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米粒趕著牛車向金枝家方向去。
自從摸黑架牛車去鄰村請幹爹來看病,金米粒趕牛車的技術越來越嫻熟。
有人路過跟她招唿,金米粒笑盈盈迴應。
秋風也跟著拂過臉龐,不似冬日裏裏的寒風凜冽,一種愜意滿足浮上心頭……
通往金枝家的路上,兩邊種滿蒼翠碧綠的竹子,中間彎曲延長的泥路一直蔓延到書院門口。
每次到金枝家,金米粒都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餘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書院中傳來悠悠讀書聲,襯著噠噠的牛蹄聲……
金米粒側著耳朵細細傾聽,在腦袋中搜索一番,好像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真是應景。
金枝卷著袖子,露出白皙的手臂,坐在門口的井邊洗菜,陽光透過樹葉,斑駁的照在她的臉上……
她愛死了這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感覺。
金米粒把牛車拴在門口,提著紅薯和雞蛋輕輕走進去,她害怕自己稍微重一點的腳步聲就會把這份安靜祥和驚跑。
“姐……”金米粒細聲細氣的喊了金枝一聲,仿佛她原本說話的語調就是這樣。
金枝一抬頭,就看見金米粒的大臉出現在她麵前。
“咦,妹妹,你怎麽會來的?”金枝驚喜地道。
“給你們送點東西來,順便走走,在家裏都要悶壞了。”金米粒說話的聲音一點沒有起來。
“你喉嚨不舒服,說話那麽小聲?”
自己說話聲小,不會吧?
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她如此在乎這種感覺,連大聲說話都舍不得。
“沒有。”
被金枝一說,金米粒不自覺的提高聲線。
金米粒把裝紅薯和雞蛋的布袋遞給金枝,金枝低頭打開,見是雞蛋和一種她沒有見過的東西。
“是雞蛋!你和媽留著吃也好,賣也好,幹嘛拿來給我們?”
金枝實在是心疼自己的娘和三妹妹,自己平時也沒有富裕的糧食接濟她們,不知她們有多少夜晚是餓著肚子入睡的。
她們現在日子剛剛好過,就想著送吃的給她,她心裏過意不去,更多的是難受。
金米粒:“沒事,有好吃的要分享。”
金枝對著她這個傻妹妹寵溺一笑,拿起一個紅薯問,“這是?”
“紅薯,很好吃的,你嚐嚐。”
“等你姐夫和兩個孩子下學了一起吃;
你今天就別走了,在這吃飯。”
對上金枝充滿期待的眼神,金米粒拒絕的話沒能說出口。
對了,這是金米粒穿越過來後第一次在金枝家吃飯。
姐妹倆拉完一堆家常,才聽見孩子們嘰嘰喳喳下學的聲音。
金枝站在門口看著,等孩子們走了以後,許秀才帶著兩個女兒才關了門。
金枝和許秀才的女兒看見她,親昵的叫了金米粒一聲:“小姨!”
飯桌上金米粒沒有吃雞蛋和紅薯,孩子們一人吃了一個雞蛋,吃起紅薯也狼吞虎咽,許秀才把她自己的雞蛋給了金枝,說她瘦,要她多補補,兩個人推來推去,最終雞蛋還是在金枝手裏。
“姐,看來姐夫很疼愛你啊,真讓人羨慕。”金米粒一臉花癡。
金枝和許徐才對視一眼,兩人滿臉通紅,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他們這個時代,哪有人會當著眾人說這麽直白的話語!
金米粒意識到自己說話不當,訕訕地吐了吐舌頭,低下頭吃飯。
從金枝家迴來以後,金米粒在家裏修養了一個星期左右,在這一個星期裏,金米粒每隔一天就讓就金條、金磚當一次信使,給顧小花送信。
最後一次讓兩隻狗狗送信時,金米粒在信上寫道:小花,我的腳已經完全康複,明天中午我將上山一趟,如果方便,望你出來一敘。
這天,金姚氏要到鎮上給人洗衣服。
金米粒也跟著一起去,紅薯切了一袋晾幹,還剩下4袋呢,就是吃也吃不完。
其實,她主要是想,等會要去見顧小花,想給她買些東西。
之前買過紅薯的人見她終於來了,一窩蜂的圍過來,“呀,你終於來了,我每天都要來看看你有沒有拿紅薯來賣?
