水霧自林間緩步踏出,盯著眼前屍體沉默不語,像是在思慮什麽。
過了一會兒,另一個略顯瘦削的身影刷地一聲落於身旁,臉上帶著虎形麵具的他看著水底的屍體,略帶喘息地恨聲說道。
“這個畜生終於死了,小林鎮近三百條人命的大仇終於得報,不枉我正氣堂精銳盡出,追殺三百裏,終於在此將其斃命,真是快哉!”
魁梧身影聞聲扭頭,露出了威猛的辰龍麵具,衝著寅虎問道:“傷亡怎樣?”
“巳蛇、子鼠和醜牛他們還好,隻是內力損耗過度之症,正在山下調息,但由於亥豬和申猴為爭取時間,兩人單獨阻攔了此人三息,不慎被一股詭異之氣入體,本來性命堪憂,好在你及時趕到,渡了一些先天真氣護住他們的心脈和頭顱,至少性命無礙,而酉雞、午馬和未羊他們則帶著精銳幫眾在山下守護他們。”寅虎重重吐出一口濁氣,有些後怕地說道,然而隨即想到了什麽,便立即凝眉沉聲。
“此寮三日前通過詭異手段血祭了小林鎮,之後又在我正氣堂十二正使的圍攻之下離奇脫逃,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要不是你前不久剛突破到先天境界,此番利用身法和天人合一的感知死死吊住此人,使其在逃亡途中不得不損耗了大半的精氣,再以超卓的武力與之纏鬥,終於將他耗得油盡燈枯。否則的話,即使是我正氣堂,至少也要折損一半的正使才能擊殺他。”
說到這裏,寅虎疑惑地問道:
“奇怪的是,據我感知,此人肉身實力也不過與我相當,但其手段之詭異,實屬生平罕見,簡直可以與先天高手媲美,又各有側重。但我在皇城司日久,也沒聽說過這等人物,你與魁首素來親近,見多識廣,可知其來曆?”
辰龍先是不語,抬手將後背上的龍鱗刀吸攝在手,隨即衝著屍體手中的一麵精巧三角旗揮斬而去,隻見刀光一閃,竟然斬出一道類似金鐵交擊的巨響。寅虎後頸的汗毛登時應激立起,忍著不耐眯眼打量過去,卻看到辰龍這般先天高手的一擊卻僅僅隻是將那麵精巧黑旗的邊角斬出了一道極小的豁口。
“嗤嗤!”
一股無形的力量猶如脫韁野馬連續不斷地自豁口翻卷而出,繼而衝破水霧,在離地約有三丈處呈傘狀揮散開來,隱隱有五彩之光顯現。
寅虎抬首望著水霧被衝刷形成的傘狀輪廓,在五彩光的隱隱照耀下,神魂悅動,通體暢達,連帶著體內多年積累的暗傷居然有了恢複的跡象,臉上滿是震驚,疑惑頓時脫口而出:
“這是什麽?”
辰龍閉眼感受了一陣,慢慢睜開,眼中滿是憐憫:“如我所料不差,這些就是前不久被血祭的小林鎮三百冤魂!”
而那五彩光,想必就是這些脫困的冤魂重歸輪迴所引來的天地福德。
這句話他沒有說出口,因為涉及了修仙的秘密,李獨霜再三叮囑,不可宣於人前,否則會引來無妄禍患。
寅虎聽聞後便肅穆不言,與辰龍一道立身在旁,靜靜望著頭頂上水霧勾勒出來的傘狀輪廓,好像在護衛,又好似在送別。
數息之後,雨水依舊,水霧湧迴,泉水旁卻再無人影,包括水底下的那具屍體,隻有泉水底下略顯人形的沙土痕跡代表著這裏好像發生過什麽。
數個時辰之後,約莫是子時,在汴京的深沉夜色之下,有一道幾乎是淡不可見的身影躍過麒麟坊的坊門,落地之後立即蹬地前縱,瞬息之間跨過五六丈的距離再在堅實的坊牆上借力提縱身形,恰好掠過第二個巷口的雍熙燈,往巷道深處方向消失了,徒留下微微搖晃的雍熙燈將巷口的光明區域小幅震動。其幅度之小,任誰看到也隻以為是這初春的夜風所致。
巷道深處有一戶小院,如若從上方越過院門,就可以看到院子裏的書房風窗上投射出了一個清雋的身影正伏案閱讀。
“吱呀!”
吳佩甲手裏攥著龍形麵具,側身用肩膀擠開房門後,便將一杆黑色小旗拋到幾案上,旋即雙手抱頭,自顧自地躺到了旁邊的羅漢床上盡情消解一路上的疲乏。
與半月前相比,身著儒服青衫,麵容愈發清減的李獨霜放下手中有關潞州至汴京段運河水情的卷宗,看了看邊角有一處破損的黑色小旗,眼神微凝,耳邊則傳來了吳佩甲陰陽怪氣的聲音。
“我說你也真是的,明明那昏君才把你貶為京畿東路的勞什子轉運使,還是個副的,偏偏你毫無脾氣,接詔之後立即就差人從轉運使司搬了幾大箱子的卷宗迴來,連正氣堂的大事也顧不上就在這裏翻看卷宗。”
說到這裏,吳佩甲的怨氣越發深重,忍不住坐立起來,衝著眼前的儒生戟指怒問:
“你可知,申猴和亥豬差點斃命?來來來,你跟我說說,你那腦子到底在想什麽!”
李獨霜絲毫不慌,拿起那杆黑色小旗,仔細打量後,點了點頭,隨即便對自己的好友堆笑解釋道:“佩甲勿怒,你們出發前我已卜了一卦,乃是‘人在東南方,卯木子孫用神居離宮’的遊魂卦,理應有驚無險。”
“看來我所料不差,這人應是一名魔煞中期的魔修,持有一杆中階的聚魂旗,你常年修煉煞氣,又已晉入先天之境,在其麵前已然是不敗之身,正與卦象相合,定無憂也。然而!”
隻見他長身而起,指向攤開的卷宗,話鋒一轉,語氣開始低沉,顯然內心頗不平靜。
“我今方知,發運一道,不僅執掌漕運米粟,還經度山澤財貨,兼管茶鹽泉寶及舉刺官吏等事。可見其官位雖小,職司雖雜,卻牽扯千家萬戶,其中如有不法事或是粗疏大意之事,勢必將使得眾多依賴於此的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
“如此重擔,我初來乍到,怎敢分心?”
兩人互相怒目而視,毫不相讓,而幾案上的油燈兀自搖曳,將旁邊一道展開半幅的明黃色詔書照耀得陰晴不定,依稀可見上麵用特供徽墨書寫的詞句:
“夫天下太平,是為孝道當先之故,而李獨霜為師守孝期間舉止失禮,為人狂孛,不敬師長,又兼工作失察,阻塞賢良,由此深負聖恩,今罷其大理寺少卿之職,遷為京畿東路發運副使,望其痛改前非,以觀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