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慶迴到紫宸殿後,便靜靜地佇立在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圖前,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要透過這地圖看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此時的他,如同一位俯瞰天下棋局的棋手,正在心中謀劃著大宋的未來。


    轉眼間時至中午,太監林檜邁著輕盈的步伐,小心翼翼地走到皇帝身後。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地說道:“陛下,皇後娘娘那邊已經準備好膳食,恭請您移駕。安娜公主也在坤寧殿等候多時了。”


    趙立慶這才收迴思緒,輕輕應了一聲:“嗯,走吧。”


    後宮坤寧殿內,皇後種雲思正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嬤嬤一起,教導安娜禮儀。


    安娜已然換了一身典雅的漢家女子服飾,那精致的剪裁和細膩的花紋,將她襯托得別有一番韻味。在種雲思看來,這樣順眼多了。


    “以後你要自稱臣妾,不能再說我了。” 種雲思耐心地教導著。


    “是,臣妾遵命。” 安娜乖巧地應道,隨即行了一個標準的福禮。別看她才學了一會兒,這動作卻做得有模有樣,宛如一位訓練有素的大家閨秀。


    恰在此時,趙立慶步入坤寧殿,看到這一幕,不禁笑道:“這麽快就學會了?”


    “拜見陛下。” 種雲思連忙起身,優雅地行禮。


    “拜見陛下。” 安娜有樣學樣,那稚嫩中帶著幾分認真的模樣,煞是可愛。


    趙立慶輕輕擺手,溫和地說道:“免禮,先用膳吧。”


    不多時,十幾樣精美的菜肴便擺滿了餐桌,珍饈佳肴琳琅滿目,香氣四溢。三人同桌而食,氣氛融洽。


    “陛下,您怎麽隻吃那碗麵和青菜,不吃其他的東西?” 安娜眨著那雙好奇的大眼睛。大宋的繁華她早已見識過,在她的想象中,皇帝的膳食應該是無比豐盛奢華的,想不到大宋皇帝吃飯竟如此簡單。


    趙立慶微笑著解釋道:“朕隻是喜歡吃麵而已,你有什麽想吃的東西就說出來。”


    “臣妾比較喜歡吃海裏的魚。” 安娜毫不客氣地說道,。


    “嗯,要吃海魚也不算什麽難事。以後讓尚食局經常采買就是。” 趙立慶並不是隨便說說。汴京城雖距離大海有一千裏之遙,但得益於唐末就開始的硝石製冰之法,商人們能夠將海鮮用冰保存,千裏迢迢運至汴京出售,隻是價格貴了點。


    一碗麵很快見底,趙立慶放下筷子,說道:“皇後,朕封安娜為修媛,其他的事你安排一下,朕還有事,先走了。”


    “是,陛下。” 種雲思伸手拉了一下安娜,輕聲說道:“快謝恩。”


    “謝陛下。” 安娜連忙站起來,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福禮。


    “好了,你們慢慢吃,朕要去紫宸殿。” 趙立慶說完,便起身離去。


    “恭送陛下。” 種雲思行禮道。


    等趙立慶走遠,安娜滿臉好奇地問道:“皇後,修媛是什麽?”


    “修媛是二等妃嬪的封號,在宮裏地位尊貴,隻比幾個一等貴妃低一級呢。想不到你一進宮就有這麽高的封號!” 種雲思心中感慨萬千,這其中的深意,或許隻有皇帝自己明白。


    安娜繼續追問:“皇後您是幾等?”


    種雲思一下子愣住了,心中暗自腹誹:老娘是大宋的國母,太子的親娘,你問我幾等?