你賣的紅薯又香又甜,每天我出門買菜,我相公都要交代我別忘記買紅薯,可惜你好幾天沒來,他想吃紅薯,想得坐立不安。”
“是呀,是呀,我也喜歡吃。”
半個時辰不到,一袋紅薯賣得幹幹淨淨。
張嬸笑得比金米粒還開心:“紅薯比多福菜賣得還好,你發大財了。”
“哪有?賣不了幾個錢。”
金米粒變魔術一般,從身後拿出一小袋紅薯,“這是給你的。”
張嬸看著大約五六斤重的紅薯,不知道說什麽好,隻是看金米粒的眼神充滿感激。
金米粒到雜貨店買了烤花生、到燒餅攤買了兩個燒餅,還到街邊小販手裏買上一串冰糖葫蘆……
除了兩個燒餅,金姚氏和顧小花一人一個,其他的都是買給顧小花的。
顧小花看見這麽多好吃的,哈喇子會不會滴到地上?
金米粒買好東西迴去,金姚氏和李嬸也洗衣服迴來了,正和張嬸談天說地呢!
經過金米粒,她們三個也算認識了,聊的熱火朝天,樂不思蜀。
李嬸說:“米粒迴來了,走吧。”
“嗯,走吧。”金姚氏站起身來。
“那我也迴去了,今天生意不太好,菜也沒賣完。”張嬸語氣淡淡的。
金米粒一看,張嬸背簍裏的菜還剩大半背簍,加上她送給張嬸的五六斤紅薯,要背著迴去,很費勁的。
金米粒提議讓張嬸坐她們的牛車迴去,張嬸本來不好意思的,但耐不住金米粒的熱情,忐忑不安的坐上牛車。
張嬸的家在鎮子邊上,不算遠,一會就到了。
張嬸先下車,金米粒把背簍從牛車上拿下來,幫她抬上後背……
正在這時從屋子裏走出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一個中年男人。
婦人拉過張嬸的背簍,往一看,“老家夥,這麽晚才迴來;
還剩這麽多菜,正好,可以拿去煮飯吃。”
男人說:“今天賣菜賣了多少錢,拿出來給我。”
兩人說話時,毫無顧忌,全程當金米粒她們不存在。
金米粒記得張嬸說過,她家有一個兒子兒媳,看他們這樣理所當然的口氣,想必二人就是她的兒子兒媳了。
金米粒和金姚氏、李嬸被震驚了:這算不算無良夫妻?
自從摸黑架牛車去鄰村請幹爹來看病,金米粒趕牛車的技術越來越嫻熟。
有人路過跟她招唿,金米粒笑盈盈迴應。
秋風也跟著拂過臉龐,不似冬日裏裏的寒風凜冽,一種愜意滿足浮上心頭……
通往金枝家的路上,兩邊種滿蒼翠碧綠的竹子,中間彎曲延長的泥路一直蔓延到書院門口。
每次到金枝家,金米粒都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餘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書院中傳來悠悠讀書聲,襯著噠噠的牛蹄聲……
金米粒側著耳朵細細傾聽,在腦袋中搜索一番,好像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真是應景。
金枝卷著袖子,露出白皙的手臂,坐在門口的井邊洗菜,陽光透過樹葉,斑駁的照在她的臉上……
她愛死了這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感覺。
金米粒把牛車拴在門口,提著紅薯和雞蛋輕輕走進去,她害怕自己稍微重一點的腳步聲就會把這份安靜祥和驚跑。
“姐……”金米粒細聲細氣的喊了金枝一聲,仿佛她原本說話的語調就是這樣。
金枝一抬頭,就看見金米粒的大臉出現在她麵前。
“咦,妹妹,你怎麽會來的?”金枝驚喜地道。
“給你們送點東西來,順便走走,在家裏都要悶壞了。”金米粒說話的聲音一點沒有起來。
“你喉嚨不舒服,說話那麽小聲?”
自己說話聲小,不會吧?
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她如此在乎這種感覺,連大聲說話都舍不得。
“沒有。”
被金枝一說,金米粒不自覺的提高聲線。
金米粒把裝紅薯和雞蛋的布袋遞給金枝,金枝低頭打開,見是雞蛋和一種她沒有見過的東西。
“是雞蛋!你和媽留著吃也好,賣也好,幹嘛拿來給我們?”
金枝實在是心疼自己的娘和三妹妹,自己平時也沒有富裕的糧食接濟她們,不知她們有多少夜晚是餓著肚子入睡的。
她們現在日子剛剛好過,就想著送吃的給她,她心裏過意不去,更多的是難受。
金米粒:“沒事,有好吃的要分享。”
金枝對著她這個傻妹妹寵溺一笑,拿起一個紅薯問,“這是?”
