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參觀博物館
大唐超時空之晉陽小公主 作者:抽空寫本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兕子,四味菜的意思,就是由四種好吃的組成的一碗美食,不是說誰名字裏有四字才可以吃的。”薑浩笑著解釋道。
“嗯呐嗯呐!鍋鍋,窩都餓了!”
“你真是個小吃貨。”長樂笑著說道。
“阿姐,尼才係小七貨,窩係大七貨!”
小公主又把大家都給逗樂了,豫章和長樂早已經做好攻略,分頭去買了鍋盔和小涼菜,薑浩他們去排隊買四味菜。
這家早餐店搞的還挺專業的,賣四味菜的隻賣四味菜,鍋盔和小涼菜都是另外一家的店賣的。
這裏的鍋盔就是一種非常厚實的麵餅,華國地方太大,鍋盔在不同的地區是不一樣的食物,這也是非常正常的。
四味菜是由黃花菜,麵筋,肉丸子和小酥肉組成,再加上熬製的羊湯,一碗四味菜就到手了。
“可以啊,這看上去就不錯。”李泰笑著說道。
“再加點油潑辣椒,肯定吃的過癮。”薑浩說道。
中原地區的口味,比較中和,薑浩還是可以吃的慣的,李泰他們就更不用說了,吃的大唿過癮。
“黃花菜爛而不斷,酥肉油而不膩,麵筋脆而不黏,丸子整而不散。有嚼頭,羊湯熬的入味,配上鍋盔和小涼菜,真是絕了!”李泰給出了高度肯定。
“行啊,出口成章的,你也可以做探店博主了。”薑浩笑著說道。
“浩哥,這家店聽說已經開了三四十年了,生意一直都很好的。”豫章說道。
“能在當地開幾十年的老店,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的,你這個攻略小達人,算是名副其實了。”薑浩笑著說道。
“浩哥,也不是我一個找的,還有阿姐的功勞。”豫章不好意思的說道。
其實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攻略的,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要在眾多的推薦裏,找出真正的好店,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再看小公主,還是不說話,一口四味菜一口鍋盔,吃的正香呢。
“兕子,給你放一點點辣椒吧,這裏的辣椒是香的,不辣。”長樂說道。
“嗯呐嗯呐,給窩放多點,窩不怕噠!”小公主狠狠的咬了一口鍋盔後說道。
“看把你能的,先給你少來點,鍋盔硬不硬,要不要給你泡到湯裏吃?”
“不用,窩闊以咬動噠!”小公主說完,又狠狠的咬了一大口鍋盔。
“哈哈,你和鍋盔有仇啊?你一口吃的少一點也可以,沒有人和你搶,你學學你二姐呀?”長樂看著小公主的吃相,笑著說道。文文靜靜的小城陽 再看小城陽,這才是個小公主嘛!文文靜靜,細嚼慢咽的。長孫皇後看著兩個女兒的區別,也不想過多幹涉了。
在現代世界待的時間長了,再加上大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孫皇後也就不想再用皇家嚴格的規矩約束小公主。
“窩七飽了!”
“兕子,好不好吃啊?”長孫皇後笑著問道。
“阿娘,還用問嗎?你看兕子的碗就知道了。”長樂指了指小公主吃的幹幹淨淨的碗說道。
“哈哈哈!”
“嘻嘻!”大家笑小公主也跟著笑。小公主的邏輯就是,大家都在笑的話,就不是在笑我了。
“浩哥,四兄,我們去博物館吧,本來我們安排是直接去萬歲山武俠城的,但阿姐說,四兄肯定想看看汴梁的曆史,我們就臨時改行程了,去過博物館後,讓兕子和城陽迴去睡一覺,下午再去玩。”
豫章安排的很合理,大家就坐車去了博物館。
博物館裏有好幾個展館,每個館裏都有誌願者免費講解,薑浩本來以為兩個小公主會不感興趣,沒想到人家兩個聽的是津津有味的,也不知聽不聽的懂。
聽了“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的講解,讓大家很受震撼。
碑文記載了146年間曆任的開封府尹名錄,上麵有很多薑浩從小就知道的人物。
比如包拯,歐陽修,範仲淹,寇準等,這些都是當過北宋首都市長的人物啊。
“浩哥,這幾個人我也知道。”聽完誌願者講解的重要人物後,李泰小聲並且得意的說道。
“真的假的?”在薑浩的印象裏,小胖子天天就喜歡吃喝玩樂,也沒見過這家夥學習啊。
“包青天包大人啊,連續劇我都看過。”李泰得意洋洋的說道。看到李泰並沒有誇大其詞,薑浩都懵了。
這家夥就像在上學的時候,你班裏一個天天和你一樣曠課出去打遊戲的人,一考試,你掛科,人家年級前五名。
就是這個感覺,你說氣人不氣人?