    其實,趙立慶給安娜如此高的封號,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打算。安娜地位高,日後若有子嗣,其出身自然也高。利用這層高貴的血統關係,將來在歐洲建國便更具優勢。


    翌日一大早,樞密院的幾位相公和兵部尚書剛到衙門,便被傳召至紫宸殿。


    君臣幾人再次佇立在那幅世界地圖之前,趙立慶拿起一根細竹竿,緩緩指向地圖上愛琴海(地中海)與紅海之間的一小塊地方。


    “朕考慮了一夜,去拂菻建軍港並非最佳方案,大宋要拿下這塊地方,才是上上之選。” 趙立慶的聲音沉穩有力,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


    “官家,這地方現在是哪個國家所控製?” 地圖上那片區域是空白的,並未標明所屬國家,韓琦皺著眉頭提出了疑問。


    趙立慶迴應道:“這地方在綠衣大食的控製之下,具體國家叫什麽,到時候再問安德洛王子。”


    “官家,這位置東邊是塞爾柱,隔著一片海的北邊是拂菻,往南的大海繞過天竺就可達南洋省(現在的泰國),確實是一個戰略要地。” 王韶目光炯炯,不愧是有著戰略眼光之人,一眼便看出了此地的重要性。


    “朕要把這地方挖通,讓這兩邊的海能相連,以後大宋的海船能直接將貨物賣到拂菻和更西邊的十幾個國家。”


    眾人聽完這話,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富弼連忙勸阻道:“官家,臣雖然不清楚這地方有多寬,但挖運河實在是勞民傷財之舉啊,況且還是在離大宋一兩萬裏的地方,這耗費太過巨大了。”


    “朕不會讓大宋百姓過去挖運河,可以讓那邊的人來挖,運糧食和棉布過去就行。過來這邊坐下慢慢說。” 趙立慶放下竹竿,率先走到會議桌旁坐下。


    “謝官家。” 四個相公和一個兵部尚書紛紛行禮,隨後依次落座。


    趙立慶繼續說道:“那個地方大概寬三百裏左右,大部分區域都是沙漠,要挖通雖有難度,但並非不可為。雖然耗費巨大,但隻要挖通以後,收益將不可估量。拂菻往西還有十幾個國家,以後大宋可以通過這條航道跟他們直接進行貿易。茶葉、絲綢、瓷器、棉布這些東西,都是大宋的特產,在那邊都能賣上高價。這些東西對於我們而言,不過是地裏長出來的,或是工匠製作出來的,但賣出去換迴來的可是真金白銀啊。”


    “官家,臣曾聽說在那邊一兩絲綢等於一兩黃金,如果傳言為真,那這利潤可太驚人了。” 呂惠卿曾任過戶部尚書,對貿易利潤之事頗為了解。


    “這是真的,茶葉和瓷器在那邊同樣能賣很高的價格。還有棉布也是一個主要出口的貨物,如今有了蒸汽紡織機,生產出來的棉布大宋百姓根本就消耗不完,往那邊賣是最好的選擇。” 趙立慶為眾人描繪出一個無比誘人、誰也無法拒絕的美好藍圖。


    韓琦輕撫胡須,點頭道:“如此說來,挖通這條運河,不止是百年大計,可以說是千年萬年的大計啊。”


    “官家,南方那幾艘大型運兵船改成蒸汽船已經試驗成功,工匠們提議保留風帆,這樣在順風時可以提高速度,也可作為蒸汽機出現故障時的救急之用。” 兵部尚書林希適時地說出了這個關鍵問題。


    趙立慶點頭稱讚道:“嗯,那以後就先按照這方案,繼續建造大船。要從大宋走海路過去那邊,沒大船可不行。”


    “官家,要挖這條運河,最少要幾十萬人,當地有那麽多的人口嗎?” 富弼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慮,畢竟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人力是關鍵因素。


    趙立慶笑道:“富相,疏勒那邊修條路,喀喇國和伽色尼國就能來十幾萬勞工,隻要我們手裏有糧食,再用棉布當工錢,要多少人都有。”


    “官家,派兵進攻那個地方,塞爾柱人恐怕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綠衣大食再從東邊夾攻,這樣的話,要派出大量的軍隊過去才行。” 王韶分析得頭頭是道,隻是他並不清楚那邊複雜的教派之爭。


    “據朕所知,綠衣大食是跟喀喇國和伽色尼國同一派,都跟塞爾柱不對付,大宋過去橫插在中間,這也是對綠衣大食的一種保護。朕想先用懷柔的策略,讓喀喇國和伽色尼國從中牽線,跟綠衣大食先談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七郎並收藏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