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大嬸覺得不可思議,這小女孩也太聰明了,稍微跟她說三兩句話,她就能編出吆喝。
還“多福菜”,這不就是田埂裏常見的野菜嗎?之前沒人能想到像她一樣拿來集市上賣。
金米粒獨特的吆喝聲,一下就吸引了好幾個大嬸。
“你這菜好吃嗎?”一個胖胖的大嬸率先問道,她們在城鎮裏生活,如今日子過得去,買迴去吃的都是農民種的蔬菜,很少見到野菜。
“好吃,煮來的湯很清甜的,清潤可口。”
“是嗎?”
“真的,不騙您,我娘說它還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對身體好。”
“那好,把你那個籃子的菜全部裝到我籃子裏。”胖大嬸指著其中一個籃子說。
金米粒以為聽錯了,一個籃子裏麵少說也有10捆野菜,她要那麽多能吃完嗎?
旁邊賣菜的大嬸見她一動不動,用手肘碰了她一下:“傻丫頭,愣著做什麽,趕快給夫人裝上。”
金米粒收迴視線,慌慌張張的把自家籃子的菜騰到胖大嬸籃子裏。
一數,一共13捆,胖大嬸給了她39個銅板。
金米粒一激動,又往胖大嬸籃子裏塞了一捆菜:“大嬸,這捆是送的,好吃您再來多照顧照顧。”
胖大嬸笑眯眯的走了。
金米粒把剩下的一籃子菜,整理了一下擺出來。
現代人和古代人都是一樣的,就是有從眾心理。
等胖大嬸走後,後麵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我來一捆”、“給我也來一捆”、“咱家也嚐嚐鮮”……
三下兩下,一籃子野菜隻剩下三捆,有一個大姐站在籃子麵前:“我要兩捆,能不能便宜點?”
“那收你五個銅板吧。”
籃子裏還剩下最後一捆野菜。
旁邊賣菜的大嬸,笑得大板牙都露出來了:“姑娘,你可真厲害,一下就快賣完了。”
“大嬸,哪裏的話,還不是您教得好。如果沒有您,我恐怕一捆也賣不出去。呐……這菜,你若不嫌棄,就帶迴去吃。”說著,把那剩下的最後一捆野菜放到賣菜大嬸的背簍中。
金米粒把野菜賣出去了,心裏高興,嘴上像抹了蜜一樣甜。
被奉承的賣菜大嬸更高興:“嘖嘖……你看,小姑娘人長得漂亮,說話也好聽,還會賺錢,誰家娶到你,不得睡覺都要笑醒。”
“承您吉言了。”
“你知道剛剛跟你買菜那個胖大嬸是誰嗎?那可是鎮上最大酒樓的老板娘,她若覺得你的菜好,往後再來,你就不愁生意了。”
“是嗎?真是看不出來……”金米粒感歎真是人不可貌相。
就這樣,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聊到了晌午,大嬸的菜也賣完了。
“姑娘,你還不走嗎?”
“我得等著我娘一起迴去。”
“那我先走了,如果明天你還來的話,我給你留位置,我家就在城邊上,來得早。”
“我來!”
家裏一個銅板也沒有,好不容易有賺錢的道,一天還能賺到71個銅板,不得乘勝追擊嗎?
主要野菜有季節性,過幾天野菜太老不好吃,就賣不到錢了。
“那我就先走了。”賣菜大嬸背起背簍,一瘸一拐的走了。
金米粒這才發現,賣菜大嬸腿腳不方便。
金米粒倒出籃子裏的所有銅板,數了一遍又一遍。
所有野菜一共26捆,除去贈送的一捆、給賣菜大嬸的一捆外,賣了71文錢。
正午的太陽越來越高,包子的味道越來越香。
金米粒走過去,“老板,給我來一個肉包子。”
渴望已久的肉包子下肚,金米粒滿足的坐在臨街商鋪的台階上,把頭放在膝蓋中間打起了盹。
另一邊,金姚氏急匆匆的趕來。
以往她到城裏來給大戶人家洗衣服、給客棧洗鋪蓋,都是上午做一家,下午做一家的。
今天帶著金米粒出來,她擔心金米粒有什麽問題,一早上幹活都是提心吊膽的,好不容易熬到上午的活幹完,就火急火燎地急著來看閨女。
李嬸人還不錯,見金姚氏急著去找閨女,她也不幹了,早上一起出來工作的,迴去的時候也得一起迴去。
來到早上那個位置,看見金米粒不在,金姚氏顧不上人來人往,大嬸唿喊:“金米粒!金米粒!我的三閨女誒……”
還是李嬸鎮定,她左看看右看看:“那,那呢!”