“鍋鍋,他們也在踢足球吖?窩也廢踢足球噠!”小公主認出了踢足球的陶人,高興的問道。
“是的,不過他們那個時候叫蹴鞠,和我們踢的不太一樣。”薑浩耐心的給小公主解答著。
“汴梁城,城摞城,地下還有六座城,三座國都,兩座省城,一個重鎮,這也太牛了吧?”誌願者講解城摞城後,大家也都震驚不已。
地下的六座城,是一層摞著一層的立體式的,這在華國還是唯一一個。
不過也說明了這座城市的苦難,那些地下的城,都是黃河泛濫後給埋起來的。
一直迴到酒店裏,李泰還在唏噓。
“黃河都埋了那麽多次,都還要在這個地方建城,並且是規模宏大的城,足以說明,這地方的重要性。”李泰感歎道。
“主要還是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漕運發達。現在鐵路興起後,交通樞紐不在這裏,城市就迅速沒落了。”薑浩說道。
在曆史長河之中,城市的興衰交替實屬平常之事。以前是中原,現在是沿海,但誰又能斷言未來呢?
世事無常,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以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新的區域將會嶄露頭角,引領時代潮流。
而曾經輝煌一時的地方可能逐漸式微,被人們淡忘於歲月的塵埃之中。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便是世間萬物發展的規律所在。
“豫章,我們中午吃什麽?”
“浩哥,到汴梁肯定要吃灌湯包了。”
“嗯呐嗯呐,又有好七噠了,嘻嘻,粗發!”
“嗯呐嗯呐!鍋鍋,窩都餓了!”
“你真是個小吃貨。”長樂笑著說道。
“阿姐,尼才係小七貨,窩係大七貨!”
小公主又把大家都給逗樂了,豫章和長樂早已經做好攻略,分頭去買了鍋盔和小涼菜,薑浩他們去排隊買四味菜。
這家早餐店搞的還挺專業的,賣四味菜的隻賣四味菜,鍋盔和小涼菜都是另外一家的店賣的。
這裏的鍋盔就是一種非常厚實的麵餅,華國地方太大,鍋盔在不同的地區是不一樣的食物,這也是非常正常的。
四味菜是由黃花菜,麵筋,肉丸子和小酥肉組成,再加上熬製的羊湯,一碗四味菜就到手了。
“可以啊,這看上去就不錯。”李泰笑著說道。
“再加點油潑辣椒,肯定吃的過癮。”薑浩說道。
中原地區的口味,比較中和,薑浩還是可以吃的慣的,李泰他們就更不用說了,吃的大唿過癮。
“黃花菜爛而不斷,酥肉油而不膩,麵筋脆而不黏,丸子整而不散。有嚼頭,羊湯熬的入味,配上鍋盔和小涼菜,真是絕了!”李泰給出了高度肯定。
“行啊,出口成章的,你也可以做探店博主了。”薑浩笑著說道。
“浩哥,這家店聽說已經開了三四十年了,生意一直都很好的。”豫章說道。
“能在當地開幾十年的老店,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的,你這個攻略小達人,算是名副其實了。”薑浩笑著說道。
“浩哥,也不是我一個找的,還有阿姐的功勞。”豫章不好意思的說道。
其實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攻略的,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要在眾多的推薦裏,找出真正的好店,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再看小公主,還是不說話,一口四味菜一口鍋盔,吃的正香呢。
“兕子,給你放一點點辣椒吧,這裏的辣椒是香的,不辣。”長樂說道。
“嗯呐嗯呐,給窩放多點,窩不怕噠!”小公主狠狠的咬了一口鍋盔後說道。
“看把你能的,先給你少來點,鍋盔硬不硬,要不要給你泡到湯裏吃?”