“紅薯,很好吃的,你嚐嚐。”
“等你姐夫和兩個孩子下學了一起吃;
你今天就別走了,在這吃飯。”
對上金枝充滿期待的眼神,金米粒拒絕的話沒能說出口。
對了,這是金米粒穿越過來後第一次在金枝家吃飯。
姐妹倆拉完一堆家常,才聽見孩子們嘰嘰喳喳下學的聲音。
金枝站在門口看著,等孩子們走了以後,許秀才帶著兩個女兒才關了門。
金枝和許秀才的女兒看見她,親昵的叫了金米粒一聲:“小姨!”
飯桌上金米粒沒有吃雞蛋和紅薯,孩子們一人吃了一個雞蛋,吃起紅薯也狼吞虎咽,許秀才把她自己的雞蛋給了金枝,說她瘦,要她多補補,兩個人推來推去,最終雞蛋還是在金枝手裏。
“姐,看來姐夫很疼愛你啊,真讓人羨慕。”金米粒一臉花癡。
金枝和許徐才對視一眼,兩人滿臉通紅,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他們這個時代,哪有人會當著眾人說這麽直白的話語!
金米粒意識到自己說話不當,訕訕地吐了吐舌頭,低下頭吃飯。
從金枝家迴來以後,金米粒在家裏修養了一個星期左右,在這一個星期裏,金米粒每隔一天就讓就金條、金磚當一次信使,給顧小花送信。
最後一次讓兩隻狗狗送信時,金米粒在信上寫道:小花,我的腳已經完全康複,明天中午我將上山一趟,如果方便,望你出來一敘。
這天,金姚氏要到鎮上給人洗衣服。
金米粒也跟著一起去,紅薯切了一袋晾幹,還剩下4袋呢,就是吃也吃不完。
其實,她主要是想,等會要去見顧小花,想給她買些東西。
之前買過紅薯的人見她終於來了,一窩蜂的圍過來,“呀,你終於來了,我每天都要來看看你有沒有拿紅薯來賣?
你賣的紅薯又香又甜,每天我出門買菜,我相公都要交代我別忘記買紅薯,可惜你好幾天沒來,他想吃紅薯,想得坐立不安。”
“是呀,是呀,我也喜歡吃。”
半個時辰不到,一袋紅薯賣得幹幹淨淨。
張嬸笑得比金米粒還開心:“紅薯比多福菜賣得還好,你發大財了。”
“哪有?賣不了幾個錢。”
金米粒變魔術一般,從身後拿出一小袋紅薯,“這是給你的。”
張嬸看著大約五六斤重的紅薯,不知道說什麽好,隻是看金米粒的眼神充滿感激。
金米粒到雜貨店買了烤花生、到燒餅攤買了兩個燒餅,還到街邊小販手裏買上一串冰糖葫蘆……
除了兩個燒餅,金姚氏和顧小花一人一個,其他的都是買給顧小花的。
顧小花看見這麽多好吃的,哈喇子會不會滴到地上?
金米粒買好東西迴去,金姚氏和李嬸也洗衣服迴來了,正和張嬸談天說地呢!
經過金米粒,她們三個也算認識了,聊的熱火朝天,樂不思蜀。
李嬸說:“米粒迴來了,走吧。”
“嗯,走吧。”金姚氏站起身來。
“那我也迴去了,今天生意不太好,菜也沒賣完。”張嬸語氣淡淡的。
金米粒一看,張嬸背簍裏的菜還剩大半背簍,加上她送給張嬸的五六斤紅薯,要背著迴去,很費勁的。
金米粒提議讓張嬸坐她們的牛車迴去,張嬸本來不好意思的,但耐不住金米粒的熱情,忐忑不安的坐上牛車。
張嬸的家在鎮子邊上,不算遠,一會就到了。
張嬸先下車,金米粒把背簍從牛車上拿下來,幫她抬上後背……
正在這時從屋子裏走出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一個中年男人。
婦人拉過張嬸的背簍,往一看,“老家夥,這麽晚才迴來;
還剩這麽多菜,正好,可以拿去煮飯吃。”
男人說:“今天賣菜賣了多少錢,拿出來給我。”
兩人說話時,毫無顧忌,全程當金米粒她們不存在。
金米粒記得張嬸說過,她家有一個兒子兒媳,看他們這樣理所當然的口氣,想必二人就是她的兒子兒媳了。
金米粒和金姚氏、李嬸被震驚了:這算不算無良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