順著李嬸所指的方向,金姚氏發現金米粒正垂著頭,坐在台階上。
金姚氏一把撲過去。
金米粒感覺到有人接近,瞬間驚醒。
“娘,怎麽了?”金米粒對上金姚氏滿是擔心的眼睛。
“你怎麽不聽話,不好好呆在那裏?”
金米粒:“太陽太曬了,就挪了個地。”
“走吧,我在東家吃過飯了,給你買個饅頭,我們再去買一斤麵粉,就迴家了。”
金米粒告訴她,自己已經吃過肉包子。
金姚氏這才發覺金米粒提著的兩個籃子都空了,難怪這小丫頭有錢買肉包子吃。
金姚氏顧不上責怪,對金米粒說道:“今天和你李嬸去幹活,東家給了15文錢,我們去看看能買多少糧食。”
鎮上的糧店。
大米、小米、麵粉、紅豆、黃豆……
它們都被分類裝在大桶裏,整整齊齊的排列著。
金米粒看見大米一共有三個等次:一等米、二等米、三等米。
一等米,看上去飽滿均勻,色澤晶瑩剔透;
二等米,個子比一等米瘦些,稍微有些發黃;
三等米,很碎很碎,跟小米顆粒差不多大小,色澤也不太好。
“大嬸子,需要點什麽,你看好了,我給你拿。”熱情的小斯客氣的說。
“那個……三等米,多少銅板一斤?”金姚氏支支吾吾的開口。
三等米是最末等的大米,有的富裕人家是買去喂雞的,家裏困難的人家卻買去熬成稀粥,加點野菜,一日三餐的吃著………
金米粒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好幾天沒聞到米飯的香味了。
她本想讓金姚氏買點二等米,蒸著吃,又怕一起來買米的李嬸多疑:原本三等米都吃不上,今天居然要買二等米。
俗話說:財多不露富。
還是先低調些……
就71個銅板,還富呢。
金米粒不禁暗笑,怕不是穿越過來兩天,窮怕了吧!
“5個銅板一斤。” 小斯見他們要的是三等米,說話的語氣都涼了些:“要多少斤啊?”
金姚氏盤算著前兩天給人家洗了兩條衣服一共得了35個銅板,不能全部用完,要存下幾個,以備不時之需。
“給我稱5斤吧。”
小斯拿過布袋,唰唰往裏麵摻了五鏟,放到秤上一稱,差一點,又用鏟子鏟了半鏟進去,反手把口袋口扭緊:“謝謝,25文。”
還“多福菜”,這不就是田埂裏常見的野菜嗎?之前沒人能想到像她一樣拿來集市上賣。
金米粒獨特的吆喝聲,一下就吸引了好幾個大嬸。
“你這菜好吃嗎?”一個胖胖的大嬸率先問道,她們在城鎮裏生活,如今日子過得去,買迴去吃的都是農民種的蔬菜,很少見到野菜。
“好吃,煮來的湯很清甜的,清潤可口。”
“是嗎?”
“真的,不騙您,我娘說它還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對身體好。”
“那好,把你那個籃子的菜全部裝到我籃子裏。”胖大嬸指著其中一個籃子說。
金米粒以為聽錯了,一個籃子裏麵少說也有10捆野菜,她要那麽多能吃完嗎?
旁邊賣菜的大嬸見她一動不動,用手肘碰了她一下:“傻丫頭,愣著做什麽,趕快給夫人裝上。”
金米粒收迴視線,慌慌張張的把自家籃子的菜騰到胖大嬸籃子裏。
一數,一共13捆,胖大嬸給了她39個銅板。
金米粒一激動,又往胖大嬸籃子裏塞了一捆菜:“大嬸,這捆是送的,好吃您再來多照顧照顧。”
胖大嬸笑眯眯的走了。
金米粒把剩下的一籃子菜,整理了一下擺出來。
現代人和古代人都是一樣的,就是有從眾心理。
等胖大嬸走後,後麵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我來一捆”、“給我也來一捆”、“咱家也嚐嚐鮮”……
三下兩下,一籃子野菜隻剩下三捆,有一個大姐站在籃子麵前:“我要兩捆,能不能便宜點?”
“那收你五個銅板吧。”
籃子裏還剩下最後一捆野菜。
旁邊賣菜的大嬸,笑得大板牙都露出來了:“姑娘,你可真厲害,一下就快賣完了。”
“大嬸,哪裏的話,還不是您教得好。如果沒有您,我恐怕一捆也賣不出去。呐……這菜,你若不嫌棄,就帶迴去吃。”說著,把那剩下的最後一捆野菜放到賣菜大嬸的背簍中。
金米粒把野菜賣出去了,心裏高興,嘴上像抹了蜜一樣甜。
被奉承的賣菜大嬸更高興:“嘖嘖……你看,小姑娘人長得漂亮,說話也好聽,還會賺錢,誰家娶到你,不得睡覺都要笑醒。”
“承您吉言了。”
“你知道剛剛跟你買菜那個胖大嬸是誰嗎?那可是鎮上最大酒樓的老板娘,她若覺得你的菜好,往後再來,你就不愁生意了。”
“是嗎?真是看不出來……”金米粒感歎真是人不可貌相。
就這樣,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聊到了晌午,大嬸的菜也賣完了。
“姑娘,你還不走嗎?”
