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殿朝會,皇帝趙立慶高坐龍椅之上,其威嚴肅穆之態,令人心生敬畏。群臣在禦階之下分列兩側,氣氛莊重而肅穆。


    工部尚書梁燾率先出列,恭敬奏道:“官家,鄂州的長江碼頭及製鐵坊已然開工建設,目前一切皆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趙立慶微微頷首,神色間透露出滿意之色,緩緩說道:“黃河大橋和長江大橋乃是這幾年朝廷最為重大的工程,工部務必多加重視。”


    梁燾再次躬身行禮,鄭重應道:“是,官家,工部定當全力以赴,辦好此事。”


    其他六部官員也都紛紛出列,依次奏報各部的事項。一時間,殿內聲音此起彼伏,眾人皆為朝廷之事盡心盡力。


    待眾人奏報完畢,楊文廣率先向前一步,微微躬身。雖已至暮年,但他的聲音依舊蒼老而洪亮:“官家,老臣一生戎馬,曆經無數戰火硝煙。如今已至暮年,力不從心,實覺難以再為朝廷征戰四方。懇請官家恩準老臣告老迴家,安度餘生。”


    緊接著,曾公亮上前,躬身施禮道:“官家,臣承蒙皇恩,在朝為官多年。這些年來,殫精竭慮,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臣年老體弱,精力不濟,恐難再為朝廷效力,願辭官歸隱。”


    趙立慶微微動容,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許久,眼中滿是不舍。他緩緩說道:“楊老將軍與曾相皆為朝廷肱骨之臣,多年來為我朝立下汗馬功勞。朕實不忍二位離去啊!楊老將軍,你一生忠勇,戰場之上,奮勇殺敵,保我江山社稷安穩。曾相,你為官清正,勤勉政事,為我朝的穩定與發展盡心盡力。朕怎能舍得你們離開?”


    曾公亮再次躬身行禮,言辭懇切地說道:“官家,臣今年已七十有三,有時連公文上的字都看不清了,確實再難當重任。我大宋如今人才濟濟,年輕才俊輩出,臣雖心係朝廷,但也深知該給後輩們留出施展才能的空間。臣懇請官家恩準臣告老還鄉,讓臣在暮年之時,能迴歸田園,享受片刻寧靜。臣定當每日為我大宋祈福,願我大宋永遠繁榮昌盛。官家,臣去意已決,還望官家成全。”


    楊文廣也跟著說道:“官家,臣跟曾相一樣也七十三了,也想著迴家養老。”


    趙立慶麵露猶豫之色,沉默片刻後說道:“既然如此,朕也不好再讓兩位如此辛苦。來人,擬旨。特賜楊老將軍和曾相銀錢兩萬元,讓二位相公榮休後,安享晚年。”


    楊文廣與曾公亮跪地叩首,感激涕零:“謝官家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亦紛紛動容,對兩位老臣的離去深感惋惜。


    皇帝趙立慶再次開口,語重心長地對群臣說道:“眾卿當以楊文廣與曾公亮兩位老臣為榜樣,忠誠為國,勤勉政事。”


    “陛下萬歲。” 眾臣齊聲高唿,氣氛莊重而振奮。


    原本已經準備好請辭的文彥博、富弼、韓琦、張方平幾人相互對視一眼,也隻能先不出列請辭。畢竟這麽多人要是一起請辭的話,其他官員不知道發生什麽事,還以為是他們要逼宮呢。


    兩日後,四人的請辭奏本也都送到紫宸殿的禦案上。趙立慶隻批準了文彥博和張方平的奏本,韓琦和富弼的奏本沒批準。隻因他們倆要是也退休,樞密院就沒人了,目前還沒有人能提拔到樞密院相公的位置上。


    趙立慶先召見文彥博和張方平,倆人恭謹地步入殿中,躬身行禮,“拜見官家。”


    “二位相公,朕雖不舍,然也知你們去意已決。這些年,你們為朝廷殫精竭慮,朕心中有數。” 趙立慶上前伸手扶起兩位老臣,目光中流露出感慨與敬意。


    文彥博拱手道:“陛下,臣等承蒙陛下信任,得以在朝堂效力。如今老邁,恐無力再為陛下分憂,故請辭歸鄉。”


    張方平亦道:“陛下,臣亦同感。願陛下能選賢任能,使我朝更加昌盛。”


    趙立慶微微點頭,沉默片刻後說道:“朕會記住你們的功績。你們離去之後,若有何事可為朝廷建言,盡管上書。” 倆人再次行禮謝恩,而後緩緩退出紫宸殿。趙立慶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思緒萬千。


    半個時辰後,韓琦和富弼聯袂來到紫宸殿,“拜見官家。”“兩位相公免禮,來,我們坐下說話。”


    趙立慶走向圓形會議桌。“謝官家。” 倆人跟著走過去。


    落座後,趙立慶開口說道:“兩位的請辭奏本朕看過了,但沒批準,樞密院還需兩位坐鎮,你們再辛苦幾年。”


    韓琦與富弼對視一眼,而後韓琦拱手道:“官家,臣深感陛下厚愛,然臣等年事已高,恐力有不逮,誤了朝廷大事。”


    富弼也隨之說道:“陛下,臣雖有心為陛下效力,奈何身體每況愈下,實難擔當重任。”


    趙立慶微微皺眉,沉聲道:“二位愛卿不必過謙。如今朝中局勢,樞密院重任非二位不可。朕深知你們為朝廷操勞多年,辛苦萬分,但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際,還望二位愛卿以大局為重。”


    韓琦與富弼麵露難色,卻又不好再推辭。韓琦思索片刻後道:“官家如此信任,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隻是臣懇請陛下,盡快選拔賢能之士,培養後進,以保朝廷長治久安。”


    富弼點頭道:“韓大人所言極是。官家,臣願在有生之年,為陛下培養可堪大用之人,為朝廷的未來奠定基礎。”


    趙立慶臉上露出欣慰之色,說道:“二位愛卿忠心耿耿,朕甚感欣慰。朕自會留意人才,加以培養。你們且安心在樞密院主持事務,朕對你們寄予厚望。”


    韓琦和富弼離座躬身行禮,“是,官家,臣一定盡力為之。”


    “兩位不必如此多禮,坐下說話。” 趙立慶擺手示意,接著說道:“西域那邊的兵馬調動及物資的運送,已經在逐步進行中,朕有意解決草原之事,兩位有何看法?”


    富弼聞言有些詫異,連忙開口道:“官家,西域和北方草原一起用兵,這動靜是否有些過大,後勤供應恐怕會出現疏漏。”


    “是啊!官家,現在打遼國倒是不會太難,就是要考慮物資的供應。” 韓琦也是覺得物資會跟不上。


    趙立慶無所謂地笑道:“遼國如今四分五裂,滅了他們用不了多少時日,目前兵部倉庫的物資還能支撐打這場仗,而且北方草原也不像西域離的那麽遠,朕準備讓‘四海貿易’的運輸隊來運送物資,其中一部分送到登州,由水師送去金州,另一部分送到雲州和山海關即可。”


    “官家既然已經計劃好了,臣迴去就行文登州水師。” 韓琦拱手道。


    富弼詢問道:“官家,是要動用北邊的所有虎衛軍嗎?”


    “那當然,朕可不想拖的太久,務必一戰定乾坤。” 趙立慶一臉信心滿滿的表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七郎並收藏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