“不用,窩闊以咬動噠!”小公主說完,又狠狠的咬了一大口鍋盔。
“哈哈,你和鍋盔有仇啊?你一口吃的少一點也可以,沒有人和你搶,你學學你二姐呀?”長樂看著小公主的吃相,笑著說道。文文靜靜的小城陽 再看小城陽,這才是個小公主嘛!文文靜靜,細嚼慢咽的。長孫皇後看著兩個女兒的區別,也不想過多幹涉了。
在現代世界待的時間長了,再加上大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孫皇後也就不想再用皇家嚴格的規矩約束小公主。
“窩七飽了!”
“兕子,好不好吃啊?”長孫皇後笑著問道。
“阿娘,還用問嗎?你看兕子的碗就知道了。”長樂指了指小公主吃的幹幹淨淨的碗說道。
“哈哈哈!”
“嘻嘻!”大家笑小公主也跟著笑。小公主的邏輯就是,大家都在笑的話,就不是在笑我了。
“浩哥,四兄,我們去博物館吧,本來我們安排是直接去萬歲山武俠城的,但阿姐說,四兄肯定想看看汴梁的曆史,我們就臨時改行程了,去過博物館後,讓兕子和城陽迴去睡一覺,下午再去玩。”
豫章安排的很合理,大家就坐車去了博物館。
博物館裏有好幾個展館,每個館裏都有誌願者免費講解,薑浩本來以為兩個小公主會不感興趣,沒想到人家兩個聽的是津津有味的,也不知聽不聽的懂。
聽了“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的講解,讓大家很受震撼。
碑文記載了146年間曆任的開封府尹名錄,上麵有很多薑浩從小就知道的人物。
比如包拯,歐陽修,範仲淹,寇準等,這些都是當過北宋首都市長的人物啊。
“浩哥,這幾個人我也知道。”聽完誌願者講解的重要人物後,李泰小聲並且得意的說道。
“真的假的?”在薑浩的印象裏,小胖子天天就喜歡吃喝玩樂,也沒見過這家夥學習啊。
“包青天包大人啊,連續劇我都看過。”李泰得意洋洋的說道。看到李泰並沒有誇大其詞,薑浩都懵了。
這家夥就像在上學的時候,你班裏一個天天和你一樣曠課出去打遊戲的人,一考試,你掛科,人家年級前五名。
就是這個感覺,你說氣人不氣人?
“鍋鍋,他們也在踢足球吖?窩也廢踢足球噠!”小公主認出了踢足球的陶人,高興的問道。
“是的,不過他們那個時候叫蹴鞠,和我們踢的不太一樣。”薑浩耐心的給小公主解答著。
“汴梁城,城摞城,地下還有六座城,三座國都,兩座省城,一個重鎮,這也太牛了吧?”誌願者講解城摞城後,大家也都震驚不已。
地下的六座城,是一層摞著一層的立體式的,這在華國還是唯一一個。
不過也說明了這座城市的苦難,那些地下的城,都是黃河泛濫後給埋起來的。
一直迴到酒店裏,李泰還在唏噓。
“黃河都埋了那麽多次,都還要在這個地方建城,並且是規模宏大的城,足以說明,這地方的重要性。”李泰感歎道。
“主要還是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漕運發達。現在鐵路興起後,交通樞紐不在這裏,城市就迅速沒落了。”薑浩說道。
在曆史長河之中,城市的興衰交替實屬平常之事。以前是中原,現在是沿海,但誰又能斷言未來呢?
世事無常,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以及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新的區域將會嶄露頭角,引領時代潮流。
而曾經輝煌一時的地方可能逐漸式微,被人們淡忘於歲月的塵埃之中。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便是世間萬物發展的規律所在。
“豫章,我們中午吃什麽?”
“浩哥,到汴梁肯定要吃灌湯包了。”
“嗯呐嗯呐,又有好七噠了,嘻嘻,粗發!”