“我得等著我娘一起迴去。”
“那我先走了,如果明天你還來的話,我給你留位置,我家就在城邊上,來得早。”
“我來!”
家裏一個銅板也沒有,好不容易有賺錢的道,一天還能賺到71個銅板,不得乘勝追擊嗎?
主要野菜有季節性,過幾天野菜太老不好吃,就賣不到錢了。
“那我就先走了。”賣菜大嬸背起背簍,一瘸一拐的走了。
金米粒這才發現,賣菜大嬸腿腳不方便。
金米粒倒出籃子裏的所有銅板,數了一遍又一遍。
所有野菜一共26捆,除去贈送的一捆、給賣菜大嬸的一捆外,賣了71文錢。
正午的太陽越來越高,包子的味道越來越香。
金米粒走過去,“老板,給我來一個肉包子。”
渴望已久的肉包子下肚,金米粒滿足的坐在臨街商鋪的台階上,把頭放在膝蓋中間打起了盹。
另一邊,金姚氏急匆匆的趕來。
以往她到城裏來給大戶人家洗衣服、給客棧洗鋪蓋,都是上午做一家,下午做一家的。
今天帶著金米粒出來,她擔心金米粒有什麽問題,一早上幹活都是提心吊膽的,好不容易熬到上午的活幹完,就火急火燎地急著來看閨女。
李嬸人還不錯,見金姚氏急著去找閨女,她也不幹了,早上一起出來工作的,迴去的時候也得一起迴去。
來到早上那個位置,看見金米粒不在,金姚氏顧不上人來人往,大嬸唿喊:“金米粒!金米粒!我的三閨女誒……”
還是李嬸鎮定,她左看看右看看:“那,那呢!”
順著李嬸所指的方向,金姚氏發現金米粒正垂著頭,坐在台階上。
金姚氏一把撲過去。
金米粒感覺到有人接近,瞬間驚醒。
“娘,怎麽了?”金米粒對上金姚氏滿是擔心的眼睛。
“你怎麽不聽話,不好好呆在那裏?”
金米粒:“太陽太曬了,就挪了個地。”
“走吧,我在東家吃過飯了,給你買個饅頭,我們再去買一斤麵粉,就迴家了。”
金米粒告訴她,自己已經吃過肉包子。
金姚氏這才發覺金米粒提著的兩個籃子都空了,難怪這小丫頭有錢買肉包子吃。
金姚氏顧不上責怪,對金米粒說道:“今天和你李嬸去幹活,東家給了15文錢,我們去看看能買多少糧食。”
鎮上的糧店。
大米、小米、麵粉、紅豆、黃豆……
它們都被分類裝在大桶裏,整整齊齊的排列著。
金米粒看見大米一共有三個等次:一等米、二等米、三等米。
一等米,看上去飽滿均勻,色澤晶瑩剔透;
二等米,個子比一等米瘦些,稍微有些發黃;
三等米,很碎很碎,跟小米顆粒差不多大小,色澤也不太好。
“大嬸子,需要點什麽,你看好了,我給你拿。”熱情的小斯客氣的說。
“那個……三等米,多少銅板一斤?”金姚氏支支吾吾的開口。
三等米是最末等的大米,有的富裕人家是買去喂雞的,家裏困難的人家卻買去熬成稀粥,加點野菜,一日三餐的吃著………
金米粒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好幾天沒聞到米飯的香味了。
她本想讓金姚氏買點二等米,蒸著吃,又怕一起來買米的李嬸多疑:原本三等米都吃不上,今天居然要買二等米。
俗話說:財多不露富。
還是先低調些……
就71個銅板,還富呢。
金米粒不禁暗笑,怕不是穿越過來兩天,窮怕了吧!
“5個銅板一斤。” 小斯見他們要的是三等米,說話的語氣都涼了些:“要多少斤啊?”
金姚氏盤算著前兩天給人家洗了兩條衣服一共得了35個銅板,不能全部用完,要存下幾個,以備不時之需。
“給我稱5斤吧。”
小斯拿過布袋,唰唰往裏麵摻了五鏟,放到秤上一稱,差一點,又用鏟子鏟了半鏟進去,反手把口袋口扭緊:“謝謝,25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